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政府政策行为的政治性质、功能与价值准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从政策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被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以来,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对政策行为或过程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大多数政治学家认为政府政策行为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这种观点做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从这一基本理论前提出发,进而认为政府的任何政策,都具有基本的政治功能,这就是调控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基本的政治价值准则,即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自从政策问题作为一个主要研究领域被纳入政治学的研究范围以来,政治学的各种理论和学派都对政策行为或过程做出了自己的解释,绝大多数政治学家认为政府政策行为过程是一个政治过程,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对这种观点做了更加科学的解释。从这一基本理论前提出发,进而认为政府的任何政策,都具有基本的政治功能,这就是调控社会利益关系。因此,在政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坚持基本的政治价值准则,即社会政治利益最大化的准则。  相似文献   

3.
非政府组织是一个国家民主和社会价值的忠实守护者,它的蓬勃发展展现了一个社会的公民活力,代表着社会的多元和开放。非政府组织参与政策过程对于平衡多元社会利益,推动政府民主决策和科学决策,进而构建公平公正的社会利益格局具有重要意义。从宁波市海曙区政府向非政府组织星光敬老协会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经验可以总结出,当前中国非政府组织政策参与具有弥补"政府失灵"、提高政府服务效率;促进表达利益诉求、维护公共利益;分解政府压力、监督政府行为;推动利益多元化、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正向效应。  相似文献   

4.
中国住房领域的问题与出路:政策网络的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住房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住房政策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住房政策网络参与主体的有限性与网络结构的封闭性是当前住房问题产生以及政府相关应对措施效果有限的深层原因.因此,打破住房政策领域内封闭的政策网络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住房政策过程是解决住房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5.
住房问题成为政府、社会和学界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通过运用政策网络理论分析住房政策领域相关政策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及所形成的政策网络,可以发现,住房政策网络参与主体的有限性与网络结构的封闭性是当前住房问题产生以及政府相关应对措施效果有限的深层原因。因此,打破住房政策领域内封闭的政策网络与鼓励各种社会主体参与住房政策过程是解决住房领域诸多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6.
政府利益是人类社会当中存在的各种团体利益形式中的一种,是政府这个共同体的特殊利益。本文对政府利益的存在的客观性、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关系、政府利益的内容、结构以及对政府利益的调控等基本理论问题加以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7.
农产品价格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关注,也是理论和政策研究的热点,国内外相关研究已经相对成熟。重点从农产品价格调控的目标与手段、农产品价格波动特征、农产品价格波动因素分解等方面,对前沿研究进行梳理和评述。现有研究具有重视采用演绎方法对农产品价格波动表观现象进行分析,并逐步拓展到对农产品价格波动结构效应、调控机理等归纳性研究领域的特点。但以下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一是农产品价格调控机制的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剩余分配与转移以及调控成本的评估问题;二是如何科学确定政策启动与退出时机以及覆盖范围,即调控阀值与操作边界问题,建立区别于目前经验式、"自上而下"的调控机制;三是如何确定政策工具箱以及政策的配套使用,扩大政策的认知程度,减少"超调"和"空调"现象,避免生产者和消费者"双失"问题。  相似文献   

8.
宗教群体是一个具有超血缘、超地缘、超种族、超经济、超阶级的特殊的社会群体,它与政府、其他社会群体、国外宗教群体以及其自身内部不同教、派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要使这些关系保持良性互动状态,必须遵循信仰上相互尊重、政治上平等合作、文化上交流互补、习俗上包容尊重的原则。保持宗教群体与社会其他群体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对协调统一战线内部不同利益群体间的相互关系、维护社会稳定、增强民族凝聚力都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地方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中的博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过程中,由于地方政府与企业之间利益倾向不同,存在信息不对称,政企关系向契约化和交易化方向发展,从而导致节能减排政策执行的变形走样。这些现象本质上是各种利益主体的利益博弈问题。从博弈论的视角来分析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建构政府与企业在节能减排政策执行中的博弈模型,设计相关参数,可以发现节能减排政策执行力不强的关键环节和原因,从而寻求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985工程"政策的执行效果直接关乎我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现。运用新制度经济学中的委托代理理论模型分析了"985工程"政策执行中存在的三种委托代理关系:政府与项目学校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项目学校与"平台"、"基地"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和"平台"、"基地"与"成员"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并揭示出这三种委托代理关系下因利益目标冲突和信息不对称而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道德风险问题,从而进一步提升"985工程"政策执行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民族问题是社会总问题的一部分,它必然与特定的时空场域相联系。市场经济发展、区域梯度发展与社会结构转型相互交织,构成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也影响到多民族社会利益格局,诱发形成了当下的民族社会问题。应对和解决经济社会转型中的民族问题,消解多民族社会结构紧张,需要提供整合型的解决方案:一是推动国家治理战略的转型,推动现代化走向公正协调的发展道路;二是调整民族问题的治理思路,发挥民族政策、地区发展政策与社会政策的功能协同;三是调整国家与社会的关系,适度开放民族事务治理边界,形成政府主导与社会协同相结合的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12.
公共政策变迁中由于涉及对私主体财产权的拘束而执行困难,并影响政策目标实现的情形,在实践中屡有发生。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就集中反映了此类问题。由于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原所有者财产权之取得具有长期的政策背景,而产权移交又涉及其权利减损,进而出现政策执行困难。究其原因,是基于公共利益需要而产生的特别牺牲,与财产权的社会义务之间存在冲突。前者的不可期待性与后者的可期待性之间界限模糊。调控与助推理念的适用有助于调适二者的关系,促使利益调控成为行政法的基本任务之一,进而建构以比例原则、依法行政原则和溯及力标准为主要内容的调适标准,使公共利益维护和私人利益保障之间尽可能平衡,进而推动公共政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政府、媒体和公众关系的动态平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传媒具有情况沟通和意见联系的功能。一个社会的传媒功能发挥如何,直接关系到促进还是阻碍社会群体内部的传播与交流。而检测传媒功能的重要标准之一就是看政府、媒体和公众三者关系的动态平衡。传媒是一柄双刃剑,一方面它受控于国家,是政府手中的工具、传声筒;另一方面,它作为国家权力的组成部分,以新闻报道和舆论导向的方式控制着社会,控制着民众,媒体时常都处于"双刃剑"的考验之下。一个称职的媒体必须在公众与政府之间构筑一个畅通的信息交流平台。  相似文献   

