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MDA-1型调制域分析仪是在分析国外同类仪器测试功能的基础上独立设计、自行研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该分析仪采用二进制EDT技术实现无间隙采样,采用全集成化的模拟内插技术,主机高速部分采用中、大规模ECL器件,低频及控制逻辑采用TSPLSL门阵列电路,提高了整机的集成设计可靠性。整机的系统软件工作在Windows95平台上,采用Visual C++下拉式菜单的窗口方式及线性、非线性自适应滤波的数据处理技术。 MDA-1型调制域分析仪@科卞  相似文献   

2.
在介绍了虚拟仪器概念的基础上,提出了虚拟逻辑分析仪的设计原理和设计方法。为了提高仪器的性能价格比,采用了多路并行分时存贮原理来提高存贮速度,使之用低速存贮器件实现了高速存贮的目的。同时,减小了仪器尺寸,提高了电路可靠性。仪器的后处理充分利用了PC机的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使之具有十分良好的定时分析、状态分析、触发跟踪和各种显示能力,并支持友好的用户界面。文中所讨论的虚拟逻辑分析仪原理和设计方法对各种虚拟的设计均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为实现某多通道雷达接收机,设计了一种带数据预处理功能的八通道数据采集系统,其具备LINK口和CPCI总线两种高速输出接口,单通道最高采样频率为125 MHz,分辨率14 bit.讨论了系统硬件解决方案和软件逻辑实现,实测结果表明该系统有效位数高达9.9 bit,通道延时差为40 ps,已成功运用于某雷达接收机.  相似文献   

4.
论述了侵彻引信系统的数据采集系统设计与实现。该系统采用MEMS阵列式加速度传感器获取冲击过程中的加速度值,将可测量加速度范围提高105g以上。利用FPGA芯片实现八路并行数据采集,通过对输入数据的有效选择和64阶数字FIR滤波处理,实现了高速冲击加速度的高精度测量;同时减小了引信数据采集系统的体积,提高了系统的可靠性,便于维护与升级。  相似文献   

5.
在工业控制中,数据采集和处理是不可缺少的环节之一,通常微机数据采集系统中,为了便于设计和协调工作,都习惯用单一CPU担任数据采集和处理工作。但在适时节拍要求十分严格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中,单一CPU时常会因大量的数据输出和人机对话事件的发生,而直接影响数据采集系统的正常工作,造成部分数据的丢失。为了弥补单一CPU在高速度、多任务数据采集系统中的这一缺陷,本文提出用双CPU共同管理,多任务高速数据采集系统。系统的设计方案,原理框图如下:  相似文献   

6.
LA64100逻辑分析仪主研人员陈光王厚军谭钧徐建南章小兵LA64100型逻辑分析仪充分利用了个人计算机硬、软件的丰富资源,使其具有很高的性能价格比,且具有友好的Windows多窗口图形用户界面(GUI),使用十分方便。LA6100型逻辑分析仪的主要...  相似文献   

7.
文章设计了一种基于无线传感网定位技术的监护系统,详细阐述了系统结构、硬件电路和软件程序设计。实现了无线生理数据采集、节点定位等功能,有效克服了传统监护系统的弊端。通过实测和分析,系统性能稳定,满足应用要求,具有较高市场价值。  相似文献   

8.
针对专用伪随机序列发生器的不足,对基于高速数据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及其产生作了较深入的研究。阐述了伪随机序列的几种码制和产生方式,提出了基于高速数据发生器的伪随机序列设计的一般原则和方法,并给出了典型伪随机序列在高速数据发生器中的设计实现和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一种用单片FPGA实现的实时、多任务、高速图像处理系统。该系统承担着提高信噪比、压缩数据量、Stokes参数观测和仪器及观测模式控制等任务。针对一个星载系统,采用了核心逻辑片内冗余、设计了相应的冗余管理线路等可靠性设计技术,采用了放置片内测试和校验模块等可测性设计技术,使系统工作时钟达40 MHz,图像处理速率达100 Mbps。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综机设备试验台测控系统,该系统应用虚拟仪表技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案,实现测试操作,数据采集自动化,提高了测试效率和对被试件的故障定位能力。  相似文献   

11.
从逻辑结构,物理结构,算法实现三个基本知识点和数据在不同阶段的存在形式这一线索出发,分析了数据结构课程所包含的主要知识内容,以指导学生从"三点一线"出发来学习数据结构课程知识。  相似文献   

