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绪论第一节文学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一、文学是通过作家头脑对社会生活的能动的反映一切文学作品都是作家创作出来的。作家创作的目的是为了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这种思想、感情就是人的意识。就存在与意识、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两大领域来讲,文学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它是人类认识生活和反映生活的一种形式,是客观现实在作家头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在一些错误论理的影响下,文学创作要求作家深人生活、反映生活的提法受到某些人的批判、非议和嘲弄。他们认为这样的提法是“并不触及任何文艺创作中的内在规律”,专注于这类说法是“文学回归自身的障碍”。随之而来的是“主体意识论”异军突起,一时间成为文艺理论界的热门话题。在文学创作领域里,文学主体性引起了普遍重视,其作用也得到了极大加强。他们夸大和抬高“主体性”,把文学的“主体性”与社会生活绝然对立起来,并且竭力攻讦文学反映生活是直观反映论,认为这种直观反映造成了文学的悲剧,并断言作家只有凭借自我意…  相似文献   

3.
<正> 列宁在一九○八年发表的评论列夫·托尔斯泰的文章中,提出了“列夫·托尔斯泰是俄国革命的镜子”这个著名论点,同时指出:“如果我们看到的是一位真正伟大的艺术家,那末他就一定会在自己的作品中至少反映出革命的某些本质的方面。”(《列宁论文学与艺术》第一册,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第281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原则。列宁在一系列评论作家作品的文章中,在哲学著作中,从不同角度对这一原则作了充分的论述。本文试图探讨一下列宁关于文学反映社会生活本质的理论。  相似文献   

4.
列宁说:“物、世界、环境,是不依赖于我们而存在的。我们的感觉,我们的意识,只是外部世界的映象。”(《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毛泽东说:“作为观念形态的文艺作品,都是一定的社会生活在人类头脑中反映的产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文艺作品既反映了客观现实生活,又渗透着作家的思想感情,是客观的物象和主观的意象相统一的产物。中国古典文论中的“情景交融”说.是符合这一文学原理的。所谓“情”,指的是“意象”,所谓“景”,指的是“物象”。所谓“交融”,指的是二者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北大同学强调“民间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这是完全正确的,但慎重分析不够,有些矫枉过正,甚至有些地方根本就错了。把我国文学分为“民间文学”和“作家文学”两类,并分别论述,使人感到有两条线存在,看起来前后有拉扯,有不完整的感觉。在谈到“民间文学”时,则认为它是我国文学的主流,是滋育“作家文学”的土壤。不可否认,“民间文学”的地位必湏提高,但是否就非要提到“主流”的地位上不可呢?我们认为这样作是不符合文学史实的。文学起源于劳动,最先产生了民歌,可是随着社会分工的产生,精神生产和物质生产也就分了家。马克思说:“由于分工的结果,艺术天才只是集中地表现在个别人身上,而广  相似文献   

6.
社会为文学艺术家提供创作素材,文学艺术家为社会塑造典范。文学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又给生活以积极影响。 文学艺术是客观现实生活在作家头脑中的反映。文学艺术是一种社会现象,又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可是,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的文学艺术和客观社会生活的关系问题,却历来众说纷纭。文学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反映这一命题,几十年来已经成了左右我国社会主义文坛的定论。然而,前几年,又有人“犹抱琵琶半遮面”地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所谓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7.
从广义来说,凡是反映本乡本土生活,具有民族和地方色彩的各个国家、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文学,都可称为该国家、该民族、该地区的“乡土文学”。现在我们所说的台湾乡土文学,不仅是一个地域的概念,而是特指“五四”以来台湾的现实主义进步文学。台湾省作家叶石涛认为:“所谓台湾乡土文学应该是台湾人(居住在台湾的汉民族及原住种族)所写的文学。”这种文学“必须是跟广大台湾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的事物反映出来的意识,……即居住在台湾的中国人的共通经验,不外是被殖民的、  相似文献   

8.
“艺术乃心灵之物,这意味着对艺术的任何科学研究都将是心理学的,它虽然也可能涉及到别的学科,但心理学总是必不可少的。”——M.J.弗里德兰德受自然科学的影响,欧洲十九世纪现实主义(又称“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都自觉地以“文学应具有科学真理的精确性”作为创作的最高理想,文学必须“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是他们创作的基本原则。然而,文学是精神的产物,“只有通过心灵而且由心灵创造活动产生出来,艺术作品才成其为艺术作品。”因此,由于作家的个性、心理素质、精神品格的不同,批判现实主义潮流中的不同作家,在“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的过程中会形成不同的创作风格。按理,对于此类文学现象的认识并不是十分困难的事,亚里斯多德早就指出过:“由于诗人个  相似文献   

9.
陶淵明(365-427)生活在东晋的后半期和刘宋的初年。这时是“玄言詩”这个反現实主义文学潮流弥漫整个文学創作領域的时期。“玄言詩”的特征,无非是以老庄思想为其主要內容的抽象的哲理詩,既少生活形象的感受,又少生活现实的反映,它是最沒有艺术生命的东西,把文学引向了末路穷途.这正是当时大士族地主阶级空虛的生活与思想在文学上的真实反映。陶淵明正处在这样一个文学发展的历史时期,他能够不受  相似文献   

10.
文学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但这反映决不是生活的复制和照像。由客观客体到精神客体,即由生活真到艺术美,还必须经过作家主体的艺术加工和创造。从审美角度说,文学创作在反映生活时,是对生活之真、科学之真的超越;是作家在生活之真的基础上,充分调动和发挥作家主体的能动作用,运用情感逻辑对生活之真在更高层次上的超越。 超越是文学创作的基本要求和规律。  相似文献   