14.
影响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外贸代理制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外贸代理制牵涉到的三方——政府、外贸公司、生产企业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生产企业与外贸公司在利益问题上恩怨不断,而政府的各种行为又对外贸公司、生产企业之间的利益分配产生直接影响。三者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影响了外贸代理制的顺利推行。本文从外贸公司、生产企业、政府三方面入手分析影响推行外贸代理制的原因,进而提出完善外贸代理制的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5.
影响中国投资乘数效率发挥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政政策实施集中体现了政策是在政府操纵下的一种公共行为,能够直接和间接地改变人们的利益结构,引起社会利益结构的变迁和行为的转变,并影响其他经济主体行为的政策选择。而投资乘数的存在,是宏观财政政策选择的重要依据,也是财政政策发挥程度的一种检验。对影响中国投资乘数效率发挥的因素研究有利于提高我国财政政策效率。  相似文献   

16.
政府作为公共行政的主体,其存在的基本价值在于维护和发展社会公共利益.但公共利益是一个较为抽象的概念,在实际操作中很难把握,这就给政府行为偏离正确的轨道提供了可能.同时,根据现代经济学理论,政府作为市场的主体之一,也是"经济人",有自身的利益追求.当政府利益与公共利益相悖时,政府就可能为谋求其自身利益而侵犯公共利益,背离政府行为的最初目标.因此,处理好政府利益和公共利益之间的关系,规范政府行为,明确政府行为的目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7.
退耕还林行为动因的经济分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退耕还林工程是一项由政府推行的、长期的、复杂的社会经济生态系统工程。它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奥尔森式的集体行为 ,直接涉及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农民三个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关系。该文从公共政策选择的角度 ,运用奥尔森的集体行动逻辑理论 ,分析退耕还林的行为动因或称行动逻辑 ,通过成本 -收益分析的方法寻找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及农民行为的经济动因 ,力图揭示退耕还林政策有效性和机制创新的理论基础及实现途径。最后提出 ,建立健全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是保证退耕还林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家庭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全球化浪潮冲击下面临严峻挑战,表现为家庭功能弱化、家庭责任和风险增大等,亟待政府给予政策扶植和帮助。为此,家庭政策的价值取向必须作出调整和改变。家庭政策的价值取向是家庭政策的价值基础,它围绕国家与家庭、个人与家庭、男性与女性等方面之间的利益关系而展开,在国家、市场、社会、家庭和个人之间达成均衡。从目前中国家庭状况及其需求分析,中国家庭政策的基本价值取向主要是注重政府责任与家庭责任并重,家庭福利与成员福利并重,女性权益与男性权益并重。  相似文献   

19.
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与和谐社会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经济基础之上,以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为整体目标,以社会利益关系的合理配置、人际利益关系协调整合为核心内容,以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和平等自由为价值依归的社会秩序状态。和谐社会在形式方面表现为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稳定性、进程的连续性、主体行为的规范性、财产和心理的安全性等。其实质方面意味着社会利益的公平合理配置和整合,社会利益冲突按照民主法治的原则和机制得以公平合理的解决,进而实现多元社会利益动态综合平衡。中产阶层的法律行为方式具有理性化、讲平等、重诚信、守法度等特点,它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缓和与消解社会矛盾和冲突具有重要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20.
利用黄土高原陕甘宁3省(区)1 152份农户调查数据,基于农户感知价值理论,从农户对技术的感知价值和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视角切入,探索感知价值对农户水土保持技术采用行为的主效应,考虑收入水平的差异,分析总收入和农户分化分析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农户年龄越小、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农户之间相互信任程度越高,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工程技术的概率越大。农用机械数量越多、耕地面积越多,政府支持程度越高,农户采用水土保持耕作技术的概率越大。(2)农户感知利益、感知风险对其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都存在显著的正向影响。(3)总收入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也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利益、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农户分化能够显著负向调节感知风险与水土保持工程技术和耕作技术采用行为之间的关系。由此提出通过增加农户对生态环境的感知风险来提高农户对水土保持技术的感知利益等政策建议,以促进水土保持技术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