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伽达默尔的哲学阐释学观点揭示了理解的本质,认为视域融合的过程是译者视域、文本视域、读者视域相互融合的过程。根据伽达默尔提出的视域融合的阐释学原则,分析了《红高粱家族》英译本的译文片断,说明译者和原作及读者有着不同的视域融合结果,正是基于这种融合,文本意义才得以理解。  相似文献   

2.
邬锡鑫 《中州学刊》2006,(1):255-258
韵味的内涵分为两层:一层是作品意境的神韵所具有的特殊的艺术魅力;另一层是这种艺术魅力驱使读者能动地投入到作品的形象创造中而猎取的更深切更持久的美感享受。韵味内涵形成的关键因素是“思与境偕”,正是意境使作品中各个意象的部分象征因所有意象的耦合而升华为作品的整体象征,激发读者展开自身的想像和联想参与作品的艺术创造而从中获得回味不尽的美的感受。韵味的内涵所具有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生命意义、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其中,生命意义决定着时空意义和审美意义,而三种意义是相互渗透、交融一体的。  相似文献   

3.
审美理解:文学本体论董馨倘若按照逻辑构成将20世纪西方文论中十几个影响较大的流派进行归类的话,不外乎作者论、作品论、读者论、社会文化论四大系统。①而作品的意义究竟是什么?作品的意义从何而来?怎样才算是对作品的合理诠释?诸如此类的问题,构成了当代文学...  相似文献   

4.
误解:确立文本意义的一种方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本意义是在主体的不断误解中得以展现的.这种误解既不是传统文论意义上的完全理解,也不是后现代主义意义上的游戏性解构,而是从文本出发,以文本为中心,在与其他理解的交流中确立文本的意义,不能脱离文本进行过度阐释.同时指出误解必须以人的体验为基础,脱离人的生存体验的解释是对文本意义的有意歪曲.误解说既打破了传统文论以作者为中心的一元论,又反对阐释学之后以读者为中心的多元论,强调动态阐释行为的创造意义.  相似文献   

5.
谢红秀  冯卉卉 《云梦学刊》2013,34(2):142-145
接受美学扬弃了"文本中心论",确立了读者的中心地位,倡导把文学作品与读者的关系放到研究的首位,肯定读者对作品的意义和审美价值的建构意义。电影是一种属于大众化的传播媒介。任何高水平的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不仅需要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文化理解力和艺术理解力,还要预见译语观众的期待视野,考虑他们的情感需求、语言和文化审美习惯等,让译语观众与原语观众的审美体验融为一体,而这些正是接受美学理论的核心魅力。  相似文献   

6.
张明 《中州学刊》2002,(4):84-85
在文学意义生成过程中 ,不仅存在着文学文本与读者之间的横向交流 ,而且还存在着读者与读者之间 (包括当代读者之间 ,当代读者与以往历代读者之间 )的纵向交流。正是由于后者中出现的历史阐释与当代解读共聚当下的对话交流景象 ,才使得文学意义始终处于一种流动的、不断发生变异的“效果历史”状态之中。这种在变动中实现的意义变异及增殖恰恰就标志着意义阐释走向了一个更加深刻、更加丰富的领域。  相似文献   

7.
从20世纪初至40年代,中国关于妇女问题的每次讨论都有众多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现代作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他们从"五四"时期就一直对女性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热忱,并把他们的看法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尽管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正是他们对女性问题的密切关注及言论的积极发表,才使得妇女解放问题成为社会更加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投射和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并由此"传播"开去,影响更多的读者和受众。这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都有力地促进了民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确立,对于现代女性解放进程的推进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8.
20世纪中期以来,接受美学是世界上文学方法论研究中被讨论最多、影响最大的理论之一。它赋予读者以中心地位,强调文学作品的开放性接受过程,即读者对文学作品的经验。文本只有在被阅读时才会被唤醒生命,而唤回的生命并不是原来的生命。作品的意义是文本和读者相互作用的结果。文学阐释是一种理解或领会的艺术,积极的理解过程是创造意义的审美体验。对一部过去作品的理解就是今昔对话,以达到今昔审美经验的融合。不管是康士坦茨学派的姚斯和伊瑟尔,还是穆卡洛夫斯基、英伽登和伽达默尔,他们的理论常能见出康德美学或黑格尔美学的影响;而理论中出现的一些矛盾,也常是二者之间的矛盾,即注重文学表达与注重文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从某种意义上说,接受美学所倡导的范式转换具有颠覆性意义,然而它的不少见解很难在实际操作中兑现。只注重读者经验的方法,往往会过于简化审美客体。  相似文献   

9.
章敏 《江淮论坛》2014,(3):182-185,149
从圆园世纪初至源园年代,中国关于妇女问题的每次讨论都有众多知识分子参与其中,现代作家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群体之一。他们从"五四"时期就一直对女性问题保持着高度的关注和热忱,并把他们的看法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尽管立场不同,观点各异,但正是他们对女性问题的密切关注及言论的积极发表,才使得妇女解放问题成为社会更加广泛关注的问题之一。同时,他们的思想进一步投射和贯注到文学创作当中并由此"传播"开去,影响更多的读者和受众。这些作品的创作与传播都有力地促进了民国时期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与确立,对于现代女性解放进程的推进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10.
一、印象式批评和历史 还原批评 一部文学作品可以引起读者的不同反应。他们的批评观点迥异,但有一个共同点,即每人的批评都有较多的主观色彩,他们根据各自的理解和好恶来评价一部作品及其人物。我们把这种批评叫做印象式批评,它是一切文学批评中最古老最普遍的形式。  相似文献   

