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将英语介词译成汉语有一些基本技巧 :将英语介词转译为动词 ;转化为否定概念 ;紧扣词义 ,适当添加词义补足语 ,并阐述了在不同的句型中怎样使用这些技巧  相似文献   

2.
专家们举了大量例子说明for的用法,但它可以同什么样的词搭配以及翻译对有些什么规律,没有专门提及. 英语中,for是用途最广、译法最活的介词之一,它可以与某些动词、名词、形容词搭配,还可以构成许多习语.另外,介词for的短语在句中除了作插入语、表语外,大量的是作定语和状语,本文主要谈谈它的译法.中国人学英语,对for的汉语意思“为了”,“对于”等比较熟悉,但要把带for的句子译成通顺的汉语(good Chinese)  相似文献   

3.
双向或语义双关是英汉两种语言中共有的修辞现象 ,是两种语言中意义传达的重要手段之一。由于英语和汉语各自源于不同的历史社会生活和不同的运思活动 ,它们各自又有着不同的生成方式、表达手段和语言形式。在将汉语中的双向译成英语或把英语中的双向译成汉语时 ,就必然遇到如何有效传达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众所周知,一个汉语句子一般有一个或两个以上的动词。但要将这样的汉语句子译为英语时,不必把每个动词都译成相应的英语动词,其中某个动词可以用英语介词来表达。笔者在批改学生的汉译英练习时,发现有些学生不会使用英语介词来代替汉语动词.例如这样两句汉语:“你来这儿干什么?”“我来这儿开会的。”学生的译文是:“Whathave you came here to do?”“I have come here to attend a meeting.”如果译文中的动词不定式用介词来代替,不但符合英语习惯,而且句子简洁有力。“What haveyou come here for?”“I have come here for a meeting.”英语介词 for 在问句中  相似文献   

5.
元明汉语介词短语在句中主要作谓语动词的状语或补语,在一定条件下还可以作定语、主语和宾语。元明介词短语与《红楼梦》和现代汉语相比较,其状语和定语功能呈现增长趋势,补语表现出下降的态势。影响介词短语句法功能变化的因素,主要有介词短语的句法位置、介词成员的兴替和语言接触等主要因素,其中介词短语句法位置的变化是其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6.
汉壮语状态形容词都有后缀式、重叠式和偏正式等形式,两者的语用功能表现为加深程度、表达喜厌情感和调整节奏等.但两者之间并非都是对应关系,在互译中,汉译壮时,汉语的后缀词、重叠词和偏正词都可以译成壮语的后缀词;而壮译汉时,只有一部分后缀词可以译成汉语的后缀词,大部分则视语用意义译成汉语的重叠词或偏正词.  相似文献   

7.
试论"经(经过)"的词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经”作“经过”义时的词类归属问题,汉语学界主要有三种看法:介词说;动词说;动词介词兼类说。就其语法功能来看,我们认为把“经(经过)”归为动词更符合汉语实际。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常用的中古汉语时间介词进行考察,分析归纳出中古时间介词系统的几个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对汉语介词"从"和英语介词"from"在语义功能和句法功能两个层面的对比分析,结合汉语语法,从认知的角度对母语为英语的汉语学习者介词"从"的习得偏误在语义功能、介词短语结构和句法成分三方面进行偏误分析并提出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介词是新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习得中的难题之一。我们认为,从认知语言学视角出发,探讨汉语与学生母语中与介词、格有关的空间及其隐喻范畴表达,可以为学生介词习得中出现的某些偏误提供解释,透视出学生的中介语认知图式。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用英语表达汉语的某些特殊句式时,犯错的频率较高.作者在通过问卷调查和测试的方式找到造成学习困扰的特殊句式后,应用句法理论对英汉句式进行了比较,并从英汉句式结构的差别的角度剖析形成学习困扰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从英语句子中介词词类的高频率性出发,探讨在以顺句趋动为基本原则的英汉同声传译过程中,译员面临紧迫的时间压力,如何自然快速地处理介词出现处———这个经常作为口译过程中句子切分的参考点,以便更省时、顺畅地进行口译。并在此基础上,归纳出五种基本的介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从句子结构来看,英语句子可分为简单句、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根据连词的使用,并列复合句一般都有比较固定的翻译方法。但是句子的形式和内容之间往往存在着一种特殊的矛盾,因此会产生句型的混合和交替现象。掌握相互转化规律,对于翻译工作有实践意义。论述了英语中并列复合句和主从复合句之间以及主从复合句之间的混合与交替问题,并给出了一些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4.
汉语流水句汉译英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水句是汉语特有的句式之一,一般较长。这种句式汉译英的要点是理清其语义和关系,加以拆译,添加必要连接词语以体现英语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显性连接和汉语的隐性连贯。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带连接词чтобы的复合句的归属问题,采用对比的方法,分析了带连接词чтобы的说明从句、定语从句、目的从句、行为方式从句、程度和度量从句的结构特点和意义关系等内容,结果表明不同类型从句俄语汉译的方法各异。在俄语教学中采用如此对比的研究方法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所学内容。  相似文献   

16.
被动句是英语中常见的一种语言现象。对英语被动句和汉语被动句的使用情况及其原因进行简单的分析,并进一步讨论了英语被动句汉译时的一般策略。  相似文献   

17.
英语商务合同语体严肃、简洁和缜密,大量使用介词和介词词组。英语商务合同的翻译必须针对其特点,在把握不同介词和介词词组特征的基础上,根据句内语境对多介词和多介词词组句进行拆解,厘清各介词词组的功能,完成语际转换后再进行汉语语内重组,以达到英语商务合同汉译的有效性目的。  相似文献   

18.
由于英汉两种语言表达形式的差异,在英译汉过程中,应当恰当地运用反译法和正译法.根据语言习惯,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介词、短语和句子可进行反译,英语中的名词、动词、副词、形容词、连接词、短语和句子可进行正译;有时英语句子还需要反译与正译结合运用.  相似文献   

19.
汉语"表称"类动词构成的S-V-NP1-NP2句子,汉语界普遍认为是双宾语句。但是通过研究发现,这类句子并不符合双宾语句的构句规律,汉语"表称"类动词所构成的S-V-NP1-NP2句子是兼语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