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8 毫秒
1.
源于西方社会的现代管理过多地体现出工具理性而忽略了价值理性,不适合中国的人情社会,而且国外的大型企业也开始注重管理过程中的伦理思想的建设,当今中国管理伦理关键是势在必行。中国的管理伦理化建设首先需要对管理伦理的重要作用给予充分重视,其次需要在管理过程中赋予换位思考的思维模式,再次需要弘扬中国传统管理文化中的良性伦理思想。  相似文献   

2.
文化伦理是人们对不同文化的伦理态度,是不同文化主体之间伦理关系的体现,它涵盖着文化生态伦理。毛泽东文化伦理思想是其文化观和文化理想形成的重要思想基础,它是毛泽东以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为指导,对文化的主、客体及文化本身之间的关系的伦理审视和理性思考。毛泽东文化观和文化伦理思想对当代大学生文化观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儒家伦理是儒家思想的核心,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它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产生了伟大作用。本文试就儒家伦理的民族特色与现代意义问题作粗浅的探讨。 (一)中国传统伦理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走着与世界其它民族大致相同的道路,但它毕竟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经济根源和文化背景,从而使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主体内容的儒家伦理思想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4.
中国书法是伦理色彩非常鲜明的一种文化艺术。书法载体的汉字本身具有能较为自由地处理和体现伦理关系的特质。历代书家在伦理思想丰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支配和熏陶下进行书法理论阐述和创作实践。书法艺术中的三大基本要素:笔法、字法和章法包含着丰富的中国伦理思想。书法在传习、发挥文字交流功用的同时发挥着重要的伦理教化作用。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环境伦理思想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资源 ,对此进行挖掘梳理将有助于解决现代社会面临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基于这种认识 ,本文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出“天人合一” ,“敬畏生命” ,“道法自然”等古代朴素观念中体现的具有现实价值的思想。另外 ,本文还考察了古代治国方略中渗透的环境伦理。  相似文献   

6.
《周易》的家庭伦理思想包含《易经》和《易传》的家庭伦理 ,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 ,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的融合形成了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源头 ,对中国社会的伦理、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周易》的家庭伦理思想包含《易经》和《易传》的家庭伦理,它们分属两个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系,二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必然联系,它们的融合形成了传统家庭伦理思想的源头,对中国社会的伦理,政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中国先秦时期逐步形成以儒家伦理思想为代表的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体系。伊斯兰伦理文化也在整个伊斯兰文化体系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两者有许多共通之处,也有相异处。它们都能够协调人与信仰、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弘扬传统文化,加强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它始于西周,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儒、道、法等诸家均有论述,而尤以道家为代表:“无为而治”是众多思想家所推崇的管理伦理思想,也是历代统治者所追求的最高管理境界。在中国历史上,无为而治的管理伦理思想曾被一些明智的统治者所运用,发挥着安定社会与民众生活、促进经济发展等积极作用。自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研究道家思想的热潮悄然兴起,人们开始从现代管理伦理的角度来诠释其管理伦理精义。这一思想开始走进企业,走进管理领域,走向世界。因此,将“无为而治”管理伦理思想运用于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中,我们可以得到诸多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现代西方伦理已经走入一个思想绝地,面临着日益深刻的危机。而在道教伦理思想这个东方型的传统伦理思想体系中,有诸多可以医治现代伦理危机症根的独特而优秀的思想因素,值得引起重视和发掘研究。借鉴道教伦理中的优秀思想成分,不仅可以解决伦理危机和伦理重建中的思想需求问题,而且将对现代社会控制的思维方法论和现代经济伦理观念的更新产生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试论上海楼盘通名的创新及其所蕴含的人居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词语与社会共变,作为社会用语的楼盘名称随着房产市场的兴起也在不断创新。其中表示楼盘属性的通名变化更大,从新词的出现和词义的变化折射出楼盘通名所蕴含的深厚的历史文化、独特的上海城市文化、兼容并蓄的海派文化以及现代人所追求的居住理念,洋溢着浓郁的现代人居文化的精神。  相似文献   

