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知识管理要求人们对知识资源进行系统有效的管理,以期实现知识的共享、创新和增值。以培养人才、科学研究、服务社会为主要职能的高等学校,更应重视知识管理,注重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而传统的高校学术组织不能很好地实现知识共享,特别是隐性知识的共享。本文从高校学术组织变革的必要性、网络化学术组织的特征和形式、如何有效运行网络化学术组织等方面展开研究,以期建设知识社会下新型的高校学术组织。  相似文献   

2.
当众筹出版的模式由“筹资”走向“筹资—筹人—筹智”一体化时,其在参与知识生产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就显得愈加重要。众筹出版在知识生产方式转型中的贡献主要是通过如下六个方面实现的:知识生产主体的大众化、知识生产过程的即时化、知识生产技术的智能化、知识生产空间的广域化、知识产品生产的焦点化以及知识生产的资本化等。众筹出版在知识生产的远景想象中具有的突出地位,一方面源于网络社会知识渗透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则在于这种出版模式打破了传统知识生产体制的固定框架。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发展的伟大历史进程中,人文学术与社会科学学者在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和造就人才、服务国家与社会、促进国际学术与文化交流等方面,均发挥  相似文献   

4.
论文学网站对网络文学的制约性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学网站是当下网络文学的主要写作与阅读园地,也是由商业资本介入的以公司方式运营的网络媒体.这一网络媒体在组织网络文学的生产与销售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它给写手们提供作者操作系统,以工厂化的方式组织文学生产,以量化的标准衡量产品质量,同时有专业的营销系统,力图以戴尔式的互动系统设置来营销,形成文学产业链和迪斯尼化的消费环境.文学网站作为生产和销售平台以结构性的力量渗入文学写作过程中,促进或造成网络文学作品(尤以网络小说为代表)浓厚的大众化色彩、类型化、超长化或"太监"、"烂尾"等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5.
在"后现代"历史境遇中,传统人文性的知识生产已悄然改变了自己的"密码",呈现出许多新的机制性症候。近年来文化知识界日渐出现的经典"延异化"、知识传媒化、学术媚俗化,都表明知识生产已被"后现代"重新释义,有待人们正确识读并作出回应。  相似文献   

6.
文献回顾的终极意义在于知识生产,因此学术研究中的文献回顾不能满足于一般性的技术性要求,而应该服从于知识生产的意义指引。知识生产的价值在于学术创新,并体现为相对于既有研究的差异性和超越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文献回顾不仅要理清既有文献的学术联系,对其理论得失进行评判和发现学术创新的生长点,同时还要触发对知识生产的合理想像。在知识生产的意义指引下,文献回顾需要从宽泛的主体框架文献中筛选出相对集中的问题相关文献,并以问题的提出为起点,以既有文献对问题的解答为主线,梳理出既有研究的时序推进脉络或类型竞争脉络。文献回顾能否对知识生产做出实质性贡献,取决于文献回顾所达到的学术效度,包括关系效度和批判效度。前者要求展现学术发展的起点、进程和脉络并成为一种知识生产的发现之旅;后者则要求批判性地暴露既有文献的缺陷与不足,为知识生产和学术创新开辟空间。  相似文献   

7.
中国学术的生产、传播和评价等环节有许多令人不解的怪象,这其中比较典型的现象涉及到学术之崇洋媚外、学术之霸权化和学术之课题化。这些怪象背后有其特殊的表现形态、内外原因和影响。清醒冷静地认识这些怪象的本质,可以理解和反思中国学术的现状,从怪象中吸取经验和教训,挖掘出改善学术环境,提高学术质量的理念和举措。  相似文献   

8.
赵凌云 《河北学刊》2004,24(6):5-12
20世纪 90年代以来 ,作为知识体系的西方社会科学正在出现一次全面而重大的转型 ,建基于牛顿经典科学之上的现代社会科学架构的一些基本层面都在发生重大转变。中国的社会科学在走向繁荣的过程中 ,应该重视和回应这种转变趋势 ,调整自己的发展基点 ,实现中国社会科学的中国化。一方面 ,力求生产出具有推进中华民族复兴这一本土价值意义的学术成果 ;另一方面 ,全面参与全球化的学术生产 ,成为社会科学学术生产的大国和强国  相似文献   

