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红领巾是红旗的一角,是革命先烈的鲜血把她浸染,是我们成长进步的伙伴,是我们踏上辉煌人生的起点。将红领巾佩戴在胸前,就预示已把未来的使命担上了双肩。当祖国需要的时候,红领巾的志愿是一颗晶亮的水滴,投身到浩瀚的大海,  相似文献   

3.
志愿服务     
和韧:志愿服务无穷期 和韧,1949年9月出生,北京市志愿服务联合会特聘专家. 作为一名志愿者,和韧积极响应市政府保护环境、推行绿色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号召,积极参与环保公益活动,践行低碳生活方式,为北京成为和谐宜居的大都市而尽力.  相似文献   

4.
从志愿精神的功能看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志愿精神具有激励、调节和凝聚三种功能,要提高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水平,就离不开志愿精神的发挥。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激励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协调性;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有助于增强北京奥运青年志愿服务的实效性。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激励性,就必须善于造就精神楷模;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调节功能,就必须注重营造民主氛围;要充分发挥志愿精神的凝聚功能,就必须着力塑造品牌形象。  相似文献   

5.
志愿服务     
马中兴:为老社区做新贡献 马中兴,男,回族,1976年11月生人,北京人. 自从加入到志愿者队伍中,他就有了一种自豪感和责任感,认为志愿者工作是一种友善,是一种关爱,是一种文明,更是一种快乐.  相似文献   

6.
志愿服务     
"以一传千 千传百万"19年践行绿色中国梦 王有林,男,汉族,北京市人,1992年6月生于北京.北京市优秀五星级志愿者.现为首批国际志愿服务储备人才,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同伴教育者,国家千名青年环境友好使者行动负责人之一,共青团中央全国防艾禁毒社团骨干,北京市红十字会志愿服务兼职干部,北京市红十字会防艾核心小组成员,北京高校预防艾滋病骨干教师,北京市首批志愿服务培训师,北京市应急志愿者服务总队骨干,入选北京市首批核心志愿服务组织人才库.  相似文献   

7.
王益  曹焱胜  闫新新 《社区》2013,(25):17-17
“最近身体怎么样?想做什么跟我说,等吃完西瓜,我给你洗洗头。”在江苏省徐州市云龙区黄山街道老年公寓,几位四五十岁的男女围着几位老人忙个不停,看他们亲密的样子,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老人的子女,其实他们是孝亲敬老服务队的志愿者们。早上8时许,志愿者们就来到了老年公寓,洗衣、擦地、换凉席……这正是目前云龙区在积极探索推行志愿服务记录制度以来的真实写照。  相似文献   

8.
雷华荣 《社区》2009,(22):32-32
近年来,福建省光泽县在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中,本着“引导、鼓励、自愿”的精神和原则,大力倡导和推行“志愿行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党员,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帮、互助、互爱服务活动,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网络公共领域在提供主体资源、拓展发展空间、培育志愿精神三方面为志愿服务开拓和延伸了新的场域。从网络志愿组织的发生机制来看,网络志愿服务实质是自组织理论的充分展现。网络志愿服务的特点有凸显草根性,个人价值的实现程度更高;平等交互性,活动过程直接可视化;主体相互制衡,防止志愿服务异化。网络志愿服务要从混沌到有序,需要在健全网络志愿服务体制、精心打造网络志愿社区、培育稳定的网络志愿者队伍、加强网络志愿组织内外管理。  相似文献   

10.
在当前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背景下,从德性层面对志愿精神进行深入剖析有着重要的意义。将志愿精神从德性的静态与动态两方面分析考察,可得出以下结论:“奉献”是德性的最高境界,“友爱、互助”是德性的核心要素,“进步”是德性的实现结果。  相似文献   

11.
正大学四年,大大小小的志愿者活动我参加了十余次。我做过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上海劳力士ATP世界网球大师赛、"东丽杯"上海国际马拉松大赛等大型体育活动的志愿者;我加入了江苏江阴"致远班"公益教学团队,义务为当地高中生提供学业、专业选择的指导,以自己的力量尽可能地为学弟学  相似文献   

