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一部世界史,记载着人类千百个民族成败兴衰的历史。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中华民族曾经前进在世界民族的前列——当我们已进入封建社会,开始创造灿烂的封建文化之时,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民族还停留在奴隶制时代,甚至原始公社阶段;然而,到了近代,当我们仍在封建社会的后期徘徊之时,西欧、北美诸现代民族却一跃而起,远远超至到世界大多数民族的前面。  相似文献   

2.
在中国20世纪文艺思想发展史上,1942年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界碑。这一年,抗日战争进入关键时刻,然而坚守着独立思想的解放区文艺界的现代知识分子却放弃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权利,从而放逐了思想。如果我们超越具体的历史环境站在整个20世纪文化发展史的制高点上来看,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是现代知识分子和传统知识分子的最大区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赋予现代知识分子的灵魂。因此,我们应当向解放区文艺界的现代知识分子在《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前对独立思想的坚守表示敬意,而对之后他们由于特定战争环境而不得不对独立思想的放逐表示惋惜和理解。但是,我们又必须历史地看问题。我们应当看到,中国现代知识分子在那个关系到民族危亡的时刻,“以天下为己任”的历史使命感、救亡图存的民族信念支撑着他们,他们对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的放逐为的是抗战的胜利和民族的解放,因此,我们必须尊重历史,毕竟那不是历史的错误,而是历史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一个古老而勤劳的民族——赫哲族,是五十六个民族中较小的一员。“她”居住、生活在祖国北疆的三江平原上。这个古老而又弱小的民族,在几千年的沧桑岁月中却创造发展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化艺术,从赫哲妇女用桦树皮剪成的各种图案,到赫哲人的鱼皮裤和图腾“海东青”,都充分体现了赫哲图案的历史价值,同时也丰富了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我们在研究创新这种图案文化的同时,也要将其融入美术教学中,以便更好的借鉴发展这个少数民族的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4.
二战之后,族裔民族主义开始在一些已经被确立为民族国家的国家中生长和繁殖,而其号召口号依旧是对共同历史记忆、血缘和文化的追溯。因此,我们必须看到,无论从何种角度去谈这一过程,各个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都无外乎是一种想象、创造、继承与历史的关系。民族主义、民族国家作为一种历史的产物,其必然要存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当今世界,民族国家仍然是国际间最有势力的共同体,这是我们必须要面对和承认的。  相似文献   

5.
历史进入80年代以后,无论是早已进入现代化的西方发达国家,还是正在走向现代化的东方国家,都遇到了一些前所未有的新问题,使得人们对支撑其社会运行的某些深层文化观念发生了怀疑,于是反思传统文化热成为一种世界性的潮流。我们这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民族,在迈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提炼传统文化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并在此基础上对其进行反思与改造,同样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这里我们从科学文化角度讨论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  相似文献   

6.
<白鹿原>在我国90年代长篇小说创作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凭借其对历史的创造性追问和深沉而厚重的反思力量,以"民族秘史"的身份向人们讲述了一段"民族岁月".陈忠实选择了地处关中平原、几乎集中代表了民族文明和历史的白鹿原,虚构我们民族的历史图景,以此去勘探我们民族的存在,揭示民族历史的真实存在状态,以及这种存在在合理与非合理、真实与荒诞之间的困境.本文将从民族文化的层面,来考察<白鹿原>所反映的关中伦理文化面对复杂的人性、社会、民族、历史而日益走向困境的状态.  相似文献   

7.
王兴国 《船山学刊》1991,(1):140-146
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传统的伟大民族。在祖国现今的广袤版图上,从远古时代开始,就有许多不同的民族聚居在同一地域,也有许多相同的民族散居在不同地域。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这些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域之间,一方面互相交流、互相汇合,从而逐步形成了统一的中华民族和统一的中国传统文化,另一方面,在这种交流和融合的过程中,  相似文献   

8.
经济全球化已是一个正在发展的大趋势 ,但是“文化全球化”这一命题却需要我们进一步探讨。文化是一个多层次的、宽泛的概念 ,而各民族的文化存在各自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因此我们不应轻易地认为经济全球化会马上带来一个全球文化的一体化。商品流通是互利的 ,文化交流也是互动的 ,文化接受是历史的选择和群体的实践。认为单一文化或“美国文化”将会主宰全球的看法并不正确 ,而事实上中国文化也在全球发挥越来越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本文就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当代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作了阐述,认为中华民族 传统文化包含古代、近代、现代民族传统文化等三个方面的内容,而每一个历史时期,民 族传统文化均有自身的特色。并从民族传统文化的延续性、兼容性、继承性和自我保护性 等重要特性阐述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和不断发展的历史缘由。进而以广东在社会 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践中的具体事例说明继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发扬民族传统文化在 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的作用,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严肃而深奥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在中国历史文化发展进程中,伊斯兰教的中国化是个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它既在中国缔造了一个新的民族(回回),在文化上实现了在中国的地方化、民族化,却又保留其独有的民族文化特色。而在伊斯兰教中国化的过程中,马注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相似文献   

