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2 毫秒
1.
佚名 《今日南国》2013,(10):59-59
1.月球起源之谜 对于月球的起源,科学家提出3种理论。一种理论是月球是和地球一起于46亿年以前从一团宇宙尘埃中生成的。另一种则认为月球是地球的孩子,从太平洋地区“抠”出去的。然而阿波罗登月探险的结果表明,地球和月球的结构成分差别很大。还有另一种假说,即俘获说:月亮是偶然闯入地球引力场,而被锁定在目前的轨道上。  相似文献   

2.
一只贝     
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着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壳里。壳的样子很体面,涨潮的时候,总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头。有一次,他们被送到海岸,当海水又哗哗地落潮去了,他们却被永远地留在沙滩,再没有回去。蚂蚁、虫子立即围拢来,将他们的软肉啮掉,空剩着两个硬硬的壳。这壳上都曾经投影过太阳、月亮、星星,还有海上长虹的颜色,也都曾经显示过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作文》2008,(3):62-63
在人类对月球感兴趣的几千年间,特别是伽利略使用32倍的望远镜掀开了月亮的闺帘以来,地球人似乎有理由说,已经了解月球了。不信?你看我们把她的履历表填写得多么完整!  相似文献   

4.
我相信你能     
《阅读与作文》2009,(3):24-25
许多人都想知道为什么海水在海滩上会有一天两次的涨潮和落潮现象。这些潮汐现象是由月球引力和地球自转引起的。  相似文献   

5.
诗意联佳客     
一年四季,我们只能看到月亮上那个一成不变的“人影”。长期以来,天文学家们一直假设.月球远离地球的一面和它靠近地球的一面十分相似。但事实证明这种假设是错误的。隐藏在黑暗中的月球背面完全是另一番景象,现在我们知道月球总是一面向着地球是因为地心引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月球新人类     
《阅读与作文》2008,(12):44-45
从2053年的3月8日起,只要不是阴天,人们都无一例外地养成了傍晚后抬头赏月的习惯。因为他们惊喜地看到,一轮蓝汪汪的月亮一改往昔金黄色的旧貌,从天际遥望着地球。“我们的科学家使得月球有了大气和水,月面上还成活了大面积的植被……她看上去可真像一个小地球啦!”人们兴奋地想,“看来,离开污染严重、灾害不断的地球上那儿生活,终于不仅仅是梦想了。”  相似文献   

7.
星月争辉     
传说,天上除了太阳就是月亮,白天是太阳的天下,夜晚就是月亮大显身手的时刻,根本没有星星表现的机会,所以,人们根本不知道天上还有星星,而月亮也会时不时地讥笑星星是一群不中用的酒囊饭袋。  相似文献   

8.
爱情速修班 约会前,你最好先去找个心理医生谈一谈,他会告诉你怎么保持一种“心跳的距离”,怎么保持镇静,如何适当“使坏”……甚至凡是想恋爱的男女,都要去“爱情速修班”,取得“桃花卡”之后,方可上阵。爱情是一门艺术。 约会圣地 最理想的去处是月球。月老死了,月亮却活着。科学研究发现,月球上的环境,更易刺激人类的浪漫情怀。在那里没有黑暗,即使夜里也呈现一片绿色的光芒,再加上地心引力微弱,地球人在月球上便有飘飘欲仙之感,所以那是谈恋爱  相似文献   

9.
中学语文课本第六册中《月亮——地球的妻子,姐妹,还是女儿》一文,属于介绍天文学知识的文艺性说明文。本文以疑问句作题,用科学的数据和饶有趣味的比喻把抽象的知识介绍得生动具体而又通俗,使科学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十分引人入胜。然文中也有微瑕,那就是文章的题目和第一自然段的结尾用“姐妹”一词讲不通。文章开头在引出天文学家对月球身份的三种推测时写道:“总的说来,大致有三种可能:月球若不是地球的妻子,便是地球的姐妹,或者是地球的女儿。”如果说地球和月亮是姐妹  相似文献   

10.
月亮像一个温柔可爱的小姑娘,为人们的生活平添了无穷的诗情画意。如果没有了月亮,即使在最晴朗的夜晚,我们也只有微弱的星光作伴,而且还要不知额外损耗多少的电力。地球能有月球陪伴应该是地球尤其是地球生命的幸运。月球从哪里来的呢?这个问题一直以来众说纷纭,没有定论。目前比较流行的主要有四  相似文献   

11.
金星真相     
《阅读与作文》2009,(7):25-27
着陆金星 从地球上看,金星偶尔会遮挡太阳,这时它就像一点墨滴一样缓缓地穿过太阳的表面,这就是金星凌日。1716年,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写了一篇论文,他在文中提出借助金星凌日测算日地距离的想法。哈雷认为,从地球上的不同地点记录金星凌日开始和结束的时间就可以运用视差原理计算出地球和太阳之间的距离。哈雷预测,下一次金星凌日将于1761年到来。  相似文献   

