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马克思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过程来看,马克思是通过对黑格尔法哲学和政治经济学的批判中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的。他所提出的历史唯物主义是建立在对于"市民社会"也就是资本主义社会分析的基础上的。虽然在研究中他也从现实的经验基础出发,但是他用黑格尔的辩证法来处理这种经验材料。他用黑格尔关于异化和异化的扬弃的方法来叙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关系。他通过劳动的分析来探讨历史发展过程,而劳动的分析最终又转变成为资本主义批判的入口。他对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批判不仅展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而且把这种唯物主义体现为"实践的唯物主义",这种实践的唯物主义又在商品拜物教的批判中深化了资本主义批判。因此,历史唯物主义是资本主义批判的批判哲学。  相似文献   

2.
美国著名的新马克思主义学者詹姆斯·奥康纳(James O'Connor)在1973年出版的<国家的财政危机>一书中,以战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矛盾与发展趋势,提出在资本主义矛盾日益剧烈的背景下,国家的经济职能日益突出,但国家对经济的调节造成了新的问题:财政危机正成为当今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危机的集中表现,它不仅破坏着经济自身的生产能力,还直接威胁到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合法性.本文探索了资本主义危机的新的理论阐释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理论之间的差别,以及它对当代资本主义的批判提供的启示及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梁飞 《学术探索》2012,(1):7-12
高兹是法国当代左翼生态政治思想家,他以法国发展核电技术为例,从技术、经济、生态和安全方面对资本主义使用的核电技术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和批判。他指出核电技术是"资本的圈套",符合资本主义积累逻辑,是资本主义专制的政治选择,社会生态重建的基本前提是工具转换。高兹的核电批判理论为我们审视目前的能源发展战略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他对节约能源以及采用新技术发展新型能源的思考,对建设生态文明具有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一、资本主义制度代替封建主义制度并不神秘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巨大进步,有其历史必然性。从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看,前资本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政治和经济的一体化,国家政治对社会一切领域无孔不入地渗透阻碍了社会正常的发育过程,这不仅限制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限制了政治的发展,社会因此陷于长期的停滞状态中;资本主义实现了政治和经济的二元化过程,因而极大地推动了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提升,在这一过程中,超经济强制为自由竞争所取代,自然经济让位于商品经济,人们…  相似文献   

5.
毛泽东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包括多个方面:不仅包括对私人资本的批判,还包括对官僚资本的批判;不仅包括对国内资本主义的批判,还包括对国际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有经济批判,还有政治批判和道德批判,是对资本主义的三重批判.  相似文献   

6.
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不仅仅是持社会主义学说的人。乔治·菲茨休这位美国南方奴隶主,在美国内战前夕,发表了一系列著作,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猛烈抨击,批判相当深刻且充满道德义愤,其中涉及到人类社会一些最本质的问题。然而荒谬的是,他开出的救世良方竟是奴隶制。受剥削压迫的工人阶级并没有被“美好”的奴隶制所诱惑。随着战争的炮火声,奴隶制被彻底埋葬了。  相似文献   

7.
以“重新认识资本主义”命题的主要文献,大体上倾向于一种看法:我们对资本主义的成见主要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对早期资本主义所作的理论分析。这种看法在理论界较为普遍,也可见于重要的政治文献之中。率先对马克思经济理论作批判分析甚至基本否定的学者,之所以把马克思的经济学称作“批判的经济学”(许多青年理论工作者已经接受这  相似文献   

8.
技术资本主义理论认为,资本主义在当代的演化已经进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关系、生产形式、商品类型、劳动形式,消费形态都由于与新技术的深层次互动而发生巨大变化。围绕技术创新,技术资本主义得以建立了与传统工业资本主义完全不同的经济范式,构建了独特的"资本—技术"生态,并借此使资本的扩张力量达到了更高的水平。技术资本主义理论试图揭示新兴技术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塑和改造作用,以及科技创新主导的全球化对资本主义社会生产关系、经济样式、文化意识形态所产生的总体性影响,图绘当代资本主义作为"资本—技术"综合体的基本面貌。技术资本主义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本立场,虽然仍存在一定不足,但它为我们理解当代变化莫测的资本主义提供了一种既不同于"文化—意识"形态分析,又有别于传统技术批判理论的分析框架。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认识技术资本主义概念下科技创新和资本主义的内在联系,既是对资本主义现实的把握,也是对资本主义未来的一种展望。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5,(7)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是马克思理论中至今仍未过时但往往被人忽视的重要理论成果之一。我们要探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所作的一系列批判,无可置疑的首要问题是要找到他对资本主义正义观进行批判的逻辑起点。同时,我们如果要真正做到用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眼光去看待和分析问题,对于这一逻辑起点当然应该回到马克思生活的那个时代去寻找。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分配正义建立于所谓基于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基础之上。这种自由平等的交易正义在资产阶级看来理所当然地包括劳动力的自由交易。一旦剥掉了蒙在劳动力的自由交易这一资本主义基本行为方式身上的"平等"的漂亮外衣,我们看到的只有赤裸裸的非正义。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分配正义进行了更深入、更彻底的批判,其特别集中的焦点是在所谓市民权利和政治权利的对革命的解释性作用上。马克思对资本主义正义观的批判中蕴涵着一个根本的价值指向,这就是人类社会只有通过变革生产方式,首先实现人的真正解放,才能最终实现人们所追求和向往的正义。  相似文献   

