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围绕森林文化学构建的两个关键问题——学科本质与学科体系,在梳理20年来学界森林文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紧扣其学科交叉性质,通过比较分析,辨析森林文化与森林文化学、森林文化学与森林文化学科、森林文化体系与森林文化学体系之间的关系,并从学理的层面探讨森林文化学及其学科理论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2.
通过训诂与考证一释“舟山”、“方言”,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指出“方言的属性是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属性”;二释“东海”、“文化”,从语言的学科交叉,揭皛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3.
通过训诂与考证:一释"舟山"、"方言",从比较语言学角度,指出"方言的属性是语言的民族文化历史属性";二释"东海"、"文化",从语言的学科交叉,揭皛舟山方言与东海文化的双向互动与历史变迁.  相似文献   

4.
西南交通大学艺术类学科于1996年开始招生,2004年6月,艺术与传播学院正式成立。学院成立以来,大力推进了学校人文艺术学科的建设与发展,加强了艺术文化类学科与理工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并通过人文艺术与技术学  相似文献   

5.
在对城市标识系统中的标志设计以及城市文化传承问题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案例分析,结合太原市标识系统现状,提出了完善太原市城市标识系统的必要性,指出城市标识系统对城市文化的传承和延续以及城市规划管理工作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能促进城市规划和艺术设计两学科的边缘交叉与融合,在促进城市发展的同时更好地实现城市文化传承.  相似文献   

6.
凯博文是人类学和医学学科交叉领域贡献最大的学者之一,其著作《苦痛和疾病的社会根源》探讨了疾病、身体、文化间的关系。疾病是一种建构,身体是一种文化,不同社会的文化建构不同的身体概念,身体与文化是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建构的过程,隐藏在身体表象下的是社会、文化的真实。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以来,教育领域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分裂对立问题引发学界和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而这两种文化的对立性早已根植于人类在探索自然和规训自身过程中物性与灵性的分野。百年来,中外学界一直努力探寻弥合两种文化的方式及第三种文化可能存在的形式,并从学科建设角度讨论两种文化的沟通连接方式以消除两种文化的隔阂。21世纪数字技术特别是元宇宙、人工智能相关技术的出现和应用,创造了“第三种文化”的雏形。数字技术将人类社会的人文信息与自然物质要素在数字空间相连,形成实现人文与科学协同共进的新型空间,建构了实现学科融合的现实路径。未来如何在数字文化语境中实现两种文化的对话和融合将是新文科建设的突破口。文化产业既是文化与科技发展交叉的典型领域,也是数字文化应用的前沿,可作为新文科建设的试验田来探索未来新文科建设的基本样态和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8.
体现着科学以及科学共同体精神气质的科学文化是科学的文化标格和标志,以人文学科为基底的人文文化渗透并显现于人文主义或人文精神。斯诺关于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垒、分裂与冲突的机智表达适逢其会,而对其历史研究得最为透彻的,非麦克莫里斯莫属。在某种意义上,当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的对立、实证主义与存在主义的对抗、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对局、科学与反科学的对阵,都是两种文化对峙的表露。事实上,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对立不是自然的,而是人为的,两种文化必须融汇与整合。秉持平权的立场、平等的态度,科学共同体与人文共同体必须相互借鉴、彼此学习,科学人争当哲人科学家,人文人力作科学人文家;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亟须各自补苴罅漏,科学文化需向善臻美,人文文化需崇实尚理;综合学科尽力综合,交叉学科尽量交叉;从教育入手,全面推行博雅教育或通识教育或通才教育。通过符号学的、诠释学的、意会认知的、契合的进路,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结束对峙与分裂,走向融汇与整合。所谓的两种文化融汇与整合而成的文化是斯诺所指的"第三种文化",即由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熔铸而成的"合金文化",或由两种文化化合而成的"化合物文化",或由两种文化杂交而成的"杂交文化"。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融汇与整合的有效途径是,走向科学的人文主义和人文的科学主义,即走向新人文主义和新科学主义。这是双重的复兴——人文的复兴和科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9.
文学研究兼有人文与科学的双重特性,仅在研究方法、研究规范、操作过程上"具有"科学研究的部分或全部的属性。为防止文学的特性被消解于大而无当的文化,需要开展交叉研究,综合研究,区域研究和个案研究;需要观察与反思相结合、具体与抽象回流互动、艺术感受与哲学思辨交相辉映、个案解剖与系统把握相得益彰、多视点交叉透视等研究方法。为了避免陷于二元思维和黑格尔"正→反→合"的套子,要用多视点交叉透视的系统思维方法对前面的各种方法给予整合。应更新传统研究方式,改革体制化了的学科和区域界限,用问题研究取代体系构造与学科"圈地运动"的壁篱。  相似文献   

