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曾经为我国"两弹一星"、电子对抗、遥控遥测等国防高科技领域做出重要贡献的成都亚光电子,受几十年连续生产累积的一系列重大隐患的  相似文献   

2.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国营新兴仪器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我国无线电遥控遥测等高科技国防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
<正> 一、“高科技、高文化成都”建议的提出背景我市提出的建设“高科技成都”的战略目标,在成都的发展史上无疑是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里程碑式的进步。实施这一战略目标,我市的经济建设将有可能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在全球渴慕高科技的大潮  相似文献   

4.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国营新兴仪器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我国无线电遥控遥测等高科技国防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
中国经济的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推动了国内城市的发展。在跨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阶段,国内城市作为国内区域经济的重心和龙头,其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内区域间的竞争已突出地表现为城市层面的竞争。“为官责任,造福一方”,四川省和成都市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十分重视高科技成都建设和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市委市政府领导在2004年全市科技工作座谈会讲话中指出,“全面推进科教兴市、建设高科技成都”已成为全市科技工作的主旋律。有鉴于此,作者运用倪鹏飞博士的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研究成果,分析了高科技成都的建设目标与城市竞争力指标之间的关系,提出了具有中国城市竞争力理论基础的可以度量高科技成都建设效果和水平,有助于提升成都城市竞争力的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6.
四川龙旺食品有限公司是先租用后购买原成都罐头食品厂部分土地发展起来的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以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同时引入一部分外资,由私营企业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通过"东调"带来的机遇以及外资的引入,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上获得双重突破,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7.
作为四川成都本土成长起来的最为知名的移动互联网公司,以移动游戏为主营业务的尼毕鲁科技有限公司(Tap4fun)在当今风起云涌的国内手游领域可谓声名显赫. 在去年10月新发布的“德勤高科技、高成长中国50强”中,尼毕鲁以4638%的三年累计增长率,位列全国榜第三,是榜单中少数实现连续三年高盈利的企业.  相似文献   

8.
<正>风起云涌的新经济,让"独角兽"企业在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等新兴领域独占鳌头,也成为各地重点孵化培育的对象。挟成都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成为成都第一家独角兽企业之威,成都决心培育一批独角兽企业群。那么,在众多的"种子选手"中,谁是成都下一个独角兽企业呢?  相似文献   

9.
四川龙旺食品有限公司是先租用后购买原成都罐头食品厂部分土地发展起来的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以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同时引入一部分外资,由私营企业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通过"东调"带来的机遇以及外资的引入,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上获得双重突破,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0.
苏俊  顾佳 《经营管理者》2012,(23):29-30
五十年的风风雨雨,成都彩虹集团由一个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我国家用电热器具和家庭卫生防疫用品行业的主导企业.这一路走来,彩虹发展到今天,刘荣富将其归结为"是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带来的结果,是省、市、区各级历任领导精心扶持和帮助的结果,也是全体彩虹人历经20多载历炼、开拓创新、艰苦拼搏的结果." "彩虹之路"是一条艰苦创业、开拓奋进之路,也是中国民营企业的光辉之路. 遭遇"二全民"时代困境 成都彩虹集团的前身成都市美光角梳生产合作社,成立于1956年,厂址位于成都市西糠市街27号一座庙堂改造的院宅,仅有140平方米的简陋厂房,主要生产角梳、章盒、烟杆等骨角制品.1966年开始部分转产生产打米机和汽车小配件.1972年试制钻床夹头成功后与成都染纸生产合作社合并,迁址到一号桥头,东城拐街14号.1973年更名为"成都钻床附件厂",主要产品为染色纸、钻夹头、打米机、汽车小配件.  相似文献   

11.
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的前身是原国营新兴仪器厂,隶属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为国家"一五"期间的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为我国无线电遥控遥测等高科技国防建设做出过重大贡献。与其他"东调"企业不同的是,成都航天通信设备有限责任公司享受了"一厂两策"的优惠条件,中央政策和地方政策相结合,破产工作和搬迁工作相继进行,走上了一条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12.
《科学咨询》2004,(21):6-7
编者按:高科技论坛是本届高交会的重头戏,在历时4天的展会期间,共举办了"知识产权战略和企业竞争力国际研讨会"、"国家高新区发展战略研讨会"、"全国清洁能源汽车发展论坛"等6个论坛、吸引听众2000余人次,与会海内外专家围绕各领域的热点问题进行研讨,还与听众互动,卷起了最新的各相关领域知识浪潮.  相似文献   

