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46 毫秒
1.
辩证逻辑--创新的逻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往的逻辑有许多弊端,突出表现在未考虑创新思维及其特征,不能为创新提供思维工具.创新过程的本质是提出假说或假设的过程,创新思维具有主观猜测性和假定性.创新思维的形式有其自身的特征.要素组合推理、逆反推理等辩证逻辑的推理方法是创新思维最常用的推理方法.应建立一门以创新思维形式及其规律,以及创新思维方法为研究对象的创新逻辑.辩证逻辑应该担当起这种创新逻辑的重任.  相似文献   

2.
心理逻辑作为认知逻辑的一个分支,反映了认知科学与现代逻辑的交叉特征.由于认知科学的经验性质,认知逻辑能够更好地说明人类认知过程中心理过程与逻辑过程的统一.用心理逻辑可以表征溯因推理、类比推理和归纳推理的创新思维特征.科学发现是一个创造性思维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心理逻辑过程.科学发现的心理逻辑模型从心理直觉和逻辑推理两种加工方式来说明科学发现的规律,揭示了创造性思维在科学发现中的作用.语言认知、逻辑认知、文化、进化和认知都是认知逻辑的题中应有之义,其中有很多重要的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值得我们去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3.
成书于公元4世纪下半叶的后期墨家著作《墨经》,总结了中国古代科学思维和言词交际的方法、形式和规律,提出了颇为完整系统的逻辑学说。它不仅包含普通逻辑的概念、判断、推理和论证理论,也包含丰富的辩证逻辑思想因素。《墨经》分析了“名”即概念范畴的性质、作用和种类,用定义、划分等方法,制定了较为完备的概念范畴体系。《墨经》总结了“说”即推理论证的实质、原理和各种方法技巧,为古代科学思维和百家争鸣提供了行之有效的工具。《墨经》提出了“同异交得”即矛盾双方同时把握的辩证思维方法,引导古代思维产出重要科学成果。《墨经》的逻辑成就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杰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逻辑与真理     
<正> 真理是客观事物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逻辑(本文谈的逻辑专指形式逻辑)则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从表面上看,两者的直接联系并不那么明显,实际上,在人类的认识过程中,无论是探求真理还是发展真理,都要运用逻辑,遵守逻辑的规律、规则;而逻辑的发展则又建立在真理的基础之上,真理的发展推动了逻辑的发展。一一门科学能起什么样的作用,在什么范围内起作用,取决于它的研究对象和特点。逻辑既然是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及其规律的科学,它的作用当然也只能通过思维形式结构表现出来。研究思维形式结构对真理的形成和发展有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墨家和荀子逻辑比较研究,有助于认识中国古代逻辑的内容和性质,总结其发展规律和经验教训.墨家与荀子逻辑的相同点是思维形式与规律在本质上一致,不同点是墨家逻辑全面论述概念、判断、推理,独到阐发援、推、止等推论方式,荀子逻辑略于判断、推理,详于概念.墨家逻辑的缺点是行而不远,荀子逻辑的缺点是独立性较弱,不利于逻辑发展.  相似文献   

6.
浅析概念的内在逻辑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形式逻辑对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的研究主要是从这些思维形式的组成要素之间的一定的联结方式(即思维的逻辑形式亦称思维形式的逻辑结构)上进行的.传统逻辑一般只分析判断和推理的逻辑结构,而把概念看作思维的逻辑形式的最小单位或基本组成要素.对概念的逻辑分析不再是从结构的角度上,而仅仅是从内涵和外延两个方面揭示其基本的逻辑特征.并根据内涵和外延的一般逻辑特性把概念分成若干不同的种类和若干不同的外延关系,以及提供明确概念内涵和外延的几种逻辑方法.传统逻辑的这种分析角度有其一定的道  相似文献   

7.
严复等学者引进了西方的科学逻辑并以儒学的格物致知概念对其进行格义,这不仅促进国人对于科学逻辑的理解与接受,也凸显了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意蕴。而指向程朱理学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格义,则进一步为中国传统科学逻辑思想的发现提供了线索。这使程朱理学格物致知中的观察、归纳和以推类提出假说等科学逻辑内容得以被发现,呈现了中国传统科学逻辑思想的丰厚意蕴。而格物致知的科学逻辑意蕴从程朱理学到阳明心学的弱化变迁,则从思维形式上解答了李约瑟难题,从反面展示了科学逻辑的价值,为新时代科学事业发展提供了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逻辑是研究思维形式及其规律的科学,是个历史悠久、基础性和工具性很强的学科。其中的两大种类─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联系与区别在其量词的表达上得以体现。本文以命题为例,对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量词进行了简单比较。  相似文献   

