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供应链金融是传统商业银行授信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各参与主体共赢的局面。供应链金融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商业银行受收益驱动积极开拓供应链金融业务,但对供应链金融的信用风险管理还处于相对落后状态。本文选取宏观经济指标和微观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使用计量经济学方法构建出蕴含宏观经济因素和反映企业内部信用能力的财务指标的MF-Logistic模型,进而对2007年第一季度至2013年第三季度的27组样本数据进行实证研究,并通过实证和规范分析给出研究结论。通过对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的度量和预测,为商业银行提供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预警,并为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传统的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仅仅从贷款企业角度来评价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而且评价企业信用风险时,也集中在贷款企业的财务风险评价上,忽略了银行本身存、贷款结构和风险状况对信用风险的影响,造成了评估主体缺位。作为对众多文献的补充,从贷款企业非财务风险因素、银行风险因素和宏观经济环境风险因素三个方面进行了信用风险因素分析,完善了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3.
供应链金融是传统商业银行授信模式的转变,带来了各参与主体共赢的局面。如何评价并控制其信用风险是供应链金融业务能够得以稳健发展的基础。在供应链金融信用风险理论基础上,对于农业类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进行探讨,建立Logistic模型来度量农业类企业在供应链金融中的风险,以用来判别农业类企业的违约情况,为银行是否对融资企业给予信贷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相似文献   

4.
信用障碍是影响我国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对节能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是信用风险管理的首要步骤.为准确反映节能企业真实的信用状况,运用粗糙集理论构建了节能企业信用风险识别指标体系,信息决策表来自于120组上市公司的财务数据.通过预处理和属性约简,最终筛选出流动比率、应收账款周转率、资产负债率、综合杠杆、存货周转率、净利润增长率6个影响信用风险识别的主要因素,并确定决策规则.经检验,指标与决策规则准确性较高,可用于节能企业信用风险的识别.  相似文献   

5.
在供应链金融的实际运作过程中,核心企业对于供应链金融业务的开展及实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鲜有文献站在核心企业考虑其参与的风险。为此,在对现有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基础之上,构建了核心企业参与的风险识别池,并运用问卷调研、 MIMBI模型及ISM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对其风险进行评估。研究表明电信企业参与供应链金融过程中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供应商财务状况和商业银行风险体系健全与否,为电信运营商开展供应链金融服务提出可参考的意见。  相似文献   

6.
发展供应链金融是健全具有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型现代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全球产业链竞争的压力持续增加,供应链金融作为一种面向供应链所有成员企业的系统性金融服务,能够以核心企业为中心,有效整合上下游企业的信用资源,增强链上所有企业的融资能力,对产业链持续升级具有重要作用.与此同时,由于信用资源的重构,对单一企业来说,其信用风险已经发生了相应的迁移,因此,处于供给端的供应链金融在风险管理方面也亟需进行再造和调整.通过对供应链金融环境下企业信用风险形成机理分析,并利用相关理论实证和经验实证方法,提出适合供应链金融环境下的企业信用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利用沪深两市公开数据对相关指标进行检验和筛选.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金融风潮的兴起,各大金融机构和电商都在积极抢占市场。现阶段中国互联网金融的核心是金融规则和对风险的控制,尤其是对信用风险的控制更是有待探索的难点问题。本文采用真实的金融市场数据,模拟了应用信用风险度量(KMV)模型测算公司信用风险状况的全过程,分别求出样本公司资产价值波动率σA、违约距离(DD)和预期违约率(EDF)。通过对测算结果的检验与分析研究,证明了将KMV模型应用于互联网金融中对企业信用风险的评估,在现实中拥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为将来研究如何形成规范化、流程化的线上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8.
物流金融业务不仅可以解决制造企业的融资瓶颈问题,推动物流企业的业务拓展,还可以为银行业的金融创新提供条件。但是这种新兴的业务在给商业银行提供诸多利益的同时,也带来了一定的信用风险。文章分析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的影响要素,构建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物流金融信用风险评估模型。  相似文献   

