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国际关系学自成为一门社会科学学科就与历史学有着不解之缘,研究国际关系必须具有历史学基础。在国际关系研究史上,传统的历史研究方法曾经受到科学行为主义方法的挑战。冷战后,国际关系研究方法逐步走向科学与人文并重,并偏向人文。日益发展的中国需要中国学者在世界学术舞台上发出自己的声音,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国气派的理论流派。构建中国特色国际关系理论需向历史学习,充分吸收并采用历史学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Economics)是一门研究稀缺资源如何有效配置以实现利益最优化的学问。在人类思想的漫漫长河中,经济学的诸子百家各领风骚,如同涓涓细流,挟浪裹沙,形成了无数经典与流行相碰撞的拍岸惊涛,对整个社会科学的与时俱进发挥了极大推动作用,对民众福祉获取和政府管理行为产生了极大影响。因此,人们把经济学称之为经世治国之学、济民理财之学,虽历经沧桑而魅力不褪,稳稳当当地成为社会科学的王冠。  相似文献   

3.
史学的学术规范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世纪兰克学派兴起以来,历史学已成为一门专业化的学科,历史研究者也成为一个专业化的职业群体。作为一门学科的历史学,与其他人文学科或社会科学~样,是人类认识自身与环境的知识工具之一,有其独特的学术规范与原则,历史学家也有其独立的学术人格。他们对其研究客体——以往社会的观察,是保持一定的知识学距离的审视,通常要避免个人情感与价值的介入,依据史学研究的规范与原则来言述其知识性认知。这是作为学科化的历史学区别于传统文人式清议或近代意识形态宣传的分界线。这对历史学的专业研究者本应是不成问题的常识。然而,…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研究是在马克思生前即已存在的学术现象,第一代和第二代马克思主义者都非常重视马克思研究.梁赞诺夫使马克思研究成为一门相对独立的学科,为社会主义国家的马克思研究事业带来了巨大的国际学术声誉.在西方世界,非正统马克思主义的马克思研究也经历了从格律恩贝尔格的马克思研究到吕贝尔的马克思学的深化.中国马克思研究也正经历从上世纪宽泛的马克思研究到21世纪马克思学的转变,将"马克思学"作为一门学科来建设是推动中国马克思学走向深入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5.
在西学东渐过程中,中国近代学术思想逐渐完成了从"文学的"到"科学的"的转变。科学以其"分科之学"的名义,给中国带来了现代的知识分类体系——前此本为经学之附庸的各类学科,逐渐变为独立学科。然而,在此过程中,人文学科为了反抗经学的压制,明显表现出社会科学化的取向,由此也导致中国学术研究人文传统的失落。时至今日,无论是学科的自我追求还是学科的评价机制,都已将人文学科推到"两头不靠岸"的尴尬境地——既无法达到自然学科、社会学科的严谨精密,又丧失了人文学科自我的主体性。面对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研究失去学科自信的现实境况,人文学者应该而且可以凭借自己的研究和思想创造力,为社会提供新的思想、理念和价值理想,以重建文化,重建价值理想。文学研究尽管可以用史学考证来丰富其研究方法,但也要恢复精神体验的诗学传统;史学不但要以史料学来夯实研究的基础,也要致力于把握中国社会过去的脉络、当前的性质和未来的走向;哲学不但要经受现代科学和逻辑的洗礼,也要致力于对时代精神框架的批判和建构。只有认识到人文学与社会科学有着不同的学科价值取向,肯定人文学"体验之知"的学科致思方式,以及它在特定空间范围内探讨人类本质和价值信仰的特质,才能确立人文学的独立性与主体性,才能站立于"学林群雄"中不为其他强势学科吞并,并形成"自是一家"的学术领域。  相似文献   

