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郭志强 《晋阳学刊》2006,(2):114-117
中国古代讽刺小说较早是由鲁迅论及的,他在《中国小说史略》里对“讽刺小说”的论述被后来的众多文学批评者奉为对古代讽刺小说批评的典范,但他们没有看到鲁迅的讽刺风格观并未停留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的“戚而能谐,婉而多讽”之上,而是在不断发展完善的。发现鲁迅讽刺风格观的转变有助于我们对中国古代讽刺小说的研究进行重新审视。  相似文献   

2.
英国讽刺大师乔纳森.斯威夫特创作的《格列佛游记》是一部公认的政治讽刺小说代表作。然而,这部小说自20世纪初被译介到中国始,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误认为是儿童文学经典之作。以翻译操纵学派代表人物安德列.勒菲弗尔的改写理论为基础,对《格列佛游记》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进行梳理,可发现促成译作变形背后的社会意识形态因素。  相似文献   

3.
《醒世姻缘传》和《金瓶梅》是中国古代章回小说中的两部巨著 ,同属于描述家庭生活的人情小说。随着对此两书研究的深入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继承与发展得到承认。这种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 :后出之书《醒世姻缘传》继承了《金瓶梅》的写实精神 ,真接反映现实人生 ;《醒世姻缘传》对《金瓶梅》的发展表现在对写实的进一步推进 :不止于暴露黑暗现实 ,而是探求原因 ,表达理想 ,这样就使《醒世姻缘传》有了一层淡淡的理想色彩 ;《醒世姻缘传》对“亵墨”的处理也较《金瓶梅》更为积极健康 ;在作者结撰时代故事上 ,《醒世姻缘传》并不以前代作品作为自己创作的起点 ,表现出个人独立创作的发展趋势 ;从章回小说的外在形式上 ,《醒世姻缘传》的回目更加整齐 ,说话的套式渐渐淡化 ,标明章回小说在体制上的变化发展  相似文献   

4.
<正>从唐传奇到明清小说,中国古代小说的发展经历了一个逐渐成熟的过程,《金瓶梅》是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白话长篇小说,而《红楼梦》则是我国古代小说艺术成就的顶峰。这两部巨著之间颇有渊源。  相似文献   

5.
萧红居港期间创作了两部长篇代表作《呼兰河传》和《马伯乐》,三个短篇《后花园》、《小城三月》、《北中国》和一个口述小说《红玻璃的故事》,可说是萧红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值得注意的是,这两部长篇小说都涉及重写短篇题材。这一独特现象为人们考察萧红居港期间的创作自觉意识及其民族性思考提供了解读的空间。萧红在《呼兰河传》里,对短篇小说《家族以外的人》、《后花园》中的有二伯和磨倌等形象进行了再造与重写。在小说重构过程中,萧红游走于情感诗意与理性概括之间,叙述视角、立场和表现主题亦发生相应变化,从中可以看出萧红居港时期的小说创作题旨及其内在规律,以及她如何执着于作家姿态的独立性,而成就了她在居港期间小说创作的独特性。  相似文献   

6.
《中山狼传》与《中山狼》杂剧的作者和寓意问题,至今仍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然而,通过明清特别是明代众多相关材料的剖析,结论却只能是《中山狼传》的作者是马中锡,《中山狼》杂剧的作者是康海;《中山狼传》的创作目的是讽刺李梦阳的忘恩负义,由《中山狼传》改编而成的《中山狼》杂剧的寓意也是如此的。虽然它的寓意要比《中山狼传》本身更为深刻和广泛。  相似文献   

7.
我国古代小说经历过讲述故事、描写人生和反映某种社会问题的三个阶段,问题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高级形态。清代的讽刺小说,谴责小说,同时又都是问题小说。《儒林外史》是我国问题小说的开山之作,谴责小说是问题小说创作的高潮。清代问题小说创作上的得失,直接影响到今天的小说创作,值得认真研究、总结。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现代旅游故事型讽刺小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旅游故事型讽刺小说在中国并不发达。在现代文学中,这类小说只有四部:沈从文的《阿丽丝中国游记》、张天翼的《鬼土日记》、老舍的《猫城记》,张恨水的《八十一梦》。这四部小说,除《猫城记》之外,都没有出现冒险情节。从总体结构上说,它们颇似我国古代讽刺小说《西游补》、《镜花缘》及近代的《老残游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尤其与后二者相似。其结构图式,大致可简化为:A(游历者)到 B 地(另一世界或环境)亲见亲历反常事件。这里  相似文献   

9.
苗贵松 《理论界》2013,(1):146-148
唐传奇作者开始跳出传统藩篱创作小说,因抒情诗传统对他们的影响很深,故唐人小说多浓在诗情,而宋世小说更富于画意,这与宋话本作者已非唐传奇之士林华选,并与宋代绘画尤其是风俗画兴盛不无关系。文章以《游仙窟》、《霍小玉传》《红线》、《莺莺传》、《王幼玉记》、《李师师外传》和《碾玉观音》为例,诠释了诗情画意为唐宋传奇的整体美学风貌。  相似文献   

