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7 毫秒
1.
作为权力腐败的一种 ,行政自由裁量权腐败因其具有外部欺骗性 ,并未引起应有的关注。另一方面 ,由于行政自由裁量权腐败具有严重的危害性以及近年来该类腐败正呈日增趋势 ,我们必须对其加强研究并采取相应的实际措施。文章分析了行政自由裁量权腐败的内涵、成因和危害 ,并对该类腐败的治理与治理难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行政职能的扩张,行政机关拥有了越来越多的自由裁量权。“权力有腐败的趋势,绝对的权力绝对地腐败。”如何防止自由裁量权被滥用已成为行政法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而具体研究某一类行政行为中的自由裁量权将更有利于指导实践。行政处罚作为一种最严厉的制裁性行政行为,其自由裁量权若遭滥用必将严重影响我国的法制建设。因此,本文针对目前我国行政处罚的混乱状况,本着授予权力与设置相应的限制和救济结合的宗旨,遵循公平与效率结合的原则,对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的规范、监控、救济等问题作法理探讨,以期有利于立法与执法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3.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行政机关在行政执法中运用最广泛、最经常的一种权力,也是我国行政法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文章通过规范行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现状分析,提出问题,进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规制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4.
浅谈行政自由裁量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分析了行政领域的自由裁量权具有行政权的基本属性 ,也有行政自由裁量权独特的属性 ;行政自由裁量权有存在的必要 ,但决不能滥用 ,作者为此提出了有效控制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论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权的核心和主要表现形式 ,它广泛存在于全部的行政行为中。但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认识与法制实践多有不符 ,本文通过阐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界定、种类划分等基本理论问题 ,探讨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行政自由裁量是行政法治化趋势下的具有合法性与价值合理性的"非制度"领域.在具体的行政实践过程中,行政主体可能会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异化公共行政的价值追求.为规避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异化,以新公共服务理论为代表的现代公共行政强调在行使自由裁量权时责任伦理的价值体现.行政自由裁量权的伦理规制旨归在于德性伦理及制度伦理的会通,以实现行政主体正当行使自由裁量权的外在规范性与内在价值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街头官僚自由裁量权规范化行使的伦理路径解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街头官僚理论是近些年公共行政学理论的一个前沿领域,它关注的焦点是街头官僚的自由裁量权及其政策制定能力。我国基层行政执法类公务员大体可以纳入“街头官僚”的范畴,他们在自由裁量权行使过程中出现错位现象,并由此产生负效应。行政伦理发挥着“隐形制度”的约软束功能,是行政主体自由裁量权的依托。从行政伦理学的维度剖析基层执法类公务员在自由裁量权行使过程中的价值负载,寻找自由裁量权规范化行使的伦理路径,是铺就政府与公众和谐之路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行政自由裁量权的特征决定了它易被滥用,必须对其实施有效的控制,司法审查是其中最为有效的监督手段之一。本文首先界定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概念,探讨了其存在的客观基础及其负面影响,进而比较分析了西方国家对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司法控制,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司法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滥用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9.
行政自由裁量权是行政主体提高行政效率必需的权限,它能使行政执法者因地制宜、灵活机动地处理问题.同时,行政自由裁量权又是必须要加以控制的权力,权力行使者的不当或错误的运用会使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本文在对西方国家行政自由裁量权监控模式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多个方面就我国的行政自由裁量权监控模式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了一些可行的做法.  相似文献   