12.
胡远 《老友》2021,(4):59-59
戴逵,字安道,东晋时期隐士、美术家、雕塑家。戴逵曾跟随著名学者范宣学习子史经文。范宣博学多识,一身傲骨,不慕荣华,因不满朝廷黑暗,朝廷先后征他为主簿、太子博士、散骑侍郎等,皆坚辞不就。戴逵十分仰慕范宣的人格和骨气,在跟随范宣读书的日子里,戴逵手不释卷,勤学好问,处处以范宣为师。因此,范宣十分器重他,特别希望他能读好经学,将来好"治国平天下"。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社会,志愿服务是公众参与社会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也是社会福利服务中越来越重要的一股力量。志愿服务有别于由国家从孝道主义原则出发规定和提供的法定服务,由事物主体按等价交换和"购买力"法则提供的私人服务,以及由亲属、邻里按特殊性原则及需要原则提供的非正式照顾服务。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有助于学生高尚品德的养成,有利于在全社会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时代新风。  相似文献   

14.
杨叙 《社区》2003,(23):32-32
丹麦人素有热心公益事业、投身志愿服务的传统。在丹麦,几乎每两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定期或不定期地从事志愿者工作。想从事志愿工作的人可以到地方志愿者办事处报名,志愿组织也可以通过办事处招募志愿者开展活动。  相似文献   

15.
国外志愿服务的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外的志愿服务源远流长,它的形成和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志愿服务起源于十九世纪初西方国家宗教性的慈善服务。英国为了协调政府与民间各种慈善组织的活动,在伦敦成立了“慈善组织会社”;还有一些为了反抗宗教迫害从欧洲来到北美大陆的移民们,为了克服面临的困难,互相帮助,逐渐形成了志愿帮助别人的群体精神。这种精神作为美国人民的美德而保留下来,一大批具有慈善之心的各阶层人士成为了最早的志愿服务人员。扩展阶段。19世纪末及20世纪初,欧美等国先后通过了一系列有关社会福利方面的法律法规。这些社会福利的方案除了要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福建省光泽县在开展社区建设和服务工作中,本着"引导、鼓励、自愿"的精神和原则,大力倡导和推行"志愿行动",组织和动员社区党员、群  相似文献   

17.
汪逸清 《社区》2004,(23):16-17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日渐加快和政府职能的逐步转变,社区志愿服务正逐渐演化为社区公共服务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作为社区服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社区志愿服务如何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以及如何完善服务体制,成为当前社区理论工作者和广大与社区建设有关的机关部门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社区志愿服务的喜与忧20世纪80年代,民政部在全国推开社区服务时,志愿服务便萌生于中国大地。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志愿者服务的足迹遍布社区卫生、扶残帮困、扶老敬老、医疗保健、机械家电维修、知识讲座等社区生活的各个领域。它为特定人群提供了其需要的有形…  相似文献   

18.
作为志愿者中重要力量的大学生志愿者,通过志愿服务展现了大学生的风采,向世人展现了当代青年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但大学生志愿精神在得到一定程度传播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行为缺乏持久性,志愿服务存在流于形式的倾向,志愿精神尚难以内化为志愿者的自觉行为等。培育大学生的志愿精神应采取有效措施,如:家庭、学校、社会相互协作;增强大学生社会认知、弘扬志愿精神;构建便利可行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参与机制;进一步落实志愿服务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9.
《社区》2005,(9):3-3
办好社区阅览室;公厕“拆多建少”之病;有事跟居民商量就好了;少花钱也能搞社区活动;社区服务项目也应按需而设;  相似文献   

20.
团中央、教育部今年启动了《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从全国各大高校2003年应届高校毕业生中招募派遣6000名志愿者到西部贫困县乡镇一级教育、卫生、农技、扶贫等单位服务2年。这一活动在社会上引起了热烈反响。趁着七月下旬,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之时,记者就此问题走访了贵州省团省委书记廖飞、东北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迟海波以及几位积极投身到志愿者队伍当中的高校学生。供应方(东北师范大学校团委书记迟海波):我们东北师大从来都有“志愿”的习惯。从1994年成立的红烛志愿者协会,到后来的研究生执教计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