10.
王平 《东岳论丛》2007,28(3):65-68
在古代长篇章回小说中,以较多笔墨描写婚俗,始于《金瓶梅》,继之以《醒世姻缘传》和《红楼梦》。三部小说都以家庭生活为素材,婚俗描写则成为重要内容之一。婚俗描写在三部小说中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功能。这些婚俗描写对刻画人物性格、表达创作主旨、构思故事情节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通过比较三部小说在婚俗描写方面的异同,也可为解决某些悬而未决的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11.
曹立波 《北方论丛》2001,4(4):67-73
《红楼梦》的创新价值,继鲁迅先生高度评价之后,令人瞩目。然而,《红楼梦》高居古代小说的艺术峰,并非平步青云。曹雪芹是在吸取了世情小说以及其它流派小说创作经验的基础上,而继往开来的。考察作者所处时代的小说创作时尚,我们发现:从小说家的心理特征、小说结构特征、到小说情节特征,都反映出作者对当时小说创作时尚的随顺与超越。在对清代小说创作大潮的趋同中,求新求异,才是《红楼梦》“异军突起”的实际含义。  相似文献   

12.
《李生窥墙传》是一部以爱情为线索,以科举为主题,以宗教为特征的小说,它反映了古代韩国的科举制度。该小说有两条叙事线索,一是李生与崔家娘的爱情故事,一是对李生科举仕途的记录。虽然印度和中国均对古代韩国的宗教有过影响,然而韩国有着独具特色的宗教传统。该小说仅数处涉佛,却多处涉道。尽管该小说所涉及的道教与中国道教联系甚多,该小说的骨髓却完全是大韩民族的。此可由小说男女主人公的地位不同而得到说明。《李生窥墙传》充分地展示了人性,又是各种文类的复合体。该小说本身是科举制度的产物,同时也初具现代小说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13.
古代鬼妻故事中的弃妇隐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古代"人鬼遇合"故事的结构几乎全是男为人、女为鬼,而女鬼又以恋人、情人的身份居多。本文则以有别于"鬼恋人"、"鬼情人"的"鬼妻"形象为研究对象,以唐传奇《卢江冯媪传》、三言故事《杨思温燕山逢故人》、聊斋故事《鬼妻》为例,依据社会学的"身份"理论,认为此类故事中"鬼妻"具有隐喻意义,"鬼妻"的隐喻身份就是"弃妇"。"鬼妻"形象揭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弃妇"的社会处境。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之传播及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一、中国古代小说在朝鲜之传播  中国古代小说传入朝鲜 ① 者多达 30 0余部 ② 。中国古代小说传入朝鲜后 ,得到广泛传播 ,其主要手段和途径有七 :即抄录、重刊、翻译、注解、汇编、改作、口传 (说书 )。现依次介绍于后。(一 )抄录即将传入之中国古代小说进行原文抄写 ,即写本 ,亦称手抄本。迄今存于韩国一些图书馆的中国古代小说之手抄本有 ③ :《山海经》、《山海经抄》、《世说新语》、《世说新语汇韵分》、《世说新语补》、《世说新语抄》、《世说抄》、《世说》、《增补世说》、《太平广记》、《穆天子传》、《述异经》、《神异经》…  相似文献   

15.
从《理水》看鲁迅对《儒林外史》讽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彭波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一部卓越的、极其成功的讽刺文学巨作。鲁迅先生在其《中国小说史略》、《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以及一系列杂文中,对《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做出了精辟的分析,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并进而在...  相似文献   

16.
论《醒世姻缘传》以及它和《金瓶梅》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继《三国》《水浒》之后,《金瓶梅》是世代累积型集体创作的长篇小说的殿军,个人创作的兴起在它之后。它以现实社会中的市井人物即平民百姓作为小说的主角,则又有别于以前以帝王将相、英雄好汉、神魔鬼怪、才子佳人为主角的长篇说部而开我国古代写实小说的风气之先。鲁迅《中国小说史略》把它列为人情小说的开创者。人情小说可以说就是现代小说,它的前面不必附加任何形容词。在《金瓶梅》和《红楼梦》之间将近二百年的中国小说发展历程上,除了以上两者外,再没有第三者在思想和艺术上足以和《醒世姻缘传》相提并  相似文献   

17.
《女仙外史》是一部由文人独创的长篇白话小说,在中国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其作者吕熊游幕大半生,《女仙外史》便是在游幕中完成创作的。作者将他的游幕经历写进了小说,扩大了小说的创作视野。游幕生涯使他能够很好地掌握各种文体,善于设身处地地揣摩幕主心理,这都影响到小说创作,形成了这部作品的一些特点。而幕主为小说撰写评语,为其揄扬吹嘘,则促进了这部小说的传播。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早期小说受到郁达夫自叙传小说的影响。《边城》的产生,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也不是突兀的现象,同样得到《迟桂花》的深刻启迪,沈从文始终关注着郁达夫的创作,并抱着不变的钦服之情。郁达夫和沈从文小说创作的艺术嬗变,也具有着某种相似的面貌。另外,《边城》人物的塑造,也有废名小说《竹林的故事》的影响。但是,《边城》依然是一部超拔之作。  相似文献   

19.
孤愤心态与《聊斋志异》的创作杨广敏小说是以虚拟叙述表现生活的,在小说创作中,作家的主观情思起着决定性作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许多经典作品都是发愤著书的结果,只是由于时代及作者个性、遭遇的不同,发愤著书的内涵、表现、风格各不相类。而文言小说的顶峰之作...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黄谷柳是解放战争时期以他的《虾球传》蜚声文坛的作家。茅盾同志说过:“一九四八年,在华南最受读者欢迎的小说,恐怕第一要数《虾球传》的第一二部了。”(《关于〈虾球传〉》)确实是这样,一部小说,一年内重版五次,这在中外文坛史上是不多见的。谷柳的一生,创作不算多,写《虾球传》前,他在旧营垒从军十多年,爱好文艺,偶尔发表一点东西,但还不是专业作家,未被人们所注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