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契诃夫与莫泊桑都是十九世纪后半期世界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他们各以精湛的艺术技巧,描写了社会上各种各样的人物及他们的遭遇,反映了他们那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各个侧面,因此,他们的作品是他们那个时代的一面镜子。但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及社会的不同,个人经历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在艺术手法及风格上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辽代9位契丹君主在文化追求上有共同性也有差异,共同性在于他们普遍重视契丹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他们都精于骑射,而且在其国家制度体系中斡鲁朵制、部族制、四时捺钵制占据重要地位,他们崇拜多种神灵,对各种宗教持包容的态度;差异则体现在他们各自对本民族文化发展所采取的举措,以及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尊重与学习的程度有所不同。他们的文化追求致使制度建设和各方面的政策的调整具有兼容和变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3.
毛泽东、邓小平是20世纪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舵手,他们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同一个历史阶段的两个不同阶段。由于他们所处的时代和历史环境不同、思想方法上存在差异、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不同及个性差异,形成了各自不同的社会主义观,导致实践结果差距也较大。  相似文献   

4.
文化是人们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而形成的产物。它也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因此,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在一起进行跨文化交际时表现出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是很自然的,了解这些文化差异性对有效地进行跨文化交际活动就显得十分的必要。通过对不同文化造成差异的对比和论述,提出一些避免误解、有效交际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作为科学学的开创者,贝尔纳同时也是广义的科学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然而他与科学社会学的创立者默顿的科学思想却存在很大的差异,其根源就在于他们的科学观不同,而他们科学观的树立虽然有着共同的时代背景和科学自身生存发展的困境,但他们却有着不同的理论渊源和学术背景,对马克思主义思想有着程度不同的理解和领悟,以及个人不同的兴趣和爱好。对他们科学观差异的原因进行比较分析有助于清晰地理解和掌握他们各自的科学社会学思想。  相似文献   

6.
阿Q与奥勃洛摩夫作为鲁迅与冈察洛夫笔下中、俄国民性的代表,分别体现了他们对各自民族国民性的不同思考.阿Q与奥勃洛摩夫的集体无意识深处都有"理想在不撄"的因素存在,因此,中、俄国民在性格上也就具有了惰性、麻木、沉迷于幻想和精神上受奴役的共性.而且,他们又是一个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所以他们在性格特征上又具有了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我们所知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分离”并不是传统认识论层面上的问题,即不是“知不知”,而是“愿不愿”、“为不为”。因为,专门的教育理论研究人员和直接从事教育教学及管理工作的人员,是两类不同的教育实践者,他们的追求目标、利益关系、行为方式不同,这决定了他们的观念、意识及信奉、所需要的理论的差异。因此,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应该是整合教育实践,进而解决理论上的困惑,理论与实践分离的现象自然也就消失了。  相似文献   

8.
试析江苏谘议局议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议员是谘议局存在的社会基础。由于出身不同 ,年龄各异 ,因此他们对清政府的依附程度存在差异 ,在辛亥革命以后也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通过对江苏谘议局议员的分析 ,可以更直观地了解谘议局的成立及其以后的发展态势 ,了解民初民主政治失败的社会根源 ,从而对辛亥革命进行历史反思  相似文献   

9.
孔子与亚里士多德都十分关注审美活动中的艺术对人格的影响。他们的艺术—人格理论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着明显的差异。因此,对于他们的艺术—人格理论的内涵、目的指向、塑养方式等进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可以探寻中西不同社会历史条件及文化背景下各具特色的艺术观、美学观(美育观)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和孙犁同为现当代作家,对童年水边生活的眷恋使他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水这一文学意象来建构他们的文学世界,抒发对故乡和人民的无比热爱。由于个人生活环境和经历的差异,他们的人生态度及作品风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他们笔下的水世界也体现出不同的地域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魏末阮籍、嵇康处于全身远害的忧患心理状态之下,在诗歌中大量抒发了渴望隐逸的思想感情,因此,表现出由忧患避世到企慕隐逸的思想发展轨迹。但由于他们企慕隐逸此时只是存在于思想层面,诗人并未真正归隐山林,因此以隐逸缘由叙述与希企隐逸的志向表述为主要结构模式,由于性格、观念的不同,他们的隐逸诗中意象、情感也分别表现出不同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在词史上,李清照和李煜都是婉约派词人,由于不少词的创作上有相近的心理感受,相近的抒情手法和语言特色,所以,同样令人心动。但是,又由于性别的不同,所处时代的不同,创作理论的差异,他们词的风格又同中有异。   相似文献   