11.
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高尔基,一向将文学视为巨大而重要的事业。早在本世纪开始时,他就针对一些作者在创作中出现的编造、杜撰、虚假以及空谈喊叫、观点直露、低级庸俗等问题,反复强调“文学是以其真实而才伟大的一种事业”。在文学工作中“一切都应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指出“文学是属于真实的领域”。对这个问题作了大量的不厌其烦的论述。  相似文献   

12.
报告文学这种介于“报告”与“文学”之间的独特的文学样式,自三十年代传入中国以来,已有五十年的历史。它能堂而皇之、毫无愧色地登上文学的殿堂,还是近十年来的事。特别是最近几年,报告文学作家多注意于某一社会问题的调查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上反映了生活的广度和深度。我们应该为报告文学创作的这种发展态势唱赞歌。本文却想提出几个问题,似供报告文学作家和读者思索。  相似文献   

13.
<正> 纵观目前对改革与文学的讨论,我认为有相当多批评家对于文学与改革的关系作了狭隘而片面的理解,这突出地表现在对于“改革文学”的规定上。以为只有描写改革题材的文学才是改革文学,这仍然带有以往把文学当成运动工具的痕迹。文学不是生活的镜子式的简单映照,它有自己的特殊规律和作用于现实的特殊方式。文学创作是一种富于想象的创造性活动,文学作品是一种具有审美目的的审美结构。从与生活的关系上看,真正的文学从来都不是建立在与现实认同的基础上,而是建立在对现实的离异或超越基础上。在艺术的审美结构中,蕴含着作家对已经发生的现实生活的认识与评价,和对理想生活的追求与赞美。但是,以题材来规定“改革文学”的性质。就容易导致艺术创作与现实认同,这就不  相似文献   

14.
<正> 在前一段的文化研究热潮中,文艺理论界论述文学和社会生活的关系时,也提出了“文化视角”的命题,很多作家也都曾从这个角度撷取社会生活,出现了不少“文化小说”、“文化电影”。对于这个曾经发生过不小影响的文学形象,现在应该如何认识呢? “文化视角”应该是最适合文学反映社会生活的视角社会生活是丰富、复杂的多面体,人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从不同的视角去认识,从不同的角度去撷取材料。经济学家可以从经济的角度,政治学家可以从政治的角度,哲学家可以从哲学的角度,去认识,去撷取。文学家呢,当然应该从文学的角度了。但是文学比这些社会学科内容宽泛得多,从什么角度去认识,怎样撷取社会生活,就不是那么简单的了。”  相似文献   

15.
<正> 社会的日益开放,打开了作家的视野,出现了多元发展的趋向,使我们已难找到文学发展的共同模式.在全国文坛异军突起的强大阵容面前,广东文学这几年来的确是被冷落了.广东文学界正陷入一种难以平衡的“涨落”的困惑中.纵观广东文学,我们不难发现,我省文学确实存在着许多的局限与不足.概括地讲,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内容浅露,反映的生活面狭窄,语言结构粗糙(主要指中青年作家).造成这些不足的原因很复杂,但主要原因还应该从作家的文学素质方面去追寻.因为,广东文学就其总体的立足点来说,作家更关注的是社会的变革,以近距离描绘生活大潮为焦点,注重捕捉时代的足  相似文献   

16.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变革的历史进程,出现了一个以反映改革为主题的文学浪潮,有人把它称为“改革文学”。尽管这个名称不那么确切(与其称它为“改革文学”,不如称它为“改革题材文学”),但作为一个新的文学浪潮而雄踞文坛却已成为事实。大批反映改革生活的作牖的出现,向我们的文艺批评和理论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新的课题,诸如改革题材文学在新时期文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反映改革中的矛盾和斗争?如何塑造四化创业者、改革带头人的形象?等等,都有待于我们进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7.
先锋文学是泛指一种处于流动状态的居于时代前沿的探索性、实验性的文学。在20世纪9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6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小说具有某种先锋品格,而“70年代”出生的女性作家小说只是外在形式上的先锋,其内质却是精神虚弱的媚俗。  相似文献   

18.
一个时期以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曾受到各种非难,一种比较突出的表现是:有的人认为《讲话》论述的只是当时面临的一些问题,“今天,历史条件发生了新的更大的变化”,所以,“我们对《讲话》就需要重新探讨”,“要把《讲话》作为历史文件看待”。而在文艺创作中,则表现为对时代、人民严重的疏离,主张作家应淡化主题,脱离社会,超越现实;有的则受西方现代派影响,在作品中传播消极、颓废的世纪末情绪;有的则提倡以直觉从事创作,反对理性介入,主张作家对所表现的内容“愈是不清楚,作品愈能传达人生的真实和丰富”;又有一种“还原生活”的意见,“反对作家人格对小说的侵犯”,还有的主张“玩文学”……  相似文献   

19.
<正> (一) 革命文艺在整个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问题,历来为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家们所关注。马克思、恩格斯当年就已经提出了革命文艺应当表现无产阶级的生活和斗争,只是由于时代的局限,他们还未能全面阐述文艺在革命事业中的应有的地位和作用。第一个对这个问题作了精辟论述的是列宁。他在一九○五年写的《党的组织和党的文学》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党性原则。他认为,“对于社会主义无产阶级,文学事业不能是个人或集团的赚  相似文献   

20.
“创作自由”意味着作家所具备的主观条件的日趋成熟。近几年来,我国作家的思想素质和艺术素质都有了显著的提高,文学的认识,概括和表现能力也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而“创作自由”的完全获得,也还需要进一步的努力。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意志自由只是借助于对事物的认识来作出决定的那种能力。”①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