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1篇
综合类   19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为研究可替代制冷剂,提高循环性能参数,利用MATLAB结合NIST对承载R410A,R32,R404A和R507A共4种制冷剂的一次节流中间不完全冷却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系统进行模拟,课题组对比分析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系统能效比(coefficient of performance, COP)、单位制冷量和制冷剂流量对蒸发温度从-44 ℃上升到-30 ℃时的动态响应,研究4种制冷剂在两级压缩中的具体性能差异,以期对制冷剂的选择做出相应的指导。结果表明:4种制冷剂中R32的高压级压缩机排气温度偏高,但其单位制冷能力最大,制冷剂流量最小;R507A对蒸发温度的动态响应最为强烈;制冷剂R507A和R404A各项性能指标接近;R32的CCOP最高,比R410A高约3.9%,比R404A和R507A分别高约14.03%和12.40%。通过对数据研究对比发现,4种制冷剂中R32的各项性能更为出色,作为一种新型的环保制冷剂,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2.
元代喜剧不仅是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第一次高峰 ,同时也代表了中国古典喜剧创作的最高水平。元代喜剧产生于一个特殊的时代 ,具有特定的文化背景 ,体现着一种新的审美特征。元代喜剧创作的兴盛与元代审美风尚的变迁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元代喜剧创作的繁荣 ,既是元代社会变迁与时代文化选择的产物 ,也是喜剧艺术自身积累与发展的结果。探讨元代喜剧繁荣的深层原因与内在规律 ,将有助于我们更为准确地把握元代喜剧的鲜明特色与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
本文从生命意识及生存处境这一角度对《红楼梦》中林黛玉形象进行了分析,认为林黛玉的悲剧,并非由于她对当时社会有意识的反叛,而是因为她自然发展的生命意识难以契合于当时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以及她由自己的生存处境而敏锐地感受到的深刻的孤独感。林黛玉的形象以其感性的生命形式打动着读者。  相似文献   
4.
清代孔尚任的传奇名作《桃花扇》问世之后 ,立即引起了观众和读者的广泛注意。最早对《桃花扇》作出评论的 ,是与作者同辈的一批文人学士(如顾彩、刘中柱、李楠等人 ) ,他们大都有着和作者相似的经历和思想感情 ,他们的评论 ,或揭示其内容要旨 ,或评价其艺术风格 ,多数都是即兴式的评点 ,随感式的议论 ,其中虽不乏真知灼见 ,但也不可避免地带有比较明显的随意性 ,还不能算作是严格意义上的研究。应该说 ,对《桃花扇》的学术研究是从 2 0世纪开始的。一2 0世纪最早的《桃花扇》评论 ,出现在王国维的《红楼梦评论》中。王国维在谈到中国文学尤…  相似文献   
5.
汤显祖生前曾自称:“一生四梦,得意处唯在《牡丹》。”作为一部有着深刻的内容和精湛的艺术表现技巧的戏剧作品,《牡丹亭》是中国剧坛上的一朵奇葩,为中国戏曲的发展写下了极其光辉的一页。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历来对这部文学名著的评价,多肯定其前半部分的成就,也就是杜丽娘死而复生以前的内容,而对于复生以后近二十回的篇幅,则往往一笔带过。原因在于,不少研究认为,《牡丹亭》的精华,杜丽娘性格的闪光之处,都集中在前半部分,而“回生”以后的杜丽娘,则表现出更多地受封建礼教束缚的一面,是作者思想的局限所在。因此,现代有些《牧丹亭》的改编本,大都只演到“回生”为止。  相似文献   
6.
本文认为:李渔的戏剧理论是围绕着戏剧的舞台性与娱乐性的中心建构起来的,更多的是从艺术的角度来论述,侧重于艺术形式的总结;孔尚任的戏剧理论,则更多的是从诗人的眼光来论述的,更注意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统一,更富有儒家传统思想的色彩.他们互相补充,从不同的角度探索了戏剧创作的特征和规律,从不同的方面为中国古典戏曲理论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7.
在言及秦王朝的统治思想时,学术界一般均以“刚戾毅深,事皆决于法,刻削毋仁恩和义”为是。这一结论滥觞于司马迁之《史记·秦始皇本纪》,又因中国封建法律思想具有“礼法结合”的特点,因此历来研究法律思想史的学者,均以秦代苛法重刑为典型,相沿未改。以至近年来编写的几部论及中国法律思想史的著作中,都不同程度持有这种观点,认为“秦朝统治思想是专任法家之术,对儒家学派和其他诸子之学是一概排斥”的。而且把秦代治国“皆有法式”,同严刑峻法等同起来并视为秦二世亡的根本原因。对于这种观点,笔者认为是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8.
《三国志通俗演义》在总体上采用了全知叙述视角与联贯叙述时间相结合的叙事方法,全知叙述视角在宏观与微观方面的交叉运用,构成了小说鲜明而突出的叙事特色,作者还运用了概括叙述的方法,为全知叙述视角的运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重要的保证;在部分章节中,小说采用了视点转换的叙述方法。这种叙事方法不仅保证了小说艺术形式的完整,同时也深化了叙述内容的表达。  相似文献   
9.
清中叶,昆腔的衰落为西皮、二黄声腔的传播和合流提供了契机.于湖北合流的皮黄声腔,被接踵进京的楚伶带到北京的戏曲舞台.道光年间进京的汉调,使北京剧坛为之一变,形成“班曰徽班,调曰汉调”的新局面.以余三胜为代表的楚伶,从剧目构成、声腔板式、伴奏乐器、舞台语言规范等方面对进京的汉调予以全方位改造,直接催生了京剧.从现存的乾隆、嘉庆年间的汉调剧本——“楚曲”29种来看,京剧不仅承袭了汉调的剧目与剧本,而且在分场体制、曲牌体制、演唱体制上,与汉调一脉相承.汉调进京及京剧的诞生,重构了19世纪中国戏曲的格局.  相似文献   
10.
文学史在近代以来的大学文学教育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文学史研究与文学教育发展的某种不平衡性,似乎还没有引起人们应有的关注。从20世纪初第一部文学史问世,到21世纪初琳琅满目的各类文学史的繁荣,中国文学史的研究与教学已走过了百年历程。其中所经历的曲折与所积累的经验与教训,正在成为一种历史的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和新的学术背景下,无论是文学史的研究还是文学史研究与教学的关系,都还有不少问题值得人们认真思考与探索,比如文学史研究如何走近历史,灵性、悟性、文学性与文学史写作及教育的关系,文学史教学与文本阅读问题,文学作品的传播与文学史格局,等等,而所有的思考与探索,其最终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让人们更接近文学的本质而不是相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