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觉解读哈代的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探索作品中作为大自然的女儿苔丝与大自然的复杂而紧密的关系,以及在男权社会中女性所受的压迫和约束和女性的意识觉醒,体现了作者对于男权社会的观念的控诉,对女性和自然关注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2.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以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阐释了苔丝与自然的关系。自然母亲与苔丝的命运息息相关,她以各种方式参与到自然之女——苔丝的生命变化中,形成了自然母亲与自然之女之间相互指涉的关系。  相似文献   

3.
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哈代以自然之女--苔丝的悲剧命运为主线,展现了自然与文明、男性与女性的双重对立,揭示了文明对自然与男人对女人的双重统治,是一篇充满生态女性主义意蕴的经典之作.  相似文献   

4.
《德伯家的苔丝》塑造了一个纯洁、善良的女人,她的悲剧让人唏嘘不已。家庭的贫困和亚雷的人身压迫并未使苔丝真正放弃生活的勇气。克莱的魅力与诱惑使苔丝第一次掉进了他编织的陷阱里。新婚之夜,善良的苔丝愿意原谅克莱婚前的放荡生活,但是克莱却始终无法原谅苔丝。克莱之后的远离与遗弃,瓦解了苔丝对于爱情的幻想,真正意义上摧毁了苔丝的精神,也成为了克莱亲手献给那个虚伪、残酷的男权社会的祭品。  相似文献   

5.
苔丝悲剧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性格、家庭、社会、命运等是苔丝毁灭不可否认的原因,而性政治是至关重要的一种。性政治推行性别统治、性别压迫、性别歧视,造成了长期以来女性无可逃脱的悲剧命运。苔丝的父亲、阿历克和克莱尔等利用社会赋予男性的特权,以不同的方式促使她凄惨悲凉地走向绝路。苔丝悲剧的产生是性政治的恶果。  相似文献   

6.
<正> 苔丝是英国作家哈代的《伯德家的苔丝》里的悲剧主人公,这一形象,历来得到广大读者的同情和赞美。由杨周翰先生主编的高等学校文科教材《欧洲文学史》,在分析这一形象时认为:“苔丝和裘德,虽然一个是农业工人,一个是石匠,这两个形象在哈代笔下,都是他的‘仁爱’思想的具体表现,并不是工人、农民的真实形象”。笔者认为这一评价不甚公正。本文试图从苔丝形象的自然性和反抗性的有机结合出发,论证哈代把苔丝塑造为真实的工农形象的典型意义。在小说中,男主人公安玑·克莱把苔丝称做“自然的女儿”,作者也一再把乡村田园妇女的纯洁朴实与城市资产阶级妇女的矫揉造作相比较,衷心赞美苔丝这个生活在乡  相似文献   

7.
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书名下另加上了副标题,称谓“一个纯洁的女人”,由此可见作者对苔丝的立场观点。在哈代描绘的女性画廊里,苔丝是塑造得最优秀的女性形象。她不象朵荪·姚伯、伊丽莎白——杰恩,玛蒂·索斯那样甘受寂寞、安于环境、不与命运抗争,而是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的短短一生都是压迫和暴力的牺牲品。社会和法律当时却认为那些侮辱和迫害她的人是正当的,因为她不能自卫。而当她有生以来第一次进行自卫的时候,刚刚二十一岁的苔丝却被资产阶级法律推上了断头台。作者称苔丝为“一个纯洁的女人”,是对  相似文献   

8.
作为在20世纪下半叶极具影响力的一支文学流派,自然主义文学对欧洲各国的意识形态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德伯家的苔丝》正是自然主义文学成熟的一个标志。在书中,哈代强调了自然、环境、历史传承对人类命运其决定性.的作用,而苔丝这一悲剧人物的塑造正是自然主义文学宗旨的最佳体现。  相似文献   

