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数字鸿沟与中国经济增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实证研究发现:随着信息分化水平的演进,中国和世界平均水平的数字鸿沟开始出现缩小的趋势;数字鸿沟的变化趋势与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呈现出一种倒"U"形。然后,分析数字鸿沟变化受到对外贸易水平、金融发展水平、信息产业薪酬、信息知识普及率等因素影响的程度。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针对数字鸿沟,要采用多方面的配套政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2005-2010年省级层面的面板数据,利用STIRPAT模型实证分析城市化、工业化、信息化对碳强度的影响,发现ICT产业发展与碳强度变化呈明显背离关系,即发展ICT产业可以有效降低中国经济的碳强度。在此基础上,采用Blinder-Oaxaca方法分解各有关因素对经济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之间碳强度差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ICT产业的环境绩效差异对于可解释的碳强度差距有较大影响,数字鸿沟的存在妨碍了ICT产业低碳经济效应的释放。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有了长足的发展,但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十分明显。本文利用多种统计方法对我国31个省市区的互联网发展水平进行了综合的比较和分类,并对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依存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4.
王青华 《统计与决策》2006,(13):103-104
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或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互联网的应用状况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被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 Divide).为了具体认清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的数字鸿沟,揭示这种数字鸿沟与经济发展水平的数量依存关系,本文将根据国际和国内的大量数据,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中国数字金融飞速发展并显著促进了高质量发展,但是数字金融的发展仍然受到“数字鸿沟”的制约。基于2011—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以及基于数字鸿沟视角的调节机制。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及其三个维度对高质量发展呈现显著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在考虑内生性及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地区和结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在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互联网普及率低的地区更为显著;从数字鸿沟的视角分析调节机制,数字鸿沟在数字金融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中起到显著的调节作用,其中接入鸿沟起到抑制调节作用,而使用鸿沟和能力鸿沟则起到强化调节作用。研究结果为数字金融赋能高质量发展政策的制定以及避免数字金融中的数字鸿沟问题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6.
尽管美国是信息技术革命中最大的赢家,但由于国内不同社会经济团体之间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不平等状况,也存在严重的数字鸿沟问题.美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消除数字鸿沟的方法和措施.分析美国政府消除数字鸿沟的经验教训对于我国构建和谐信息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发展数字经济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而弥合“数字鸿沟”成了发挥二者协同关系的关键所在。文章基于2011—2019年我国287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对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三级数字鸿沟”进行检验。结果显示,数字化显著提高了城乡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但这种积极作用并非动态均衡的,在数字经济发展早期确实存在城乡“数字鸿沟”现象,但随着数字化进程的深入,城乡“数字鸿沟”开始逐步弥合,并且这种弥合效应在时间线上呈现逐步强化的趋势。进一步分析发现,数字经济发展带来的弥合效应存在显著的门槛特征,并因城市所处区位的不同和城市规模差异而表现出异质性。  相似文献   

8.
王青华  陈棣 《四川省情》2005,(11):34-35
互联网的发展已经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时至今日,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人们生活水平,都与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程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一般说来,经济越发达,互联网普及程度就越高;而网络普及程度越高,又会促进经济发展。与此同时,在不同经济水平的国家和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不同行业之间、不同文化程度或不同年龄的人群之间,互联网的使用水平又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种差异通常被称为“数字鸿沟(DigitalDivide)”。截至2005年6月底,我国网民数量已达10300万人,CN域名总数为622534个,网站总数(包括.CN…  相似文献   

