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许慧妍 《北方论丛》2021,(5):106-115
家庭教育在个体发展与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基础性作用.未成年人道德水平下降、家长养育理念与技能落后反推家庭教育需通过立法的方式规范家庭与政府、社会、学校等外部关系.从家规到国法,家庭教育的公共性日益明显,中华民族家国文化的传承给予家庭教育立法可行性文化土壤.从政策到法律,家庭教育立法是法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地方九省家庭教育立法案的出台,为全国性立法奠定基础.基于家庭教育立法已证成其正当性,从法理基础、立法目的 、立法内容层面,制定家庭教育立法框架,以提高家长亲职教育能力,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国家与社会长治久安.  相似文献   

2.
论建立我国家庭教育的评价指标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骆风 《学术研究》2005,(6):121-125
本文分析了制订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提出了由显性因素和隐性因素所组成的家庭教育评价指标体系,显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长教育观念、家庭教育内容、家庭教育方式和家庭教育策略,隐性家庭教育因素包括家庭人际关系、家长道德素质、家长文化素质、家长生活素质、家庭生活条件和家庭生活方式。最后,对各项指标的涵义作了界说。  相似文献   

3.
早期家庭教育是个重要的话题。“三礼”中的早期家庭教育包含胎教、婴儿教育、幼教等阶段,讲究别男女、明尊卑等原则。贵族和庶人在早期家庭教育中有诸多相同的地方。而且,早期家庭教育讲究循序渐进,符合教育原理。  相似文献   

4.
王正荣 《东岳论丛》2000,21(4):67-69
教育是一个由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构成的系统工程,在培养人的现代素质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家庭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关键。我国现有 3.2亿多个家庭。目前我国的家庭教育虽有进步,但存在不少问题,主要是思想观念陈旧、家庭教育的主要成员缺位、教育方法简单等。进一步加强和改善家庭教育,提高家庭教育质量,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型高素质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5.
家庭教育要走向科学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家庭教育是整个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能否健康成长 ,人格能否完善发展 ,所以家庭教育要实现科学化。家庭教育科学化主要包括三个方面 :家庭教育观念科学化 ,家庭教育内容科学化 ,家庭教育原则和方法科学化。  相似文献   

6.
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父母或年长者怎样对子女或年轻者进行教育的科学。家庭教育包括的范围很广,如营养学、教育学、生理学、心理学、优生学、人才学等,是一门综合性的科学。父母不仅要懂得教育理论,还要在实践中对不同年龄、不同特点的孩子运用不同方法创造性地进行教育,因此家庭教育也是一种艺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家庭教育的科学性和艺术性,一九八六年三月十日至三月十九日,省妇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在省妇女儿童工作培训中心召开了家庭教育工作研讨会,着重探讨了下面三个专题:  相似文献   

7.
为丰富对李大钊的研究视角,探究李大钊教育思想精华,以家庭教育为切入点,对李大钊家庭教育思想进行了研究。认为他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包含理想教育、生活作风教育、学习教育三方面。其思想来源,一是中国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和祖父的言传身教;二是李大钊自身的世界观和思想品德;三是李大钊丰富的教育实践。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是他作为一个伟大思想家的思想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教育史上一份极其珍贵的思想遗产。认真研究和学习李大钊的家庭教育思想和实践,对今天的家庭教育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熊梅  王资岳 《学术探索》2002,(2):128-131
本文通过对昆明地区部分中小学生家庭教育现状 2 3 95份问卷的调查 ,从家庭教育作用、对期望的认识和对亲子观的认识三个方面 ,对家长与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了解家庭教育的现状 ,为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新的信息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家庭教育,是家庭的重要职能.研究家庭教育角色的理论,并着力开发家庭教育角色的能力,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家庭教育角色理论的一般特性、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家庭教育角色理论内容的变化,以及家庭教育角色能力开发的内、外部因素三个方面加以探讨.家庭教育角色理论的一般特性角色理论是按人们所处的地位、环境,所负的责任以及社会对其的规范来解释人的行为的一种理论.它包括角色规范、角色行为、角色认知、角色判断、角色期待、角色评价等方面内容。在以婚姻  相似文献   

