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长期以来,人们习惯于从文献的收藏数量去评价一个图书馆的水平,以收藏之多为荣,却很少从文献的利用率去评价一个图书馆的水平,并不以利用率之低为忧,致使文献得不到充分利用.在此,笔者对某大学图书馆81年到87年开架中西文原版自然科学藏书作了抽样调查.基本情况是:抽查的藏书总数为1784册,总经费为177607元,其中利用册数仅有114册,利用经费仅为10851元,册数利用率和经费利用率均为6%,有少数学科的图书甚至未曾利用,可见该校馆藏文献利用率是较低的.  相似文献   

2.
河北大学图书馆历史悠久 ,馆藏丰富。从 192 1年建馆至今 ,经过了 80年的发展历程 ,现拥有中外文各类图书 2 0 0多万册 ,各种刊物 5千余种 ,电子学术期刊 660 0种 ,居河北省各类图书馆藏书之首 ,在全国高等学校图书馆中亦位居前列。河北大学图书馆始终把藏书建设放在工作的首位 ,早在天津师范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和河北大学天津时期 ,学校图书馆就特别重视对中文古籍的收藏 ,确立了古籍的馆藏地位。这一时期收藏中文古籍 2 62 0 0余种 ,18万余册 ,其中善本 363种 ,4 95 9册 ;珍本 866种 ,80 33册 ;孤本 17种 ,2 38册 ,含盖经、史、子、集四部…  相似文献   

3.
西南大学图书馆收藏古籍16万余册,其中善本古籍2万余册,普通古籍14万余册,在西南高校图书馆中名列前茅,文中遴选该馆部分宋元明清刻本、稿钞本、外国刻本等珍贵古籍,以时代先后为序,在著者版本行格题跋藏印等方面略加疏说,与各位同行共同交流学习。  相似文献   

4.
北京大学图书馆历史沿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大学图书馆是我国历史久、藏书多、规模大的图书馆之一。北京大学创建于一八九八年,原称京师大学堂,于一九○二年设置藏书楼(?)一九一二年京师大学堂改称北京大学校,藏书楼随之改称图书部,一九三一年才正式改称为北京大学图书馆,到现在已有整整八十年的发展历史。北京大学图书馆现有藏书三百四十万册,其中有外文图书九十多万册。最早的藏书是从清代各省官书局调拨的局刻书,并以康有为强学会藏书和巴陵方功惠碧琳琅馆藏书为基础。以后又陆续收进了以收藏版本和敦煌卷子闻名于世的木犀轩李盛铎藏书,以及以收藏戏曲小  相似文献   

5.
最近,我有幸得到日本鲁迅之会访华团(“鲁迅の会访中团”)赠送的一册1981年7月30日出版的《鲁迅之会会报》(“《鲁迅の会会报》”)第3号。在该刊封里影印了鲁迅早年在日本学柔道前在入门誓文后面的署名和印章,这在我们中国还没有披露过,因而是弥足珍贵的。鲁迅的亲笔署名是:“清国浙江绍兴府会稽县城内都昌坊口户主周树人”;在名字下方的印章是篆刻的四个字:“存诚去伪”。  相似文献   

6.
西文善本书,因其年代久远和资料珍贵,不仅对于学术研究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且本身也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一部谷腾堡《圣经》或莎士比亚第一对折本,其价值足以装备一个现代化图书馆。因此在全面评估图书馆藏书质量时,西文善本书应占有一个重要的地位。北京大学图书馆在西文善本书收藏方面有着很强的实力。由于北京大学的特殊历史地位,这里会萃了解放前国立北京大学、燕京大学、中法大学等图书馆的众多瑰宝。然而令人遗憾的是,由于语言上的障碍,这批西文善本书的内容至今鲜为人知。长期以来,它们默默  相似文献   

7.
丁理 《21世纪》2004,(10):18-19
在剑桥,与大家上课的教室相比,图书馆倒像是更为重要的课堂。一周不见得每日都有课,有课也不过三四个小时,但在图书馆查阅资料、借书还书、复印打字,算下来却占了一天中的大半时间。学会用图书馆是一门大学问。剑桥大学的图书馆系统纷繁复杂,每个系或研究所都有自己专门的图书馆,31座学院也都建有或大或小的图书馆。不过最有名望的还属藏书丰富的大学图书馆(University Library),据说英国每出版一部新书,都会送一册到这里收藏。踏入大学图书馆的大门,推动那厚重的旋转门,就仿佛开启历史的暗道,随着一股纸张与腐木混合的幽香,滑入尘封的中世…  相似文献   