12.
太阳与月亮     
很久很久以前,太阳和月亮是一对夫妻,一起在玉皇大帝手下当差。一天早上,太阳起床起晚了,玉帝一气之下,没收了他的家产,并给了太阳一个大灯,罚他每天早起,出来照明。月亮是个急性子,脾气暴躁得很,看见太阳受了惩罚,自己的名声也受到了影响。加上那个灯笼太亮了,月亮不敢靠近,就  相似文献   

13.
最近,笔者有幸接触到年逾花甲的著名军旅诗人、《十五的月亮》歌词作者石祥,并与他进行了较长时间的交谈。闲聊中,他突然冒出一句:“我们老年人每天都要从零开始。”我问:“为什么?” 他不紧不慢地又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世界每天都是新的,生活每天都是新的,要了解新情况、接受新事物、研究新问题、获得新知识,要政治坚定、思想常新、理想永存,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我们不每天从零开始行吗?” 过去,常听到工作一年、一个阶段,或完成一次突击任务,或打一次胜仗,总结成绩和经验之后,领导要求不能自满、应从零开始。而提出要“每天从零开始”,特别是老年人要“每天从零开始”,还是第一次听到,所以感到  相似文献   

14.
《阅读与作文》2011,(2):21-21
星际旅行是人类永恒的梦想。然而,即使距地球最近的恒星半人马座比邻星,距离地球也有4.2光年远——这超过了地球和太阳之间距离的20万倍,或者相当于人类乘坐太空船往返月球5000万次的距离。假如乘坐人类迄今为止最快的星际探测器——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以每秒17公里的速度离开太阳系,人类将在74万年后才能到达比邻星,星际旅行对人类来说无疑是痴人说梦。  相似文献   

15.
海水的颜色是由海面反射光和来自海水内部的回散射光的颜色决定的。由于蓝光和绿光在水中的穿透力最强,它们回散射的机会也就最大。所以,海水看上去呈蓝色或者绿色。日光投射到海面上,部分被反射,其余进入水中。目光垂直射向海面时反射光很少,在平静的海面约有2%。随着太阳趋向地平线,被反射的日光会逐渐增加。实际上,进入海中的日光量是随着太阳投射角度、天气状况、  相似文献   

16.
中历(农历)和西历(公历、阳历)是观测同一天象而分别制定的两种历法。现行的西历为格里历,以太阳在恒星间的视运行(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反映)定年,1年分12月,但这个月与太阴(月亮)的朔望盈亏无关。  相似文献   

17.
我们的星球已经存在45亿年,而有些时代曾经是很热闹的.下面是地球历史上25个最伟大的里程碑,它们是塑造我们这个世界的转折点. 1.地球的诞生(45亿年前) 地球是从围绕年幼的太阳旋转的尘埃和岩石云成长而来的.一些岩石碰撞便形成了地球.最终这些岩石庞大到足以靠引力吸引其他岩石,吸附了附近所有的“垃圾”,从而形成了地球.月球可能是在不久之后形成的.当时一颗行星大小的石块砸到地球,抛起巨大的尘埃云,随后便凝结成月球.  相似文献   

18.
在文学作品中,月亮受到了中华民族的青睐,与中国文学尤其是古典诗词结下了不解之缘。尽管自然界的月球不过只是一块荒凉的巨大顽石,但却引起地球上人们无尽的思潮,对她顶礼膜拜,渴慕向往,而且用奇妙的幻想、艺术的彩笔为她塑造出妩媚的容貌,赋于她丰富深沉的感情内涵。在历代诗人笔下,月亮和人们的命运紧紧地系在一起,升沉起落,流转  相似文献   

19.
书中日月长     
胡洪侠 《社区》2014,(35):13-13
书籍,可以是生活中的太阳,也可以是生活中的月亮。这样一想,我们就很容易分清两类读书人。将书籍当做太阳的人。大都在白天读书。他们希望有了书的照耀,生存道路上的艰难可以像冰一样迅速融化,前进的障碍、陷阱可以一一跃过或者躲开。有了书的帮助,他们能看见自己想看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明白自己还想看什么,还想要什么。他们歌颂太阳。只是因为太阳给他们光明;他们喜欢书籍,只是因为书籍帮他们走路。太阳不是闲来无事挂在天上玩的.白天读书的人也不大会读闲书或无用的书。他们只要阳光,只要书中有用的东西。不如此,就感到自己年华虚度。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相似文献   

20.
蔡如鹏 《今日南国》2007,(21):72-73
"苏联第一次实现了绕月飞行,第一次发射了月球着陆器和月球车,第一次用无人探测器从月球自动取样返回,第一次拍到了月球背面的照片,他们还命名了月球上一半的地名;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实现则是人类的伟大壮举,它让人类的足迹第一次踏上了另外一个星球。"这是"嫦娥工程"月球应用首席科学家、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研究员欧阳自远院士在接受《航天员》杂志采访时,对上世纪月球探测的评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