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京剧形成前的北京剧坛 京剧的历史,一般都从乾隆五十五年(一七九○年弘历八十寿辰)四大徽班进京祝寿这年算起。这一说法有很大的片面性。应该说,四大徽班进京,仅标志着二簧腔进入了新纪元,而西皮、二簧在北京同台合奏,才标志着京剧纪元的开始。 四大徽班进京前后北京剧坛的情况,吴太初所作《燕兰小谱》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料。使我们知道,在一七七九年前,从弋阳腔脱胎而来的京腔,在北京曾风靡一时。当时有六大著名京腔班,最著名的是“王府新班”。他们出入于官僚、地主堂会,也演出于公众场合,极一时之盛。到了乾隆四十四年,各地都为准备翌年弘历七十大  相似文献   

2.
北京京剧院成立30多年来,一直广纳贤才,从各个地方吸收来不少京剧人才,如来自湖北京剧院的张慧芳、青海京剧团的黄彦忠、北方昆曲剧院的张馨月。京剧本不是北京本土的剧种,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多个剧种相互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3.
正北京京剧院成立30多年来,一直广纳贤才,从各个地方吸收来不少京剧人才,如来自湖北京剧院的张慧芳、青海京剧团的黄彦忠、北方昆曲剧院的张馨月。京剧本不是北京本土的剧种,它起源于四个地方的剧种,清乾隆末年四大徽班进京后,与多个剧种相互融合而成。  相似文献   

4.
清中叶,昆腔的衰落为西皮、二黄声腔的传播和合流提供了契机.于湖北合流的皮黄声腔,被接踵进京的楚伶带到北京的戏曲舞台.道光年间进京的汉调,使北京剧坛为之一变,形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新局面.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楚伶,从剧目构成、声腔板式、伴奏乐器、舞台语言规范等方面对进京的汉调予以全方位改造,直接催生了京剧.从现存的乾隆、嘉庆年间的汉调剧本——“楚曲”29种来看,京剧不仅承袭了汉调的剧目与剧本,而且在分场体制、曲牌体制、演唱体制上,与汉调一脉相承.汉调进京及京剧的诞生,重构了19世纪中国戏曲的格局.  相似文献   

5.
明清交替之际,民间兴起的弋阳腔,向独步剧坛、搬演元明杂剧传奇的昆曲,进行了一次挑战,使之相形见绌,不得不在红氍毹上为民间戏曲让出了一席之地。乾隆年间,风靡大河上下的梆子腔,又一次闯进北京,与昆曲争雄。经过这两次“花雅相争”,观众大部分为前者夺去,及至徽班进京,京剧形成,清代杂剧传奇日见凋零,作者寥寥,作品无多,在戏曲舞台上,虽然时有昆曲拆折演出,但成本大套的曲目很少登场,每况愈下,形成衰落消寂之势。  相似文献   

6.
黄梅戏形成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起源于湖北省黄梅县的采茶调,由民间艺人为谋生计而带入安庆.黄梅戏念唱以安庆地方话为基调,同时汲取徽剧、京剧及秦腔等戏剧的精华.黄梅戏在上海发展演员大开眼界,思想观念发生了深刻变化.严凤英、王少舫两位大师相互切磋技艺,成了舞台搭档.黄梅戏从国内唱到国外,独树一帜.在继承和发扬黄梅戏传统艺术上,不失时机地谋求发展推陈出新,营造繁荣氛围.  相似文献   

7.
夏桂廉  胡晓军 《社区》2008,(32):34-35
已被我国有关部门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青阳腔形成于明代,在江西、安徽一些地区流传已久。青阳腔是徽剧的前身,徽剧是京剧的前身,其后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据有关专家介绍,包括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青阳腔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青阳腔被誉称京剧“鼻祖”,戏曲的“活化石”。在今年2月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名单中,  相似文献   

8.
早期德奥艺术歌曲从遥远的中世纪萌生,走过了从单声到复调再到单声的曲折发展轨迹,并形成了几次发展高峰,鲜明体现出不同的时代风貌,更孕育了19世纪鼎盛期的浪漫歌曲。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个性理论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孕育时期、初步形成时期、成熟时期和系统化时期,是他在批判、继承、创新旧的不成熟的人学思想特别是黑格尔哲学、费尔巴哈人本学,并伴随着马克思新世界观的创立而发展起来的。  相似文献   

