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在公共政策变迁中,规制活动因涉及复杂利害关系而面临执行难的挑战,影响到政策目标的实现。城镇小区配套幼儿园移交政策及其规制活动是观察这一现象的典型视角。从实践中移交规制的具体范围与形式可以分析出其为一种产生征收法律效果的行为,涉及相对人和第三人的财产权益及衍生性利益,产生了复杂的利害关系,并且这些利益形成于政策变迁之中,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尽管移交具有正当性,但合理性因素与普惠性政策之间的冲突给规制活动带来挑战。助推型规制基于对利害关系的有效调控,既充分考量各利害关系方的利益诉求,又通过增加选择空间的方式促使规制对象合作,有助于应对挑战,实现政策预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我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政策主客体关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目标是公共政策方案所要达到的最终目的,是制定政策方案、执行政策方案、评估政策方案的依据和标准。对于公共政策目标形成过程的研究有助于提高公共政策方案的科学性和民主性。我国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公共政策的规制和引领,政策目标的形成过程首先要分析政策主体的需要和政策主体对客体的认识,明确政策共同体中的利益相关者如何进行博弈。通过协调政策子系统之间的低碳政策信仰、构建政策主体之间及政策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低碳对话机制、引导低碳舆论融合政策目标。  相似文献   

3.
政府是政策的制定与执行者,是公共利益的代表,但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具有独立于公共利益的自身利益。政府利益的存在无疑会影响到政策的执行,进而影响到政策目标的实现。本文立足公共选择理论和理性经济人假设,结合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论证了政府自利性的存在,分析其对政策执行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建设普惠性小区配套幼儿园是拓展学前教育资源的重要举措。针对各级政府颁布的52份相关文件,根据政府治理配套园的主要环节,将政策文本划分为“规划”“建设”“移交”“办园”“保障机制”维度,并利用ROST数据挖掘系统对文本进行分析,归纳出小区配套园治理的现实困境和解决措施,并以社会语义网络图和措施表格阐释。最后提出政策建议:健全配套政策,明晰规定标准;精细管理机制,加强监督惩处;加大财政投入,优化资金分配。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策冲突的降解之道——建构兼容性政策网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政策由政府和其他公权力机构制定并执行,以维护公共利益、实现公共目标和发展公共事业,特定的政策经过合法程序可转变成法律。缘于环境不和谐、法律体系有冲突、目标不一致、信息难共享、彼此不信任、政策不清理等引发的政策冲突导致公共利益受损,公共政策目标渐行渐远,甚至阻滞法治环境的进步。兼容性政策网络建构多元参与者的协商对话平台,打破科层制对行政体系和公共政策的束缚,促成单项政策与其他不同层级、不同类别政策的信息共享和信任联动,形成各级政府、社团乃至个人之间的无障碍沟通渠道,降解政策冲突和整合国家整体力量,实现地方自主治理、各级政府协调一致、服务公共目标、推进公共事业发展和完善法治环境。  相似文献   

6.
论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公共政策民主化的内在要求。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过程,有利于增强公民对现存政治体系和公共政策执行内容的认知与支持,提升公共政策执行的绩效;有利于调适公共政策执行主体和客体的利益矛盾,增强公共政策与公民需求之间的相互适应性;有助于消减公共政策执行偏差,促进以公共利益为核心的社会利益最大化目标的实现。但由于受公民参与能力、政治文化、制度等方面因素的制约,我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程度较低。我们应通过塑造参与型政治文化;建立政府与公民双向沟通的公共政策执行机制;健全和拓宽公民参与公共政策执行的渠道等途径扩大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相似文献   

7.
采用利益分析研究方法,构建政策利益分析框架,对当前农村宅基地管理与利用政策安排进行梳理,得出农村宅基地公共政策的创新和完善应着眼于政策利益的增进和分配2个层面:政策利益增进层面应做到经济利益、社会利益、政治利益、环境利益的协同增进,并最终实现公共利益的增进;政策利益分配层面则需做到保障基本合理利益、维护核心公共利益、补偿受损合理利益、打击非法失常利益、促进主体利益契合,从而形成均衡的宅基地公共政策利益分配结构。  相似文献   