9.
基于ISM模型的数字鸿沟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2007年至2009年ideas经济学文献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数字鸿沟论文的统计分析,选取了13个数字鸿沟影响因素,运用系统解析结构模型分析法分析其关系结构,从复杂的因素以及因素链中,找出影响数字鸿沟的表层直接影响因素、中间层间接影响因素和深层根本影响因素,构造了一个影响因素递阶结构模型,有利于了解数字鸿沟形成发展机理,可为制定弥合数字鸿沟的政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ICT投资、互联网普及和全要素生产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使用DEA-Malmquist指数方法对2002-2012年我国分行业全要素生产率、技术效率与技术进步进行测算,并基于我国地区投入产出表构建了ICT资本投入强度。在此基础上,本文就ICT投资对生产率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ICT投资对全要素生产率提升具有积极作用,并且主要通过ICT投资促进技术效率提升实现。面板门限回归模型的结果显示,只有达到一定互联网普及率时,ICT投资促进技术效率提升的作用才显现,并在高互联网普及率时进一步增强;但在高互联网普及率下,ICT 投资对技术进步存在抑制作用,在全要素生产率层面表现为ICT 投资的促进作用消失。因此,现实的ICT 投资应重视通过信息化管理提升行业资源的有效利用能力,以最大化技术效率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贡献;应充分考虑不同行业和地区的互联网普及程度,以深度激发“连接经济”对于释放ICT效能的互补性作用;还应注意配套相应产业政策,以减轻互联网发展对技术进步的阻碍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数字鸿沟分层(接入层、使用层、知识层)的视角,构建了数字鸿沟成因和发展模型,建立了数字鸿沟影响因素指标体系,并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专家数据,然后运用DEMATEL方法对数据进行了定量分析,找出了其中关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2.
左晖  艾丹祥 《统计研究》2021,38(9):19-33
本文从偏向性技术变化视角出发,建立包含ICT资本、非ICT资本和劳动的平行三要素供给面方程系统模型,在要素增强型技术进步模式可变的条件下,分析我国工业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ICT资本和非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ICT 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和ICT资本深化一致性对全要素生产率(TFP)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6年,在我国ICT投资快速增长的背景下,ICT 资本对非ICT资本和劳动反而出现双重偏向性技术下滑,且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和ICT资本深化方向不一致,二者共同抑制了TFP提升;而ICT资本和非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促进了TFP提升。据此,我国工业数字化转型中,应当通过提高ICT投资与数字技术发展路线的匹配度来扭转ICT资本偏向性技术下滑,并进一步提高偏向性技术变化一致性,同时增强ICT投资的技术适宜性,从而改善ICT资本偏向性技术变化与ICT资本深化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刘骏 《统计与决策》2017,(10):119-121
全球信息化潮流势不可挡,中国信息化进程也在大步迈进,伴随着信息化出现的城乡数字鸿沟却成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重要障碍,其对日益扩大的城乡收入差距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文章基于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实证检验了我国城乡数字鸿沟对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作用,研究表明,城乡收入差距与城乡数字鸿沟同方向变动,城乡数字鸿沟扩大1%,城乡收入差距就会拉大0.013%,前者对后者的影响不可小觑.  相似文献   

14.
CNNIC统计报告可用于从宏观层面分析地区间的数字鸿沟问题。以第10~19次CNNIC统计报告中的网民比重、域名数量、网站数量、IPv4地址等四类数据为基础,按照分布情况进行了分省排名对比分析,以揭示中国各省(市、区)间的数字鸿沟问题。同时对数字鸿沟问题的解决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该问题的解决应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而企业的参与也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国际海缆扩展深度作为衡量高质量数字连接的新指标,刻画了国际海缆的连接数量、连接强度、连接广度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的关联,提出高质量数字连接是驱动数字服务出口增长的重要动力,它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的互补作用是一国数字服务出口比较优势的重要来源。研究结果表明,一国数字服务出口随着国际海缆连接数量的提高而增长。国际海缆通过提供满足大数据跨境传输所需的容量与带宽,来缓解数字鸿沟约束,降低市场进入的固定成本,从而促进数字服务出口。对比较优势来源的进一步讨论表明,一国的数字连接能力与数据增值服务优势构成数字服务出口促进的关键互补条件,即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随本国数据增值服务能力的提高而增强,且数据增值服务优势关于国际海缆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随国际海缆扩展的深化而加强。对不同扩展模式即扩展路径、地理范围和投资主体的拓展性分析还表明,连接强度相较于连接广度扩展、洲内相较于洲际扩展、传统电信商相较于数字平台商主导扩展的数字服务出口促进效应更强。上述结论为提高数字连接质量来驱动我国数字服务出口增长提供了经验证据,也为扩展国际海缆基础设施以实现数字服务出口结构升级提供了决...  相似文献   

