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小康生活》2004,(6):3-6
四、改善农民进城就业环境,增加外出务工收入 (十)保障进城就业农民的合法权益。进一步清理和取消针对农民进城就业的歧视性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  相似文献   

2.
论农民工社会角色的转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以亿计的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转变角色,成为市民,对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农民工转变角色遇到来自外部的制度障碍和内部的素质障碍。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形成了以户籍制度为核心,以控制农民流动为主的土地、就业、教育、社保等制度为体系的阻滞农民工角色转变的制度"网络"。其中,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起着核心和关键的作用,户籍制度使农民不能真正融入城市,土地制度使农民不能真正离开农村。因此,必须进行制度创新,加快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的改革,同时加快进城农民再社会化进程。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民进城务工所选择的渠道各不相同,大体上有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老家的当地政府统一组织、看到招工广告而来、职业中介介绍、劳务派遣机构组织、自己找上门等几种。从调查情况来看,最主要的渠道是通过老乡或亲戚朋友介绍。影响农民进城务工渠道选择的因素主要包括进城就业成本、政府为进城农民提供的就业服务、职业介绍机构的服务与声誉以及进城农民自身的素质等几个方面。为了提高农民进城务工渠道选择的组织化程度,政府应该努力提高进城农民素质并加强就业指导,广开就业渠道,以及加强劳动力市场的管理、整顿和规范职业中介行为。  相似文献   

4.
当前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诸多困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是全国第一劳务输出大省,常年农民外出务工人数达1500多万人,劳务收入占农民纯收入的比重达30%。近年来,由于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民进城就业环境有了很大改观,但农民外出务工仍存在许多困难。据国家统计局河南调查总队对平顶山市、宁陵县、永城市、扶沟县、尉氏县、开封县、西平县、新蔡县、中牟县、安阳县、孟津县等地735位2006 年春节返乡的外出打工农民调查显示, 农民工进城就业仍存在工作难找;劳  相似文献   

5.
中国城市化进程中农村劳动力流动的相关制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化过程中相关的政策、制度因素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影响很大。本文将农民进城就业的相关政策制度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历史的追溯和现状的分析,详细剖析了各种政策制度因素对农民进城就业的影响作用,说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制度及政策缺陷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分析如何推动城市化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农民市民化的主要障碍及其破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玉光 《东方论坛》2007,(5):100-106
我国农村人与资源的矛盾非常突出,欲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必须大量减少农村人口,积极推进农民市民化进程.文章对农民市民化进程中面临的主要障碍进行了深入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一是户籍制度改革要有重大突破:户籍制度改革的重点是将各种利益与户籍身份剥离,建立自由迁徙的户籍制度.二是深化农地制度改革,创新农地制度.三是强化政府的职能,在各项政策的制定上,由过去的限制农民进城向主动吸引农民进城转变,并为他们做好各种服务.四是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原则,逐步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消除进城农民的后顾之忧.五是在工业化进程中采取合理的技术选择策略,大力发展中小劳动密集型企业以及第三产业,扩大城镇就业容量.六是创造各种教育平台和文化环境,全面提升进城农民素质,提高其城市适应能力,并最终完全融入市民阶层.  相似文献   

7.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可是,许多城市为了缓解城市就业压力,倾向于实行阻碍农民进城打工的"抑制政策".这种抑制政策具有很强的违规性、片面性、狭隘性和盲目性,不利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所以,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中的关键角色--政府,应努力消除一切阻碍农民进城就业的各种因素,并采取一系列措施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  相似文献   

8.
生产的社会化必然带来生产主体的再社会化问题。再社会化是帮助下岗职工重新择业的必由之路。政府,就业服务管理体系、社区、家庭和大众传播媒介等因素构成对下岗职工再社会化的支持功能系统。下岗职工择业观念的更新、就业能力的增强、社会角色的转换,是下岗职工再社会化的基本内容及其所要达成的主要目标。我们应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以人为本作为下岗职工就业再社会化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9.
从进城务工子女所经历的城乡社会经济文化的两种不同早期社会化环境出发,对他们的社会化的内容、目标、影响因素,特点及面临的问题进行对比分析,认为进城务工子女对来自城乡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冲击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社会化质量。  相似文献   

10.
进城农民的消极社会心理对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对我国城市治安影响最大的是流动人口犯罪 ,而流动人口犯罪问题根本上是进城农民犯罪问题。本文分析了在落后、封闭的农村环境下 ,农民所具有的特殊社会心理特征 ;分析了进城农民固有的心理因素 ,以及在城市环境中引起的心理变化与犯罪的关系 ;并据此提出了优化农民社会心理环境 ,控制进城农民犯罪的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