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力图从科学、哲学发生的历史演进入手 ,揭示出科学与哲学的密不可分的联系。在经历了一系列冲突融合后 ,二者逐步认识到了对方的重要性。以往的教训在于双方各自无视对方的存在 ,擅自僭越自身的领域做出各种狂妄的判断。不正确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关系会给科学与哲学同样带来伤害 ,只有充分而全面地认识到科学与哲学密不可分的关系 ,才能将现代人类文明的未来变得和谐光明  相似文献   

2.
现代科学哲学已经发展到极致,开始解构。后现代科学哲学应运而生,且具有如下特征:推动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转变;推动研究方法从科学发现转向科学发明、科学虚构和理论建构;发展决策学、预测学和未来学,将人类精神从二元思维发展到多元思维;科学哲学家立足于身体和生活经历,发展生命哲学、身体哲学、身体认知论和身体审美学;从实体世界转向精神领域,肯定宗教信仰是人的一种认识状态和心理依赖,构成人的深层本质;注重语言符号的推广和身体的高技术改造;促动后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从信息世界看哲学的发展及其根本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一般人类知识的发展过程中孕育着科学和哲学发展的全新方式:哲学的科学化和科学的哲学化。科学与哲学具有某种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它们在自身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某种动态循环的反馈环路,从而导致它们的发展总是相互规定和促进、相互融合和转化,并相伴而行。我们同时面对着两种独断论:一种是自然主义的独断论,一种是意识哲学的独断论。这两种独断论的形成源于传统哲学对存在领域的二元对立的分割方式:存在=物质+精神。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的发展在物质和精神两大世界之间揭示了自在信息世界的存在,并在信息活动高级形态的意义上重新阐释了精神世界的本质,这就可以把物质到精神、精神到物质的活动描述为一个有中介的过程,从而合理地消解物质和精神的二元对立的割裂,并由此实现人类哲学的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4.
哲学是科学吗--兼论哲学是什么和什么是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哲学不是科学,把哲学科学化或实证化、实用化实际上是用科学来消解哲学,而哲学作为人类自觉的理性是不可能"终结"的.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追问意义世界的思想,是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内心信念或信仰,是真正的精神支柱.科学不可能取代哲学正如哲学不可能取代科学一样.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艳丽花朵.  相似文献   

5.
在人类与SARS的战斗中 ,科学哲学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科学哲学的知识原理得到了充分的运用。假说和逻辑推理等方法是科学发现中的重要手段 ,病原体之争和果子狸说更是直接说明了两者的作用。从科学哲学角度研究SARS是十分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哲学的历史上,对科学的文化价值的论述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即实证主义文化观与人文主义文化观的对立。这两种观点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科学的文化特征,但各有偏颇。科学作为一种人类的活动,不应把科学看做是一种纯粹"客观的"、"中性的"与人无关的东西,也不应该过分强调科学的人文价值,把科学消解于人文文化中,应该从"人类活动"、"人类需要"去理解全部科学,在其内部同时蕴涵着认识价值与人文价值。  相似文献   

7.
哲学反思的价值不仅在于思维理论性还在于思维实践性.通过对当今科学、技术、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引发的各种社会现象的哲学反思,力图把握上述现象的潜在因素,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共同存在、发展的规律进行探讨,认为人类社会与自然界在各种外在环境下应该和谐共存.  相似文献   

8.
当代信息科学和信息哲学,从一般存在论层面揭示了信息所具有的普遍性品格,深刻揭示了信息科学和哲学对当代科学和哲学所具有的根本范式革命的非凡意义和价值.信息范式从物质和信息双重存在和双重演化的维度上建立了全新的存在论、认识论、演化论、全息论、时空观、价值观、社会发展观、生产实践观,从而向我们展示了全新的世界图景和思维方式,导致了“科学的信息科学化”的科学变革趋势,实现了人类哲学的第一次根本转向.  相似文献   

9.
从语义上分析,科学哲学至少包含了三个层面:(1)作为哲学思潮的"科学性哲学";(2)作为广义的"哲学活动"的科学哲学;(3)作为哲学学科的科学哲学。从类型上看,存在着(1)经验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2)本体论或形而上学态度的科学哲学;(3)批判主义态度的科学哲学。这些差异表明,为科学哲学寻求统一的规范定义是徒劳的,相反,通过为科学哲学提供一种工作定义,可以将不同类型和流派的科学哲学纳入到科学哲学这个阵营中来,探讨现象学科学哲学的合法性。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提出的"消灭哲学"有两层基本涵义:其一,意在终结具体形态的"思辨哲学",而非整个学科或文化意义的哲学;其二,意在建构现实的哲学和使哲学成为现实。现实、实践、科学是马克思"消灭哲学"的三重指向,它缔结了从思辨哲学到现实、从现实哲学到实践、从实践哲学到科学的统一性逻辑延伸结构,其旨归是人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它明晰了实践为克服传统哲学内在困境的必由之路,特别突出了以实证科学为思辨唯心主义去魅,并强化哲学与科学的结合。马克思志在对"人存在之谜"的解答开辟一种新世界观,志在对"历史之谜"的解答开辟一种新的历史解释原则。  相似文献   

