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世界经济史大会是由国际经济史学会主办,每3-4年召开一届的经济史学界盛会.大会的议题往往代表着国际经济史学研究的最新动向和发展趋势.纵观第十五届世界经济史大会的讨论内容,学者们围绕着"贫穷和不平等"两个主要议题,从不同的视角、运用多元化的研究手段探索了全球化、东西方的发展路径问题.关于全球经济史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四个层次:第一,从长时段看全球化中的贫穷和不平等;第二,全球化视野中的市场和地区;第三,战争、政治经济、制度与经济增长差异;第四,围绕造成经济增长差异的可能要素展开的研究.其中,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水平的描述是一个重要却又薄弱的部分,特别是从经济发展的量和结构两个面刻画中国经济水平还有很大进步空间.  相似文献   

2.
经济史学科是融合经济学和历史学的边缘学科,因而在经济史研究中,就研究对象、方法和成果而言,显现出偏重于历史学或偏重于经济学的特点来,形成了历史学家的经济史或经济学家的经济史。目前,运用经济学方法,并对经济学科产生较重要推动作用的研究成果略显不足。经济学理论离不开经济史,理由在于:经济史是经济学理论创新的基础;经济理论必须结合经济史揭示的经验性材料,才能启发人们更好地从实际出发加以应用。经济史研究方法的创新应加强运用理论与历史相结合的方法;应注重根据研究目的和可能得到的史料更多地运用经济理论为工具来解释和分析经济事实,如运用产业结构演变理论、区域经济理论、边际分析理论、交易费用理论、公共选择理论、产权和制度经济学、宏观经济理论、收入分配理论、对外贸易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等等。应注重从经济史中总结出特定规律,以对现有经济理论进行补充和创新。 在南开大学近期召开的新世纪中国经济史研究展望国际学术研讨会上,本刊记者就经济史研究方面的有关问题采访了南开大学经济史学教授了长清先生。  相似文献   

3.
芬利范式是近40年来古代经济史研究的正统模式,它强调从社会结构而非经济本身研究古代经济.芬利范式对古代经济史研究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一方面,采用了科学的研究方法,抓住了古希腊罗马经济发展的核心内容,认识到古代经济在诸多方面有别于现代经济;另一方面,拓展了古代经济史研究范畴,将关注视线从传统的经济史、政治史转向乡村生活和社会生活的研究.然而,随着研究的深入,芬利范式受到严峻的挑战.首先,范式与史料不尽吻合;其次,过于强调社会身份和社会关系对古代经济的决定作用,忽视了经济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最后,忽视文化视角下经济的特定意义.研究古代经济史应既注重经济结构又注重经济实绩.  相似文献   

4.
科尔曼简单地给经济史下定义是并不困难的,但这没有多大用处。我们可以很容易地断言:经济史就是关于过去各个社会的经济方面的研究;是从经济角度上怎样使用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资源的历史;是对过去的经济成就进行考察等等。我们还可以使经济史带上与个人有关的色彩,例如说,经济史研究的是人们怎样度过其  相似文献   

5.
经济史与社会史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中国经济史研究需要理论的整合与创新。中外经济史的研究都经过了一个从经济史到经济史与社会史结合的过程,傅衣凌先生倡导的"社会经济史"是中国经济史研究应当全力以赴的方向。没有经济的社会史不可能成为整体的社会史,经济史的研究同样需要与社会史的结合。  相似文献   

6.
食货派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国社会史问题论战之后形成的以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为研究旨趣的学术团体。食货派形成以陶希圣为主要代表的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的学术队伍,注重系统搜集和整理中国古代社会经济专题史料,并以此基础,在寺院经济史等方面开辟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史研究的新领域。   相似文献   

7.
梁方仲先生是著名的中国社会经济史专家,他编著的《中国历代户口、田地、田赋统计》是中国经济史统计的奠基性著作;他在经济史统计中所采取的基本原则,即重视定量的实证研究,重视对数据的校勘求真,重视对数据产生机制的考察,应该为经济史工作者所遵循。在经济史研究中,历史学和经济学两种研究路径的分歧并不在于是否使用计量方法,而是在于具体使用何种计量方法。要准确了解社会经济状况,需要利用统计学方法对数据准确性进行详细探究;而如果对数据的准确性缺乏细致的了解,而汲汲于祭出"计量经济学方法",则是不足取的。经济史研究必须建立在对社会经济状况有准确的定量认识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8.
经济史是经济学科中的基础学科,在中国经济学界,不少经济学家对经济史的功用还缺乏清楚的认识,甚至贬斥经济史在经济学中的地位和作用,这不利于中国经济学的健康发展。有必要澄清经济史与经济学的相互关系,使人们清醒地认识到:经济史是经济学的源,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史研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9.
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前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汪海波撰著的《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一书,已由经济管理出版社出版。 《新中国工业经济史》(第四卷)全书分为  相似文献   