6.
“史学学”的创建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认为,教学实践中的“史学概论”不是一门严格的学科,必须由“史学学”取代;“史学学”是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从整体上研究历史学的特点和规律的一门学科,是关于历史学的一种“中观理论”,它比“史学概论”更为科学;创建“史学学”既是科学发展的大势所趋,又是长期史学理论研究的必然结果;科学的“史学学”应包括两大部分、七大块共10章内容,并有严谨的内在逻辑结构;这样的“史学学”必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从长时段视野看,中国现代美学可以20世纪80年代为转折点,分化出两个不同的美学时段,即中国现代美学Ⅰ和中国现代美学Ⅱ.中国现代美学Ⅰ是社会革命年代的美学理论,主要体现出心灵或精神因素的主导,具有心化美学特质,属于中国现代社会革命时段的审美认知与实践论美学.这种社会革命的显著特征表现为,属于一种从转变现存政治秩序的"小革命"最终走向改变现存社会与文化秩序的"大革命",其深层资源却来自中国古典哲学固有的心化传统,而这种心化传统恰恰又是中国现代文学及文化革命的对象,由此形成革命资源与革命对象相同一的"吊诡".导源于以中国古代儒家为代表的心化传统的现代心化美学,宁愿为了艺术的审美认知价值与社会实践价值而悬置起实际的物质生活层面,从而集中供奉精神生活层面,并以"精神变物质"为深层美学信念.从希望中国出现"世界性大思想家"这一"李泽厚之盼",可集中见出这种心化传统在现代的强势存在.  相似文献   

8.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行为和经济现象的社会科学,其基本原理、分析方法、话语体系和表达方式展现了经济学作为"社会科学王冠上的那颗耀眼明珠"的独特美。经济学所蕴含的美是多元的:经济学理性和德性之美展示的是学科内容的科学美,结构和形式之美展示的是学科建构的艺术美,思维和思辨之美展示的是学科逻辑的内涵美,变革和统一之美展示的是学科融通的演化美,开放与包容之美展示的是学科发展的自信美。静下心来,感悟经济学之美,可以获得学习和研究经济学的无穷乐趣。  相似文献   

9.
历史社会学是历史学和社会学的交叉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历史学的社会科学化和社会学的历史反思是它产生的母体学科,社会史的繁荣则是推动其发展的重要动力。历史社会学作为一门运用社会学的理论、视角和方法来研究历史行为、历史事件、历史结构、历史制度或体系的学科,立足现实、研究过去是其主要的学术思路,解释过去、了解现在是其基本的学术目标。  相似文献   

10.
“什么是社会科学?”这一问题是西里门早期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悬而未决的一个题目。 西里门教授把社会科学定义为精神或文化的科学,这门科学论述个人作为团体成员之一的活动,因此他又把社会科学百科全书中的学科分为社会科学、半社会科学以及同社会科学有关的科学。他认为政治,经济,法律,人类学,社会学,刑罚学属于社会科学。论理学,教育学,哲学,心理学,属于半社会科学,而生物学,地理学,医学,语言学和艺术属于同社会科学有关的科学。 “什么是社会科学?”这一问题从它的定义上看是很明显的,它很难有一个最后的答案。因为社会科学的范畴随时代的发展而变化。即使在同一时代,大家的认识也不尽相同。经过不断的争论,例如历史学是社会科学之一,还是一门人文主义学科?地理学是一门独立的科学还是一门综合学科包括在社会科学和地球科学二者之内;法律是属于社会科学还是一门专门知识的主体;心理学属于社会科学还是属于自然科学,精神病学是一门社会科学还是医学的一个分支。  相似文献   

11.
统战学是一门正在发展中的新兴学科,正确界定和准确把握学科的研究对象、理论属性和实践属性,既是判断其学科有无存在价值的前提,更是发展其学科理论体系的根基。笔者认为,就其学科研究对象而言,统战学应是研究统战现象及其运行规律的专门学科;就其理论属性而言,统战学应是隶属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二级学科;就其实践属性而言,统战学应为构建和谐社会、服务人类和平的应用型学科。  相似文献   

12.
埃及学的成长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创建于19世纪20年代的埃及学,是一门研究古代埃及历史与文化的综合性学科。从19世纪20年代到80年代,埃及学走过了从早期的野蛮发掘到有计划的科学勘察、抢救与保护文物的历程。经过几代埃及学家的不懈努力,埃及学作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已经完全确立起来,埃及学的研究成果已成为全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相似文献   

