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谢楠 《东岳论丛》2012,(8):91-93
与西方语言学界基于理性、重句法、理论意识浓厚相比,汉语学界的语言学研究往往基于经验,重语义,理论意识薄弱,其关键原因在于中西的逻辑学差异与思维差异,而这归根结底在于中西语言的结构不同  相似文献   

2.
习语既是语言与文化的精华,又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中西习语多姿多彩,形象地反映了各自独特的民族文化,其所蕴涵的文化内涵同少而异多。本文旨在从文化的视角,以相关的文化语言学、词汇学等学科的理论为指导,分析中西习语中相同的词语表达不同的语义和不同的习语形式表达相同的内涵,揭示习语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质,以及在语言差异和文化差异之间建立起对立性的关联,使人们更加准确、深刻地理解中西习语的文化涵义,促进跨文化的交流融合。  相似文献   

3.
中西数字的文化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数字文化,数字蕴含的文化信息鲜明地体现了该民族文化的心理、传统习俗与特色。从中西数字文化中有代表性的吉祥数字和禁忌数字入手,探讨其在汉、英两种语言中所体现出的中西方不同的文化内涵和民族文化习俗、宗教信仰、审美观等文化差异。  相似文献   

4.
"心"是一个具有丰富义项和多重汉民族文化特色的基本词汇,在理清"心"词义发展脉络的同时,独特的汉民族思维及语言文化逐步显现.在进行"心"的中西词汇语义比较中,体现出汉民族特有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日本民族文化中的圣数"八"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圣数观念古来有之,对于数字语言的内涵,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诠释.日本民族是一个酷爱奇数的民族,然而有一个特例,对于偶数"八"一直情有独钟.自原始部落民至近现代社会,"八"一直是植根于民众心里的吉祥数字,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八"的位置虽然是其它数字语言无法取代的,但其语义在潜移默化之中悄然地发生了变化.这些变化说明外来文化的传播对于影响本民族语言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语言赖以生存的隐喻——语义变化中隐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与语言的关系、语言与意义的关系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话题.Muscari指出隐喻可以扩大人们对尚无名称的或尚不知晓的事物进行组合的能力,它能超越思维过程中的单纯的范畴化的局限,也能超越以规则为基础的语言的范围.隐喻在自然语言语义的变化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是语义变化的基石、调节器,是人类认知的基本方式.在语义变化中,隐喻是人类思维和表达的一个古老的创新.  相似文献   

7.
张会 《殷都学刊》2001,(2):104-105
网络数语是网络语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阿拉伯数字或数字的组合来表达特定的概念、意义的一种新的语言单位.谐音和假借是网络数语的最大特点,网上交流"快、简、明"的要求是网络数语产生的直接原因.但由于数字自身的局限性,网络数语只能停留在对一些常用语义的表达上.  相似文献   

8.
赵奎英教授新作<中西语言诗学基本问题比较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5月版)站在统观中西语言文化的高度上,对中西诗学的基本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和比较分析,并且针对语言诗学中的焦点、盲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探讨,开拓出中西文学理论研究的新领域,对于学科的创新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建设意义.  相似文献   

9.
“语义特征”的定义和理据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税昌锡 《云梦学刊》2006,27(5):125-128
语义特征是语言单位相互联系或相互区别的语义要素,是语言结构概念化的结果并受交际活动中信息传递方式的影响.语义特征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语言单位相互组合的可能性以及组合的方式.语义特征的理据来自认知和功能两个方面.一个恰当的组合应该是既要在认知上具有理据性,又要在功能上具有得体性,二者相互约束,共同完成交流信息的任务.  相似文献   