8.
利益是公共政策分析的基本范畴,实现公共利益是教育政策制定最重要的目标。教育政策的利益分析包括利益主体分析、利益需求分析、利益实现方式分析以及利益结果分析四个方面。从利益分析的角度来看,择校问题实际上是由于优质教育资源供需矛盾而导致的,其中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根本原因。择校代表了一种个人的基本权利,体现的是个人利益。通过改革不合理的教育供给方式、增加教育服务供给,是治理择校问题、平衡公共利益和私人利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实现公共政策目标的关键性条件在于政策的执行力,而执行力大小又受各种因素制约。文章以一典型的贫困地区河北省L村的政策执行为例,对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进行考察。针对研究目标,将政策执行综合模型进行适度调适后提炼出“问题的可解决性、政策和制度的规制能力、政策的外部环境”三个影响执行力的关键性因素,并以此为分析框架,对河北省L村的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做实证分析。希图通过对贫困地区扶贫政策执行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对精准扶贫政策的执行力的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政策执行模式经历自上而上模式和自下而上模式后,正向一种双向互动的公共对话式模式发展。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是一种基于公民权、政府的公共性和服务本质、宪政民主价值等理念,并且强调平等、共识、辩论、尊重公民权、行政人员的自主性和个人责任、官民双向互动的新型公共政策执行模式,这一模式对于促进有效的政策执行进而实现公共政策的最终目的具有重要意义。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在理论和实践中都面临诸多挑战与困难,但公共对话本身蕴藏的无限潜力使得公共对话式政策执行模式所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并不是不可攻破的,很多矛盾与悖论可以向着有利于政策执行的方面转化,其有着无限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我国环境权的私法规制存在诸多不足,现有私法对环境权公益性的保障不足,缺少利益协调具体制度,对环境权保护的客体范围无法涵盖环境和环境要素,现有物权法难以满足环境权的保护要求,现有侵权法难以提供环境权预防性保护,现有人格权法难以满足对环境人格利益保护的要求.我国对环境权的私法规制,需从构建环境物权及其他物权的生态化、构建环境合同及合同的生态化、构建环境人格权等方面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2.
在知识产权保护的基本理论研究方面,私权论(无形财产论)一直占据主流,产业政策(industrialpolicy)被认为是一个负面词汇,原因是新经济学强调自由市场经济,反对国家干涉市场,而法律制度追求"人人平等",不会根据产业领域有所歧视。但是在各国知识产权的制度设计以及实践上,却无不体现出强烈的产业政策立场,纵观各国在不同技术领域的司法判例上贸易保护主义倾向、在同一技术领域中探戈舞般的左右摇摆,以及市场主体自相矛盾的知识产权保护观点,尽管都以捍卫智慧、保护创新为借口,但却决然掩盖不住背后针锋相对的产业利益之争。  相似文献   

13.
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之辨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公共政策与私人政策有许多相似相通和相互交叉之处 ,很容易被人们混淆 ,既不利于公共管理 ,也不利于私人管理。有必要通过比较分析 ,澄清基本概念 ,把二者识别区分开来 ,才有利于公共政策于公共管理活动和私人政策于私人管理活动的正常有序地开展  相似文献   

14.
著作权是对私有财产提供保护的权利制度,而作为一种技术规则的标准具有一定的公共物品属性,二者之间存在紧张关系。我国关于标准著作权问题的立法几近空白,域外司法实践已对这一问题有了回应。对标准提供著作权法保护,须区别对待公标准与私标准,并随着标准性质的演化而作出调整。著作权法对标准保护的态度应当是谨慎的,既要维护标准制定者的私人利益,又要维护标准使用人以及消费者的公共利益。当标准构成“基础设施”,存在限制、排除市场竞争行为时,可借助反垄断法进行干预。  相似文献   

15.
刑事司法政策的批判性源自公共政策批判理论。不管是作为一种公共精神还是作为一种方法论,公共政策批判都为公共理性在公共福利的追求中保留了相当的地位。根据公共政策批判理论,刑事司法政策批判,不仅主张多元的刑事司法利益,而且将多元、普遍的刑事司法批判作为刑事司法民主、进步的标志。因此,现在的刑事司法政策研究(包括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仍然存在突出的批判不足问题。尤其是风起云涌的群众司法批判经常越界,这应当受到法律知识和法治原则的严格规制。  相似文献   

16.
公共政策是对公共利益的权威性分配,它是一门关于公共选择的科学。公共政策的伦理价值问题则是在公共利益的分配中对公平、公正、公益等伦理价值产生的偏离。政策选择主体的价值取向、政策制度中的价值导向以及政策环境的主导价值都影响着政策的选择行为。公共政策的伦理问题渗透在整个政策系统中,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对策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7.
论土地征收中公共利益的界定与相关民事权利的保护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土地征收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公民私有财产权如何得到保护以及政府应该在什么范围内行使公共管理权力的问题。因此,完善我国土地征收立法必须明确公共利益的内涵及其价值判断标准,限制政府公权力的滥用,保护公民私有财产权。  相似文献   

18.
教育政策认同是指社会公众对即将实施或正在实施的教育政策在心理上的接受和认可,并实现趋同的过程。教育政策认同对教育政策的顺利执行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当前,由于教育政策的精英决策模式,预期值不高,调整频繁,道德性受到质疑,以及社会公众的认知水平有限等原因,导致教育政策认同存在障碍。强化教育政策的认同,必须构建广泛的教育利益表达机制,提高教育政策的预期值,提高公众认知水平,确保教育政策程序正义,实现科学与伦理的统一。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有关财产征收的立法虽然规定了征收程序,但存在重大疏漏和严重缺陷,特别是在公共利益的审核认定、征收补偿以及救济等关键程序方面存在严重不足,这对征收实践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建构公正、合理、完善的财产征收程序,对于规范公权、保护私权,以及维持私人利益与公共利益的平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