10.
针对行政自由裁量权在行使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权力滥用问题,首先介绍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定义及其特点,进而概括了行政自由裁量权的行使现状,分析了出现滥用行政自由裁量权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规范行政自由裁量权行使的政策建议,即从法制和道德两方面"软硬"兼施,规范行政管理中自由裁量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区域文化的影响,明初苏州地区的社会风俗存在许多弊病,导致了该地区的繁剧难治.况钟出任苏州知府后,以其精敏干练的行政作风,一定时期内扭转了当地的陋俗,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由于行政权不当行使所引发的违法拆迁、野蛮拆迁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房屋拆迁大多出于商业目的,其间暴露出政府角色混乱、权力寻租、滥用行政权等弊端。在房屋拆迁领域,政府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严格保持中立性,避免过多参与拆迁事宜,并通过加强程序建设、转变政府行政理念和利用外部因素节制行政权,以提高城市房屋拆迁的整体效率,保障被拆迁人的财产权。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马克思@韦伯区分公私财产论说为基点,从物上的公私不分和观念上的公私不分两个层次对因此而引起的我国行政体制中的一些腐败现象及原因进行分析,并从法治、管理科学、政务分开、产权观念等四方面提出了制约公私不分现象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孔子行政伦理思想总体上讲求德政仁治,重视伦常,提倡人际和谐、追求社会安定。为规范当时“礼崩乐坏”的“行政失范”行为,孔子总结了不少行政伦理规范,其主要内容有:“戒奢尚俭”、“欲而不贪”;恪守“四毋”,坚持道义;“居之无倦,行之以忠”;“慎言慎行”,“不忧不惧”;“无见小利”,“和而不同”;“取信于民”、“中庸”处政等。探析这些思想对于规范当今行政人员的某些“行政失范”行为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5.
沿海发达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龙头地区、中心区域,但是经济总量大、行政职级较高等特点很大程度上又造成这类地区成为我国腐败现象最密集发生的地带。沿海发达地区腐败现象有以下特征:腐败犯罪的官员行政职级较高,权力和权势较大;腐败犯罪的涉案金额总量特大,“天量型”腐败时有发生;涉外型腐败较多,不法活动的国际化和海外空间较大;腐败“期权化”,收益方式活、时跨大;民众“默忍度”较高,官员腐败机会较大等。抓住这些特征,形成对沿海发达地区反腐斗争特殊规律的认识,才能有针对性地形成系统、高效的防腐治腐对策。  相似文献   

16.
行政协助制度是与行政主体权限分工密切相关的制度。在环境管理中,政府的环境保护职能分别由不同的职能部门承担;这一特征使环境管理领域需要引入行政协助制度,以保障政府的环保职能得到统一完整的履行。我国环境管理中行政协助的立法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具体而言,构建我国环境管理中的行政协助制度包括两个部分:在修订后的《环境保护法》中进行原则性规定和相关配套环境法规中的具体规定。  相似文献   

17.
面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依然严峻复杂的形势,急需构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反腐败机制。加快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机制建设,是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重要内容,对有效化解和消除腐败的危险,形成廉洁的政治局面有着重要意义。当前,急需保持惩腐之“势”,增强刮骨疗毒的政治定力,形成“不敢腐”的有效机制;整治腐败之“源”,扎牢反腐败的制度笼子,形成“不能腐”的有效机制;补足精神之“钙”,构筑拒腐防变的廉政防线,形成“不想腐”的有效机制。  相似文献   

18.
我国高等教育系统实行的是自上而下的改革,对大学内部的改革大多从教学入手,基本没有对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进行重大的制度安排,因此,出现了我国大学目前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失衡,行政权力相对泛化的现象。借鉴物理学上"场"的理论,可以构建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场效应的关系模式。根据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对场效应进行优化,可得出学术权力和行政权力在大学中达到平衡的途径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论美国进步运动的历史背景及其社会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剖析了20世纪初美国进步运动的背景、起因和对美国社会的影响。表面上看,这场进步运动的政治目的是反对腐败的政治机器,更新管理机构使其充满活力,经济目标是使大企业置于公众控制之下以保护中产阶级、小商人和消费者的利益,其实质却是少数人利用进步力量维护自己的利益。其最大问题是对黑人处境的漠视。  相似文献   

20.
经过对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高等教育管理模式的全面考察,指出新南威尔士州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具有管理科学化、高校产业属性逐步提高、教育大众化、环境国际化、学术权力占主导地位等五点长处和“模式单一化”的短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应充分借鉴域外高教管理的先进经验,建议在人事管理、招生收费制度、完全学分制管理、高校国际化和办好民办高校等方面作出实质性的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