9.
在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关系问题上,我国逻辑学界长期流行一种所谓“低级逻辑、高级逻辑”说,把形式逻辑(包括数理逻辑)看成是研究思维的“外在形式”、关于“知性思维”的“知性逻辑”,而把辩证逻辑看成是关于理性思维的高级逻辑。笔者认为,这种贬低一门科学抬高一门科学的观点不仅在理论上带来一些麻烦,且对逻辑科学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这里仅呈个人管见,向专家和同志们求教。一、是外在形式,还是内在形式? 作为一门研究推理论证的逻辑科学,形式逻辑以思维形式或思维形式结构为研究对象。在这里,无论说思维形式还是说思维形式结构,指的是“各个不同领域的具体思维  相似文献   

10.
批判性思维与以往的各种逻辑理论一样是研究推理、论证的,但它并不是对固有逻辑传统的继承、延续和发展,而是带来了逻辑观念上的深刻革命。它实现了从形式转向内容、将有效降为合理、从确定走向不确定、从书斋走向社会的重大转变,开辟了推理、论证研究的新天地,并给人们提供了一种普遍适用的分析、评价推理、论证,以及可以帮助人们更合理地进行推理、论证的工具。  相似文献   

11.
逻辑是我们这个时代哲学的独特标志,20世纪许多哲学分支的进步和发展是与现代逻辑所提供的严格的分析性技术密不可分的.逻辑几乎影响了整个语言哲学的风格,逻辑也为形而上学、元伦理学和心智哲学提供了丰富的资源.逻辑提供了各种形而上学理论发展的基本框架,甚至在哲学中扮演着中立仲裁者角色.但逻辑也受哲学的制约,逻辑依赖于哲学的基本预设,经典逻辑和各种非经典和反经典逻辑系统都有深刻的形而上学背景.逻辑哲学和哲学逻辑分别从逻辑的哲学方面和哲学的逻辑方面为我们正确地理解和刻画逻辑和哲学的这种复杂、动态和多样性关系提供了深刻的洞见.  相似文献   

12.
道义逻辑、行动逻辑和规范逻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 5 0年代由冯赖特创建的道义逻辑 ,首先是作为行动名称的逻辑而建立的。这种逻辑在建立之后产生两个研究方向 :一个是“应该做”的逻辑 ,一个是“应该是”的逻辑。在“应该做”逻辑的研究方向上 ,行动名称的逻辑之后 ,产生以分析行动语句而生成的行动逻辑的探索。于是道义逻辑便是一种以行动逻辑为基础的动态逻辑。但是 ,在行动逻辑基础上构建的道义逻辑是一个有关规范命题的逻辑 ,而不是规范的逻辑 ,在相当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一个规范命题逻辑和规范逻辑的混成物。  相似文献   

13.
黑格尔认为逻辑学的对象是思维形式及其规律,逻辑学是关于认识真理的科学。黑格尔认为知性思维、理性思维是思维发展的两个阶段,前者是第一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规定性和差别性,其基本规律是同一律,后者是思维发展的第二阶段,其本质在于认识事物的矛盾。黑格尔把他所谓的知性逻辑也叫普通逻辑,也就是人们所谓的传统逻辑。他为了说明普通逻辑的局限性不惜歪曲它的基本规律同一律、排中律和充足理由律。黑格尔把所谓的理性逻辑又叫思辨逻辑,亦即辩证逻辑。黑格尔并未提供辩证逻辑相对完整的系统,他把辩证逻辑和辩证法混为一谈。黑格尔的辩证逻辑是唯心主义的,非科学的,他不应作为辩证逻辑的创始人。  相似文献   

14.
对概率的解释及据此而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是经典逻辑的最重要的扩展之一.它在哲学、数学、认知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一方面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工具,而同时又是这些研究领域的对象.本文通过对概率的解释进行大致的分类,对由各解释发展起来的概率逻辑分别做了介绍,希望据此对概率逻辑的发展做一个梳理.  相似文献   

15.
线性异或逻辑方程组现有的求解方法均不适于用计算机求解。为此,本文引入了逻辑矩阵的概念。本文对逻辑矩阵、逻辑向量系的相关性、Cramer法则等进行了理论证明或分析。  相似文献   

16.
实施素质教育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教学课程体系 ,逻辑学也不例外。要建立科学的逻辑教学体系 ,最根本的就是要在教材体系体现正确的逻辑观。  相似文献   

17.
技术逻辑与制度逻辑是推动媒介发展的两大力量,技术逻辑源于工具特性,制度逻辑则体现着作为技术开发者和使用者对工具使用的选择.数字信息技术催生着社会产业更大范围的融合,在技术与产业的双重变革背景下,我国的媒介机构与通信企业形成合作,在严格的监管体制下逐步实现边缘性突破.这种突破方式既是对技术变革力量的回应,又体现了我国对媒介的制度选择,并显示出数字技术条件下媒介产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8.
逻辑与审美     
逻辑并不枯燥。逻辑能够造就美。文学中有着逻辑美的鲜花。不符合语言逻辑和生活逻辑的作品难以称之为文学。逻辑推理在文学创作中往往是作为美妙的思维程式出现的。逻辑并不意味着枯燥的概念和乏味的推理 ,它在整个艺术世界中时时闪耀着美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