10.
地域文化研究及其时代价值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学术界关于地域文化概念和学科性质的讨论虽然观点很多,但仍有进一步深化探讨的必要。一定地域内历史形成并被人们所感知和认同的各种文化现象就是地域文化,其学科归属大致与历史地理学的分支历史文化地理学基本一致,是介于历史文化地理学与文化学、文化史之间的交叉边缘学科。研究地域文化,必须牢牢把握它的历史性、地域性和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1.
华侨华人与侨乡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殊的经济、文化模式的演进过程和结构设计。从历史和现实两重角度对华侨华人与侨乡的关系以及华侨华人的存在对侨乡社会的意义进行考察 ,可以看出华侨华人的作用和影响主要体现在侨乡社会转型期 ,随着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 ,华侨华人与侨乡社会的关系会呈现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所谓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自身在学习、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主动、自觉地学习和发展的过程.文章重点论述了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现实意义、在"思修"课程建设中通过创设积极的环境,培养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方法、途径及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东南亚地区的一体化进程已为世人瞩目。东南亚地区一体化形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受西方启蒙思潮及理性主义思想的影响,东盟各国以主权认同为基础,实现东南亚地区的集体自主;二、受经济全球化及地区一体化进程的影响,东盟各国以相互依赖及权力并存换取东南亚地区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文章站在西部大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在肯定贵州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取得的 令人瞩目的成就的同时,对世纪之交贵州严峻的人口问题及其影响进行了概括和分析,探讨了问 题的成因及其表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 口素质,营造21世纪贵州良好人口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5.
魏晋南北朝是一个动荡的历史时期,但也正因为动荡战乱,才带来了民族大迁徙、大融合,从客观上分析,这是提高生产力水平、促进文化交流及经济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试从魏晋南北朝的歌舞乐《清商乐》、《神弦歌》、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以及文人画出发,来分析阐释当时艺术发展的动力及特征。这些古代作品表达了创作者以及欣赏者的情感及心理,也表现了当时中国艺术哲学中宁静致远、平淡天真的文人审美情怀。经济的不断繁荣、文化的交流融合、思想的进一步解放、佛教艺术的迅速发展,这些因素都推动着艺术向前发展,使这一时期的艺术延续了长达1600多年的历史,并有着质的变化,成为中国艺术的分水岭。  相似文献   

16.
论成渝在西部大开发中的竞争与合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重庆和成都是我国西部最大的中心城市,两市在西部大开发战略中起着举足轻重的增长极的作用。通过对成渝两市的重要国民经济指标以及相对优势的现状横向分析比较,浅析了两市合作的前景和领域,并从合作的协调性、互利性方面提出了成渝两地经济联动发展过程中处理城市关系、促进合作的模式。  相似文献   

17.
为了挖掘萧红与迟子建两位女作家作品风格的成因,采用对比分析的方法,从作家自身的童年经验和特有的童年情结,以及作品中体现的作家纯粹、真挚与美好的价值取向和追求等方面着手,对两位女作家儿童视角小说进行探究。结果表明童年对作家创作的影响深刻而巨大。  相似文献   

18.
李商隐与令狐綯的关系经历了从挚友到疏远再到绝裂的演变过程,而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除了他们人品的差异、官位的变迁以外,更根本的在于他们不同的政治追求和价值目标。他们的交谊破裂对李商隐诗歌的情思内涵和艺术风格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影响到自身的成长,而且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效能问题。因此,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搞好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使他们健康地成长,是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目前,不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存在课程开设的随意性、任课教师的非专业性、心理辅导的片面性等三个突出的显性问题。解决问题的对策是,强化心理健康教育的学科渗透性、增强专职教师培训的科学性、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多功能性。  相似文献   

20.
以质性研究中情景脉络的理解和诠释为基础,通过对作为研究者的自己、对现有研究成果、对被拐卖/骗婚妇女、对流入地和流入家庭、对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在流入地所受对待、对被拐卖/骗婚迁妇女流入后生存状态、对被拐卖/骗婚迁妇女流入后生存策略、对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的这一经历价值评判的理解和诠释,揭示被拐卖/骗婚迁流入妇女的性质研究,提出修改拐骗人口罪和保护妇女儿童权利的法律及具体的行动倡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