10.
我国研究社会经济史的学术性杂志《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最近在厦门大学创刊。该刊以刊登社会经济史的理论研究和中国古今各种经济史专题研究或讨论的文章为主,内容包括对经济结构、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区  相似文献   

11.
区域经济是中国当前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这是因为中国是一个地域广阔而地形复杂、人口众多却分布不均、资源丰富而人均不足、历史悠久而发展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中国区域经济及其重心经过了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大体上分为区域经济重心与政治中心统一一体和分离分化两个历史阶段。了解区域经济发展及其重心迁移的历史演进,结合现实把握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和发展规律,是研究中国区域经济布局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作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决定,在新中国的发展史上是一次重大转折。党围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不断加强自身的先进性建设,开展了马克思主义政党发展史上独有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实践,形成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系列宝贵经验,为今后的先进性建设提供了三条重要启示,独创性地提出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先进性建设的科学理论,并根据我们党已经执政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这两大背景,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保持党的先进性建设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3.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economy has developed rapidly and its growth state has been relatively stable. Under this background, the national sports economy is also developing. From the macro level, the sports economy belongs to an organism composed of multiple molecules, and its main line is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In addition, the history of economics and the history of sports economics are also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framework of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to promote the sound development of China's sports economy, we must scientifically frame the development of sports economy, rely on the main line, develop sports market ideas and sports consumption ideas, enrich sports economic theory, and innovate sports development strategy. This article will briefly discuss the construction plan of China's sports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the new economic era, and put forward personal opinions.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近代中国乡村经济史研究异军突起,大有成为显学之势,引发了经济学者、社会学者和历史学者的浓厚兴趣,成果颇丰,但就乡村经济而言,有关问题仍值得进一步总结.本文拟从学术史角度对乡村经济史研究作一梳理和简评.  相似文献   

15.
需供管演进假说:探索经济史研究新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陈勇勤 《南都学坛》2006,26(1):100-111
构建经济史研究新体系涉及确定经济史的生产流程,并且使它分别与经济思想、经济史料、经济哲学、经济假说等相关联;还需要思考需供管系统的合力分解问题,目的是弄清需求、供给和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经济思想向经济理论升华的过程中,经济史起到了重要的中介作用。如果把“新体系”应用在理论经济学研究中,一方面应当了解需求力、供给力、管理力的历史合成,另一方面也应当注意科技力分别作用于物质力和思维力。“新体系”在当代中国经济问题研究中的应用,涉及探讨计划经济下的需供管和市场经济下的需供管两个问题。对“新体系”进一步发展的设想是建立“历史→理论”数学模型,提出建立需供管数学模型的基本思路,以及作为该模型先导的哲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城市生态环境的恶化制约了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研究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对城市经济的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分析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产生的背景及国内外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现状,提出了江苏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经济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过程,为江苏城市的生态环境建设最佳方案的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发展内置于世界近现代历史发展大时代背景下,商品经济形态阶段则是这一时代的本质定位。是以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所处的商品经济时代的初步认知、实践的经历,造成了政府在经济职能发挥上的部分越位、错位、失位,而随着倒逼改革的深入展开、经济发展道路自信、理论自信、民族自信,健全市场经济秩序、完善经济宏观调控、切实服务人民群众的需要,则助推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与社会主义中国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得中国梦的实现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迄今为止,尽管中国海洋经济有着丰富的实践,但是中国海洋经济综合史作为中国经济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无论在史学领域还是经济学领域,至今阙如。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外学者围绕一些传统海洋行业和海洋事业问题展开研究,形成诸如中国航海、海洋运输、海洋渔业、海洋贸易等领域的一些专门史或行业史,但总体而言,在贯通中国海洋经济历史发展全周期的综合研究领域,无论在研究视角、研究路线、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诸多方面,均有待深入。本文按照不同专题和研究问题,对近三十年国内外中国海洋经济史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并依此提出中国海洋经济史的未来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9.
经济全球化作为一种不断深入的进程,其总体趋势已不能逆转。目前来看,发达国家仍是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因素;经济全球化导致了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加剧;但同时经济全球化又与经济区域化、经济集团化并存。分析当今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对于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0.
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事件,其研究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从政府视角出发研究太平天国运动的著述主要集中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清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外交等应对策略及影响。至于研究的不足,主要表现在总体上相关研究较少,缺乏研究共识;研究者需要勤于思考以强化意识;相关研究中仍带有革命史观的影响;相关资料有待整理挖掘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