9.
随着企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信用风险随之发生着变化。当前,我国企业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着风险防范意识比较淡薄,企业管理体制不够完善,企业抵御风险能力较弱,企业诚信环境不够优化等突出问题,对此,必须着力在切实增强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意识,加大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沟通力度,健全完善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机制,不断提高信用风险防范管理水平等方面下功夫,促进企业不断全面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论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在经营活动中面临的主要风险。随着我国金融开放程度的加深,银行业的信用风险有日益加剧的倾向。在国际银行业信用风险管理日趋量化、系统化、信息化、动态化、综合化和法制化的新趋势下,我国很有必要从中汲取先进经验,开发出适用于我国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并着力于拓宽征信渠道、健全信用管理机构、构建商业银行对个人和企业的信用评价体系及完善信用风险管理的法律体系。  相似文献   

11.
中德文化差异比较—从中德称呼语的不同谈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比较汉语和德语中对称呼语的不同定义以及两个文化群体对家庭称呼语,泛亲属称呼及家庭称呼语社会化的不同运用出发,并通过研究与此相关的社会现象,探讨其根源文化的差异.而这种文化的差异又是和教育传统的差异紧密相连的.文章指出,在研究跨文化交际的今天,只有扬长避短,找到两国教育的正确融合点才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2.
对1891年的热河金丹道起义,早期学界研究认为,是长江领域的反洋教斗争在辽西地区推向高潮的一次斗争,是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但是在笔者们梳理史料过程中,发现事实非如前所说,而实为蒙、汉民族间的一次血腥仇杀。蒙、汉民族为此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怎样看待民族冲突,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3.
“大众化教育”的来临对过去“精英教育”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大学数学作为高等教育中几乎涵盖所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在多元化的高等教育体系中不可能再维持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它应采用分层次教学模式,即从学校层次、学科层次及学生层次上进行分层次教学。  相似文献   

14.
关于新形势下高校科研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的发展 ,科技的进步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 ,高校不仅肩负着人才的培养重任 ,同时也是科技发展中一支重要的力量。本文探讨了加强科研队伍建设的重要性 ,以及目前科研队伍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5.
心润之策--论中国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普通高等学校艺术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模式;中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理论艺术教育学也应有独特的学科结构及其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6.
清代江西溺女风俗中的"奢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奢嫁之风是清代江西社会奢靡风气的一种表现,也是明清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商品经济越发达的地区嫁资越昂贵;同时,在传统社会中,嫁妆是女儿在诸子平均析产方式下间接参与娘家财产分配的最常用的方式,因而富裕人家为了防止女儿分割财产,更愿意采取溺女这种方式来维持他们原有的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奢嫁"是当时社会各阶层尤其是富裕阶层溺女的主要经济原因.  相似文献   

17.
关于加快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四个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既要求我们加快人口的城镇化和区域的城镇化,更要实现经济意义上的城镇化;传统的城市化道路可以说是一种失败,因此应该扬弃;至于国外比如美国、英国等国的城镇化道路可资借鉴但不可照搬.  相似文献   

18.
对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了两者在产生根源、表现特征和所发挥的政治功能上的异同,认为,中日两国的“新民族主义”都具有狭隘、非理性的特征,但由于中国的新民族主义与国家当前的整体利益不符,所以它并没有成为主流政治意识形态;而由于日本的“新民族主义”与日本右翼力量相融合,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已上升为国家主流的意识形态,从而更具有危险性和危害性。  相似文献   

19.
《穿裘皮大衣的维纳斯》是奥地利作家利奥波德·莫索克的代表作,它讲述的是一段关于男性受虐倾向的故事。小说中男性带着强烈的受虐倾向,自愿成为女性的奴隶,被女性鞭打、虐待。有人说在这个小说中男女之间的性别关系发生了改变,女性终于成为了男性的主人。然而,通过对小说人物和情节等的分析,就会发现,小说表现出的依旧是男权文化下的男尊女卑性别关系。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历史研究中,教案史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而地区性教案的研究又是近代中国教案研究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内蒙古地区因其在清朝独特的地位和清政府对此地区有别于内地的管理方式,其教案的发生又有其特殊性,因此对于内蒙古地区教案研究将更具典型意义。通过对内蒙古地区教案现有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总结,希望以此为基础为日后内蒙古地区教案问题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