9.
中国学术刊物的发展与学术为本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的人文社会科学刊物应当在建构中国学术传统和实质性地推进中国学术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它应最大化地支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发展和方向,亦应在学术生产和学术传统的建构方面不遗余力。但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刊物在一定意义上丧失了其作为研究者个人学术研究的知识参照作用和引领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质性作用,其根本问题在于整个学术界还没有充分意识到学术论文以及刊载这些论文的学术刊物所具有的知识意义。因此,中国学术刊物应建构和加强明确的学术自主性和学术责任感,能够在学术刊物和学术发展之间明确定位,以期推动中国未来学术传统和学术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0.
王丽丽 《河北学刊》2007,27(4):154-158
大学并非只是实施教育的机构,同时也是掌握知识并加以再生产的传播中心。在文学教育方面,大学承担着讲授、评论、组织文学史生产,并将作家作品经典化的一整套程序,在此意义上说,大学教授变成了现代知识的裁判者和传授者,拥有教育体制所赋予的多种权利。洪子诚的《中国当代文学史》、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史教程》、孟繁华、程光炜的《中国当代文学发展史》等三部中国当代文学史著,对中国20世纪80年代的文学创作所作的再评价、再生产和再传播,发挥了"重说"经典、规范知识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高校人才培养中,以学术为本、学术至上的传统思维仍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存在着与就业市场相脱轨等问题.因此,在重视学术的高等教育理念之下必须走教育实践化的道路.本文以学术为本教育方式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了推进高等教育实践化的具体路径.  相似文献   

12.
学术期刊肩负着学术研究导向的使命,在发稿选择上要考虑的问题是:如何在中国化中深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术内涵;如何在推进世界知识体系中建构与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中国形态;以意识形态的凝聚力引领当代学术思潮;积极倡导综合问题的跨学科研究;深入地从"问题规范"来提出问题.凸显问题意识,以问题为中心推进学术进步.  相似文献   

13.
通过探寻大学学术和行政权力的结构体系及其社会和历史根源,提出基于大学的历史使命而统整大学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组织文化,构建和谐、高效、创新的现代大学制度,以实现通过大学发挥人类创造力的组织文化目标.  相似文献   

14.
知识生产是重要的现实问题,但当前主流经济学更关注创新,而忽视对知识生产问题的研究。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和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发展,知识生产活动频繁复杂与知识生产理论落后的矛盾越来越明显。重新聚焦知识生产的理论研究,改变分析范式,成为指导创新实践的必要。经济学对知识生产问题研究的改进应以知识主视角结合跨学科思维开展,并构建统一的分析框架。在“认知产生—方案形成—载体知识化—知识化载体组织—载体实现方案”框架下,生产效率、创新增长等问题得到新的解释:知识生产整体效率来自环节效率的提高,技术多样化通过保证环节不断链以避免技术路径依赖“卡脖子”;认知的产出拓展生产可能性边界,而方案的形成则填充内在可能性空间,两者以不同性质的增长共同构成总增长;载体、组织等形态的变化提高知识产出效率但不直接影响认知产出。进一步地,知识生产将沿该过程进一步分工并形成知识生产的三次产业,知识生产的模式也将进一步变化。  相似文献   

15.
作为人类知识贮存、加工、传递的图书馆,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新世纪知识经济发展的机遇,充分开发馆藏文献信息资源,传播知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是摆在图书馆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 知识经济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是直接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利用  相似文献   