12.
建筑的象征文化,就是通过一定建筑符号,昭示出一定的"建筑意",即通过建筑本身所体现的一种建筑文化来传递精神意义。文章从徽州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装饰、细部特点等方面来阐释中国传统民居的象征文化,进一步探求了在现今要求大量、快速生产的建设条件下出现的建筑文化的断层现象。  相似文献   

13.
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在其形成、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从朴素自然的建筑实用意识到尊卑有序的建筑伦理观念至融汇升华的建筑理想理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本文沿着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轨迹,分析了中国古建筑和谐理念形成的三个阶段:人与自然和谐关系阶段、人与人和谐关系阶段及人自身和谐关系阶段,探讨了传统文化和中国古建筑的内在联系,试图解析中国古建筑的深刻文化内涵,及对中国现代建筑生态化的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徽州民居是我国传统民居建筑艺术的瑰宝.徽州传统民居的建筑样式和艺术风格是其在特定的历史阶段、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它将传统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抽象的符号系统以物化的形式赋予建筑,并与建筑的实用功能相结合,形成了徽州地区特有的古民居建筑群落.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已成为现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民俗文化村是乡村旅游的重要部分,对于建设生态文明、传承文化、美化精神生活、构建和谐社会有特殊意义。然而,有关开发设计理论探索,更多地停留在民居建筑等外部设计、浅层民俗活动上,忽略了对深层精神的研究,未能正确处理民间信仰问题。为填补这些空白,故对民俗文化村开发的整个体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华滋华斯认为语言是思想的"化身",这一主张与诠释学思想有相同之处。"化身"作为一种观念体现在他的整个诗学体系中。他的世界有灵论的自然观是"化身"思想的基础;诗歌的情感自然流溢说是"化身"思想的表现形式;诗人的想象则成为"化身"的条件。如果在诠释学的语境中研究华滋华斯的诗学思想,就会发现他的思想及诗歌作品不仅是对18世纪新古典主义文学的理性精神及文学形式的反拨,而且对20世纪诠释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解读吸血鬼文化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血鬼的身影在西方文化中随处可见,近年来越发流行,甚至有白热化之势。吸血鬼文化虽起源于欧洲大陆,但其发展主要发生在英、美文化中。经历了中世纪的迷信与传说、工业革命时期文学作品和现代多元文化这三个主要发展阶段的传播,吸血鬼的形象在人们想象的世界中发生了耐人寻味的转变——由邪恶的超自然吸血生物转变为人类自身的化身。吸血鬼文化能够体现出这三个发展阶段的时代背景、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的道德规范等特点,而这些因素对吸血鬼文化的演变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作为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为人民谋幸福视为奋斗目标,矢志不渝地为之进行探索和实践。为人民谋居住幸福内含于为人民谋幸福之中,鲜明地体现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为满足贫苦农民的居住需要,采取一系列旨在解决其“无居”“贫居”“苦居”等状况的理论探索与实践中,其中内含的居住需要伦理、居住空间伦理、居住关怀伦理、居住人际伦理和居住价值伦理,凝结成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善政、仁政和德政等重要伦理品质。这是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解决民生问题的重要体现,凸显出中国共产党以人民为中心、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居住幸福的伦理精神与智慧。  相似文献   

19.
论孝文化在现代社会伦理体系中的合理定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孝文化因受各种主客观因素的综合影响,不断历经改造,所呈现出的宗教伦理性、社会政治性、文化神秘性已完全不适应现代社会的伦理诉求。孝文化只有在现代社会伦理体系中以个体伦理、家庭伦理和社会伦理为合理定位,才能发挥应有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20.
21世纪中国伦理的建构必须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 ,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 ,是中国伦理走向的必由之路。审视国际国内的双重背景 ,应对传统伦理文化进行分析、鉴别 ,赋予其时代内容和形式 ,使之成为当代中国伦理独具特色的丰富养料 ;2 1世纪的中国伦理 ,必须是一个开放的体系 ,应有选择地吸收外国文化中的合理因素 ,使之成为“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