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异化与归化从语言与文化两个层面考察译文在源语文化、源语语文规范与目的语文化、目的语语文规范的翻译取向 ,是文学翻译批评的崭新视角。本文从异化与归化的角度 ,分析探讨了在翻译中如何把握汉语四字结构运用的度 ,提出在语言层面上四字结构归化的度可稍大一些 ,在文化层面上四字结构异化的度稍大一些这一论断  相似文献   

2.
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一向作为专制主义政治体系和政治生活的牢固精神支柱和文化土壤发挥重要作用。它在 特定的自然和社会环境条件下产生,形成和发展受地理条件、生产方式、社会政治结构及文化等因素影响。它的基本 特征表现为:伦理型的政治认知评价模式,大同社会的主要政治价值取向,权威主义人格的个体心理层面反映。  相似文献   

3.
政治文化作为一种社会政治现象,反映着国家和民族客观的政治历史和政治现实。臣民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政治文化的基本构成,其价值结构表现在君权至上的价值准则、宗法纲常的人治传统、清官圣人的政治期盼、权利主体观念的泯灭四个层面,是一种带有明显奴性特征的政治文化。公民文化作为一种现代与传统、东方与西方文化之融合的政治文化,本质上是一种民主的政治文化。培育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是中国政治民主化进程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4.
课程价值取向:含义、特征及其文化解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价值取向是指课程价值主体按照当前的认识水平,以一定的客观价值标准为依据,在课程价值实践过程中表现出的心理倾向与行为趋向.课程价值取向具有关系性特征、历史性特征和实践性特征.深入分析课程价值取向发生的文化前提、变迁的文化基础以及变革的文化自觉,将有助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深化,建构符合社会进步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的课程文化.  相似文献   

5.
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取向决定了学前传统文化教育的性质、特征和内容,直接影响到相关教育活动的方向与质量。我 国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具有幼儿本位、幼儿生活和文化传承的价值取向,但是,在实践中价值取向产生异化,造成实然状态与应 然价值取向不一致。具体表现为:学前传统文化教育功利化、表演化和复古化的倾向。实现学前传统文化教育价值回归的有 效路径包括:回归幼儿主体,重视体验教育;回归生活本真,尊重幼儿生活逻辑、注重幼儿生活情致;立足传统,面向现代,注意 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相似文献   

6.
文化的习得性、文化构成的层次性和教育的双重文化功能是教育对文化界说的三个最基本方面 ,文化对课程的价值取向、教育观及人身心发展特点的影响决定了文化是教育的“生态环境” ,教育的文化功能 ,主要表现在教育具有文化传递功能、文化选择功能、文化变迁功能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不仅是一种政治现象,而且还是一种文化现象。不仅表现为一种政治进程,而且还表现为一种文化进程。通过回顾佛教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与发展,进一步从文化的传播和进化规律分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必然性,从文化的交流、整合层面阐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可能性,并进一步论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深入发展的特征——时代化、大众...  相似文献   

8.
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原文化由表层物质文化、中层制度文化和深层精神文化组成,其基本特征通过这三个层面表现出来,具体总结和分析这些特征是我们传承和创新中原文化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9.
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全球文化的和谐化发展.不同文化与宗教以及意识形态的多元分歧与冲突,是全球化时代不容忽视的热点问题,同时由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高度的市场化使各种文化接触和涵化的机遇空前.文化与社会是两个不可分离的领域,中国应充分利用文化市场融入全球竞争,通过人的流动与社会化的教育实现农业和农业社会文化向工业化和城市化文化社会结构转型,逐步构建不强调国籍、民族、地区等差别的三层次文化社会结构.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具有认同性,在理论品质、思维方式、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方面具有相通的地方。毛泽东在开辟和推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的历史进程中,表现出高度的自我觉醒、自我反思和自我创新意识,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相似文献   

11.
武夷山朱熹研究中心、安徽省朱子学会、江西省上饶师范学院朱子文化研究所联合主办的"朱子学与东亚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主要就朱子理学思想内涵及其教化作用、朱熹的教育思想与书院建设、朱子学及相关的文献学研究、朱熹的生态伦理思想、朱子学的源流与海外传播等专题进行研讨,丰富了朱子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2.
大学城建设是高校教育的沿革,大学城教育应承袭其所在大学的办学理念与优良传统,作为大学城办学的指导思想,彰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使学术研究与教书育人并驾齐驱,并合理、有效地引导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从意识形态建设的高度提出的一项战略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和价值追求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呈现出多样性特点,其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也呈现出多样性趋势,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与构建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当务之急。在大学生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必须把学生作为意义的主动建构者,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要通过引进新的教育理念加强主渠道建设,充分发挥主阵地的重要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还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主建构。  相似文献   

14.
腐朽的西方文化、残存的封建文化、庸俗的娱乐文化、不良的网络文化、独特的宿舍文化以及新奇的广告文化等,是不良文化在高校的主要表现形式,不仅使大学生产生消极社会心态、价值取向出现错位、身心受到摧残,还会对大学生的行为产生误导。因此,高等学校不仅要注重教育和引导,还要注重抵制和防范,从正反两方面消除不良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解决学校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的全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教学工作,就要落实办学定位,坚持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坚持"以人为本",凝练办学特色,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切实加大教学投入,深化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6.
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迄今为止已成功举办三届.第三届全国法律文化博士论坛在湘潭大学和张家界隆重举行.本届论坛强调学术争鸣和开放思想,与会代表主要围绕少数民族与外国法律文化、中国古代法律文化、中国近现代法律文化三大主题进行了热烈的探讨.在"圆桌论坛"平等对话的活跃氛围中,来自全国各地十多所高校的教授和学生言谈精彩、对话深入、高潮迭起.  相似文献   

17.
博纳兼容:浙东文化的恢宏品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浙东文化虽衍展于浙东地域,却并非是高纯度的本土文化,原因何在?文章从浙东文化的主体结构,浙东学人的知识结构与浙东学术的独特风格三个方面作了剖析,认为主要是在开放性的运作机制中形成的博纳兼容的恢宏品格驱使它多元并茂,五彩缤纷并不断走向辉煌的顶点。  相似文献   

18.
两岸高等教育论坛为两岸高等教育界沟通桥梁,促进两岸高校交流,值得肯定。两岸高等学校应强化以学生为中心之合作办学思想,辅导高等学校学生积极参与两岸高校交流活动、从动态中学习实用之知识与经验,成为两岸高校合作办学之真正受益者。建议扩大两岸论坛之参与层级、辅导交流生举办学术活动、媒合企业捐助两岸高校交流、成立交流奖助金、架设两岸高等学校交流网等,承接两岸已有之交流模式,开创丰硕之未来。  相似文献   

19.
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费希特在以"自我"为中心的知识学体系基础上,对大学的本质、学术自由及大学教师的使命等高等教育思想进行详细阐述。他认为,大学作为人类智慧不断延续下去而设置的机构,以"学术自由"为其存在的内在本质,以教师和学生作为其重要的组成部分。而教师是神圣理念的传承者、学科知识的传播者和道德风向的引导者,这些高等教育理念一直成为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20.
高校教师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职业。首先,高校教师的教学权力一直遭到来自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的限制或左右。其次,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时主观上会掺入教师本人的价值观,这将会降低作为学术研究本身所追求的价值。作为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在课程讲授时务必向学生讲明哪些是政府所要求的价值导向,哪些是教师本人的价值观,哪些是作为学术研究本身所要求的价值所在;教师在行使教学权力的过程中,务必从来自政府的"行政权力"和来自本人的"自我价值"狭隘性中跳出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