16.
孙川 《统计研究》2013,30(3):35-42
 信息通信技术(ICT)投资对经济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具有显著影响,要想深入研究ICT投资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就必须以一套完整的ICT资本存量数据作为基础。为此,本文利用可获得的原始数据,在完成了确定ICT投资额的计算方法,估算折旧率和ICT价格指数等工作的基础上,运用永续存盘法估算了1980-2007年全国ICT资本存量和1997-2007年各地区ICT资本存量。  相似文献   

17.
ICT提升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机理与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息通信技术(ICT)作为新一轮产业革命的核心与通用目的技术,有利于提升经济增长质量,其基本机理是:大规模ICT资本投资、ICT生产部门生产率迅速增长以及ICT对传统产业部门的大规模信息化改造,将显著提升要素生产率,优化产业结构。本文利用增长核算模型和两部门模型,在测算我国ICT生产性资本存量的基础上,对ICT提升我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995-2015年,我国ICT资本投入增长迅速且资本深化效应明显,ICT资本对经济总产出的贡献份额呈上升趋势;ICT产业TFP增长率显著高于整体经济平均水平,且对整体经济生产率提升作用逐渐强化;ICT产业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直接带动作用较明显,但溢出效应尚不显著且存在一定的时滞;相较于ICT制造业,软件业对其他产业的溢出效应不明显。为此,应着力提升ICT投资效率,强化ICT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进一步深化ICT融合应用,全面提升产业协同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8.
屈超  张美慧 《统计研究》2015,32(7):74-80
信息与通信产业在国民经济的发展中的作用十分重要,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影响也越来越大,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为了能够准确地核算信息与通信产业的规模以及它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程度、完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建立完整的信息通信技术(ICT)卫星账户是一个较为可行的方案。本文梳理了ICT卫星账户的发展脉络,归纳了OECD及其他国际组织对ICT卫星账户的研究成果,总结了澳大利亚建立ICT卫星账户的经验,为我国ICT卫星账户的创建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9.
日、美ICT应用及电子商务统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荣华  殷涛 《中国统计》2001,(11):58-59
信息通信技术(ICT)正在对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以及政府与社会间的相互作用产生着革命性的影响。尽管 ICT仍处于一个发展过程之中,但已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增长最重要因素之一,并对提高企业利润、生产率和社会就业水平产生重大影响。经济学家认为ICT是促进宏观和微观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甚至将其视为构建21世纪最强有力的基础。面对ICT的飞速发展,各国政府部门被迫要求尽快制定必要的ICT政策,如促进ICT的正当竞争,支持ICT的创新,保护消费者个人隐私和与ICT技术有关的知识产权等,以保证ICT的快速、健康发展; 同时…  相似文献   

20.
数字金融、数字鸿沟与多维贫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宗樾等 《统计研究》2020,37(10):79-89
以互联网为基础的第三次技术革命,推动了数字金融的发展,对居民经济行为的影响巨大,因而也可能具有减贫作用。本文首次利用中国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和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匹配数据,通过克服内生性的工具变量估计,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对家庭多维贫困的影响。然而,与预期不同,本文的初步研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提升了贫困发生的概率,也加深了多维贫困的程度,且影响逐年增大。不过,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金融发展可能存在结构性问题:数字金融发展给能够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带来便利以及机会,挤占了未能接触到互联网的居民原先所可能获得的资源,这种数字鸿沟使得位于贫困线附近和贫困线以下的居民由于数字金融的发展而愈加贫困。观察背后机制发现,数字金融发展主要导致了面临数字劣势的贫困居民失业概率的提升。因此,在推进数字金融发展的同时,应着力提高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和可得性,尤其对于农村的贫困人口而言,积极应对数字经济对就业市场的挑战,引导其成为脱贫攻坚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