10.
<正> 彭立荣同志撰著的《家庭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出版),是一部富于开拓性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佳作。该书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规划了家庭教育学的学科体系,多有创见。家庭教育,是自婚姻家庭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至今万年以来一直存在着的社会生活现象和人类代际间的教化、知识传递行为。古往今来,人类已积累了相当丰富的关于家庭教育的经验、理论和知识,已有不少学者对它进行  相似文献   

11.
家庭教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是人生整个教育的起点.人的教育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它包括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离开了哪一个都不行.但在这项工程中,家庭教育是最重要的,它是所有教育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秦明瑞 《学术研究》2002,(11):133-134
广州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骆风副教授是长期从事家庭教育研究的专家。近年他主持国家和省级家庭教育研究课题4项 ,出版过《现代儿童家庭教育艺术》、《新世纪家庭教育指南》等专著。2000—2001学年他在北大社会学系从事家庭社会学方向的访问研究 ,运用“质的研究方法”探索了北大学生成长中家庭教育因素的影响。现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这项成果《成才与家教———北京大学学生家庭教育探索》一书 ,我乐意推荐给广大家长、青年、中小学教师和有关研究工作者。社会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等社会科学学科早已形成这么一个共识 :即个…  相似文献   

13.
论传统家庭教育思想及其坝实价值开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家庭教育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基础,随着社会的进步,那些封闭传统的观念与方法在如今已显得不合时宜,但是,传统家庭教育中的科学方法和先进的思想精髓,对当代家庭教育,尤其德育建设仍有很好的借鉴意义,值得我们吸收和发扬.本文旨在阐述传统家庭教育的精神内涵和途径,并开掘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4.
郝静 《晋阳学刊》2023,(5):105-110
文章利用已有文献资料,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留守儿童发展的影响进行梳理。研究发现,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相对不足、家庭教育期望较低、家庭教育行为有所缺失,这一状况给留守儿童身心健康、教育发展和社会行为发展带来不利影响。研究认为,促进在城或在乡的家庭团聚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出路。  相似文献   

15.
程嘉  段鑫星 《理论界》2007,(7):100-101
文章论述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特种类型家庭教育方式偏差、过多强调才智教育、言传与身教的背离等问题。随后,进一步明确了家庭教育在未成年人道德建设中的作用,并提出了完善家庭教育的几点对策。  相似文献   

16.
朱熹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既有较多论述,又着力实践。他以"蒙以养正"为基本原则,从儿童的心智水平和认知特点出发,在家庭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了一整套有效的教育方法。朱熹凭借其先进的儒学思维和独特的人生经历,在长期的家庭教育实践中,构建了独特的家庭教育思想体系,形成了鲜明的特点。  相似文献   

17.
王勇 《兰州学刊》2005,(5):352-352,F0003
家庭教育是实现儿童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有效途径.有效的家庭教育能够促进儿童习得社会生活的基本行为规范、培养儿童的亲社会行为和正确的角色意识、帮助儿童建立起和谐的友伴群体;由于我国城乡家庭结构变迁和人们教育观念的转变,当前家庭教育中出现了诸多不利于儿童社会化的因素;为了更好地发挥家庭教育对儿童社会化的促进作用,家庭教育应该紧紧围绕儿童人格独立性培养这一主要任务,不断营造和谐的家庭育人氛围和良好的儿童社会化宏观环境.  相似文献   

18.
省妇联、省教委、省家庭教育研究会于8月16日至19日在福州联合召开省二届家庭教育理论讨论会。会议围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家庭教育”这一中心议题,作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现将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关于社会与家庭教育问题。大家一致认为,家庭教育是一个重大社会课题,是关系到提高全民族素质,为新时期培养合格人才的大事。家庭教育的研究必须从国家、民族、社会的角度来深化探索,必须同改革、建设的大局紧密结合。家庭教育受经济基础的制约,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宏观没把握,微观难突破。  相似文献   

19.
"小艳事件"引发社会的热议和反思,在"小艳事件"背后,反映出一系列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例如,父母在家庭教育中参与度不高、家庭教育方法缺乏科学性、隔代教育困境、亲子关系淡漠、家庭沟通模式不合理等,这一系列问题都是影响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曾国藩一生十分重视子弟的教育。他的家庭教育思想内容丰富且独具特色,传统的儒家思想、中国传统家训思想、湖湘地域文化是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渊源。对曾国藩家庭教育思想的内容和渊源进行探析.以期能给现代家庭教育带来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