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深夜,我在常去的一个论坛发现一个帖子,看后心头不禁一热,帖子是这样写的:发现一个问题,论坛里幸福的帖子很少,大部分是人们的伤心、郁闷、愤怒等,所以我才发了这个帖子。希望大家把自己记忆中或者刚刚体味到的幸福写下来,大家一起攒幸福吧!  相似文献   

2.
她在22岁那年就嫁给了他,年长她四岁的他,一直给她温暖呵护,生活平淡幸福。没承想,有了孩子之后,他们的生活开始彼此交错,用她的话说,我们俩如同太阳追逐月亮一样。  相似文献   

3.
观潮 《今日南国》2008,(10):55-55
21世纪一股追逐绿色的旋风正在席卷全球.当人们发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空气中的灰尘变得越来越多,生活被辐射和污染所包围时,人们开始渴望重返自然,渴望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  相似文献   

4.
从十四世纪开始,西欧的文艺复兴运动,前后延续了近三百年。这一辉煌的历史,在意大利一开始并未得到人们确切的认识,他们只是笼统地称这一时期为“五百年代”。而以彼特拉克、薄迦丘为代表的十四世纪的人文主义者正是这“五百年代”思想之花的浇灌者。他们惊喜地发现从中世纪走来的基督教徒,已经从对来世幸福的渴望中,转而追逐现世的幸福。人的精神要求比神的要求表现了更大的吸引力。就连披着圣衣的神职人员也抵制不住尘世生活的诱惑,而从神  相似文献   

5.
“上亿农民工的‘幸福指数’在哪里?”当“幸福指数”纳入一些地方政府考核体系之时,上亿农民工的命运引起了专家、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为寻找答案,专家、学者特别连线在北京自办“烦忧热线”的菜农陈军。在陈军的“解读”中,人们发现:农民工的“幸福指数”不仅和工资、收入等“指标”有关,也和子女上学、文化生活等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深夜,在我常去的那家论坛发现一个帖子,让我的心头,不禁一热,帖子是这样写的:发现一个问题,论坛里幸福的帖子很少很少,都是人们的伤心、郁闷、愤怒等等,所以我才发了这篇文章,咱们大家把自己记忆中或者刚刚体味到的幸福写下来,一起"攒"幸福吧!欢迎你的加入,写下自己的幸福。这个帖子的后面已经跟了长长的一串,我依次看去:和喜欢的人在一起很幸福;我的亲人都健康快乐,好幸福;今天吃了最爱吃的烤串儿,真幸福呀;这个周末,美美地睡到自然醒,最幸福不过了;我暗恋着的那个他,今天主动找我说话了,好激动,好幸福;我家走失了两天的花猫回来了,高兴,幸福!  相似文献   

7.
道德是人们借以调节生活和人际关系的一种社会规范,同时也是人们的一种自我理解方式。市场道德是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社会规范和自我理解方式。幸福是人们的目的得到满足的一种平衡状态以及人们对这种平衡状态的感受,它作为一种普遍的目的而构成了生活的本质内容。对个体利益的尊重与强调,是现时代的一项伟大成就,但个体利益的实现仅仅是生活幸福的一个方面。市场道德有助于生活幸福的实现与提升,但更完满的幸福则有待于对这种以个体利益为导向的市场道德的超越。  相似文献   

8.
人们幸福感的缺失,主要是对幸福的误解所致。幸福不仅仅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培育和争取幸福既是社会和政府的责任,也是每个人必做的"功课"。探讨这一问题,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幸福,也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国家的稳定和民族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9.
人类对幸福的向往始于人的有限性生存境遇。自原始先民起,人们通过对灵魂的探索、上帝的崇拜和理性的悬设,试图给人类一种幸福的承诺。马克思在对以往观点的批判、解构中消解了对人类幸福抽象的、形式的、虚伪的假设,把实现人的幸福追求目标置于现实生活世界之中,强调实践在创造幸福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共产主义社会是实现人的幸福的理想社会,从而为人类寻求幸福指出了一条可行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10.
幸福悖论及其消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是人类社会的终极追求目标.然而,一直以来对于经济发展的片面追求让人们忽视了幸福的重要性.当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人们才蓦然发现,原来经济并不一定与幸福成正比.经济越发达,人们的幸福水平没有提升甚至有所下降,如是产生了幸福悖论.幸福悖论的产生正是由于人们公认正确的背景知识即经济与幸福的正比关系出现错误,因而,通过对于幸福的涵义的理解,以及影响幸福的因素的分析,我们就能揭示出这种错误,从而幸福悖论也就得到了消解.  相似文献   

