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为了提高少数种族和妇女等社会弱势群体在公共和职业生活的参与程度,许多国家规定了积极行动政策,但这一政策引发了政治上和司法上的激烈争论。对积极行动的争议反映出若干理论之间的对立,主要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理论、群体权利与个人权利理论之间的对立,这种情形在美国得到了鲜明地体现。我国积极行动面临的问题与美国不尽相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同样需要妥善处理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群体权利与个人权利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从2 0世纪70年代起,有影响的自由主义平等理论不断涌现,引发了自由与平等的关系、自由主义平等能否成立等问题的讨论和争论,这极大地促进了对于平等问题的理论思考,增加了人们对于平等问题的关注。本文正是通过对这些争论、思考和关注的认真辨析,力图展现出当代西方政治哲学发展的一些新路向。  相似文献   

3.
从少年时代至中国共产党成立前夕,早年毛泽东的平等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否定与超越自我的过程。从平等意识的萌芽到主张共跻圣域,从崇尚人格平等到要求民族平等,从设想试办"新村"到马克思主义平等观的确立,青年毛泽东的平等思想对其一生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2004—2012年31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构建主效应模型和调节效应模型,验证了收入不平等对消费不平等影响的主效应,以及家庭债务等变量对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间关系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从全国层面来看,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收入不平等程度低于消费不平等程度。家庭债务对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关系具有较强的调节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收入不平等与消费不平等之间的差距;从区域层面来看,高债务地区的收入不平等低于消费不平等,低债务地区的收入不平等高于消费不平等。  相似文献   

5.
平等与自由是近代以来人类所普遍追求的两种最重要的政治价值,但是平等问题只是到了20世纪70年代之后才成为政治哲学讨论的中心话题。本文基于对平等问题的讨论,把现代政治哲学史中关于平等的概念总结概括为两种,即消极平等概念和积极平等概念。通过比较和选择,本文认为只有积极平等概念才真正表达了平等的理想,真正体现了平等的价值,才能够真正解决平等的问题。  相似文献   

6.
从法理上看 ,确立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当事人与当事人之间地位平等的民事诉讼平等原则十分必要。而我国现行民诉法仅仅确立了当事人权利平等原则 ,而且也没有完全贯彻平等原则。因此 ,我国的民事诉讼平等原则应增加当事人与法院之间平等性的内容 ,并且完善我国的民事诉讼制度 ,以便平等原则得以充分实现  相似文献   

7.
美国作家凯瑟琳·斯多克特的第一部小说《相助》深刻揭示了美国南部地区在白人霸权地位下举步维艰的黑佣的生存状态,真实生动地再现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密西西比地区的种族问题。从批评性话语分析的视角对小说《相助》进行文本分析,借助词汇分类、转换、语气系统等分析工具,考察小说中白人和黑人使用的不同词汇、被动句的使用、黑人女佣与女主人对话的语气差异,揭示黑人被动的社会地位和失语状态,以及黑人与白人之间不平等的权力关系。研究发现,凯瑟琳·斯多克特通过运用不同的语言策略巧妙地刻画了黑人的失语状态。  相似文献   

8.
当代美国作家詹姆斯·索特的小说《光年》再现了20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中产阶级的婚姻家庭生活。作品聚焦无聊问题,刻画了娱乐、消费的无聊生活状况,揭示了人们精神无聊空虚的深层根源。后现代美国社会的无聊生活具有疏离、重复、碎片化的特征,人们企图通过发现新奇或越界行为消弭无聊,却仍无法与世界建立真实的联系,无法寻找到人生和自我的意义。小说对无聊的描写体现了作者对美国后现代时期丰裕年代的透视以及对人类主体存在意义的反思,具有存在主义的后现代特点。  相似文献   

