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以TRIZ促进产生创造性思维的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是发展的不竭动力,为了获得创造性思维成果,人们曾尝试了很多种创新技法,但一直缺少有效的工具支撑。在分析创造性思维过程的基础上,介绍了TRIZ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方法,试图通过TRIZ的扩展应用来促进创造性思维的产生,以期从总体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同时分析了TRIZ系列工具的弱点以及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2.
TRIZ理论与计算机辅助创新集成已成为目前技术和产品创新的研究热点,运用TRIZ理论,对当前“数据结构”多媒体教学的优势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应用TRIZ理论中的矛盾矩阵和40条创新原理对多媒体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提出了改善性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3.
针对拳击设备的创新设计问题,运用TRIZ理论,设计了一款集健身和娱乐为一体的新型电玩拳击靶。通过技术冲突分析,找出适用的发明原理对电玩拳击靶的框架进行了结构设计,并利用物 场模型分析对靶头结构方案进行了优化。通过样机实验,新型电玩拳击靶的设计方案可行,也为娱乐设备的创新设计提供了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4.
TRIZ理论在工科学生毕业论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新能力是高校培养人才的重要方向和主要目标,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理论)引入到工科学生毕业论文过程中,能使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思考和提高创新的能力。文中介绍了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以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流程,并通过案例形式说明TRIZ理论能很好地应用于纺织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论文设计的过程中,从而为高校工...  相似文献   

5.
企业创新,方法先行,科学的创新方法是企业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保障。TRIZ作为科学的创新方法已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高度重视,然而仍有其不足。本文在深入考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发现六西格玛(6σ)管理模式可以与之相互补充。由此,文章分析了TRIZ与六西格玛(6σ)集成的依据;构建了TRIZ与六西格玛(6σ)集成的框架;探讨了TRIZ与六西格玛改进(IFSS)的主要模式DMAIC的集成,以及TRIZ与六西格玛设计(DFSS)的主要模式DMADV的集成;并对后续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创新方法的研究对建设创新型国家有着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的一些基本原理及应用方法。对其中的九屏幕法、40个发明原理、矛盾矩阵、物质一场分析进行说明,运用TRIZ理论提出了牧草干燥装置的概念设计方案,为牧草干燥装置的创新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从断裂激活的视角出发,以断裂理论和社会相依性理论为基础,提出了激活的断裂和合作的结果相依性影响团队学习行为和团队创新的概念模型,并利用68个有效的团队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激活的断裂直接对团队效率产生负向作用,团队学习行为在激活的断裂对团队创新的负向作用中起部分中介作用;合作的结果相依性对激活的断裂与团队学习行为和团队创新之间的关系具有负向调节效应。  相似文献   

8.
怎样更好的进行玩具机构的创新设计,一直是从事玩具设计者研究的问题之一。针对水上篮球竞赛快艇玩具机构的创新设计问题,运用TRIZ理论,通过改善参数和恶化参数的分析研究,利用阿奇舒勒矩阵找出了适用的发明原理,设计出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水上篮球竞赛快艇玩具机构。通过样机实验,不但证明了本课题设计的成功性和方法的可行性,而且也为玩具机构创新设计提供了一种借鉴方法。  相似文献   

9.
文章基于职能领导理论对创新团队共享领导的概念和内涵进行了拓展,并遵循严格的量表开发程序开发及验证了创新团队共享领导量表。首先,基于职能视角在已有共享领导研究的基础上拓展了创新团队共享领导的概念和内涵。通过对22名创新团队成员深度访谈资料的分析及借鉴已有文献量表,整理形成初始量表池。其次,利用两个样本共347名创新团队成员问卷调查数据对初始量表的信效度进行分析,以及对样本3中的53个团队数据进行了效标检验,得到具有良好信效度的创新团队共享领导量表。最后,文章讨论了研究结果对丰富共享领导文献,以及促进创新团队构建共享领导的贡献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TRIZ理论:一门关于创新的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TRIZ理论是一门关于创新的理论,本文着重对TRIZ理论的产生与发展过程,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理论体系组成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述,并且简要地介绍了信息技术的最新成果——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创新技术(CAI).最后,对TRIZ理论的应用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情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概念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进行研究,结合TRIZ创新理论原理、功能技术矩阵,提出一种的基于TRIZ、功能技术矩阵的概念产品开发模式,并阐述具体的实现技术,以期降低概念产品设计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高设计成功率,提升设计品质。论文选取了轮椅为典型产品进行案例应用,验证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公理设计(Axiomatic Design,AD)和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为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提供方法和理论依据。以 概念设计为研究对象,利用TRIZ指导完成AD中的功能一结构映射,得出设计矩阵;若不满足独立公理,又用TRIZ中的 技术法则将AD中的耦合问题转换成TRIZ的标准参数,用TRIZ工具消除耦合,使其满足独立公理,建立基于AD与 TRIZ组合的产品概念创新设计方法。最后,将其运用于自动切片机的设计和改进。该设计方法可优化产品概念设计流 程,缩短设计周期。  相似文献   

