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深入了解留守经历、居住地差异、性别差异、父母婚姻关系、家庭收入与有留守经历大学生自我概念的关系和作用,本研究采用田纳西自我概念问卷对湖南省多所高校1045名00后大学生进行自我概念发展研究。研究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其父母的婚姻关系、亲子沟通、外界环境等方面是主要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研究团队对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个案进行叙事访谈,进一步了解留守经历对个案自我成长的影响,围绕亲子关系、性别差异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叙事访谈和重构,激发个案改变自我评价,提升自我调适能力,促进更好的自我成长与蜕变。探讨留守经历、父母婚姻以及金钱对大学生的影响,确定学校、家庭与社会机构对留守群体服务的方向,运用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增强有留守经历大学生与留守儿童可持续的自我发展能力。  相似文献   

2.
随着时间的推移,相当大部分留守儿童已经步入大学成为大学生,留守经历对其心理健康状况、人格塑造、人际交往、成人依恋、主观幸福感、心理韧性等方面产生影响,需对其进行个性化、专业化指导。然而,目前高校在思想教育工作中对"留守经历"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没有进行区分,有违教育平等原则要求,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问题的提前解决。按照高校和"留守经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可以采取建立"留守经历"大学生档案制度,引导其参加校内各种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以及发挥心理咨询机构的专业指导功能措施,构建"留守经历"大学生特殊思想政治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3.
从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思想品德等方面进行调研分析,了解苏北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在探讨留守儿童问题的成因与解决途径的同时,积极发挥大学生村官的现实优势以及实际作用,引导大学生村官参与到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工作当中。  相似文献   

4.
早期经历是健康分化的起点和基础。留守经历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命历程事件,其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较为明显。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切入,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了是否有留守经历和不同留守起始阶段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疾患情况的影响。分析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留守开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健康影响存在“早—晚阶段效应”。该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健康工作具有一定启示,要聚焦“关键时期”和“特殊阶段”,构建并完善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心理问题的预警及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5.
采用心理测试法对1309名高校新生学生进行测试,对原生家庭背景因素与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考量。结果显示,大一新生在性别、年龄、家庭子女排序、经济状态、留守经历五个维度上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显著差异,总体而言,男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女生,成年组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优于未成年组;独生子女家庭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优于多子女家庭,无经济压力家庭的大学生心理发展水平优于有经济压力家庭的大学生,无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心理优于留守经历的大学生。鉴于此,高校应增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坚持积极心理取向和侧重预防的综合教育原则。  相似文献   

6.
农村留守儿童的生命安全问题一直困绕着家庭和社会,溺水身亡是威胁留守儿童生命安全的最大问题;为让留守儿童度过一个安全、愉快的假期,用体育手段对留守儿童进行生命安全教育,与学校、上级主管部门联合为儿童提供假期活动的场所;并倡导大学生志愿者加入对留守儿童体育技术的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7.
采用访谈和自编开放型问卷对西藏大学、铜陵学院、宿州学院75名有留守经历的大学生进行多项回溯性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留守生活对留守孩子的学习、情绪、性格、人际交往都有影响。被调查对象是考上大学的留守孩子,他们积极、求上进、刻苦、努力、塌实、有明确的学习动机和目标等,在学习上的表现不能代表所有留守孩子的情况。研究结论可以为基础教育阶段进行留守儿童的管理和教育提供一定的依据,也为各级教育管理部门提供关心留守儿童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本文系统分析了大学生返乡就业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探讨了返乡就业的动因,强调了农村就业机会的广阔性,以及一些地方性政策的吸引力。深入剖析了人才流失与留守问题,指出城市的高竞争和生活压力可能导致人才流失,而大学生的返乡有助于缓解农村的留守问题。对现行政策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包括就业机会创造、人才引导与培训、资金投入与项目支持等方面。  相似文献   

9.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和品行发展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视角,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从机构与制度两个方面来构建的,旨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水平的志愿工作机制.该机制有良好的运行程式,行之有效,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政府、中小学、高校及其大学生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具有面向全国推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我国目前很多农村留守儿童在心理健康和品行发展方面出现了严重危机.农村留守儿童心灵呵护志愿机制就是针对这一问题,从大学生德育实践的视角,利用高校教育资源,从机构与制度两个方面来构建的,旨在提高留守儿童心灵健康水平的志愿工作机制.该机制有良好的运行程式,行之有效,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社会、政府、中小学、高校及其大学生等各方面都具有非常积极的现实意义,具有面向全国推广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农耕夏令营     
留守儿童在农耕夏令营里学农耕。义县高台子镇砖城子村回乡务农大学生敖雷,暑假期间在自己家中办起了留守儿童农耕夏令营。在夏令营中,他组织全村二十余名留守儿童学习传统农耕知识,了解现代农耕技术,传承民间农耕文化,小小农家院成了留守儿童之家。  相似文献   

