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认知语境与文化意象的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认知语言学的兴起,从认知的的角度来解释语言中的各种现象已经成为语言研究的热点.认知语境是认知语用学中一个重要概念,也是关联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是认知语境的基本操作单位,而语言的文化意象作为一种隐性文化,以其不可译性成为翻译中的难点.翻译作为一种跨文化传播活动,文化意象移植的好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译作的成败.认知语境中的知识草案和心理图式与文化意象有着密切的关系,译者的认知语境制约着文化意象的传递.  相似文献   

2.
李海珍 《社科纵横》2003,18(2):82-83
本文介绍了阅读理解的基本理论—三种图式 (schema) :从下而上图式 (bottom -upschema) ,又称语言学图式 (liguisticschema) ;从上而下图式 (top -downschema) ,又叫知识图式 (knowledegschema) ;相互作用图式 (interactiveschema)。提出就大学英语教学实践而言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应对词汇和文化背景知识这两方面的教育加大力度 ,使学生在原有的语言基础上达到较高的阅读水平  相似文献   

3.
王晓红 《社科纵横》2003,18(4):86-86
本文通过探讨认知图式同化论与商务英语学习的关联,提出要为学习者建立相应的语言认知图式,或激活他们已有的语言图式,以此进行新旧知识的衔接、包容、交替、重组、整合,完成新旧意义的同化,进而不断促进有效的商务活动的言语交际.  相似文献   

4.
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一种语言与思维的综合活动.对于读者来讲,具有多少特定的语言和文化背景知识(原有图式)与对文本的正确理解有很大的关系,而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是帮助学生提高对读物的解码能力以及提高读者和作者的情感交流能力.该文主要探讨图式理论对阅读教学的影响,运用图式理论帮助学生激活原有图式,丰富原有的各种图式并创建和巩固新的图式,同时探讨培养学生调用图式的技能,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5.
《社科纵横》2016,(8):175-178
在当代语文教育中,认知语言知识、文学欣赏品美和启迪文化智慧诸方面形成"层累",之间相互关联,又彼此互动,充分地体现语文教育的弹性层次,揭示学识与才能活动累积的性状,创构一种心灵引领、心灵行走的文化生命的人文世界。  相似文献   

6.
从学术话语的本质出发,阐释社会学术文化观念和社会建构论思想。把学术文化当作一种社会活动而不是离散的语言技能,恢复了社会语境对于理解和重构学术文化的重要性。社会建构论认为,学术知识,乃至社会现实本身,是通过人们之间的日常交往用话语构建的。学术话语并不是客观现实的表征,而是个体之间的对话。学术话语不仅在学术共同体中构建知识,还代表不断地寻求学科的地位和声望。学术话语研究必将对政治、经济语境和国际学术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论图式知识存在的家族相似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阐述图式的基础上,从家族相似认知角度,可看出图式知识存在着家族相似现象。首先,图式空位的准确填充需要有语词家族的支撑。其次,图式的选择作用依赖于家族相似的激活,家族相似的激活表现为“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相互作用模式。第三,图式的预期作用。这种作用是以家族相似的形式编排的,家族相似的编排能使图式知识形成清晰与有效的图式网,最终完成图式的选择和预期作用,即家族相似认知、填充、激活和编排。  相似文献   

8.
运用图式理论,从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形式图式三个方面入手探析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改革有效途径,期望对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语言和文化两者之间的关系不可分割。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影响和制约着语言交际。本文就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一步阐述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既要传授语言知识,又要导入与该语言相应的文化知识,这样才能培养学生使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张帆 《社会》2019,39(6):149-186
18世纪,五台山逐步发展为一个跨区域、多文明的神圣中心,吸引着来自我国的汉地、蒙古、藏区以及印度、日本、朝鲜等地的朝圣者。此间,大量不同版本、不同语言的五台山山志以及朝圣指南频出,包括僧侣编写的汉文、藏文和蒙古文等朝圣指南以及清廷主导编写的钦定山志。本文通过比较关于五台山的四个汉藏文本,分析这四个文本中的汉传佛教叙事、藏传佛教叙事和皇权叙事,探讨不同叙事呈现出的不同文明体系对于空间和地景、民族和国家、世俗和神圣等概念的想象和表述,进而以“文明”的视角拓展对知识生产、神圣空间和国家建构之间关系的理论探讨。文章解绑了语言、民族、文化、国家等概念之间的对应关系,将帝国作为一种跨地域多文明体系的国家形式,指出帝国的扩张过程并不是帝国中心不断推进、“文明化”作为文化和自然的边陲的过程,而是多文明体系互动交融,不断参与帝国的文化和自然的建构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二语习得理论,母语及母语文化在英语口语表达交际中不只是起负迁移的作用,母语图式提供口语交际的认知基础,同时母语文化图式可以作为英语口语文化背景的参照体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适当地、有策略性地调用母语图式,运用母语认知和母语文化来辅助口语教学。  相似文献   