16.
正王波:从主流心理学的学科建制分类来看,您长期致力于团体动力与社群发展、生涯发展与成人教育、组织学习与专业实践、性别与心理治疗,乃至家庭关系等领域的探索。但在具体的学术研究中您又身体力行,以心理教育工作者的身份,而不是心理学家或者治疗者的身份,投入到草根教育与运动的方案中,试图结合在地经验生产具有本土性契合,并能赋予行动者力量的手工知识,为形塑台湾地区心理学的新面貌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种交错的学术生态中,您揭示了台湾地区心理学知识返身解殖的可能路径,从而描绘出人文社会科学在冲突碰  相似文献   

17.
作为特定"场域"的学术系统,总是按照分化与整合的逻辑不断进化与发展.以组织上的横向分部、纵向分层为基础,学术场域进而借鉴行会"对外垄断、内部共谋"的机制,维护学术自由和组织自治.不过这些变化可能导致学术场域的过度分化,滋生过度自利倾向、诱致学术腐败.为了防止过度分化与自利、持续赢得存在与发展的合法性,学术场域一般会从认识论基础、知识操作规则及社会心理基础等方面寻求整合之道.分化与整合机制有助于保证学术场域相对独立地运行,并在一定程度上自我调节学术失范.  相似文献   

18.
包水梅 《学术论坛》2015,(1):160-165
目前,我国学术型博士生教育正处于一个大变革时代,不但社会正在经历快速的变革和转型,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自身也在发生变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知识生产模式转型、学术型博士生教育规模迅速扩大、就业市场多元化等,我国学术型博士生教育面临诸多挑战。事实上,学术型博士生教育中各类挑战和问题的实质,是旧有的培养体制、模式与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和学术型博士生教育发展需求之间的矛盾。基于此,我们需要对传统的学术型博士生教育模式进行改革,明确新时期人才培养的规格与素质,并据此选择合适的培养方式,以应对内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各种挑战、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9.
《东岳论丛》2016,(10):61-66
新媒体时代,学术传播出现了诸如技术便利带来的学术传播全球化、定制化与实时化,传播与评价的大数据化、新媒体化;传播形态多样化、内容丰富化等新特征,这对学术期刊的流程、运营、监管、形态与评价等都提出新的挑战。学术期刊若能充分利用新媒体技术并与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切实以学术服务者的理念来推动自身功能转变,将会实现以学术期刊为核心的学术传播平台重构。实际上,在学者、学术信息、学术评价与受众共同参与建构的学术传播生态中,学术期刊作为传播者,本身即居于链接者的核心地位。强化学术期刊的这一地位,遵循关注学术需求,传播流程全程化;参与学术活动,传播过程开放化;拓展学术圈子,传播对象大众化的建构思路,才能真正建构起由学术期刊主导的学术传播平台,保持学术期刊在新媒体时代的学术影响力与生命力。  相似文献   

20.
ChatGPT和“文心一言”作为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新产品,造就了人机合作进行知识生产(尤其是学术研究)的新形式。以探究数字劳动的含义为例,以人机问答的方式获得机器智能提供的答案,这展现了ChatGPT和“文心一言”可以辅助人进行学术研究的新功用,从而形成人机合作的知识生产新模式。在这种模式中,机器智能在提供资源的概括和简单的文本生成方面对人的知识生产提供高效的帮助,并通过人机问答的互动使这种帮助更具针对性和时效性。通过对机器生成内容的具体考察,深入体验这两款生成式人工智能新产品的实际使用,也可以发现其明显的不足和局限,尤其体现在:由于受限于训练数据集和能够进入的学术资源数据库,其归纳既有知识成果的全面性和准确性与人的要求还有较大的差距,更不能替代人去进行原创性的知识创新。鉴于此,需要理性地看待智能机器为人类的知识生产所能起到的功用,既要前瞻性预测这一新型的人机协同方式对人类未来知识生产走向的巨大影响和积极意义,也要根据现阶段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工作机制,发挥好人在使用提示词等方面的作用,通过人的积极作为来调动智能辅助系统的潜能,在人机之间既有合理的分工又有融洽的互补式合作,来助力学术研究型知识生产活动的开展,并对人作为知识生产的主体始终保持足够的警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