11.
在当代,经典与非经典、作品与读者、印刷文学和类文学产品之间的审美价值关系应在价值论维度上得到重新审视。文学的特殊性在于,其交换价值本身具有一种"生产"的意味,审美价值是在以阅读为代表的各种价值交换活动中建构出来的。现实中文学交换价值的大小将吸引更多创作者提供更高水准的产品供应,读者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文学审美价值的呈现速度。纵观文学史,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读者会交换自己对于某部作品的看法,这种意见交换促成了文学经典的诞生,文学的审美价值因此将转变成为功利价值,并从审美活动上升到道德伦理、社会文化、民族国家、甚至人类文明的更高层面上,此时文学的审美价值就是宏观意义上的交换价值。  相似文献   

12.
法国20世纪作家安德烈.纪德在中国的传播迄今已有八十余年历史。此间,纪德在中国不断地被介绍、评论和译介。他的一些主要作品更是被一译再译,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出自不同译家。其思想和创作历程也逐步为中国读者认识、再认识。纪德在中国遭受过误解、曲解乃至批判,但是总的说来,这八十多年是中国学界对纪德不断认识和加深理解的过程。中国学者对纪德的理解与把握,不是对法国文学界的盲从,也不是各种声音的简单回响,而是从各自的角度走进纪德的世界,表明对纪德的不同理解。无论是对纪德思想与作品的评价,还是对作品的选择,中国学者都充分表现出目光的独特性和选择的多重性。  相似文献   

13.
在彼得·凯里1988年获布克奖的作品<奥斯卡与露辛达>中,米里亚姆·查德威克的出现打破了读者的期待视域,小说文本因而产生了空白和问隙,从而形成一种召唤结构.这种结构又不断召唤读者重新阅读小说,使读者形成新的期待视域.读者与文本的碰撞和交流使得文本的意义得以阐释,读者在其视域的不断更新中完成对作品的审美接受.  相似文献   

14.
张曙光 《船山学刊》2012,(1):145-148
明清时期的评点家在对小说、戏剧等叙事作品的评点中不同程度地描述了阅读共鸣现象。在当代文论话语观照下,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评点家所揭示的阅读共鸣现象及其特征:作为读者审美经验中的高峰体验,阅读共鸣要经历一个"耐"、"止"、"思"的情绪酝酿与动力蓄势过程;阅读共鸣的发生体现了文本内在的意义要求,读者往往会在阅读共鸣中领悟到某种人生哲理和生命意义。深入分析评点家对阅读共鸣及其发生机制的评点,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评点所蕴含的丰富的阅读理论。  相似文献   

15.
当下文坛一个重要现象是作家纷纷揭秘自己的创作意图、作品用心。作者意图是作品意义的重要来源,但并非唯一的来源。这种做法容易造成作者理解对读者意见的压制,进而损害作品意蕴的持续生成和深化。对文学解读活动而言,作者出场解释自己的作品就几乎消解了探寻原意解读方式的合法性。从理论和实践来看,文学解读完全可以在作者用心之外延展意义,甚至可以别有用心地挖掘、发明出原意之外的新内涵,进而提供"不同的理解"。  相似文献   

16.
受众与电影的审美关系,首先体现为一种适应关系。这种适应,主要是指电影作品与受众审美情趣、欣赏需要的吻合;受众的思想观念。审美情趣、文化水平对创作主体的影响和导引;以及受众对电影作品的欣赏、认同和接受。电影艺术要不断地向前发展,不仅需要适应受众,而且需要超越受众,提高受众。在适应的基础上超越,在超越指导下适应。受众与电影的审美关系,还体现为受众对影片的反馈,即受众对接受客体的具体化──再创作。对同一部影片不同的观众会有不同的反馈。通过受众反馈可以了解一部影片的艺术价值和审美效果,掌握受众不同的接受层次。高层次的受众反馈是传播电影文化的春风,也是电影艺术珍品的催化剂。总之,电影创作与欣赏活动,是一种以电影作品为中介,相互促进,循环提高的精神活动。并由始至终贯穿着一种“创新求新”的艺术精神,推动着电影事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17.
在文学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往往运用一定的叙事技巧,让审美主体在心理上同审美对象保持一种"若即若离"的审美距离,从而使文本焕发出独具意味的审美内涵。张铁成的《弯弯女儿河》通过一系列叙事技巧来控制读者与其作品或人物的距离,使读者在欣赏过程中产生情感或心理上的反映,客观地去理解作品,从而获得阅读快感,达到小说的美学效果。  相似文献   

18.
报告文学的美感共鸣冯亚光在优秀的文学作品中,作家常常能够通过作品的形象表达出来的思想情操,强烈地打动读者,引起读者思想感情的回旋激荡,身心震动。这正是文学作品通过审美主体的艺术再创造所产生的审美判断中的共鸣,即美感共鸣。那么什么是美感?美感是在接触到...  相似文献   

19.
毛亨、郑玄对<诗经>解释的差异可以从他们对"昏时"、"昏期"问题的不同理解上体现出来,这种差异一方面是由二人所处的不同时代背景和学术背景决定的,另一方面是由于所阐释文本系统的开放性,也正是这种开放性,才使中国古代的学术史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  相似文献   

20.
从事当代艺术创造的人们对“现实”这个词有了更宽泛、更深刻、更偏执的解释和理解 ,无论是架上的还是架下的艺术家都在行使着属于自己生活范畴的艺术表达。不同时代与不同观念的艺术家 ,在其作品中都能体现出他们对现实存在的不同态度。艺术家们常常通过自己的艺术活动 ,赋予客观事物以各种特性。艺术家的创造素材与创作灵感均不可能脱离现实的启迪。现实本身具有观赏性和审美性 ,但对于现实本身的审美并不是艺术作品。这需要艺术家在现实意义上进行转换 ,这种转换由于表现在审美意识上的不同和偏见等因素 ,有些人可能看到和感受到某些客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