12.
图式理论与英语听力教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晓红 《社科纵横》2007,22(1):173-174
听力理解作为一项基本语言技能越来越受到广泛重视,本文以图式理论为理论框架,分析英语听力理解中图式的激活和构建对有效获得信息的作用,指出图式理论有助于学习者在听力理解中对知识和信息的积累,并提出了图式理论对英语听力教学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3.
马琰 《社科纵横》2014,(8):145-148
提出了以词块和图式理论相结合的词块图式理论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首先分别回顾了词块理论和图式理论在写作中的作用。其次,分析了词块图式理论在写作中的优势。最后,强调通过建构语言词块图式、形式词块图式和内容词块图式提高英语写作水平的方法和原则。  相似文献   

14.
该研究主要是探索培养"英语语言技能+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思想道德修养"的交叉学科复合型人才的创新路径.通过使用文献分析法、实践法和调查法等,研究得出,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大学英语课堂起着至关重要的育人功能.大学英语教师在教授西方文化知识的同时,应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自觉融入中国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和手段,创新复合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增强自身的综合素养等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15.
王云杰 《学术交流》2004,(6):127-129
文化人类学认为,文化具有经由社会习得、为民族所共有、象征性和整体性的本质特征。文化的创造离不开语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的学习,是文化的学习与渗透。因此,学习第二语言,掌握第二文化,必须同步并进,将语言置于其文化背景下,有助于开阔视野,获得较为全面的知识,从容地跨越文化交际的沟壑。  相似文献   

16.
正"自山上而观山下,谓之俯远"。"俯远法"是中国山水画"六法"经营位置中一种新的经营图式。是以北宋郭思、郭熙《林泉高致》中"三远法"的经营图式法则加以继承和补充,并试图使山水画的空间角度图式,在科技时代的特征下得以创建和发展。这种图式的形成有着时代特点,在山水画构图史美学中,有着流源和观照点,并与农耕时代、工业时代、科技时代进程和山水画的风格演变密不可分。"俯远法"是我根据几十年的中  相似文献   

17.
本文试运用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的有关理论,对中国文化—心理图式的发生和建构过程作了一些初步分析,认为中国文化应当追溯到统一在巫术礼仪活动中的原逻辑思维和伦理意识的原始文化—心理图式。就思想与文化—心理的内化外化问题(即“集体表象”、“集体原型”的积淀凝聚问题),中国文化的同化建构特点以及时下流行的“五四文化断裂说”等提出了一些看法。认为,以中国文化—心理图式的不断建构过程为对象的历史文化心理学的建立,可以促进中国思想文化史研究的深入。  相似文献   

18.
新世纪外语教育中的文化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晓光 《学术交流》2002,(6):162-164
语言目标追求的自觉性和文化目标追求的有限性构成了新世纪外语教学的基本特征。人们越来越强烈地感受到 ,所学语言国家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的不可分割性和文化迁移的自觉性。外语教学越是向高层次发展 ,语言负载的文化需要越突出。因此 ,体系相对完整的外语文化背景知识教学应被看做是外语教学和外语课程建设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9.
清代判词语言的法文化视角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愫贞 《学术交流》2005,(11):135-139
语言是民族文化的外壳,是民族文化的载体,以清代判词语言为视角,可以清楚地看出清代判词深厚的礼法文化背景。这种法文化对它的载体施以法的影响和制约,这种特定的法律文化造就了清代判词语言特有的风貌:雅俗相谐、质而有文。  相似文献   

20.
王红莉 《社科纵横》2009,24(1):165-167
本文在认知语言学框架下,对Tyler和Evans的语义网络模型及其意象图式分析进行思辨的基础上,以小说Gone with the Wind中的介词over为例,分析建构其语义网络并借助简图模拟解释各义项的意象图式,为后续的以意象图式的跨语言映射为标准的介词over的英汉翻译个案研究奠定了必要的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