13.
成都是一座流连忘返的城市,对国人如此,对外国人亦然.越来越开放的成都,正在吸引着来自全球各地的人到这里工作、生活.在成都他们生活得怎么样?他们能否融入这个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他们与成都人如何共处并互相影响?记者走近这个"特殊"的群体,为你揭示这群和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城市的"不同"的他们.  相似文献   

14.
像极了巴黎     
成都这座城市,充满了情调,到处都是文化的痕迹.成都文人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展示着一个别人不知道的成都 从有确切记载算起,成都已有2300多年的历史. 早在公元前四世纪,蜀国开明王朝迁蜀都城至成都,取周王迁岐"一年成邑,二年成都",因名成都,相沿至今. 事实上成都一直是中国历史上别名最多的城市之一,除"天府之国","锦城"之外,成都还因为城中遍地种植芙蓉花而获得"蓉城"这一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名字,同时也是最最适合成都气质的称呼.  相似文献   

15.
李静 《经营管理者》2012,(21):19-21
火辣辣的麻婆豆腐、随处可见的麻将馆、悠远宁静的茶文化、杜甫李白的美丽诗句……成都的魅力似乎说也说不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已授予成都"美食之都"的称号,但在那些爱上成都的外国游客心里,使他们着迷的远远不仅是美食.  相似文献   

16.
徐浩程 《决策》2008,(2):24-25
2008年2月1日,"三个集中"的缔造者冷刚被任命为四川省水利厅厅长. 从成都龙泉区算起,经双流、成都、德阳,这是冷刚仕途的第五站,其中主政双流的县官生涯是其精彩的仕途轨迹之一:正是在双流,冷刚进行的十地流转试点被誉为"第三次土地承包",而在十地流转基础上形成的"三个集中"更是成都城乡统筹的突破口和"成都方式"的核心.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红"不仅是一种颜色,更是一种"红红火火"的美好愿景. 2012年这个秋天,"彩虹" "红"了.一夜之间更"红"了. 56年前的"彩虹",是一家连年亏损,资不抵债,濒临破产,靠借贷度日的合作社成都市美光角梳生产合作社,自从有了刘荣富,"彩虹"的命运便开始逐渐变得"红"起来: 1973年,"升级"为成都钻床附件厂,在"民选"厂长刘荣富的带领下,开始在成都独家生产染色纸、钻夹头、打米机、汽车小配件等;1983年,在刘厂长的继续带领下,上马电热毯、电熨斗等小家电产品并一炮走红,两年后实现利润85万元,"钻床附件厂"正式改名为成都市电热器厂;1993年,与成都百货站、重庆百楼大楼等十多家法人单位组建成都彩虹电器(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众心所向,刘荣富继续被股东们推举为董事长……2011年,"彩虹"实现销售收入达7.2亿元,实现利润8000万元. 不难看出,一路走来,"彩虹"从来没有离开过刘荣富这个"贵人". 显然,"彩虹"因刘荣富这个人物而"红". 众所周知,今天的"彩虹",早已"红"遍大江南北,甚至长城内外.其营销网络遍布全国300多个大中城市,"彩虹"系列产品早已畅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欧美、中东、东南亚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彩虹"牌电热毯、电热蚊香片产销量不仅连续20年居全国同行第一,其"彩虹"牌电热毯也连续二届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彩虹"牌电热蚊香片更是行业唯一的"中国名牌产品"."彩虹"商标,早已成为"中国驰名商标". 所以,"彩虹"也因"彩虹"品牌而"红".  相似文献   

18.
编者按:本刊上期刊登了题为《东调:成都发展的成功典范》一文,对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成功经验进行了概括性的介绍.从本期起,本刊以"企业搬迁看东调"为题,对成都"东调"的主体企业实施搬迁改造前后的深刻变化进行连续报道,以期深入提示成都"东调"成功的内在根源,更为具体地提供工业区结构调整可资借鉴的经验做法.敬请关注!  相似文献   

19.
汪安佑  郭琳 《管理学报》2009,6(5):658-663
通过对"干中学"模型与"研中学"模型的学习效应和经济效应的比较,说明"干中学"模型的学习效应是有限的,"研中学"模型能推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因而产生的经济效应和社会效应都大于"干中学"模型;进而根据演化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了"研中学"促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的演化模型,从而揭示了"研中学"模型在促进高科技企业自主创新中的核心作用;最后依据该演化模型为高科技企业推进"研中学"模型提供了策略.  相似文献   

20.
四川龙旺食品有限公司是先租用后购买原成都罐头食品厂部分土地发展起来的冷冻饮品、速冻食品的专业生产厂家。公司以成都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企业搬迁改造为契机,同时引入一部分外资,由私营企业变成了中外合资企业。通过"东调"带来的机遇以及外资的引入,在生产规模和生产效益上获得双重突破,实现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