10.
福斯特从经济、政治、文化和技术维度对资本主义的反生态本质进行了全面批判,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克服全球生态危机困境的路径选择.福斯特对资本主义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国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有诸多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美国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学者约翰·贝拉米·福斯特,以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为基础,从社会生产方式入手来审视全球生态问题,对资本主义进行了系统的、全面的生态批判。他指出了资本主义具有内在的反生态性,揭示了资本主义式的解决环境问题方案的不可行性,提出了拯救生态环境危机的社会主义路向。不仅为我们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本质以及把握当代资本主义的走向提供了一面镜子,而且为我国开展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信念基础。  相似文献   

12.
《理论界》2016,(3)
弗洛姆具有浓厚的人道主义情怀,他通过对资本主义危机的批判建构起自己的理论体系。其批判方法的特质通过从个体异化的生存方式考察危机、从个体心理意识的变异解读危机、从个体进行道德革命扬弃危机得以展现。社会心理批判构成了弗洛姆研究资本主义危机的方法论特色。弗洛姆关注社会个体,侧重于对资本主义危机进行微观解说,微观视角促成了弗洛姆批判资本主义危机的理论贡献,但他又过分强调微观革命,由此亦决定了其理论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金融资本新霸权是当代资本主义最基本特征。金融资本建构起了由金融化、新自由主义体制与全球化构成的立体霸权结构。新自由主义体制是其在资本主义国内经济秩序中的体现,全球化是其在全球空间的体现,经济金融化是其控制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的必然结果。金融资本新霸权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到一个新时期,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水平,延长了资本主义生命周期。它必然对资本主义危机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润坤 《理论界》2020,(3):26-33
罗莎·卢森堡对资本主义的批判集中于她对于资本主义不能单独存在的判定,她强调资本主义的积累需要其他经济形态作为传导体和滋生的场所,即需要某种"外部"的支撑。这一判断可以说是根据帝国主义时代的状况对于马克思的资本主义批判做了一定的补充。然而伴随着资本主义的转型,资本主义的"外部"和积累的方式都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这一点被大卫·哈维所明确地把握到了,并且具体地体现在他关于资本主义的历史地理学理论当中,尤其是他在关于新自由主义条件下"剥夺性积累"的阐释当中。本文以卢森堡与哈维关于资本积累的理论为线索,试图根据资本主义的转型,解析在这一条线索当中资本积累的方式以及资本积累的"外部"的变化,探究卢森堡和哈维所分别提交的理论贡献,提出在这一问题上进一步的理论期待。  相似文献   

15.
在资本主义的合法性辩护中,自由是其核心价值,即使自由主义承认资本主义是一个不平等的社会,但无论如何都主张它是一个自由社会。然而,著名分析马克思主义者G. A.科恩认为,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个非自由的社会。与其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不同,科恩不否认消极自由概念,通过分析哲学方法,他分别从“私有制与消极自由的关系”“金钱导致不自由”与“无产阶级的集体不自由”三个方面对资本主义是一个自由社会的命题进行批判。这一批判不仅对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理论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揭露和批判自由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矛盾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杨霓 《学术探索》2006,(5):112-114
文学界一般都称王尔德是一位唯美主义文学家。笔者认为,他同时还是英国文学史上具有进步思想的作家,本文分析了他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灵魂》中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批判,在文学作品中对资本主义上流社会的揭露和批判。  相似文献   

17.
法人垄断资本主义——关于日本模式的一种解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当代日本社会经济结构中的高度垄断状况和垄断资本占有高度法人化的系统分析,认为当代日本资本主义本质上是一种法人垄断资本主义,并将日本模式界定为法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它体现在公司治理结构、宏观运营机制、分配与再分配关系、储蓄与积累模式等当代日本社会经济结构的所有主要方面。这种法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在50—60年代的日本经济高速增长中产生了多方面明显绩效,也在90年代的经济长期停滞中暴露出一系列严重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不断显现并日趋恶化,促使日本的法人垄断资本主义模式处于深刻变革之中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正义批判是通过揭露资本主义种种"不正义"之制度性根源而展开的。通过深入资本主义生产关系本身,历史性地考察长期掩盖在物与物的表象关系背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揭示了资本剥削的秘密,戳穿了资本主义社会中自由、平等、正义的谎言,并通过对寄希望于分配来消除资本主义弊病的德国工人党纲领的不彻底性的批判,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超越性正义的分配原则作出了展望。因此,历史唯物主义与规范性要素,在马克思这里始终未曾分离。  相似文献   

19.
朱波  陈薇 《理论界》2012,(3):3-5
现代性与资本主义相生相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马克思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现代性的积极方面给予了肯定,另一方面对资本主义现代性产生的异化结果给予了无情的批判。在这种批判中,马克思指出了资本主义现代性的出路,从而建构了自己的现代性理论。  相似文献   

20.
随着苏联模式的失败,社会主义陷入低潮时期,而资本主义大有一统天下的趋势。但是日本学者伊藤诚仍坚信社会主义终将代替资本主义,他指出了当今资本主义世界体系三重幻想的破灭,并着重批判了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新自由主义,以使人们对资本主义的希望彻底破灭。最后,他认为中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当前的希望所在。他的资本主义批判理论对于人们正确认识当前的资本主义新变化,重新树立起对社会主义的信心意义深远。当然,我们也应看到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