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蒙古族是重庆市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之一.重庆蒙古族为蒙元时期蒙古族之后裔,族源甚至还可能追溯到奇渥温家族,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和演变成为今日之蒙古族.作为外迁移民,随着社会生活、生产环境的改变,重庆蒙古族数百年来与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长期交错杂居,形成了多民族混居、多文化交融的民族格局.在长期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蒙古族与汉族、土家族、苗族等其他民族不断实现民族文化的接触、交流与借取,形成了有别于北方草原特色的南方山地农耕文化.  相似文献   

2.
略谈中国古代少数民族的思想文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包括中国各个民族的思想文化.少数民族的传统思想文化具有丰富的内涵,有的认识甚至比汉族政治家和思想家还要深刻和精辟.许多少数民族的政治家和思想家都十分推崇"孝"和孝子,看重和强调道德和品行,重视和强调"诚信"的意义和作用,强烈呼吁和期盼出现大一统局面.中国古代少数民族思想文化中之所以会出现汉族传统思想文化中的"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思想观念,主要有如下几方面原因:其一,"孝"、"德"、"诚"和"大一统"等是各个民族普遍认可和共同追求的价值观;其二,有的少数民族本身就与中原汉族有着比较密切的渊源关系,保留着汉族思想文化的基因;其三,少数民族的政治家都比较重视学习和吸收汉族的思想文化;其四,一批汉族人进入少数民族地区,成为少数民族政权的上层人物,在思想、文化、价值观以及思维方式等方面都对少数民族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其五,少数民族在与汉族长期交往中深受汉族思想文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湘黔桂边区汉族移民对侗文化的吸收龙基成族际互动关系本是一种双向导通的行为系统,汉族与少数民族的关系当然也不会例外。但以往不少人讨论民族关系时,却易受大汉族主义的潜在影响,总是把研究的侧重点放在汉族的本位意识一方,片面强调汉族向少数民族输入先进技术、正...  相似文献   

4.
明代的川西北民族地区,系指今阿坝藏族自治州以及今绵阳专区之平武、北川等地。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多民族居住的地区。川西北地区的历史,是以藏、羌为主体,包括着汉、回等族在内共同发展的历史。 明朝在川西北民族地区推行的政策,出发点虽然是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但它对各少数民族和汉族的经济联系、文化交流,也起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5.
少数民族城市化就是少数民族人口在城市空间聚集形成各式各样社会关系的融合过程。利用云南省企业员工调查数据,着重考察就近转移少数民族的社会资本重构过程及其与汉族的差异,发现省内迁移的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在流动后社会资本所发生的原有关系流失、断裂,新型关系重组、定位的特征,带有乡村和少数民族"双重"身份和差序格局烙印。城乡与族际的群分特征共同作用于少数民族流动人口,呈现为城乡之间与族际之间以"排他"而维持异质性,同乡与族内同质性均因"内卷"而强化。相比汉族,少数民族流人动人口在城市具有业缘关系强度不够,社会交往层级下沉的特性,这是国家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的公共政策领域必须加以重视并予以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宋文帝在位的三十年,与多个少数民族互动频繁,总结其民族关系思想,可大致概括为以下几点:1."划河而治"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处理汉族刘宋与鲜卑北魏关系的核心思想.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文帝与北魏发生数次战争,宋多战败,影响深远;2."以夷制夷"思想,这一思想是宋文帝民族关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夷制夷"思想的指导下,浪费掉了很多北伐机会,反而使北魏坐大;3.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的羁縻思想,目的是想拉拢处于中间势力的少数民族的首领以抗衡北魏,但收效比较小,因为随着北魏实力的膨胀,这些少数民族逐渐依附于北魏.纵观这三十年,北强南弱的局势由此奠定.  相似文献   

7.
内蒙古准格尔旗地处晋陕蒙三省(自治区)交界,是著名的"鸡鸣三省"之地,是以蒙古族为主体民族,汉族人口占多数的少数民族地区;是历史上中原民族"走西口"经济交流的必经之地,并因此而闻名,准格尔旗的人口迁移主要以山西、陕西、河北等地的汉族人口的迁入为主,文化互动也主要集中于汉族文化与蒙古族文化的交流融合,当地的蒙古族和迁入的汉族共同在这片土地上生产、生活、繁衍,共同创造了蒙汉文化融合的艺术表演形式"漫瀚调",文化交流互动的最基本表现就是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更高层次的文化交流有艺术文化、宗教文化的相互渗透。  相似文献   