13.
基于TRIZ的中国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与全球气候变化问题逐渐成为人类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最严峻挑战。2009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后,在世界范围内掀起的“低碳浪潮”,推进了低碳环保产业的发展。辨析低碳经济的概念与环保产业内涵的三次发展基础,分析我国低碳环保产业现状,提出将技术创新理论(TRIZ)应用于低碳产业研究、利用TRIZ理想化方法开创中国低碳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目前"创新"已上升为国家五大发展理念的首位,人才创新效率研究至关重要。该文在原有技术创新效率理论研究基础上提出人才创新效率概念,以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企业为研究主体,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运用面板数据对多产出——多投入的人才创新效率问题进行研究,并采用σ收敛的测度方法对人才创新效率进行收敛性检验,并据此提出提高人才创新效率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避免产品创新设计成果受到专利权因素的限制并提高产品创新效率,提出了基于质量功能布置理论(QFD)、发明问题解决理论(TRIZ)与专利知识挖掘(PKM)的产品创新设计方法。该方法以QFD理论为基础获得创新设计的目标功能,结合TRIZ理论确定其领域解,在领域解基础上挖掘已有专利知识,建立专利特征矩阵指导设计者合理避开已有专利,实现快速有效的创新设计。最后以CR安全装置打火机的创新设计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6.
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个体主动加工信息、发展认知和生成意义的过程,并充分注重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自我图式在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这一学习理论对于提高儿童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的实效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以认知心理学学习理论为指导,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应该注重儿童早期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开发,合理地制定口语交际能力培养的目标,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倡导情境式合作学习模式,提高儿童对口语交际的自我效能感和动机,并利用多元化的评价机制来评价儿童的口语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以前期运用扎根理论质性编码所构建的团队工作价值观四维结构为基础,从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视角,界定了团队工作价值观的内涵;采用德尔菲法构建初始量表,采用滚雪球抽样法进行线上线下半开放式问卷调查,运用SPSS 23.0及AMOS 23.0对数据进行处理,检验其信效度,开发出信效度较好的团队工作价值观量表。文章不仅对个人-环境匹配理论进行了拓展,而且为团队管理者进行有效管理提供了抓手。  相似文献   

18.
口语报告法的分类及其在语言认知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口语报告法作为认知研究的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到心理学和认知科学研究领域.在回顾了口语报考法的起源及相关研究后,从报告时间、报告内容、报告方式上对口语报告法进行了分类,讨论口语报告法在语言认知中的应用及其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由于管理问题的情景依赖性和复杂性,本身并没有一个固定的解决模式,从某种程度上讲,解决管理问题也就成了一种创新性问题。基于这一思想,利用TRIZ理论,通过构建管理系统的技术参数和创新原理,引入一种管理问题特定解的求解方法,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TRIZ理论的复杂管理问题求解模式。  相似文献   

20.
基于高阶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的理论视角,以中国沪深两市2013-2015年间202家A股制造业上市企业606个高管团队为样本数据,考察了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如何影响企业创新强度。研究发现,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对企业创新强度具有显著正向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在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与企业创新强度之间起着中介作用,即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通过影响高管团队创新注意力进而影响企业创新强度。研究揭示了高管团队权力不平等对企业创新强度影响的内在认知机制,是对现有高阶理论和注意力基础观研究的有益补充,同时为企业创新实践提供了更加契合的分析框架和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