11.
《21世纪》2012,(12):15-17
当媒体扛着摄像机或走街串巷、或在演播室抓住一切机会寻访"幸福"的时候,你似乎很难看到一个肯定自己幸福的人,即便是刚刚得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人们似乎越来越意识到"幸福"是比"财富"更接近极致的追求。地区之间GDP排名引来的关注也更多地让位于宜居城市的评选,"幸福指数"之类的指标越来越显著地被提上施政议事日程,折射的是整个社会价值评判体系的变化。中外先贤都在哲学和宗教领域对幸福有着自己的论述。当现代科学的研究方法越来越多地进入了社会科学领域,数字也成了人们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们主观愿望同客观状况及主观感受比较接近时而产生的心理上的满足感,其本质是人以理性超越动物性而逐步实现人性完善的过程。物质生活资料的创造是基础性的,但不能把幸福归结为物欲的满足,人应通过节制来调节本能与理智的关系以实现自我超越;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是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价值论的物本主义是对唯物主义的误读,人应协调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关系及心境与物境的关系来建设幸福生活;贡献是更高境界的幸福,人应通过贡献获取收获并借助收获推动贡献,使二者达至平衡。总之,幸福是人的自我超越和自我完善,创造与协调是幸福之源。  相似文献   

13.
鞠远华 《可乐》2010,(4):19-19
一天,一只小猫拼命追逐自己的尾巴,转着圈儿追,头都转晕了。猫妈妈问:“孩子,你在干什么?”小猫回答:“妈妈,我听说,猫的幸福是自己的尾巴,所以,我正在追逐它。一旦捉住我的尾巴,我就得到了幸福。”猫妈妈说:“孩子,听妈妈的话,坐在那里,该玩什么就玩什么。”小猫坐着玩了好长时间。  相似文献   

14.
张兵鹏 《社区》2012,(12):24-24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人们对婚姻的认识越来越开明。结婚是一种幸福,如果婚姻不幸,离婚也是一种幸福,成为了一种共识。本文旨在用案例对离婚中关于财产纠纷的问题说明一二。  相似文献   

15.
梦芝 《社区》2011,(22)
去北欧旅游时发现,北欧国家没有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也没有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人们穿着朴素,开着旧车,吃着简单的食物。置身于这样的环境中,人们不禁要问,这里的人幸福吗?答案是肯定的。据近几年世界各国幸福指数调查显示,北欧国家的幸福指数是全世界最高的。  相似文献   

16.
张新 《社区》2012,(15):55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最新发现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它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让人变得更细心,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周全。哈佛大学著名积极心理学家多年研究发现,积极、美好的感受可以促使大脑中  相似文献   

17.
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人们从"生产型社会"进入到了一个"生活型社会",人们开始进入到一个追求"生活质量"、"生活样式"、"生活幸福感"的递进阶段.在这个物质生活得到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人们需要建构一种"幸福"的文化观念.  相似文献   

18.
“好生活”需要“好世界”.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们对外部实际生活世界的认知有限,因而将幸福视为神谕在人间的展开.不论在当时的哲学还是文学悲剧中,宿命论是一种主题.苏格拉底通过对“好东西”这一概念的分析,将诸神的幸福从理念上拉回到人间,从而揭开了人类可以自主追逐幸福的序幕.  相似文献   

19.
海岩 《社区》2010,(26):30-30
觉——相信自己是幸福的.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不羡慕那些已经无法追逐到的或者是注定要失去的,珍惜此刻的.知道世间万物都是有可能给你带来快乐的……那么,幸福就一定会茂盛得如同春天那漫山遍野的花儿了。  相似文献   

20.
孔令雪 《社区》2012,(22):55-55
任何时代、任何地方,所有人都在不断地追求幸福。幸福到底能给人们带来什么呢?来自美国哈佛大学“幸福课”的最新发现告诉我们,幸福不仅仅只是一种快乐的感觉,它还可以提高创造力,让人变得更细心,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周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