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知识特性与知识转移研究综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转移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基础,因而知识转移成为当前知识管理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回顾国内外相关研究可以发现,对知识特性和知识转移的研究已经突破了传统的认识,隐性知识和组织间的知识转移得到普遍关注。国内的知识转移研究近几年发展迅速,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知识特性、战略联盟、产业集群、创新网络和组织学习等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2.
战略联盟是现代经济中企业得以生存与发展的有效组织形式,而联盟社会网络又是企业获得资源的重要途径。以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为研究对象,论述了社会网络的内涵、特征及社会网络形成的基础条件,并以企业经济行为社会化为背景,运用价值链原理分析了企业战略联盟社会网络的形成及协同机理。在此基础上,结合企业战略联盟的发展历程,根据各种形态企业战略联盟的特点,揭示了社会网络为其所提供的独特竞争优势。  相似文献   

3.
从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的过程视角,构建了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影响因素与知识转移绩效关系的概念模型.研究表明:知识显性程度、转移渠道丰富性、知识吸收能力、沟通与信任程度、知识转移实施过程对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都具有显著性的正向影响机制.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要通过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以提升知识的显性程度、构建正式渠道和非正式渠道的知识转移渠道体系、加强沟通与信任关系、加强组织学习以提升知识吸收能力等途径,来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成员间知识转移绩效水平.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知识管理的角度阐述了由知识驱动的竞争理论,分析了显性知识转移、隐性知识整合与产品联盟、知识联盟的相互关系.产品联盟是企业跟踪和获取可转移的知识的方法,无法为企业提供持续竞争优势;知识联盟不但获取显性知识,而且学习隐性知识和创造新能力,它有助于企业通过战略管理来更新它的核心能力或创造新的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5.
文章把知识转移作为研究视角,探讨了知识转移过程中的成本、知识构成成分、转移主体特征、价值提升、转移情境特征对技术联盟稳定性的影响机理.研究表明,联盟知识转移程度取决于知识转移获得的价值扩展与成本的比率,最终决定技术联盟的稳定性;维持技术联盟稳定的前提条件取决于其成员增大时所获取互补性知识的价值量.  相似文献   

6.
企业网络中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与案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组织间知识转移是知识由知识发送方向知识接受方转移的过程,是企业获得持续竞争优势的基础。本文对企业网络中组织间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梳理,从知识转移双方的属性、知识属性、关联属性以及企业网络属性几方面分别进行阐述。通过案例分析,进一步说明企业可以主动通过企业网络有效获得外部知识,提高企业绩效,并促进企业网络成员间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7.
论企业知识联盟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本文从经济学、战略管理、组织学习理论三个角度讨论了企业知识联盟的特征、形成、治理结构、动态过程及绩效。文章认为知识联盟的核心是学习联盟伙伴的潜藏性知识。知识的转移依赖于企业的学习能力。知识联盟对企业获取长期竞争优势有着重大的影响。文章最后联系实际分析了我国企业知识联盟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技术联盟为组织获取和学习外部知识提供了良好的机会,仿生学方法成为揭开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规律的有效手段.文章从知识的生物属性出发,构建了一个包括知识菌株、知识母体、知识酶、知识环境、知识技术、发酵吧、新知识等7种发酵要素的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类生物机制模型,进一步探讨其内部“融知转移发酵”的知识重构与知识扩散过程后,认为加强各发酵要素的培育方能确保技术联盟组织间知识转移的顺利实施.最后,结合中国3G技术联盟案例印证了类生物机制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探讨了企业通过战略联盟发展企业能力的问题。根据知识理论的观点,企业能力的发展是组织学习过程,将企业在联盟中的学习的过程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转化”两阶段。其中在第一阶段,总结了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在第二阶段,根据知识管理观点,认为知识的转化能力是决定企业能否通过联盟巩固并发展企业自身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合作伙伴的选择是联盟战略制定的关键。交易成本视角下的传统战略联盟过于强调对合作伙伴间交易成本的分析,忽略了社会资本对联盟战略制定中的合作伙伴选择的影响。本文提出一个新的联盟战略框架,即通过分析未来社会网络的状况,反向制定现有联盟战略,使企业通过选择路径创造战略,发现并获取潜在的战略机会与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