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中的一个层次,目前,北京共有43片历史文化保护区,有33片分布在城区。历史文化保护区是历史文化遗产最为丰富,历史风貌最为突出的区域,同时也是各种错综复杂的问题交织的地方。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一直备受关注和争议,北京历史文化保护区的现实状况怎样,保护的措施有哪些,存在哪些问题等等,本文将对保护区的保护进行全面的概括分析,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2.
侯仁之是我国历史地理学的奠基者之一,是北京历史地理研究的集大成者,同时也对北京乃至我国的新编地方志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他在研究北京历史地理过程中对北京旧志等史料了解全面深刻,在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开始新式方志的编纂工作时,他结合旧志的长处和不足提出了新志应当有新的内容,即新修方志中要增加对地理变化的记载。这对北京新修方志的编纂工作是重要的理论创新。同时,侯仁之还亲自主持编写了一些方志。他关于北京历史尤其是历史地理方面的观点也为《北京志》各分志提供了重要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3.
"线性遗产"是世界文化遗产关注的新领域。所谓"线性"就是文化遗产或景观呈现"线路"形式或形态。"线性遗产"也包括三种形态:线性历史文化遗产、线性自然景观遗产、线性自然和人文景观融合的遗产。应该说,这三种遗产北京都有,其中最突出最引人注目的是北京城中轴线。北京城中轴线南起永定门,北止钟楼,全长7.86公里,是北京城呈现线路最长、文物景观最多的线性历史文化遗产。这条城市中轴线规划设计和营建开始于元大都城,历经元、明、清、民国直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将近千年的历史,凝聚了北京城市文化发展的精髓,是北京城最壮美的进行曲,是关乎北京人文、政治、道德、教化、建筑的智慧线,是北京城从古代奔向未来的生命线,保护好中轴线,就是保护好北京城。  相似文献   

4.
道教是中国本土宗教,与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一样,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有其发生发展的过程.自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天长现在北京地区落成后,便揭开了道教各个派别在北京地区传道建观的历史.以北京道教宫观为切入点,综观北京道教宫观的渊源,以及北京道教宫观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与作用,可以看出,北京道教宫观具有传播和承载社会历史文化的功能,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支柱之一,同时也是北京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  相似文献   

5.
民俗是由于自然原因、历史原因、社会原因而形成的一个地域人们共同的文化习惯,其内在动力是城市性格。本文从分析北京的地理形胜、历史特点、社会环境出发,归纳了北京地区史地民俗特点。提出北京的城市性格有融合性、地域性、时尚性三大特点。  相似文献   

6.
如何处理好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建设宜居城市和实现首都的可持续发展,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策略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文章回顾了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历程,描述了北京旧城现状,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提出了建设性策略。  相似文献   

7.
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是指由建设部和国家文物局从2003年起联合组织评选的,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和镇.当前,北京有5村1镇入选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名录,它们是传承北京文化之根、承载居民乡愁的重要载体.在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快速发展之际,探讨国内外历史文化村镇保护动态,研究北京国家级历史文化村镇原住民迁走和发展休闲旅游建设性破坏等原因,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保护对策建议,不仅具有历史意义,而且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文化历史名城。北京自元代开始就已经成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因此它的民间民族文艺就有兼收并蓄全国各优秀民族民间文艺的痕迹;同时,北京的民族民间文艺又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  相似文献   

9.
《社区》2009,(23):30-31
如果从西周.眼下北京的这块地界上出现的最早的城市“燕”和“蓟”算起.北京这座古城已经差不多3000岁了。因为历史久远,所以北京有着太多的历史文化流传和典故。北京的一个镇、一个村、一条街、一条胡同甚至一口井、一块砖石都有故事。  相似文献   