13.
历史学作为一门学科具有多种属性,而现实性则是它的根本属性之一,离开了现实性,历史学就失去了它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历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现实有一种比较普遍的观点,即认为历史"是指已经过去的人类实践活动",历史"是既往的客观存在.历史作为一门科学是对这个客观存在,即社会历史现象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历史研究的主要对象是"人类社会运动中已经成为过去的那一部分".把历史等同于过去的观点往往容易使人产生误解,历史学研究的"是过去的事,好象同现实无关".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海外中国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和海外中国学本不在同一层面,却因同样需要不断吸取全人类的最新智慧、需要"实证"及"解读"历史现象而存在诸多共同点,并因中国研究而融入中国历史学.二、将马克思主义历史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将中国大陆的历史学等同于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将某些流派及范式视为海外中国学的基本潮流及范式并试图将其奉为判断学术价值的标准,都是片面的.三、中国历史学与中国历史一样,有其自身的特点,学术研究必须与国际"接轨",却不能和中国"脱轨".四、当前中国历史学研究已经出现并将持续如下三个动向:拓展视野,开辟新的领域;博采众长,创建新的学科;强行突破,在传统领域攻占新的制高点.在这个过程中,国学为体、马学为基、西学为用的基本格局也逐渐明朗.  相似文献   

15.
在儒家人伦体系中,师与友相类亦相异。二者既因独特的身份特质而同为个人"修身之须",且在人伦属性上相似而互通;又因身份特质的不同而各具优势与价值,在人伦体系中亦相分野。师作为"教人以道"的专职人才,能以教化在根本上促成个人求学问道、修身成己,可谓"学之至"。正因如此,师在礼法上与君、父相类,要亲于、尊于且重于友。友作为志同道合者则在切磋砥砺、愉悦人心方面更具价值与优势。相较于师,友能兼顾个人在理性与情感上的需要,在整体上更有利于个人的安顿与完善,可谓"交之尽"。正因如此,"五伦"及友而不及师,在人伦序列上,友被置于更为关键的位置。  相似文献   

16.
当代美国中国学研究述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对中国的研究 ,从时间上讲曾落后于日本和欧洲国家。但进入 2 0世纪 ,美国后来居上。 70年代后美国的中国学研究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就 ,尤其是对现代中国的研究 ,出现前所未有的发展。研究的重点从传统中国转向现当代中国 ;研究特点是跨学科、跨专业 ,将历史学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起来 ,内容涉及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和文化等各个方面。而且将儒学研究与中国现代化研究结合起来 ,这是美国中国学与欧洲汉学研究的主要区别所在。  相似文献   

17.
中国社会史研究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时期以来 ,随着社会科学研究的解冻与复苏 ,历史学象其他学科一样 ,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好势头。新材料、新方法、新思潮、新领域不断涌现 ,尤其是在 90年代 ,“社会史”研究成为大陆历史学领域的“显学”,在这片园地里耕耘者之多、成果之丰富堪称社会科学领域的奇观。我们认为 ,经常在前行中思索以往会有利于学科的建设与发展 ,因此将这几年来处于炽热状态的中国社会史研究再次检讨一番 ,提出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社会史的学    术定位  对于社会史的定义 ,可以说从它在西方诞生之日起就是众说纷纭、无一定论。经粗略统计 ,大…  相似文献   

18.
中国词学研究体系追述与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海正 《文史哲》2002,(6):22-26
新词学研究体系分为词体、词学本体、词学与其他学科之关系三大层次 ,包括词之起源、词体构成、声情关系以及词之特征、词与环境关系、词之流变、传播与接受、词论、基本文献、研究方法、词学学者、词学与人文社会科学之相关学科、词学与自然科学之相关学科、词学与当代文化建设 1 4个门类 ,又下设 47个科目、1 0 0多个子目 ,最终成果是中国词学史、词学研究史等著述。建构这一体系有助于推动词学学科建设和词学研究的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9.
北宋新儒学从本质上说是"义理之学",而北宋"义理之学"的发展一开始就表现出两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取向,那就是经世论取向的义理之学和心性、性理取向的义理之学.在北宋时期,经世论取向的义理之学是占主流的.后来,由于政治改革的挫折、儒学经世论方面的学术资源的相对不足、排斥佛道思想的需要等方面的原因,注重心性的义理之学逐渐占据了上风,最终成为占统治地位的思想.  相似文献   

20.
汶川特大地震及爆发的各种灾难,促使我们痛定思痛,迫切需要建立一门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领域,广泛汲取各门学科现有研究成果的综合性、系统性、实用性的"灾难学".灾难学主要研究灾难的预测、防治、救助、善后、重建过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经济社会等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构筑起防灾减灾、社会救援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危害,最大限度地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灾难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科建设涉及面较广,需要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联盟,共同从理论、科普、应用等层面切入,担当起造福人类社会、推动科学发展的学术责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