12.
女大学生村官介入农村"三留守"问题有着独特的优势,例如性别优势、知识储备优势、年龄优势等,但同时也受传统性别偏见、基层艰苦复杂的工作环境以及自身的心理、生理因素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女大学生村官介入农村"三留守"问题应注意"扬长避短",拓宽介入途径,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升以及角色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13.
留守儿童是一类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高校学生骨干是学生当中的积极分子,是高校“青马工程”的重点培养对象。针对我国留守儿童的现状和存在问题,根据高校学生骨干帮扶留守儿童活动的指导原则和现实可行性,可通过建立工作小组开展相关调查研究,创新帮扶内容,多角度开展大学生志愿服务,加强联络,建立帮扶常态机制,扩大宣传,在高校形成关心、关爱留守儿童的浓厚氛围,从而使留守儿童帮扶和学生骨干培养相互融合,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当代大学生主要积极品质问卷调查表、自杀意念自评量表(SIOSS)问卷对365名留守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大学生绝望(3.75±2.70)、乐观(0.72±0.95)、睡眠(1.58±1.19)、自杀意念(6.05±3.82)水平显著高于常模(P﹤0.01);积极人格品质各因子平均得分分别是智能与知识(3.40±0.64)、正直与勇气(3.70±0.66)、人性与爱(3.75±0.72)、正义与合作(3.50±0.67)、自我管理与谦逊(3.19±0.64)、灵性与超越(3.52±0.68);在绝望、乐观、自杀意念上,积极人格品质各因子高低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绝望、乐观、自杀意念与积极人格品质6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P﹤0.01),睡眠与灵性、超越呈显著负相关(P﹤0.05);回归分析显示,灵性与超越对自杀意念及各因子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P﹤0.05),正义与合作对绝望、正直与勇气对乐观及自杀意念有显著的正向预测作用(P﹤0.01)。留守大学生有较高水平的自杀意念及积极人格品质,积极人格品质各因子对留守大学生自杀意念有不同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有留守经历大学生的生活事件、 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SCL-90)、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CSQ)对868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1)留守组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检测率高于非留守组大学生;(2)留守组大学生SCL-90总分、及各阳性症状因子分均...  相似文献   

16.
日记作为当事人记录自己所思所想、所见所闻的独特的叙事文体,对深入研究叙事者的生活现实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留守儿童的日记同样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可以启发研究者更深入地分析留守儿童的生活世界。关于生活世界,舒茨的学生那坦森曾简明地将其概括为,“包含人所牵连的种种日常事务的总和”]。透过日记,留守儿童的生活变化和心理感受仿佛展现在眼前。本文分析的就是一位叫郑燕的农村留守儿童的日记。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认识农村留守儿童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等形式对灌云县陡沟乡许相村开展了留守儿童专题研究。依据访谈资料,对农村留守儿童的产生原因、留守儿童的生存状况、留守现象对留守儿童及其家庭产生的影响等基本问题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8.
从留守儿童的现象、现状和监护着眼,对农村儿童留守的原因和留守带来的社会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就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盐城阜宁县芦蒲镇1 157名11~14岁留守儿童的问卷调查和深入访谈发现,该地留守儿童的性问题绝大多数属于边缘性性行为,其中"说下流话"现象较为突出,有此体验的学生达半数左右;有45例自诉曾遭受来自异性侵害,而对这类严重犯罪行为,学校及地方政府尚未予以关注。农村学校应该杜绝说下流话现象,普及青春期性健康知识,增强留守儿童自我保护意识,政府应严厉打击针对留守儿童的犯罪行为,保护农村留守儿童不受性侵。  相似文献   

20.
对江苏省宿迁市农村留守儿童进行了调查,针对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问题:家庭情感缺位、监护状态令人担忧、学习状态不容乐观等,认为在农村建立寄宿学校是解决好留守儿童生活、教育问题的一种有效尝试.寄宿学校弥补了留守儿童的感情缺失,培养了留守儿童的集体意识和感恩意识,为留守儿童的全面发展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