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民国时期,农民离村进入城市对较为落后的农村社会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城市在培养离村农民的现代性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城市里严酷的社会压力与生存竞争对他们闭塞守旧的传统观念和生活习俗带来巨大冲击。这种冲击使他们故有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被改变,并逐渐让位于新的思想观念和社会习俗。农民离村流入近代城市,使农民的传统观念遭到瓦解,并对中国传统社会中根深蒂固的宗法制度形成巨大冲击,其结果是宗族成员的游离性增加,家族观念逐渐淡化。这也进一步引发了乡村社会在文化观念、思维模式、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深层变革。  相似文献   

2.
近现代中国社会的剧烈变迁,不仅带来了北京城市的改变,同时也造成了北京文化形象的多重意蕴和不断嬗变。西方文明冲击之下对于北京城市积弊的批判,现代物质文明中对于北京文化传统的再发现,外族入侵的国难里对于城市精神的重塑,都成为现代作家笔下北京形象描写的因子,同时作家也通过对北京形象的书写,不断塑造着北京城市新的精神和品格。   相似文献   

3.
消费主义文化的符号化特征与大众传播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消费主义作为 2 0世纪西方出现的文化思潮和生活方式 ,不仅影响了西方的价值观念和生活形态 ,而且作为全球性文化进程中出现的文化现象正迅速进入中国媒体并产生影响。符号化消费扩展了消费的目的和意义 ,但这种由人所创造并赋予意义的消费方式也只有适合社会大众的需要 ,才能成为大众文化的一部分。当代媒体既承担传播消费文化的功能 ,更要担当社会稳定的重担  相似文献   

4.
随着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束,中国逐步沦为西方列强的半殖民地,广州等通商口岸城市开始了近代化转型的过程。近代岭南报刊对19世纪中叶的广州城市与社会生活进行了多方位报道,城市发展与畸形消费在报道中得到集中展现,城市化进程中凸显的社会矛盾与城市管理问题,以及日益加剧的中西交流与文化融合的难题,也得到中英文报刊的重视,并由此形塑了19世纪中叶广州的城市形象。  相似文献   

5.
市民社会的崛起是中国城市近代化的标志,同时也是中国步入近代社会的象征。构成近代市民社会主体的市民是近代中国最早一批由臣民向国民过渡的人群,而其一经形成就对文化产生影响。他们不仅是西方近代文化的接受者和传播者,更是所在城市建设的参与者、国家政体的改造者和国家利益的维护者  相似文献   

6.
"四种消费品"理论反映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今天应该提出的一个重要问题——消费问题。社会产品按其对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所起的作用分为四种消费品:第一种是生存资料;第二种是享受资料;第三种包括近代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第四种是近代发展的资料。第三种、第四种消费品所取得的显赫地位,已使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了新的规律性。  相似文献   

7.
春节作为中国人最隆重的文化仪式,在当前农村社会快速变迁的大背景下呈现出淡化的趋势,使得春节固有的文化符号意义不断消解。伴随中国社会逐渐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西方文化和城市文化同时对农村传统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冲击和影响,加之农村社会组织趋于瓦解以及传统文化缺乏继承主体等缘故,不仅使春节仪式失去了其赖以生存的社会文化基础,而且使春节仪式出现了创造性的转化方式。  相似文献   

8.
从1900年到1937年,上海的文化精英联合资产阶级,在近代中国风云变幻的大时代中,建构起一个城市的"权力的文化网络"。在近代城市精英之中,核心已经让位于资产阶级,但因为资产阶级缺乏社会的文化权威,因此在近代城市社会之中依然离不开城市的文化精英。近代上海的文化精英与资产阶级的战略同盟,不仅坚守着城市的地方自主性,而且以市民社会为后盾,积极地过问国家公共事务,试图影响和改变中央政府的国策。  相似文献   

9.
晚清民国时期新疆的社会生活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晚清至民国,新疆社会中的衣、食、住、行等物资消费生活出现了明显的近代化趋势,婚姻制度和婚姻习俗逐渐走向文明,新式文化教育开始出现,传统娱乐活动也发生了变化,话剧、电影等随之出现,一些西式娱乐活动和西方近代体育运动成为人们新的娱乐方式。外来因素和社会内部变革力量是造成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的重要原因。从时间上看,战时变迁是近代新疆社会生活变迁非常重要的时期。从空间上看,新疆城市的社会生活变迁水平要高于农村和牧区。  相似文献   

10.
明末清初中西文化的碰撞促使中国人的语言和思想发生重大变化,eimi这个西方文化基因植入中国文化的有机体,促成了汉语"是"字从用做实义动词转化为以系动词用法为主的重大转变.本文依据明清天主教的相关文献,描绘西方文化基因"eimi"植入汉语母体以后所发生的重大变化. "西学东渐"不仅给中国人带来了近代的理性思维方式,而且也改变了中国人的语言习惯.当然,这种转变一直要到20世纪中国白话文运动以后才真正完成.  相似文献   