8.
鲁迅一生有很多青年朋友,有些当时是在大学图书馆工作。在“文沙扑面,狼虎成群”的岁月里,他们曾默默地给鲁迅的战斗事业以有力的帮助。鲁迅说过:“和我们的文艺有一段姻缘的人,我们是要纪念的!”(《集外集拾遗·〈城与年〉插图本小引》)下面就是值得人们“纪念”的一些史实:  相似文献   

9.
“无名氏”其实有名有姓,他是现代文坛一个怪才,“无名氏”是他的笔名。他原名卜乃夫,又名卜宝南,卜宁,号宁士。原籍江苏江都县,1917年生于南京。 名字怪,行为也怪。简言之,早年他曾在南京中央大学附属实验小学、五卅中学学习。中学未毕业便到北平,居然考取了北京大学。但他鄙视文凭,笃信自修成才,只考但不正式上学。在北平3年,不是泡在北平图书馆,就是溜进北京大学旁听,一直到抗战爆发,他离开北平。此后,他当过《扫荡报》记者,职员。  相似文献   

10.
童秀萍 《社区》2012,(27):52-52
“这是1955年的粮票,离现在都半个多世纪了看看,这儿还有板凳票、番薯票,这些全是头一回看到。”桌上一本本厚厚的收藏册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伙迫不及待翻开一探究竟。粮票、油票、饲料票、彩票、火花、香烟商标……各式各样的收藏小物品让人眼花缭乱。而拥有这些“草根收藏”物品的主人就是家住浙江省诸暨市暨阳街道望云社区美景新村的七旬老人寿元洪。他在得知社区创办“草根文化传播室”之后,特地到社区晒晒自己收藏多年的宝贝。  相似文献   

11.
黄植 《中华魂》2012,(17):20-22
在近代,还没有一所大学像北京大学这样,同国家的命运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的诞生与进步,是近代中国社会和革命历史发展的一个缩影。它本身就是一部读不完的书,年轻人会从这无字的书里感悟到人生应有的价值取向。当我们徜徉在优美的燕园,瞻仰北京大学革命烈士纪念碑的时候,会看到这里铭刻着包括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的革命英烈的名字:李大钊、邓中夏、黄日葵、范鸿劼、高君宇、何孟雄……他们是北大上空永不磨灭的璀璨群星,是北大历史的光荣与骄傲。我相信此时此  相似文献   

12.
读季羡林留德日记,愕然于“一塌糊涂”使用之频,例如“地上满是雪水,一塌糊涂”,“天气仍然热得一塌糊涂”,“他学了一学期,说,难得一塌糊涂”,“昨晚刚下过雨,凳子都湿得一塌糊涂”,“早晨天阴得很厉害,屋里黑得一塌糊涂”.  相似文献   

13.
安徽界首市光武镇黄寨行政村农民黄好德,在村党支部的支持下.创办一个图书馆.至今五年了.藏书上万册,报纸50多种.农民们说它“馆小作用大!”安徽省副省长杨多良称它是“一所没有围墙的社会大学”。这所图书馆从兴办到今天.经历着一个艰难奋斗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日本作为海外西夏文献的主要收藏地之一,全国共有5所大学和1座博物馆收藏有珍贵的西夏文献藏品,龙谷大学则是其中之一。龙谷大学是日本最古老的一所综合性大学,其大宫图书馆收藏有4页手写体的西夏文残片。其中3页为西夏文行书,其内容尚未解明,被定名为“西夏文不明内容论典”。另外1页为西夏文草书,内容被确认为《六祖坛经》。日本西夏学家西田龙雄博士对龙谷大学所藏西夏文书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和译注。“西夏文不明内容论典”的内容被认定与佛教相关。《六祖坛经》则被推定为西夏时期最早的文献之一。  相似文献   