11.
在张东荪看来,科学与哲学在对象界域、“真”的标准、研究“进路”、治学“态度”、性质、功用以及地位上都迥乎不同,两者既界限分明又相互会通,在相互区别而又密切相关之中相得益彰、并行不悖地共同进步。张东荪关于科学与哲学关系的精辟见解,不仅为中国近现代哲学的生存与发展争取了合法地位,也为我们正确处理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关系,科学看待中西文化关系,促进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12.
从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到人性研究的实证科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先对传统的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考察,指出思辨哲学的人性理论存在以下四个方面的缺陷1、人与动物界的严格划界,轻视人的生物学天性及其作用.2、本质论的观点.3、直觉与思辨的方法.4、个体性、主观性、片面性和排它性.这四个缺陷长期以来阻碍了哲学在人性研究上的深入和发展.继而指出,19世纪后期以来的生物学、心理学、人类学、社会学和社会生物学等各门实证科学在人性研究上已有许多重大突破,并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研究成果.新的哲学的人性研究必须改变传统的研究方法,深入到这些实证科学中去了解它们提供的实证资料和研究成果,才能对人性问题作出更加科学、合理的解答.  相似文献   

13.
由当代复杂信息系统理论的崛起所代表的人类第三次科学革命走出了一条科学与哲学相互作用、内在融合的综合发展之路,具体呈现出了人类知识发展的"科学的哲学化和哲学的科学化"的一般方式。对这一发展方式的具体探讨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科学与哲学的内在融合的统一性关系,而且还能够为我们在科学与哲学的联盟中发展哲学提供诸多方面的有益启迪。  相似文献   

14.
音乐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意识形态,是现实生活的一种特殊反应。任何音乐教育都必须以人的思想情感为核心,体现着一定的时代精神和道德情操,反映着一定的文化特点。作为音乐教育哲学核心内容的音乐教育观,始终存在着一个认识上不断深化和理论上不断完善的问题。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人类对自身音乐教育观的科学总结,就是音乐教育哲学的构建。为了音乐教育哲学的建设,就需要在完成马克思主义哲学对音乐教育实践宏观指导的同时,也完成以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和方法对音乐教育实践的经验总结,并能够予以综合归纳、系统、完善,使之上升到理论的品位。以科学的音乐教育观来规范我们的教育行为,使音乐教育实践能够坚持正确的哲学方向。  相似文献   

15.
技术、经济学、科学与哲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现代资本主义文化中 ,科学、经济学和技术随各自服务于贪欲和权利欲的直接程度而一个比一个更加骄傲和愚蠢。贪欲激励人类创造了高水平的物质文明 ,也正把人类引向战争危机和生态危机。人类须来一次文化转型 ,须从“建立在贪欲基础上”的文化上升到“建立在智慧基础上”的文化。在智慧文化中 ,技术接受科学和哲学的指引 ,经济学与哲学伦理学重新结盟 ,科学自觉地与哲学对话 ,哲学善于体悟“不可言说的”存在。只有创造了这样的文化 ,人类才能安然生存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三次转向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采用宏观审视和微观考察、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主要分析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所经历的三次转向,即社会-历史的转向、文化的转向和后现代的转向,从而具体揭示了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发展的理论轨迹和基本倾向,指出20世纪西方科学哲学的转向表明,西方科学哲学实现了从传统科学哲学到科学文化哲学的转变  相似文献   

17.
通过追溯20世纪初现代物理学家和哲学家走向结盟融汇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分析基础重建的科学革命这一危机和稳定交错的激荡过程,梳理当今自然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可知,存在着人类观察时空的变迁、世界构成的变化、科学家与哲学家一体化、科学哲学学科群的逐渐形成等方面的进展特征,从而也印证了科学与哲学建立新型的结盟是历史和逻辑的契合.为此,科学和哲学的结盟既要从科学主义解脱出来,又要注意二者的匹配度,从要素、结构、功能诸方面考察二者所形成的系统关联并找到结合点,最终从哲学角度助力科技创新,为中国科学的跨越式发展,乃至未来的科学革命,寻求更为坚实、更富活力的概念基础.  相似文献   

18.
科学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发展模式,它是人类能够更好地生活的基本保证,但并不等于生活的全部智慧.科学技术虽然给人类带来了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却不能为人类提供生活何以值得过下去的理由.该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在正确的科学技术哲学思想指引下的科学教育,并从系统哲学、生态哲学和技术哲学三个维度,对如何提高和发展科学教育提出了初步设想.只有在正确的科技哲学观的指导下,科学教育的质量才会得以提高,全民科学素质的提升才可能得以实现,人们才会获得更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19.
哲学不是科学,把哲学科学化或实证化、实用化实际上是用科学来消解哲学,而哲学作为人类自觉的理性是不可能“终结”的。哲学是介于科学和神学之间的东西,是人类追问意义世界的思想,是在理论活动和实践活动中的内心信念或信仰.是真正的精神支柱。科学不可能取代哲学正如哲学不可能取代科学一样。哲学和科学都是人类理性的艳丽花朵。  相似文献   

20.
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学科性质,学界较为普遍的看法有两种,即要么将其界定为哲学,要么将其界定为科学.这两种看法都没有看到历史唯物主义本身同时内涵着两个层次,即其既包括用以指导我们理解整个人类历史的一般认识论和方法论原则,同时也包括在其指导下把握现实历史过程所形成的具体理论.两个层次分别体现了不同的学科性质,即前者体现为哲学层次,后者体现为科学层次.两个层次的内在统一共同铸就了据以通达社会现实,并内涵着现实批判功能的“真正的实证科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