9.
哈代笔下苔丝的悲剧性结局有着多重的成因.在性格上,苔丝勇于承担责任,敢于自我牺牲,坚持自己纯洁善良的本性,即使与社会现实格格不入也不与之妥协;在性别上,苔丝作为一个女性,在男权制社会中是处于从属地位的,其所有的思想和行为都应为男权思想服务,否则,即被人们所嘲笑.另外,苔丝家庭的不幸、亚历克的罪恶及克莱尔的错误均是导致苔丝悲剧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对《德伯家的苔丝》作品意象的探讨,分析主人公苔丝性格,从自然及美学两方面探讨“纯洁”女人可能包含的其他意义。通过分析作品特定语境中人物刻画特征,论证“纯洁”一词所具有的包括“纯洁”、“纯粹”在内的多层次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苔丝短暂的一生始终与道德相抗争,面对贫穷与贞操观念的压迫,追求理想的爱情成为泡影,她是真、善、美的化身。这样的女人本应该是男人的梦想,本应得到男人的看重、珍惜,却被男人蹂躏,被无情的抛弃。她的毁灭既是一个纯洁女人的悲剧亦是男人的悲剧。  相似文献   

12.
《法国中尉的女人》与《德伯家的苔丝》在人物背景及人物主题方面有着惊人的相似,然而两部小说的主人公的结局却迥然不同,《法》与《苔丝》的这种并置形成的互文性凸现了《苔丝》中的达尔文主义的命运观,前景化并评判了《苔丝》中的意识形态。  相似文献   

13.
从英雄主义的定义和标准着手 ,结合对金的批评 ,探讨了哈代的小说《德伯家的苔丝》中苔丝人物形象分析的一个重要方面 ,即苔丝的英雄主义形象。通过对苔丝不同阶段的英雄主义行为的实证分析 ,探讨了苔丝的英雄主义行为和其悲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在《苔丝》这部小说中,作者哈代巧妙地以许多动物和植物为媒,从不同角度深化了这部伟大作品的悲剧效果。本文拟从推动悲剧情节的发展、诱发悲剧发生的主要原因、烘托故事的悲剧氛围以及塑造人物的悲剧性格等四个方面来论述动物与植物在《苔丝》中使苔丝走上悲剧道路的不同妙用。  相似文献   

15.
哈代的小说中存在浓厚的宿命论和命运观,《德伯家的苔丝》充分体现其悲剧般的命运观。通过对意象及其特征的描述,解读哈代在《德伯家的苔丝》中如何运用不同意象更加真切、形象地表现苔丝的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16.
哈代的代表作<苔丝>历来受到众多学者与读者的关注,而关注的焦点大多聚焦在造成苔丝悲惨命运的根源上.本文论述了其他历史观点的不足,从而认为只有从女性主义批评视野入手才能真正找到苔丝悲剧的源动力,使苔丝式的悲剧不再重演,实现女性真正的解放.  相似文献   

17.
《德伯家的苔丝》是小说家托马斯·哈代的代表作之一,主人公苔丝是个心地淳朴但是富于悲剧性的人物.苔丝悲剧的原因易多方面的:一,维多利亚时代虚伪的道德价值观;二,苔丝生命中两个重要的男人;三,她那冷漠的父母;四,苔丝自己的性格缺陷.  相似文献   

18.
苔丝的原罪     
苔丝作为哈代笔下环境与性格小说的悲剧代表女性,苔丝除了作为一个普通农村少女形象之外,哈代还为其添加了基督徒身份。本文将从苔丝的基督徒身份和夏娃原型为切入点,从苔丝本身内在因素来解读她与夏娃一样由于理智上的脆弱和内在的骄傲导致的原罪。  相似文献   

19.
生态女性主义遵循整体、多样、和谐共生的生态理念,认为人类对自然的统治与压迫和男性对女性的统治与压迫之间存在某种相似性,二元论的逻辑结构是各种压迫形式联系起来的基础,将解放自然与解放妇女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消除生态危机和性别歧视。  相似文献   

20.
托马斯·哈代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英国杰出的现实主义作家和诗人,他在其代表作《德伯家的苔丝》中对主人公苔丝的悲剧命运进行了淋漓尽致的描述。一定程度上而言,苔丝的悲剧命运根源于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但就主观而言,却更多的归因于苔丝自身,或者说归因于她可怜背后的可恨个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