12.
数据是统计的语言。统计数据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政府、企业的科学决策和现代化管理。因而加强统计数据质 量的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从分析当前我国统计数据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入手,提出 了加强统计数据管理、提高统计数据质量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图书馆信息的大量增长,如何提取表面上庞杂无序的信息的内在联系以供读者使 用成为当前的重要问题。数据挖掘就是这样一种技术,可以从大型数据库中挖掘先前未知的 、有效的、实用的信息,并使用这些信息丰富知识或做出决策。文章给出了数据挖掘在图书 馆业务中的应用, 运用分类分析技术对流通记录、检索请求进行分析,并以此分析出文献的 利用率。  相似文献   

14.
数字资源利用的数据统计是反映数字图书馆绩效的重要指标。本文从统计数据的选取、数据的采集方法、数据统计分析、数据逻辑对比、数据规范化处理等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对数字资源的检索效率、用户对检索系统的偏好、系统检索率高低、系统故障率影响,以及统计数据指标的综合平衡、模型构建、规范处理等进行了认真分析研究,为数字资源服务的绩效评估提供了定性和定量方法。  相似文献   

15.
司法大数据是司法活动与大数据科技的结合及其在司法领域的积极运用。司法大数据以裁判结果为载体,融合了立法与案例的多种信息与数据资源,为法官审判案件提供了可依据的数据支持,可帮助法官形成对案件的认知和判断,对司法公正具有积极的“正功能”。但司法大数据在提升审判质效的同时也会因为数据科技的缺陷给司法公正带来“负功能”。因此,应重视数据标准和规范的建设,提升司法大数据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消除“数据陷阱”,让大数据切实助力司法公正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是数字经济发展的核心战略资源。原始数据经过采集、挖掘、流转、应用等步骤赋能社会生产,实现数据作为生产要素的价值。成熟的技术是前置条件,明确的标准是先导条件,完善的市场是保障条件,深度的融合是应用条件。数据要素在生产、消费、交换、分配等各环节的应用,加速了生产方式的变革,催生了新的消费模式,提高了交换流通效率,并且更加兼顾分配的公平与效率,促进了社会的再生产。数据要素兼具经济性和技术性特征,保障数据作为新型生产要素赋能高质量发展,需要加快数字核心技术攻关,加大数字新基建建设力度,加速完善数据交易市场以及加强数据风险安全防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教育大数据助力教育改革,促使教师不断提升其数据素养以适应新时代的教育变革。教师数据素养的构成主要包括数据知识、数据意识、数据能力、数据道德等要素。教师数据素养培养模式是一种促进教师适应数据应用场景,发现数据、挖掘数据、使用数据,为精准的教学供给提供决策参考的长效机制。回答数据"从何来""为何去""如何用"三个问题,是教师数据素养培养的逻辑起点。教育数据需要教师通过教育行动研究去发现,并利用其验证某些教育问题,通过分析反映实然状态的数据来寻求应然的教育应对策略。教师数据素养培养模式包括:计划(确定问题与数据准备)、实施(教学实践与数据收集)、观察(数据分析与学情诊断)、反思(数据循证与教学改进)四个环节。教师数据素养培养策略主要包括营造校园数据文化、搭建教师发展数据仓库、建立跨界行动研究共同体、推动数据素养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教师数据素养的培养应注重与数据驱动的教育行动研究相结合,将"数据"作为深入洞察教育实际和透析教学实践问题的基本手段,经过"数据上移—数据下沉"这一过程,促进教师数据素养的养成,进而促进教师的教学决策由基于"经验"向基于"数据循证"转变。  相似文献   

18.
由于物流管理中存在着海量数据,如何及时、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各种信息与数据,对于制定科学的物流解决方案、提高物流企业管理水平和效益,具有积极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建立数据仓库,利用数据关联及Q型系统聚类分析法,搭建MIS系统模型,最终让决策者在物流管理方面,提出适合企业需要及经济发展的决策,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中,存在管理方式落后、管理质量不高等问题,对此,应借鉴国外先进管理方式加以改进与提高,其中“大数据”与“大数据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先进管理方式,应将其运用于高校教师档案管理工作之中,建立信息化档案管理体制,提升档案管理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