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依然老套、古板.教师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教给学生文常、字词、段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习惯以教师为圆心,在课堂上先由教师预设了结论,然后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  相似文献   

2.
近些年来,语文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然而在农村中小学的语文教学中,教师教学方法依然老套、古板。教师习惯以教材为中心,教给学生文常、字词、段意、中心思想及写作特点;习惯以教师为圆心,在课堂上先由教师预设了结论,然后先千方百计引导学生猜测。这其实是一种强灌输,学  相似文献   

3.
阅读与欣赏是中职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中职语文教师在阅读与欣赏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习方法的指导与习惯的培养,并关注教学与学生所学专业的联系,以达到提高学生的素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如何教学生学好语文,一直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作者认真总结多年从教学实践,以一名"战斗"在第一线的普通职业高中语文老师的身份,从教师教学思路、教学方式的转变,学生的学习心态和学习方法,纠正不良学习习惯,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等多个不同角度,对如何教学生学好职业高中语文课这个课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中职学生语文基础薄弱,厌学情绪大,如果我们语文教师在上语文课时还不能找准自己的位置,那就会是自讨没趣.除加重大多数学生的厌学情绪,百无益处.本文主要论述语文教学在处理教学内容、养成学生习惯、提高学生能力等方面该如何改革创新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能够成为学生学习语文的一种内部动力因素.要想在课堂这个主渠道培养好学生的语文学习习惯,必须把语文课堂常规中的学生做到的条条款款融化到教学过程中去,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一步一步牵引学生完善自己的习惯,让其终身受益.  相似文献   

7.
读和写是相辅相成的,犹如一对孪生兄妹.阅读好象蜜蜂采花,作文好象蜜蜂酿蜜.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指导学生读,让读带动作文教学中的写,是很多语文教师都在思考的问题.我充分挖掘教材中"读写的结合点"对学生进行有目的的指导,并加强课外读物的阅读训练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和写作习惯,以读悟写,以读带写.  相似文献   

8.
阅读是学生学习各种知识的基本途径,它可以锻炼学生的脑力,也使学生的视野可以扩大,提高学生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初中语文教师的重要任务之一。良好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基础。但通过对初中生开展相关阅读习惯的调查,发现学生在开展相关的学习时,缺少审题能力,在作答环节上容易出现问题。对于初中语文教师来说,要想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习惯,提高阅读的综合能力和效率,就必须要关注到语文阅读理解的审题能力。  相似文献   

9.
回首几年来的教学历程,我深刻意识到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在中学语文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往往会看到这样一种现象:语文成绩好的学生往往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出来的.  相似文献   

10.
让学生能说一口流利标准的普通话,是中职语文教学的目标任务之一.目前,中职语文教学仍然存在着"重文轻语"的偏向,教师爱唱独角戏,一上课就滔滔不绝地从字词句篇讲到语逻修文.在这种传统习惯的影响下,学生也只习惯干听老师讲,而不愿张口回答问题,习惯于看老师表演,而不愿同老师对话交流,不愿站起来说,去积极思考.  相似文献   

11.
职高学生普遍学习基础差,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职高语文教材陈旧,教学内容疏离学生生活,和专业联系不紧密,没有兼顾到学生的眼前和未来,致使职高生看不到学习语文对自身生活的意义,而丧失了学习语文的兴趣.我在本文中阐述"职高语文教学内容要突出实用性",以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目标,注重基础,强化能力,突出重点,学以致用,体现鲜明的职教特性,培养社会需要的合格职高生.  相似文献   

12.
识字能力是学习能力的基础,所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更好地推进新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加强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研究汉语识字的特点与规律,在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的方式方法上有所突破和创新,以便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习惯,提高识字能力.多年以来,我在语文识字教学的实践中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3.
培养语文预习习惯,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先导与基础,也是提高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最重要、最有效的途径之一.不仅要充分认识预习的重要性,更要指导学生科学预习的方法,完善评价预习的方案.要让学生喜欢预习,学会预习,养成自觉预习的习惯,发挥预习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学生获取知识、增长见识、培养自学能力的主要途径,其重要性毋庸置疑.然而在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由于受办学条件、社会及家庭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感受课外阅读给他们带来的快乐,课外阅读量小并且缺乏阅读兴趣.因此,培养学生课外阅读习惯,是农村教师特别是语文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5.
从课堂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和落实课文新课标以来,教师的现代教学手段的使用精彩纷呈,新理念形式洋溢课堂,热闹非凡,因而不少教师就忽略对学生进行一些常规性,基本性的培养,如:低年级对学生的写字教学不够认真,往往改换布置为家庭作业,未落到实处;课文应怎样破解题意,如何构思写作则未作引导等.语文内在的规律的遵循,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语文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作为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应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质量和语文素养.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探究性学习呢?以下是笔者在教学中的点滴体会.  相似文献   

17.
背景介绍: 2004年9月,刚教完毕业班的我又接任了五年级一班的语文教学兼班主任工作.刚接受新班,并听不少教师说:"五年级一班学生聪明、素质好,但就是习惯差.  相似文献   

18.
时下的中职语文课堂教学,一是教育内容存在很大争议,主要表现在实用性和人文性,有不少人认为,中职语文只教应用文、普通话、口语表达,而且"以够用为度".二是效率低下,不敢或不能将中职语文当作语文教.笔者认为,中职语文教学应该按照定"规矩"、养习惯、激兴趣、导行为、益终身的路径,逐步地甚至是点滴地培养学生.首先养成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情感,教学过程既突出实用性,也突出文化性,同时开展中职的<通识教育>.  相似文献   

19.
职高语文教学应坚持在教学中体现“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办学指导方针.要想有效提升职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必须加强职高语文教学内容的实用性,从语文教学中挖掘生活的元素,变知识语文为素质语文,变固化语文为生活语文,体现鲜明的职教特色,利于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合格职高生  相似文献   

20.
沈平  唐灵  林盛 《科学咨询》2005,(2):28-29
语文新课标核心的理念就是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发展就是指学生独特个性的发展--承认每一个学生发展的具体性和特殊性.语文教育,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根本.那么,语文教师如何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呢?我们认为语文教师应从不同角度履行学生发展的促进者这一角色职责及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