10.
以往的复句研究忽视了自然语句的推理结构,对条件句的考察有失偏颇.讨论以负命题推理为基础的汉语条件句及相关句族的语义实现,指出该类句族范畴的语义是个整体,其意义是以底层的逻辑语义为基础在语言的表达层面被激活的,是逻辑语义和语言化共同促动的结果.研究运用缺省推理解释负命题推理范畴的语义理解,属于复句研究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1.
诗歌意象语言的语义理解可以诉诸语言坐标系两轴关系的帮助.从语义关系上说,诗歌的上下文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横轴,意象词语的各种文化语境意义构成意象语言语义理解的纵轴.纵、横轴上的语义组合关系和语义聚合关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从而形成诗歌意象语言的深层审美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语义的形成过程是概念化的过程.概念化的主体通过概念化从大量相同或类似的使用事件中抽象出相同的意象图式(概念框架),将其投射到语言,形成一种语言中形义对应的构式.构式中成分之间语义联结的灵活性从认知上解释了同一概念框架内不同语义结构的l存在.概念化、再概念化、再再概念化……的动态性认知加工使得一个构式构成一个凸显性不同的语义网络.凸显性不同的语义网络使构式的形义之间表现出"非"对应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汉语与西方语言在语法、语音及文字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异质性,19世纪以来一些西方语言学家由于受西方中心主义思想的影响,认为汉语是一种比西方语言落后的语言.实际上,汉语与各西方语言地位平等,没有高下之分.语言的异质性是跨文化交往的障碍之一,在承认中西语言异质而平等的基础上,才能实现中西方之间跨文化的平等交往.  相似文献   

14.
在全球化语境中,对话是美学重建与超越之路.中西文化的美学对话并非不可能.中西美学形态的互补性、文化不可通约的相对性、共同的时代课题、相同的学术旨归、美学语言境域的开放性、中西交流的实践经验、美学互斥性张力对种族中心主义的遏制与消解,使中西文化的关学对话具有了潜在的和现实的可能性.而中西美学对话的关键是对话者的学术姿态,对话双方必须具有自觉的主体意识.  相似文献   

15.
文学文本是一个包含着直接意指平面与含蓄意指平面的含蓄意指系统.从语义传达的角度来看,直接意指系统一般是在抽象意义上使用语言,含蓄意指系统则是借助直接意指所指称的对象、通过对语言的重新编码进而形成一定的语言形象或审美意象,间接地传达表层意义之外的深层意义,从而造成语义的扩张.文学语言的多义性是文学这一特殊语义系统的必然产物.  相似文献   

16.
表达性语义场是言语表达系统中个人的语义场,具有动态性.“夹档”关系结构这一语言形式是解释表达性语义场的典型载体.表达性语义场表现为不完全规约性语义场和复合性语义场两种类型,语义近似值是表达性语义场成立的语义依据.  相似文献   

17.
五四至抗战前,朱自清一直身处新潮与西潮的前沿,其文学鉴赏方法的学理探索始终具有古今中西对话的跨文化意味与同时代底色。在哲学、心理学、美学、语义学、佛学、诗文评等理论或方法的文明互鉴中,以生活真趣、文本语义和诗歌况味为问题线索,朱自清经历了哲学困境、语言新境、历史化境的三重学理探索。未尝离事而言诗,朱自清对“事义”的发现,为再释中华文明传统提供了别样启思。  相似文献   

18.
叶文婷 《天府新论》2004,3(Z1):202-203
模糊语言的讨论在我国已有30年的历史,而对于模糊语言产生的原因各有其说法.模糊语言的产生在根本上是客观世界、人的主观认识以及符号的性质三者矛盾协调的产物.对模糊语言的分析可以具体到模糊义素.模糊语义是无法通过人为手段使之精确的,它与歧义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赵娜 《社会科学家》2013,(1):151-154
想象在艺术与科学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但在当代理论界,它面临着认识论和本体论的双重质疑.法国当代哲学家保罗·利科赋予想象以语言的角度,想象被看成是在语言中或通过语言的意义创新——即语义创新中不可或缺的机能.通过对话语——象征、隐喻、叙事——的语义学分析方法和反思的认识,利科的语义想象理论进入了本体论阶段.想象使意义的创新得以实现,为我们展现另一个可能的世界,扩大了我们的认识与经验世界.但作为一种诠释学的想象,它也避免不了各种解释之间的内部冲突.  相似文献   

20.
杨树达认为意义在代表语言的文字中处于核心地位,并在训诂中揭示并利用了大量的语义规律,包括"语义的聚合"和"语义的发展"两端,前者包括7个方面,后者则包括3个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