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展的根本。因此,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高校相关课程体系中势在必行。如何使传统文化教育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得到传承,首先,要利用大学语文课堂弘扬传统文化正能量;其次,要结合语文教育开展传统文化推广活动,在大学语文教学中创造学习的人文氛围,使学生能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相似文献   

2.
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到“大学语文”课程建设中,符合其作为母语教育课程的实际属性.“大学语文”与“中国文化概论”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起,阶梯式地构成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课程群.同时,在“大学语文”的课程理念、学科化、师资队伍、教材编写等几个层面加强建设,是实现“大学语文”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3.
多元文化主义使人们认识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建构主义则为其指明了实现的途径.学校教育作为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理性化活动,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过程中应该发挥重要作用.学校在民族传统文化的社会化建构中,应该借鉴孔子的智慧,既重视"温故",也强调"知新".要彻底摆脱"新旧对立"的文化观,围绕提高民族文化生存力这一核心价值取向,通过多元、民主、开放的社会协商,开展民族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4.
大学语文课程在母语教育及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方面具有重要的价值。国家教委提出:大学语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汉语语言文学方面的阅读、欣赏、理解和表达能力。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更是明确规定: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高等学校要创造条件,面向全体大学生开设中国语文课。而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37所高校的大学语文课程现状进行调查后发现:大学语文课程存在诸多问题,如课程设置与国家要求严重脱节、课程资源与学生实际需求激烈冲突、课程教学与学生学习心理取向矛盾尖锐,等等。因此,大学语文课程现状未能达到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大学语文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5.
大学语文是我国高等院校一门重要的公共基础课,承担着提高大学生语文素质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使命。这就需要在国家和高校的大力提倡和重视下,大学语文教育者从教材建设、教师素质的提升,教学队伍的建设、课堂教学的实践和具体的教学方式方法等多个角度研究探索,结合民族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思考,并付诸于教学实践,培养高素质的当代大学生,最终,使民族文化传统得到继承,实现大学语文教育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6.
浅谈在民族院校对大学生进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教育纪岩《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提出:“要重视对学生进行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也把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国各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优...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传统文化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发现一些不足,对此提出传统文化教育实施策略:首先了解传统文化概念及传统文化教育对高职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其次,转变教育观念,改进大学语文的教育教学方法;第三,改编大学语文教材,改良大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第四,开展传统文化的课外阅读和传统诗文朗诵活动;第五,进一步提升大学语文教师的传统文化素养。总之,以传统文化教育为横坐标,以职业素养为纵坐标,实施上述策略,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8.
中华传统文化是在中国历史进程中经过世代传承和不断创新形成的能够体现中华民族精神和中华儿女智慧的宝贵财富.在中国不断扩大开放、东西方文化思想碰撞交流日趋激烈的今天,加强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机融合具有很大的必要性.大学语文教学与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融合意义、现存问题和优化路径进行探讨,以期推动大学语文教学的顺利开展,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广泛传播,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勇于肩负时代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相似文献   

9.
朝鲜族的民族传统文化传承及教育现代化的总体情况良好,但大量朝鲜族青少年不具备民族语言文字这一民族文化的基本特征,对本民族的历史与文化缺乏了解,朝鲜族学校实施民族文化教育的程度、内容、方法、途径上存在一些问题;朝鲜族教育设施、设备,朝鲜族教师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手段,教师队伍等方面距离教育现代化目标尚有差距。朝鲜族教育既要强化民族文化教育,又要加快教育现代化步伐,实现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与民族教育现代化共赢。  相似文献   

10.
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高校普遍缺失对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教育,西方文化强势渗透进大学校园,极大地影响了大学生的思想意识和价值取向。文章全面阐述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缺失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实施路径。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实施路径的提出将促进高校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实施,培养学生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多元文化教育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多元文化教育是以尊重不同民族文化为出发点,为促进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施的一种多种文化共同教育的途径。在中国这样一个多民族国家中,各少数民族的文化应成为多元文化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元文化教育对于促进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传承、弘扬民族文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抗战时期组建的西北联大,自觉推进教育与抗战建国相适应,运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个人道德,增强民族自信、爱国精神。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贯穿在学校的办学理念、课程设置、科学研究、课外活动中,形式丰富。通过课堂教学、学术讲座、课外考察、纪念活动等方式,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资源之一。联大学生在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培养下,形成了天下为公、不诚无物、勤奋敬业、质朴务实的优良作风和品格。西北联大的传统文化教育反映了大学是优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对于完善21世纪中国高等教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开展民族文化教育和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两大重要任务。二者相互促进:高校民族文化教育为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高校民族文化教育具有指导意义。在大学校园内,必须把开展民族文化教育与推进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相结合,努力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4.
文化认同是构建民族认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期下推进文化认同,有利于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民族认同.推进文化认同,需要分析中华传统文化的特质,理解国家意识、历史底蕴和兼容风格对于增强民族认同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历史文化教育、搭建文化交流平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等途径增强港澳台学生的文化认同感,以文化认同助力推动中华民族大一统进程.  相似文献   

15.
旅游类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应结合专业加强实用性教学,引导学生学习传统经典,提升文学修养,进行文化传承,加强文化素质教育,推行人文教育,培育人文精神;结合旅游专业,培养学生职业素养,充分发挥大学语文课程的有效作用,开创具有高职特色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6.
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丰富管理类课程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好地学习、理解管理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管理伦理水平;有利于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但在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过程中应遵循适度原则、引导和启发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为了更好地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首先应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合理选择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切入点,其次应在管理类课程教学中使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7.
以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为指导,以重庆市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生的调查问卷为基础,探讨了对高校少数民族预科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意义、教材和教学方式等问题。民族预科学生对以上各项总体上是持肯定态度的,表现出需求多样化的特征;多元文化教育理论主张民族文化被平等对待、教育和传承,从实践和理论的角度都需要为民族预科学生开设好民族文化课以对学生进行民族文化教育。  相似文献   

18.
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文化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中传统孝文化教育的现状及其原因分析,指出我们在讨论孝文化传承时,应该考虑到大学生群体的特质,在此基础上,寻找到在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中进行传统孝文化教育的路径,阐明了以"孝"辐射大学生的思想和心灵,在高校大力弘扬"孝文化",推崇孝德,并以此作为打造和谐校园、提升大学生精神品质的基石或抓手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调研发现,黔东南农村中小学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对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认识不到位、经费紧缺、高质量的教材缺乏等方面。只有提高学校和教师的思想认识,加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经费保障,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教材建设,让民族地区学生在民族民间文化赖以生长、发展的"传承场"中成长,才能确实增强民族民间文化教育活动的实效,从而进一步促进民族民间文化的传承。  相似文献   

20.
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民族气节,继承优良道德,重视近代史的教育等,是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基本内容;结合课堂教学、国情教育、革命人生观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适合青年学生特点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