9.
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平等的认识上,佛教主张宇宙万物本质上的平等,即"众生平等",包括人与人之间平等、有情众生之间平等、有情众生与无情众生之间平等."众生平等"的理论依据是佛教的缘起理论,其实现途径可从国家、团体、个人三方面入手."众生平等"思想对维护世界和平、保护生态环境及完善人格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界普遍认为海明威的《太阳照常升起》是美国现代小说史上的经典之作。从1926年小说问世至今,批评者对该小说的研究不断深化。20世纪80年代之前,学者分别从小说与"迷惘的的一代"之间的关系、作家的个人流放经验、小说与圣杯神话之间的关系等角度入手,对小说的主题、人物、叙事结构进行研究;80年代之后,学者借助更为丰富的作家传记、手稿资料和多元的文学、文化批评理论,在书稿考证研究、性别与种族身份研究、叙事研究等方面取得了更加丰富多样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1.
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美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小说中知识分子夫妻之间的权力关系有三种模式 :竞争、控制、平等 ;两种性质 :压抑性和生产性。作者在小说中 ,对压抑性的权力关系作否定、贬抑的描绘 ;对生产性的权力关系作肯定、赞美的描述。贝娄的小说通过揭示男女知识分子之间的权力关系 ,突出了这些女性人物本身的知识品格和职业道路。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年代以来,女性主义迅速向传统学科渗透。为配合联合国“将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的方针,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各国教育行政部门制定了一系列规划以实现性别平等的主流化。女性主义在艺术史、艺术批评和艺术创作等方面的介入为艺术教育引入女性主义提供了思想资源。本论文结合视觉艺术、音乐、表演艺术等艺术教育的主要方面,从女性主义作为知识、观点和教学法三个层次探讨了在艺术教育中实施性别平等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红字》是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长篇小说,在美国文学领域引起了世纪之久的关注和评论.霍桑在《红字》中通过对黑男人和印地安人的刻画,表达了反对奴隶制、对黑人奴隶的同情和对印地安人尊敬与赞扬的态度倾向,揭露了父权制社会是种族压迫的根源,揭示了小说的主题——建立一个人人平等的和谐社会.这对美国社会严重的种族问题也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4.
平等是人类文明的信条,现代平等权已经从形式性平等过渡到实质性平等,从要求适用法律平等到要求立法平等。作为新一代人权的社会权,苛以国家积极的作为义务,以保障公民实质性平等权利的实现。当前,这种平等的社会权利在中国广大农民身上仍极其欠缺,因而亟待法律对农民的社会平等权手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黑色幽默派是美国文学史上的重要流派之一,在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之后,对中国当代小说的语言、主题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从和地域文化相结合的黑色幽默、表现改革开放后城乡文化冲突的黑色幽默,具有写实基础和风格的黑色幽默3个方面讨论了美国黑色幽默文学对当代中国小说价值取向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人性论是关于人性本质的论题,对墨子人性论思想的研究不能囿于对人性善恶的探讨,可从多方面加以观照。墨子的人性论思想主要体现在提倡人人平等、反对天命论、主张尚贤举能、崇尚功利主义等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庐隐作为亲历“五四”妇女解放大潮的新女性作家,创作的小说凸显着鲜明的女性意识,而基督精神对她的女性意识的表达有着深刻的影响,具体体现在:一、平等与博爱思想催发了女性意识的觉醒,使之在追求个体的独立自由的同时,勇于担当社会责任;二、女性意识在现实的突围中陷入困惑,在忏悔与皈依中不断挣扎以寻找出路。基督精神渗透在庐隐的小说创作中,增强了庐隐女性意识表达的迫切性和厚重度,使之散发出永久的文学魅力。  相似文献   

18.
亚里士多德著述中存在丰富的平等观思想,在交易生活领域其平等观所具体化的多层次公正观能够为多元损害救济制度提供思想资源,在伦理生活领域其平等观所具体化的“尽能力回报”观点也有助于提示我们注意民法介入现实生活的程度。   相似文献   

19.
黑格尔的契约思想是值得我们关注的。黑格尔认为契约是平等主体之间建立在相互意见一致的合意基础之上的协议,契约充分肯定了人的自由和平等,契约使人从等级特权的人身束缚之中解放出来,契约使个人的才能得以施展,使人的个性得以倡扬,从而使社会充满了活力,因而契约具有历史的进步性。不过,契约平等具有形式平等与实质平等两个维度。由于契约能力等原因,契约形式平等背后可能隐藏着契约的不平等,这是我们必须要加以注重的与预防的。我们不能仅仅局限于、满足于契约的形式平等,我们应关注契约的实质平等与社会的实质平等。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代政治哲学的平等理论中,约翰·罗尔斯的“民主的平等观”在其中处于主导地位,也经常处于纷争的中心,它面临着右翼和左翼的双重批判:右翼批判其提供了太多的平等,左翼批判其提供了太少的平等。无论是右翼的批判,抑或左翼的批判,往往重视民主的平等观中的“差别原则”,忽视了作为民主的平等观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机会的公平平等”,但是这些批判确实指出了罗尔斯的平等理论的重要困境,即消解了个人责任。罗尔斯不应仅以“社会基本善”作为判断处境最差者的标准,如果民主的平等观要实现自我救赎,那么它必须扩展其理论视野,并对人们因何属于处境最差者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