11.
我们中华民族在自己几千年的历史中,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对东方以至全世界的文化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这丰富的文化遗产中,爱国主义诗歌是最光辉灿烂的篇章之一。它是我们民族的悠久历史培育出来、我们民族高尚的品德情操凝结而成的最鲜艳最芬芳的花朵,同时,它又是我们伟大的祖国母亲哺育自己子女的最甜美、最富于营养的乳汁,永远给予我们斗争、前进的无穷力量。  相似文献   

12.
傣泰民族多元复合的民族文化特征与民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傣泰民族是在长期的迁徙过程中不断融合多种民族和多元文化形成的族群。傣泰先民固有的百越文化因素与华夏文化因素、印度文化因素、东南亚文化因素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相互交融、整合,形成了傣泰多元复合的民族传统文化。因此,今天的傣泰民族主要是文化人类学意义上的民族群体,而非种族或血缘上的族体。我们研究傣泰民族的形成和发展应着重于文化因素,而不是血缘因素和与之相关的民族源流迁徙。  相似文献   

13.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各民族共同为祖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我们从各民族的文化中,都能察觉出民族间文化的相互吸收与交融的现象。这种彼此的交融,无疑是推动各民族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文化发展的历史也告诉我们,各民族的文化在相互吸收交融的同时,又均保持着各自的传统特点。从而,也就使我们统一祖国的文化更加丰富多采。  相似文献   

14.
论儒家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优秀文化传统的民族,中华民族创造的灿烂的古代科学文化,是全人类的宝贵财富。但是,众所周知,我国古代虽然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化,但并没有引发出近代意义的自然科学。所以当西欧从十五世纪末开始进入商品经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时候,我们却落伍了。而造成这种落伍的原因,文化不能不是一个重要的因索。本文试从儒家传统文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谈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
我们加强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 ,应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建设现代文化。一个民族的传统文化 ,是植根于民族地域的古老文化。一个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是一个民族所创造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的结晶 ,体现了一个民族的精神和基本特色 ,无疑是应大力加以传播和弘扬的。但是 ,民族地区的文化建设 ,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 ,还应积极吸纳人类的一切先进文明成果 ,特别是灌注和融合进改革开放的时代精神 ,这样由传承而创新 ,在创新中而承续 ,进而创造新的现代文化 ,让民族文化具有永不停止的创新性 ,保持着持续发展的活力。加强民族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6.
文献作为一种物化了的精神财富资源,是人类思想和智慧的结晶.民族-地方文献是民族文献与地方文献的有机结合,是历史与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我们创造新文化和促进社会进步不可缺少的文化资源.由于历史上的战乱和长期以来轻文化、轻文献的错误观念的存在,造成内蒙古自治区各类文献工作部门在民族-地方文献上的大量缺藏,给自治区的各项建设尤其是学术、文化建设带来巨大而深远的负面影响,也造成了相当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才浪费.因此,在当前民族文化大区的建设中,加强民族-地方文献工作是不可忽视的任务之一.  相似文献   

17.
民族体育是一种历史悠久、引人注目的,存在于世界各民族文化与生活中的,与现代体育概念既有相通性,又有差异性的民族文化现象。而传统是一种文化遗传,是世界各民族文化的基石。因此,民族传统体育又是世界各民族自身发展历史的时代产物,是各民族体育运动生命力的展现,也是历史留给我们的重要体育文化遗产。历史悠久的藏民族是中华民族大家庭中的一个重要成员,丰富多彩的藏族传统文化是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宝库中的一朵奇葩,西藏的民族传统体育是藏族传统文化的主要内容之一,是在号称“世界屋脊”的雪域高原特定的自然、社会和宗教的环境中…  相似文献   

18.
一、精神文明建设是人的建设1.文明与粮种文明。"文明"一词兼具规范性和历史性,既有相对稳定的概念表征,又有历史发展阶段打下的不同烙印,由于和"文化"概念的交叉使用,又被门予了民族的和地域的色彩。实际上,我们可以认为,文明是指人类已经系统化了的或者说成型了的而又在社会交往中被确认表明"成功"的生存方式。因此,它是一种价值判断。从其被开始使用就与"进步"相联系,它也因此指称发达的社会生活与民族群体。即便是极端的历史悲观论者斯宾格勒也把"文明"作为一种文化成技阶段的标志;当然,他认为文明又是衰落的开始。而一般认…  相似文献   

19.
古代汉族入桂及其对广西社会历史发展的影响玉时阶广西古称百越之地,是南方壮侗语诸民族的主要生活聚居区。春秋战国之后,汉民族开始源源不断地从中原地区进入广西,逐渐改变广西的民族成份,进而影响和促进了各民族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广西社会历史文化的发展。_一、...  相似文献   

20.
人类历史领域是有别于自然规律的自由王国,其特征是世界性、未来前瞻性和开放性。因此,历史哲学断不是如同中国文化那样停留在封闭的自然民族状态,而是进入开放的面向未来的历史和自由的视野。自由的历史领域以人为本,而在必然的自然领域,人却是手段。自然和历史,民族和世界,既往和未来,封闭和开放,必然和自由,是两个分离的领域。自然界没有历史和自由,历史中也没有必然。历史同自然脱离,形成逐渐向上却充满艰辛的道路。民族的概念从属于自然,而不是从属于历史。越是民族的,就越是自然的;越是历史的,就越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