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医院公示语是公示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翻译规范与否直接影响到在我国境内工作和生活的外籍人士.对宁波市10家医院的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按照莱思提出的文本类型学理论,将采集的公示语语料分为三种文本类型,对每种文本类型的公示语英译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与分析,研究规范方法.结果显示,文本类型决定翻译策略的原则,对医院公示语的翻译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加强和旅游业的蓬勃发展,要让外国游客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刻的了解,得到更轻松更便利的服务,国内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克里斯汀娜·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注重对源语文本进行分析,适用于所有文本类型和翻译过程,尤其是实用型文本。本文通过对应用文本分析模式翻译公示语进行研究,重新审视国内公示语的翻译问题。以四川三星堆遗址的部分公示语及其英译文本为对象,分析其文本内外因素,发现文本分析模式对公示语翻译具有很高的指导作用。在分析四川三星堆遗址公示语的信息型文本、感染型文本及信息型兼感染型文本的基础上,应用克里斯汀娜·诺德的环形模式进一步探讨了翻译过程,认为景区公示语的每一个翻译过程都应该符合翻译纲要。  相似文献   

3.
公示语汉译英是应用文翻译的重要部分,有其相应的翻译理论和原则。但在实际翻译中,由于对英汉语言、文化差异及公示语特征的重视不够,汉英公示语翻译尚存在诸多不足。为此,本文从应用文本翻译的原则出发,结合英汉语言、文化及文本差异,在充分重视公示语注重"信息传递目的"这一特征的基础上,以译例对比的方式,探讨汉英公示语翻译的灵活性。  相似文献   

4.
随着汉英公示语的普及,对公示语翻译的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关注.公示语是应用性很强的感召类文本,具有提示、警告、警示、劝导、感染等功能.公示语的翻译重在语用功能对等以及达到与原文相同的交际目的.本文基于语用翻译理论,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的语用等效现象,指出当前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信息累赘、文化误译、对原文语用意图的曲解以及用词中式思维等问题.译者应在语用等效的前提下,灵活处理原文,使译文地道、自然,符合目标语的语言规范和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纽马克按照语言功能将文本分为表达型、信息型和呼唤型三类,而公示语具有指示性、提示性、限制性和强制性四种功能。根据纽马克交际翻译理论,公示语应归于呼唤型文本。在公示语翻译时,应突出其属于呼唤型文本的特点,以确保公示语能够准确传递信息。  相似文献   

6.
旅游景区公示语的信息功能主要体现在为国外游客提供景点的主要信息。承德市普宁寺风景区简介汉英公示语翻译修改为可行的翻译文本后,能够完善公示语翻译的信息功能与祈使功能。  相似文献   

7.
旅游景点公示语翻译在旅游翻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根据莱斯的文本类型学,旅游景点公示语可分为三大类:信息型、表情型和呼吁型。不同类型景点公示语的功能、语言特点、翻译策略各异。然而,对于复合型景点公示语,翻译时应采取灵活的翻译策略凸显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8.
公示语的交际翻译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示语是常见于公共场所为公众提供信息服务的一种特殊文体.公示语翻译的目的是让受众准确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目前,我国公示语翻译存在的问题主要是语用语言失误和社交语用失误.译者在翻译公示语时.应了解中西文化差异.将译文读者的文化习惯放在首位,遵循交际翻译的策略.  相似文献   

9.
生态翻译学视角下的公示语翻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活动作为人类交际行为重要组成部分,是和自然界的活动相互关联的。公示语翻译在人类社会发展、经济建设中起着重要的信息传递作用,是对外宣传与交流的重要手段之一,具有极强的社会功能。结合生态学原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研究公示语翻译的跨语际、跨文化转换活动,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层面对公示语翻译的文本进行研究,不仅拓宽了公示语翻译研究的领域,而且为公示语翻译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0.
常州市区公示语翻译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示语是城市的名片,公示语的翻译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形象.文章通过对常州市区公示语翻译现状的调查分析,探讨了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公示语翻译的基本要求,并就如何应对公示语翻译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公示语翻泽代表了城市的人文素质和整体形象,越来越受到公众尤其是翻译工作者的关注。从功能派翻译理论提出的“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探讨公示语的翻译,依据调查的实例对重庆公示语汉英翻译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随着近年来生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不断深入,城市公示语的英汉翻译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针对恩施州对外宣传公示语和一些旅游景点标识语的译文,分析了翻译过程中出现的硬译、误译、漏译、语法不通等现象,指出译者必须熟知公示语的语言特点和功能,注意文化背景和心理因素,才能使译文具有可接受性,从而达到对外交流和宣传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小议公共场合标识英译之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公示语翻译中出现的种种问题及产生问题的根源,同时探讨了如何依照公共标识的社会功能和语言特色规范公示语的翻译。  相似文献   

14.
国内城市公示语的翻译,历来为方家所诟病。有的译文不符合英语表达习惯,充斥着中式英语痕迹;有的冗余过度;有的译文措辞不当,辞不达意;有的译文不规范,违背相关的国际标准或国家标准。通过对我国公示语英译现状的调查研究,认为零散的实例、传统的研究方法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当前形势的需要,要实现公示语英译的规范化,应建立相应的管理机制,应有立法的支持,同时应充分利用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建立全国公示语"双语平行语料库"。  相似文献   

15.
公示语翻译关系到一个国家或城市的对外形象。在对安徽省公示语英译现状进行了调查后,以JefVerschueren的语用综观论为理论基础,提出了相关的公示语英译策略。在公示语英译过程中,译者只有从认知、社会和文化的整体角度出发,才能得出准确、得体的译文。  相似文献   

16.
公示语是指在公共场所等处书写或设置的各种标牌或警语。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公共场所的双语标识也越来越多,作为一种特殊的交流媒介,人们对于公示语这个能够展现中国国际形象,体现城市文明水平的窗口也越来越重视。本文从英汉语言的特点和差异出发对英汉公示语的表达方式的异同进行比较分析,旨在说明公示语翻译背后的语言文化影响以及探索公示语互译的策略与技巧,为汉语公示语的英译提供合理思路。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中国国际化进程的加快,公示语英译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本文分析了公示语的语言特征及当前公示语英译的现状,并从翻译目的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翻译策略,以期使公示语英译规范化和标准化。  相似文献   

18.
针对公示语翻译问题,采用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探讨了从生态翻译学视角去研究公示语汉英翻译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并对泉州城市双语公示语作了生态翻译学角度上的评析。研究表明,生态翻译学作为一种基于生态学途径的翻译研究,其理论构架可以为公示语汉英翻译研究提供崭新的视阈;生态翻译学指导下的公示语汉英翻译关键在于译者能否基于"翻译生态环境"之下做到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等多维度的适应性选择转换。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与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日益频繁,英语公示语亦如雨后春笋般遍布于全国各车站、公园、景区等公共场所。但由于缺乏统一的管理,英语公示语翻译却不尽如意,错译、乱译、死译等现象比比皆是,有时甚至出现拼写错误的现象。本文根据公示语的“静态”和“动态”意义及用词特点,从语际转换的角度分析使用‘对应式’和‘替代式’转换模式来规范翻译英语公示语的设想。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公共标识语翻译已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其翻译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在国际上的形象。以翻译美学理论为基础,通过分析公共标识语的英译现状及其美学特征,试图提出公共标识语的主要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