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夏家店下层文化石城发现于本世纪四十年代。1994年中外联合对阴河中下游进行了调查,共发现60多座石城。这些石城分布在阴河两岸及其支流的山岗和台地上,具有明显的防御性质。从城的分布规律和内部结构上,可以看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社会分化日趋严重,已跨入文明时代。  相似文献   

2.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最早的青铜文化,创造这种文化的先民们在赤峰地区生息繁衍了一千多年,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存。近年来,夏家店下层文化考古进展迅速,特别是大规模防御设施“城堡”的不断发现,为我们探索这种文化的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相似文献   

3.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兴盛于中国北方西辽河地区一支早期阶段青铜文化。本文通过对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聚落分布以及诸多遗址周边自然地层与文化层的孢粉研究结果分析,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集中分布于赤峰南部黄土丘陵台地区,并向河谷台塬、河漫滩等适宜农业开发的地域推进,加之这一时期相对优越的气候环境的影响,促进了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农业经济的高度发展。  相似文献   

4.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我国北方年代较早的青铜文化 ,距今有 40 0 0多年的历史。主要分布在以西辽河为中心的北方地区 ,是北方民族文化的先驱。夏家店下层文化有以三足器为代表的典型器物群 ,明显区别于西辽河流域的新石器考古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以农业为主 ,兼营畜牧、狩猎的复合经济形态 ,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是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先民 ,先后在西辽河流域生息繁衍了近千年 ,创造了丰富的物质和精神财富 ,做为商文化的源头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夏家店下层文化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距今三、四千年以前,在燕山南北的广阔沃土上,居住着一支强大的氏族部落集团,终年与大自然搏斗,开拓了壮丽的山河,为我国北方创造出一种富有地方特色的古代文化,考古学上称之为夏家店下层文化. 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祥地,是燕山北麓的老哈河.辽西和昭乌达盟地区为该文化的分布中心.这一带古遗址分布相当稠密,文化堆积4-9米厚,延续时间之长、遗物遗迹之多,是非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北方古文化中,夏家店下层文化属于晚期新石器时代文化及早期青铜时代文化,距今4000-3500年。内蒙古赤峰市元宝山区地处老哈河西岸,境内的元宝山花果山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和原公格营子乡古山发现的几处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都有独特的文化内涵,具备了村落群规模。通过对遗址的发掘资料研究可探知,当时这里人口密集,农业、畜牧业、手工制造业非常发达,揭示了该地区北方夏家店下层文化所反映的社会文明发展进程,说明了老哈河流域也是中华北方文明的发源地。  相似文献   

7.
蒙古东南部、辽宁西部及河北北部地区是考古学意义上的辽西区,这一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分布密集,居住址堆积丰厚。房址层层叠罗和墓地顺序排列所反映的居住连续性和稳定性极强和大范围的文化统一性,说明距今4000—3500年左右,这一地域活动着一支十分活跃而又强大的部族,为辽西和内蒙古东南部地区历史上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从文献记载与考古发现的结合分析,商文化起源于东北地区是有考古证据可寻的,那就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即先商文化。商人入主中原后,吸收了各地不少文化因素,其面貌有很大变化,与原住地的商文化已有了很大差别,但其主体文化因素,仍不时透露出浓厚的东北文化特征。本文通过对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发展过程及其文化特征的分析,至少可以认为,燕山以北的辽西地区已形成了统一的地区性国家,而创造和使用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部族应是活动在北方的部族。  相似文献   

8.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早期青铜文明,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分期、器物工具、聚落和经济结构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9.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早期青铜文明,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分期、器物工具、聚落和经济结构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0.
辽西红山文化和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方国)时期辽河文明发展的两个重要阶段."红山古国文明"在中国北方文明起源中具有先导性的文化意义;夏家店下层文化虽相当夏商和西同初期,但不是先商之源,而是北方多元中心的先秦"燕亳方国"文化.辽河文明构成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总体格局中的一元.  相似文献   

11.
燕北地区两种对立青铜文化的自然环境透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从考古学文化的空间分布、聚落遗址的规模形态、生产工具的组合等方面,探讨了燕北地区夏家店下层与夏家店上层两种青铜文化的不同土地利用方式特点,及产生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差异的自然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12.
通过考察二里头文化所在的豫西地区和发现夏家店下层文化的内蒙古赤峰地区的考古记录,比较两种文化的年代、内涵、特征及两地的相互影响,可以看出:二里头文化代表了一个比夏家店下层文化控制地区更广大的国家政权,但两者的社会制度并没有根本差异。为此,本文对传统的周边地区社会形态是中原政治文化扩张的结果的观点提出了质疑。距今约三千年,酋长制在中国不同地区出现,部落贵族为了巩固其统治,加强与其他部落贵族的相互联系,遂形成了所谓“相互作用圈”,所以说,外来因素在各个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国青铜时代早期北方的一种重要文化遗存,其中药王庙类型的城址尤其引人注目。药王庙类型城址及其聚落群,反映了城乡对立的形成和早期国家机器的运转,标志着公元前1600年左右燕北地区已处于早期文明阶段。  相似文献   

14.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青铜文化,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物质文明和经济形态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5.
夏家店上层文化是燕北暨西辽河上游地区一支青铜文化,该文化在中国北方史前史中具有重要地位。本文围绕该文化的分布范围、类型、物质文明和经济形态等问题,就学界相关研究做简要概述和介绍,以对该文化形成一个整体认识。  相似文献   

16.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大甸子基地出土的玉器约有80多件,器型和种类繁多。根据考古资料,其中一部分属于前期文化、同期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还有一部分因资料不足未能确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7.
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址大甸子基地出土的玉器约有80多件,器型和种类繁多。根据考古资料,其中一部分属于前期文化、同期诸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还有一部分因资料不足未能确定文化属性。  相似文献   

18.
中国的铁器时代开始于春秋时期,所以将春秋晚期至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族遗存视为青铜文化是不妥的。长城沿线的青铜文化以张家口为界分为东西两区。东区的大坨头文化不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燕山南北的青铜器窖藏分别属于围坊三期文化和魏营子文化。西区以朱开沟文化和李家崖文化为代表,而且二者有继承关系。  相似文献   

19.
西辽河地区工具类玉器是东北地区玉器主要种类之一,从兴隆洼文化、红山文化到早期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工具类玉器伴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其社会功用也不断变化——从兴隆洼文化早期的使用功能发展到红山时期以祭祀、敬神功能为主,再到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以装饰为主要功用,通过工具类玉器的发展轨迹反映了社会的进步。  相似文献   

20.
西辽河古文化是指在西辽河地区发展起来的五种新石器文化和两种早期青铜文化。距今八千年以前的兴隆洼文化处于新石器时代中期发展阶段,这是目前整个东北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 发展水平最高的古文化遗存。后起的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富河文化以及小河沿文化,都受到它的深刻影响和重要推动。红山文化晚期和小河沿文化时期,西辽河地区已经进入全石并用时代。此时这里已经出现了早期的方国。到了距今四千年以前,西辽河地区出现了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代表性的文化遗存是夏家店下层文化。夏家店下层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开端,也是大国出现的开始。商朝中晚期以后,由于气候环境的变化,西辽河传统的农耕文化南移中原。继之而起的是夏家店上层文化,从这个时候开始,西辽河地区的产业结构发生了重大转变、即一步步由农耕转为游牧。深入探索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形成。西辽河的古城古国,西辽河的古代岩画,关于游牧文化起源等重大课题,是赤峰红山文化学会面临的首要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