13.
诗词同源异流,但它们在发展过程中,又相济为用.文章在对陆游、辛弃疾、姜夔咏梅诗词的对比中,表现出他们的诗词观念,发现当时诗词互渗的一般状况.文章认为陆游、辛弃疾、姜夔之咏梅诗词在命意立心方面并没有显著区别,但在情感的深微与浓烈方面,词还是远远高于诗,它依然保持着“言长”之特点,表现出空灵幽邈的风格特色,而诗更质朴直率,诗词依然保持着明显的文体区别.  相似文献   

14.
陶渊明与谢灵运均是在自己仕途不畅的情况下将情感转向山水田园。但是他们对政治的不同态度、对自身价值的不同认知使二人在写景诗的创作上显示出较大差异:诗人"徘徊"心态在写景诗中有着不同体现,贫士文人与富贵文人不同的身世背景使诗歌主题创作存在差异,在写景诗运用的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王昌龄李益边塞诗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昌龄、李益都是唐代诗坛上的著名诗人.他们都曾出佐戎幕,从军塞外疆场,经受了战火的洗礼与考验;都以独树一帜的边塞诗闻名于世,成为边塞诗派的杰出代表;都以擅长七绝诗体并作出了重要艺术贡献而事誉诗坛;都表现出一种激昂慷慨的鲜明诗歌风格和基调.这是他们诗歌创作的相同之处,但也存在着同中之异,如虽都以"慷慨悲壮"的诗歌风格著称,但王是壮而悲,李则悲而壮;虽都擅长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但王以言情见长,李则写景入胜;在七绝诗体的构思、结构方面,王诗偏爱转折,李诗多为递进.这当中既有不同时代、社会、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深刻影响,也有诗人思想、性格、审美趣味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张祜与韩愈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他们的诗学观念方面,其中既有相近的观点,也有许多不同的地方。对《诗》《骚》的接受角度不同和对历代诗歌的评价不同是他们诗学观念的主要分歧,由此造成了他们各自诗歌的不同风貌。张祜的诗歌与韩愈的诗歌有很大的不同,已表现出中唐向晚唐过渡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中西方悼亡诗多寡不一的深层原因是缘于对待死亡的不同态度。中国人不能超越死亡的恐惧,所以悼亡诗特别多;而西方人对待死亡较洒脱,故悼亡诗相对较少。对死亡的不同态度是由两者的信仰和宗教差异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8.
东坡黄州赤壁一词两赋 ,诗意地表达了他在人生痛苦中超拔的精神历程。“三赤壁”的总体风格是超然与清旷 ;而明前期文人也多艳羡东坡潇洒 ,多有题咏“东坡游赤壁图”诗 ,却难现东坡怡然风致 ,表明其痛苦的深重  相似文献   

19.
在东西方文明发展历史过程中,诗歌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学体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载体.由于历史、地理等方面的原因,东西方在文化发展上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也反映在诗歌创作上.本文对古希腊女诗人萨福与我国<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在语言表达方式、诗歌意象营造以及所宣扬的爱情观等方面进行了简要比较,呈示出二者的异同.  相似文献   

20.
清代中朝文人交往的方式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留京期间,中朝文人宴游唱和,以画纪事,写真留影;第二,临别之际,两国文人常以画图题赠,表达相思怀念之情;第三,在分别后,中朝文人通过互赠和互寄书籍、器物、诗作等方式,表达问候,以慰相思。由此可见,清代以来中朝之间日益紧密的文化交流,增进了两国人民的了解和友谊,成为中外文化交流史中的佳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