8.
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是民族成员与政治系统之间多层面的交互关系。由于少数民族文化的特殊性,民族政治社会化在民族政治体系与国家政治体系两个层面同时进行。少数民族成员双重身份认同的形成,蕴藏着民族成员渴望参与国家公共生活的兴趣和欲望,这为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提供了可能性。在此基础上,少数民族通过多样化的渠道实现政治系统信息内化,并通过管理民族事务、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建构政治行为能力。这一过程集中体现了民族自治权与国家公民权的统一,也是少数民族政治社会化在民族政治体系中形成和发展的关键保证,是理解民族"族员"与政治"公民"关系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宋辽夏金时期是传统民族关系思想的继承、完善及理论总结和升华的时期,这一时期民族关系思想的发展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密切相关.在少数民族对儒家思想的吸收与借鉴、汉族对少数民族政权的逐步认同以及"中国观"扩大与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形成了少数民族与汉族对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共同认同.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湘西多个土家族、苗族、汉族多民族聚居区、多元文化区的田野调查,来总结和归纳我国多民族社区族群文化互动与族际关系模式及其走向.当代湘西土家族苗族的文化互动与族群关系表现为"和谐与共生"、"竞争与冲突"并存的多维族际关系模式.同时,基于汉文化和汉族在两族文化互动和族群关系中的独特作用,对湘西族群关系从"团体多元主义"到"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发展走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文章就历史上广东壮族与汉族的关系进行探讨。作者认为,历史上,广东壮、汉民族关系一直十分融洽,两族经济联系紧密,商品交换频繁。在语言、风俗习惯方面,两族相互影响和交融。壮汉两族互通婚姻,互相往来,结成了深厚的友谊。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识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族识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工作方面采取的一项具有重大政治意义的举措.在这次史无前例的民族识别中,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民族定义、民族平等、民族发展阶段的理论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的指导作用.当然,中国的民族识别也没有完全拘泥于经典作家的论述,而是根据中国的民族实际情况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不同民族在其特有的自然、人文环境下形成了不同风格的民族文化.这种文化对人们的购物及消费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不仅影响其购买的商品种类,还影响消费结构和消费决策.因此,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购买行为上存在着差异.在考察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FCB Grid模型等先行研究的基础上,比较分析居住在延边地区的朝鲜族和汉族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以期为企业在制定营销战略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土家族与苗族是重庆地区人数最多的少数民族。他们在土司时代,积淀了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从重庆土家族与苗族的实际情况出发,对他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归纳与分类。对于土家族与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总体原则、具体方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5.
略论纳西族和藏族的历史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者指出在人类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纳西族与藏族无论在族源、语言、宗教等方面有着深刻的渊源和关系;而且在政治和文化上也相互影响;在经济上长期互相交流;同时两个民族还相互频繁移民。  相似文献   

16.
新中国60年的民族政策最重要的内容是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民族区域自治和民族发展繁荣.民族团结是新中国民族政策的主线.纵观新中国60年来民族政策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民族团结政策主线思想是一脉相承和与时俱进的.  相似文献   

17.
濮、越民族源流关系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先秦时期濮、越异源,当时濮人主要分布在江汉流域,后有一部分向南、向西迁移到我国的西南地区;越人则自新石器时代后期开始就分布在自东南沿海到两广、云贵的广大区域内。到汉晋时期,濮、越融合出现了僚,同时也有濮、越融入其他民族中,例如融入氐羌系民族的濮人就成为了现代彝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彝族传统文化中的团结思想,彝、藏、汉渊源关系,各民族忌讳习俗文化等方面,阐述了在民族院校学生中加强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各民族共同造就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统一是各族人民的最高利益”、“从国家主权的高度认识我国的民族问题”等方面入手,逐层对中央12条第6条的原意进行了阐述。强调各族人民共同高举爱国主义大旗,对维护国家统一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0.
老舍与国民精神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国民精神的范畴来自鲁迅等先驱,但老舍自有其独特贡献。老舍的眼睛既是市民的眼睛,又是受过西方文明洗礼的现代知识分子的眼睛。他眼中的国民精神是全面的、发展的,从简单的善恶对立发展到辩证的交错组合。他笔下国民精神的主流是他舍尽心血描写的大量平凡而又复杂的中间人物。老舍是集传统精神之大成的现代知识分子。他的内心世界与处世态度存在着矛盾,因而他又是一个十分复杂的知识分子。国民精神具有时代性,当代作家应从老舍的成就和不足中领会出国民精神与当代文学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