10.
西方法治的发展是伴随着市民社会的发展而发展的,只有建立在成熟的市民社会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针对西方法治的形成、发展并走向成熟进行分析。市民社会的发展为西方法治的发展奠定了宪政的基础、孕育了法治精神并推动了法律的形式化。  相似文献   

11.
现代民族意识的形成,为二者孕育提供了肥沃土壤。从知识分子"到群众中去"踏上破茧的征途,在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的促使下,随着中共的孕育诞生而孕育、诞生,中共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是群众路线、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向社会下层的联盟,统一战线是群众路线向社会上层的扩展,二者凝聚共同的价值追求,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12.
汉族风俗形成和发展论--汉族风俗研究之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汉族风俗随汉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而形成和发展,其经历了先秦时期的孕育,秦汉时期的初步形成、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变异和重构,隋唐时期的整合和发展,五代宋元时期的变异和重构,明清时期的重新整合和发展,近代汉族风俗从古代风俗向近代风俗的历史性转型等七个时期.  相似文献   

13.
清末北京剧坛昆剧极其衰微,"几如广陵散"。一开始曾成立了一两个专唱昆腔的戏班;后来昆班解散,昆剧只能由昆腔演员在寄身的徽班中偶尔插演一二出,或在堂会中演出;再后来昆腔演员开始改歌他调,昆剧由这些演员在唱黄皮外偶尔演一二出;再后来昆剧演员断档,传统的昆曲折子即自明万历年间进京、在北京流行了200余年的"苏昆"已极少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寄生在昆弋班中的一些以华丽的灯彩、砌末取胜的昆腔武戏,而传统的昆剧此时仅仅作为演员习剧的基础存在。  相似文献   

14.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经走过了30多年的风雨历程。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展的历程看,经历了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阶段、90年代的形成阶段、新世纪以来的完善阶段;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问题意识看,20世纪80年代的孕育阶段回答了为何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90年代的形成阶段回答了如何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新世纪的完善阶段回答了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问题;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发生质变的关节点上看,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其孕育的前提,十四届三中全会是其形成的标志,十六届三中全会是其进一步完善的基础,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其重大创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5.
面对知识经济的高新区功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经济以高科技为支柱产业,而高新区则是孕育发展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经过十多年的建设,我国已经形成了一批各具特色的高新区。在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轨过程中,高新区将面临极好的发展机遇。为了更好地孕育发展高科技产业,有必要明确高新区的基本类型,并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面对知识经济,长远战略定位型、新城建设连动型、产业选择聚焦型和支撑区域发展型等四类高新区功能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神话作为人类艺术的宝库和土壤,生动地体现了人类的创造力。从对自然界荒诞的认识到个体意识觉醒到能动地反映人类自身的关系,神话以揭示原始人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为路径,逐步催生了人类理性思维的萌芽。其自身发展的过程恰恰是孕育人类理性形成的过程。同时,理性在神话中的发展与进步也导致了人类理性最终摆脱孕育自身的神话的束缚而走向自由和独立。  相似文献   

17.
<正> 商品学是在商品经济形成、发展的基础上逐渐形成发展起来的。商品学之所以能在商品经济的基础上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科学,是因为商品经济的发展需要商品学,并由商品经济的发展自身孕育而成。自从人类社会有了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尽管历史时期、价值形态、价值尺度不同,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总是自觉不自觉地根据商品的各种有用属性来评价、  相似文献   

18.
徽剧是一门古老的剧种,徽剧的故事曲目、脸谱元素、服饰道具以及戏曲动作等元素为动画角色造型设计提供了丰富的角色资源.根据徽剧艺术元素进行动画艺术语言改编,重新整理和提炼徼剧经典角色造型,研究当下受众群体的审美观念,把徽剧中具有影响力的角色形象移植到动画角色设计中,借助现代艺术表现形式,创造出具有浓郁民族风、文化品位高、造型独特的动画角色设计,对加快建设创新型文化强省、提高安徽动漫制作水平、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升安徽经济文化软实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如果没有人指路.很难找到安徽会馆.而最要命的是.能认识那地儿、能给指路的人也已经很少了。一路询问过去.仅有后孙公园小学门口小卖部的大叔一人说出了方位。曾经名动京师的徽班舞台,已被人遗忘.与近在咫尺的琉璃厂和湖广会馆形成极大反差。  相似文献   

20.
井冈山精神作为一个完整的形态,其形成并非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有一个孕育发展再到成熟的历史进程。在井冈山精神孕育形成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在大革命时期的斗争实践中所形成的安源精神、黄埔精神、铁军精神、八一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奠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