15.
在四川,在属于地震灾区的理县,也就是在嘉绒藏族聚居的甘堡寨,我们赶上了他们一次欢快的结婚庆典,甚至在我们还没有问清楚新郎和新娘名字的时候,一个兴高采烈的送亲队伍就已经离我们远去了,而永远留在我们镜头里的就是这画面上人们肩背手提着的各类的物品,它们都属于是要送到新郎家里去的表达喜庆和富贵的物品,并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嫁妆”。  相似文献   

16.
“211工程”与高校图书馆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为了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要集中中央和地方等各方面的力量办好100所左右重点大学和一批重点学科、专业。力争在下世纪初有一批高等学校和学科、专业,在教育质量、科学研究和管理方面达到世界较高水平。”这项任务就是所谓的“211工程”。 “211工程”是要建一流的大学、一流的学科、育一流的人才、出一流的成果。一流大学离不开一流的图书馆,“211工程”对高校图书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图书馆提供了一种机遇。作为高校图书馆,应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加快发展图书馆事业,为创建一流的大学服务。  相似文献   

17.
中央民族大学图书馆古籍的收藏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央民族大学是国家教委“211”和“985”工程建设学校之一,而图书馆建设也久富盛名。建馆至今已有50余年历史,一直以民族文献为收藏重点,并因其民族特色和文献地位在上世纪80年代成为国家教委所设立的全国民族文献信息中心。现馆藏古籍22万册(件),在北京高校图书馆中,仅次于北大、北师大、人大及清华,在民族高校中位居第一。  相似文献   

18.
瑞安孙诒让(1848—1908)是晚清一位对经学、诸子学以及古文字学都有重要贡献的著名学者.他一生著述繁富,已刊定者有二十余种.未刊行的尚有数种,《经移》盖其一.以其未经刊定,学人未见,故各家著述多无言及是书者.孙氏玉海楼藏书,和孙氏手校、手稿本,现多由杭州大学图书馆收藏.在他诸多的手校、手稿本中,有关《经移》一书的,我见到过两个本子.一是孙氏以江西刻阮元校勘的《十三经注疏》为底本,通校全经,多有朱墨校语于书眉.这个本子,共一八四册,杭大图书馆编《馆藏善本书目》(下简称《书目》)著录作:“经移手稿不分卷”.这部分孙氏校经的成果,我巳依例选录、整理,汇成专著,题作《十三经注疏校记》(下简称《校记》),并撰文介绍,此不详述.另一个本子,就是这里要说的“《经移》稿本”.该稿本,《书目》著录作:“经选节本不分卷清孙诒让撰手稿本有玉海楼藏印.”今按:这个稿本,小三十二开,十六页,中有空白数纸,原题“经移”二字于册端,册中夹有浮笺.  相似文献   

19.
第一次     
第一与第二就一数之差,价格有时会相差极大,生肖中的十二个“动物”的标价都是“平等”的,数年后就出现了“唯猴独尊”,一根“猴毛”能换整“猪”或“鸡”,“猴”依仗的就是“第一”的优势。“第一”的特殊历史位置,使它在收藏中成了争夺目标。说到收藏的价值,除了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最重要的就是历史价值,也可以说是研究价值。追求“第一”,便成了收藏者们的“价值观”。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下五千年,有多少个朝代,有多少个重要事件,有多少个非常时期,就有多少个“第一”,这其中有些是已知的,有些还是未知的,在等待我们收藏者去发掘。另外从横的方面看,大千世界万事万物,哪里没  相似文献   

20.
    
陈永林 《社区》2004,(21):57-57
陈萌接到总经理的电话,要她去一趟办公室,她就猜到总经理又有重要任务交给她这个公关部长了。果然,陈萌一进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便开门见山地说:“限你两个月把‘宇宙公司’的刘诚给我挖过来。”总经理用的是命令的口气。“是。”陈萌满口应允下来,脸上挂着自信的微笑。陈萌的手下人很快查到了刘诚的档案:刘诚,男,1960年生于江西九江。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计算机系,1988年去美国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爱好广泛,最大的爱好是收藏各种奇石……陈萌喊:“停。他爱好石头?行,那你速去收购奇石,无论花多大的代价也要弄来。”两天后,陈萌就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