11.
七七事变爆发后,中国进入全面抗战时期。残酷的战争使民众生活状况急转直下,各行各业民众均为生计所苦,健康、物价、就业等民生议题恶化。从全面抗战伊始直至战争结束,民生问题一直是社会舆论聚焦的一大热点。国人对抗战与民生的关系、各社会阶层的生活改善以及与民生关系密切的物价问题进行了持久的讨论。这场热议反映了解决战时民生问题的现实紧迫性,其本质是对抗战前途和国家命运的忧思,折射了国民政府处理民生问题的困境,反映了国民党抗战路线的进退维谷。  相似文献   

12.
少数民族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璀璨的珠宝,是地域文化的集中体现,是维系少数民族精神延续与传承的重要载体.当前我国西部大开发取得历史性进展,旅游城镇建设如火如荼,在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影响着当地原住民的生活习惯、思想观念以及生活方式.一方面,西部大开发带来的旅游城镇规划、建设让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实现了社会经济的跨越式发展,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生活幸福感与日俱增,但另一方面,外来游客带来的文化冲击也影响着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保护.因此需要采取措施,在西部大开发下旅游城镇的建设浪潮中,加强对民族文化的保护.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九大根据新时代我国变化了的实际国情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新的重大判断,即“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要特征。做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变的判断,不仅具有坚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现实逻辑依据,也反映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变的历史逻辑,更是内在地蕴含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未来逻辑和客观要求,必将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WTO后时代以来,各国已较少利用关税和传统的非关税方式来限制中药进口.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对健康和生活的质量更多关注,对有害于人类健康和环境保护的产品的抵制,绿色壁垒应运而生.文章阐述了中药国际贸易中绿色壁垒的基本含义、分类、表现形式及其积极和消极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5.
共享单车在解决市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城市社会治理问题。作为一种由私人提供、有偿使用的准公共物品,共享单车负有一定的排他性与非竞争性,使市场无法完成外溢收益的内部化,表现出准公共产品特有的强烈外部性。结合外部性理论分析发现:共享单车产生外部性的过程可划分为生产与消费两个阶段,一方面,它能够激活传统自行车制造业、缓解交通拥堵状况、发挥出行替代作用且优化城市生态环境,综合形成产能效益、公共交通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四大正外部性;另一方面,共享单车的生产与消费也使得传统经济行业受冲击、骑行安全问题频发、不文明现象泛滥、资金信息出现风险,综合产生了经济打击、交通隐患、道德困境、资金信息风险这四大负外部性。共享单车外部性内在化是纠正外部性,最终实现帕累托最优的过程,其关键在于通过宏观调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多方共治框架、短期措施与长期规划相结合的长效机制,以期共享单车真正服务于城市发展、服务于居民生活。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伴随着人们公共生活的拓展和社会公共价值观的嬗变,中国精神日益成为服务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 观教育的内驱动力,它不仅促成个体的精神成人,也助推社会公共生活和公共事业的繁荣与发展。作为生成于历史个体与公 共场域的中国精神,其公共性生成也必然遵循其生成的内在机理,即基于“公共价值认同”“多元价值整合”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大要素的有机整合和生成逻辑。只有厘清中国精神公共性生成理路,讲好中国故事、传递好中国声音、弘扬好中国精神,才 能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公共性转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17.
九江口岸的开埠和贸易发展,意味着近代江西经济在外力的作用下开始走上了近代化的历程。贸易的增长与进出口商品结构的变化,推动着近代江西传统市场向近代市场转换,进而促进初级市场数量增加,中级市场商品交换扩大,区域市场初步形成。  相似文献   

18.
张爱玲的社会、历史和化背景使她与西方现代主义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现代主义精神和技巧也表现在张爱玲小说内容和形式的诸多方面。同时,通过回归传统化和技巧,张爱玲极大限度地实现了西方现代主义与中国本土化的整合,把中国现代心理分析小说的发展推向高峰,其小说创作也成为新学第三个十年现代主义成熟之标志。  相似文献   

19.
2018年3月我国推出国税地税征收体制改革方案,明确社会保险费由国家税务机构统一征收,改革带来社会保险费征收主体、征收程序、征缴管理等方面的一系列调整变化。改革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产生深远影响。通过法治方式建立全国统一的社会保障费征收体制,是国际上法治发达国家的常见做法。社会保险费作为一种准税收,涉及数亿人切身利益,以法治方式推进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体制建设很有必要,建议修改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立法明确税务机构征收社会保险费的职责和征收程序,完善征收争议解决机制,设立试点劳动社会保险法庭等。  相似文献   

20.
在短缺的社会中,生产文化代表社会的主流文化,传递着社会生活的主要意义。人类逐渐进入冗余社会之后,消费取代生产成为社会的主流文化。冗余社会的消费逻辑是建立在商品使用价值的解构和符号价值的再造。通过大众文化塑造商品的符号意义,以此引领社会消费,超越商品的使用价值,顺应冗余社会的生产逻辑。冗余社会经历着以消费关系取代生产关系的社会关系转型过程,其间社会的意识形态、社会结构和社会秩序都依据消费进行着解构与重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