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文学伦理学批评为研究方法,在文本细读的基础上,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的相关术语充分挖掘美国印第安裔作家谢尔曼·阿莱克西的小说《一个兼职印第安人绝对真实的日记》的伦理价值,系统论述小说体现的伦理思想:重点解读了14岁的印第安少年阿诺德在贫穷和绝望中无望挣扎的社会以及家庭伦理环境;梳理了小说中少年们的伦理困惑,在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博弈中逐渐成熟;分析了阿诺德在家园与梦想的两难困境中的伦理选择;最终阿诺德确定了自己伦理身份,实现印第安种族身份与白人主流文化身份的融合统一。  相似文献   

2.
笔者从冯沅君的早期短篇小说集《卷葹》入手,在肯定其文本的大胆、泼辣的同时,重点分析了小说中流露出来的矛盾性,并且认为,正是由于冯沅君的小说写出了五四时期年轻人的矛盾心理,才使她的小说更真实地表现了五四时期一代青年的反叛与执着、矛盾与困惑,不仅在当时能引起一代青年的共鸣,而且在现今仍能保持其文学与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3.
严格说来,赵新已经不能算文学新人了。从一九六四年他专心从事小说创作,在《新港》上发表了第一篇小说《分家记》,到一九八三年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他的长篇小说《张王李赵》,已经快到二十个年头。初期虽在《人民文学》、《萌芽》、《少年文艺》等全国性的文艺刊物上发表作品,受到县委宣传部与地区文联的重视,把他从中学调到县文化馆,出席过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大会,但那时毕竟属于初学写作,作品的质量和数量都还是很有限的,没有产生多大的影响和引起一些人的足够重视。他小说创作  相似文献   

4.
东方蝃蝀的短篇小说集《绅士淑女图》是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海派文学的重要收获。小说写出了现代都市生活中中国传统家庭式微的命运及人们的情感百态;现代都市女性在日益崩溃的男性中心社会里物欲和性欲的自由;以及在这种“上下文”中对于现代都市生活已深具审美超越和批判意识的“都市少年”在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之间选择的“两难”境地。小说堪称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海派文学优雅文风的典范之作。  相似文献   

5.
越南华文文学的创作,在现代诗、散文和小说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就。目前,现代诗已然发展成为越南华文文学中数量最多、成就最大、影响最广的一种文学体裁;散文的成就虽然没有现代诗的成就大,但也是众多作家喜爱的体裁,出版了多部散文集;小说的创作主要是以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为主,中长篇小说不多。越南华文文学创作成就的取得,缘于越华作家对"缪斯"的执着与追求,以及坚持对越华文学创作的自信与自觉。对其进行研究,可以彰显越华文学在东南亚华文文学中的地位和影响,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6.
超自然派中的佼佼者舍伍德·安德森,以他的《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1919)获得了国际声誉。他摈弃了美国文学上流社会小说一向重情节的传统格局,另辟一条创作风格,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拓了自然主义的新疆域。安德森的短篇小说《没有点亮的灯》展示了20世纪初美国人的心态和内心世界:孤独、无助、彷徨、漂泊不定;永远在追求,却得不到所追求的一切;常被人误解,却又想了解他人,以致他们无不生活在困惑中。  相似文献   

7.
孙恒存 《东方论坛》2012,(5):110-113,118
曹文轩在成长小说系列的创作中切实地关注了少年的成长。成人仪式具有少年流浪的因子。少年流浪的仪式化和完美化在《根鸟》中建构起来。少年流浪的互文本分析可以从共时轴线上理解曹文轩成长小说中内含的成人仪式。成人仪式的文学再现显示了曹文轩古典形态的文学观念和形而上的美学追求。  相似文献   

8.
超自然派中的佼佼者舍伍德·安德森,以他的<俄亥俄州瓦恩斯堡镇>(1919)获得了国际声誉.他摈弃了美国文学上流社会小说一向重情节的传统格局,另辟一条创作风格,通过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开拓了自然主义的新疆域.安德森的短篇小说<没有点亮的灯>展示了20世纪初美国人的心态和内心世界孤独、无助、彷徨、漂泊不定;永远在追求,却得不到所追求的一切;常被人误解,却又想了解他人,以致他们无不生活在困惑中.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萨尔曼·拉什迪其人其文其事,评析了他的短篇小说集<东方,西方>,指出以"后殖民文学教父"著称的拉什迪,因其多元文化背景形成了独特的视角切入文学.其文学主张倡导"世界小说"具有时代特征及意义,但是否能成为今后文学发展的主流,仍有商榷余地.  相似文献   

10.
"三言二拍"及选本《今古奇观》代表了明代白话短篇小说的最高成就,在小说的序跋和识语中传达出了小说编选者的小说观念,主要表现在对"真"与"奇"的阐释,强调小说的教化功能和小说的通俗化理论。《今古奇观》则通过对原作的重新编排和改动对"奇"、忠孝观、婚恋观以及三言二拍的商业性进行了深化和开拓。这些理论对后来白话短篇小说的规范体制、题材内容和教化倾向产生了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