10.
<正>舒了先生出生在宣武区龙爪槐,是个地道的老北京。1951年,舒了考入北京铁路部门,1991年,由北京铁路西山疗养院退休。这期间,酷爱文史的他,自学了《中国历史》等文史课程。学习中,他认识到祖国悠久历史的灿烂辉煌,几千年文化的博大精深。1966年的一天,舒了上班路过宣武门,看到宣武门城楼正在被拆除,他意识到,北京的胡同正面临着被拆除的危险。他想到,北京的城墙、胡同、四合院,是北京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如果胡同、四合院没有了,那将是北京历史文化一个不可挽回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区地下文物历史悠久、埋藏丰富、分布广泛,是地区文化特色、文明魅力和软实力的深层物质载体,是彰显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地位的重要标志,也是建设"人文北京"不可或缺的宝贵资源。北京市地下文物保护在取得成绩的同时,破坏情况仍很严重,工程建设已成为地下文物破坏的主要形式。必须把保护地下文物提高到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层次,从健全政策法规、加大执法力度、加强宣传教育等方面切实采取措施,树立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的理念,使北京市地下文物得到长期有效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北京大兴南海子麋鹿苑博物馆,即北京麋鹿苑,又称北京麋鹿生态实验中心、北京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中心,在自然景观建设、科普设施建造、人文理念传播、科研工作实施等各个方面展示着美学的理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美学风格。运用美学的原理和理论探讨麋鹿苑博物馆在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美学价值:通过适宜麋鹿生存的环境建设,营建郊野公园的生态氛围;通过历史建筑风格及深入挖掘麋鹿文化内涵等,营造历史文化氛围;通过多种科普互动教育形式,传达美学信息,使观众产生审美愉悦;通过开展科研工作,对博物馆展示主体深入研究,构筑科学美和技术美。从麋鹿苑博物馆展陈、展示形式及内容等方面,探讨观众的审美意识和审美心理。  相似文献   

13.
北京历史名园是历史留给北京城的文化瑰宝,也是中国造林艺术的巅峰之作。文章总结了北京历史名园所展现的几大特点:一、和谐理念;二、对自然、祖先的敬畏;三、传统的孝道观;四、“以耕织为本”。并探讨了其中蕴藏的深厚的人文底蕴。   相似文献   

14.
南北锣鼓巷的历史变迁与“人文北京”建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文北京”的建设,需要创新驱动的支撑,创新驱动可以推进文化的融合升华,从而提升北京文明程度。通过南北锣鼓巷的历史文化变迁,从主观、客观两方面总结它的城市记忆。南北锣鼓巷逐步向商业化发展,是随着当前局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京味民俗与创意文化的对立统一。研究结果认为:第一,南北锣鼓巷原真性保护需要解读《西安宣言》的分析框架;第二,加强京胡同文化(南北锣鼓巷)遗产旅游产品与体验;第三,寻找历史文化街区适度商业化途径;第四,重视遗产保护与创新驱动、“人文北京”建设三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5.
朝阜大街是北京旧城内一条极具城市传统文化特色、横贯东西的景观走廊。与单体的历史遗迹不同,朝阜大街是一个集中了街巷、皇宫、园林、寺庙、名人故居等众多文化形态的综合体。作为展示北京古都风貌的核心之地,对朝阜大街的有效保护与科学利用不仅考验着城市主导者的智慧,同时对于北京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工作的全局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北京老字号品牌是在国都之地北京孕育发展起来的,长期的历史积淀和独特的地理位置赋予了北京老字号品牌独特的价值内涵,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品牌价值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本文通过分析,认为北京老字号品牌价值由市场价值、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三部分构成。并且重点分析了它的社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表现形式。通过深入剖析北京老字号品牌价值的构成要素和表现形式,无疑为提升北京老字号品牌价值提供了路径,为北京世界中心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元素。  相似文献   

17.
试论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北京的支柱产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世界经济从工业经济形态向知识经济形态的迅速发展,经济与文化一体化已为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潮流.文化产业已成为世界经济中的支柱产业之一.北京是世界历史化名城,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和文化中心,文化资源极为丰富.北京有必要也有可能将文化产业展成为支柱产业之一.将文化产业发展成为北京支柱产业的主要措施应包括:制定优先发展策,建立文化产业园区,引入市场运行机制,发展文化中介业,培养经营管理人才,发展巨型企集团,整合部分中央与地方企业,培育文化化的城市环境等.  相似文献   

18.
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宁波城市旅游形象自我定位一直不断演变;公众对宁波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形象认知存在的偏差,既和宁波城市现有地位不匹配,也和宁波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不相符。宁波在塑造历史文化名城旅游形象的过程中,存在资源载体建设、形象构架、传播等方面的问题。在文旅融合的新时代,宁波要以文化建设为核心,以文促旅、特色彰旅,创新载体、整合营销,通过开发地方传统文化旅游线路、区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合力塑造城市旅游新形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