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声乐表演中,怯场具有普遍性,无论是普通歌唱演员还是著名歌唱家,都有过怯场的心理体验。作者从心理学的研究角度,论述了声乐表演中怯场的表现及其心理谋略,并探究了抑制怯场的方法,借此使歌唱演员在舞台表演时能平衡心态,发挥出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2.
心理学家认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情绪紧张,致使原来已经形成的熟练动作,熟练了的材料不能重新回忆、再现或再做,通常称为怯场。导致怯场的因素主要有心理因素和技术因素,克服怯场首先要增强自信心,其次要做好演奏前的技术准备,另外就是对新钢琴及环境的适应等。  相似文献   

3.
钢琴演奏中发生停顿的原因主要来自“怯场”的心理,为克服“怯场”心理,根据记忆方式的不同;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充分发挥记忆在背谱中的作用,以建议起牢固的记忆,使钢琴演奏通顺、流畅而富有表现力。  相似文献   

4.
导致声乐表演怯场的原因有表演环境对演唱者的影响以及演唱者自身的能力、个性等因素,为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心理状态,要加强基本功训练,使其树立正确的表演态度,并多参加演出实践,从而克服怯场心理。  相似文献   

5.
"怯场"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造成怯场的主要原因是临场过分焦虑和恐惧,这种过度的紧张致使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出现短暂的平衡,表现为心跑加快,头昏脑涨、两眼发黑,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严重影响临场的发挥.  相似文献   

6.
对培养篮球裁判临场自信心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裁判员在临场工作中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而出现“怯场”的现象。特别是初学者在临场执法的过程中产生的各种心理压力,裁判水平不能尽快提高。只有找到产生的原因,并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方法和措施,方能全面提高篮球裁判工作能力。  相似文献   

7.
“怯场”是很多学生在考试中经常出现的问题,造成怯场的主要原因是临场过分焦虑和恐惧,这种过度的紧张致使大脑神经活动的兴奋与抑制出现短暂的平衡,表现为心跳加快,头昏脑涨、两眼发黑,严重者可出现昏迷等现象,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势必严重影响临场的发挥。下面笔者就考试“怯场”心态谈一己之见,就教同仁。 1、转变观念,以平常心态应考 ①高考并不是惟一的出路。众所周知,高考的竞争是激烈的,也是残酷的,但随着教育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就业渠道不断拓宽,一  相似文献   

8.
器乐演奏怯场主要是由于性格内向、技术还有欠缺、被期望过高、缺乏舞台经验等,战胜怯场心理,既要刻苦训练,排练走台,积累经验,增强信心,还要善于消除紧张情绪,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充沛精力。  相似文献   

9.
是在学校组织的一次演讲比赛上,我的儿子像个泥鳅一样缩在我的身旁,自始至终,他没有鼓起勇气参加这场演讲比赛,我不断地给他打气,让他要谨慎不要怯场,我知道,这样的场合对于锻炼孩子的胆量是多么重要。  相似文献   

10.
心理因素是制约译员口译能力发挥的重要因素之一,但在口译教学及其科研中,心理素质训练却始终是被忽视的部分。从心理学的视角探讨口译过程中紧张焦虑的原因及表现,由此可以找到克服怯场心理的有效方法。行为疗法为口译课心理素质训练方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教师应在教学中系统地进行"逆境"训练,从而逐步降低学生在口译过程中的紧张焦虑情绪,使译语产出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相似文献   

11.
王敬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1):67-69,116
本文结合了笔者的亲身体会,浅谈了作为一个表演者怎么才能在登台的时候,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  相似文献   

12.
通过歌唱来抒发、交流情感的艺术是以演唱者的心灵感受来表达的。体现作品深层的思想内涵,使歌唱的魅力得到充分展现,还需要表演者在歌唱中深刻理解作品的词意、曲情,准确把握作品的音乐风格,通过独特的艺术表现来完成。  相似文献   

13.
为深刻把握托马斯-库恩的科学观,运用逻辑分析和史实论证方法,对常规科学中的争论进行分析。分析认为,尽管常规科学阶段科学家致力于解谜,但常规科学阶段也存在着科学争论。常规科学的争论发生在科学共同体成员之间,也会在不同范式之间展开。常规科学时期科学争论与前范式、危机阶段种学争论的作用不同,它只能对科学范式产生煅打和锤炼的效果,而不能直接引发科学革命。  相似文献   

14.
高校学生社团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学生社团以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三自教育”活跃在校园,成为学生施展才华、提高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舞台,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已成为大学校园的一道亮点。  相似文献   

15.
演唱者在演唱和表演的过程中,会出现感觉、思维、记忆、想像等一系列心理现象,其中想像直接关系着演唱者演唱水平,同时也是演唱者能力和才华的体现,它还能够帮助演唱者获得新的演唱技巧和高度的声乐技术,使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得到不断突破和创新。另外,在声乐艺术创作中也离不开声乐艺术想像,它是决定声乐艺术作品成功与否的关键,对于我国演唱事业的发展也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16世纪的欧洲声乐艺术从内质上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合唱艺术 ,特别是无伴奏合唱围绕着复调音乐这个轴心 ,已达到相当的高度。宗教声乐通过改革与世俗声乐共同发展 ,交相辉映 ;学校声乐教育体系也初步形成。歌唱技法得到进一步重视并趋于科学化。声乐技法的发展 ,促进了作曲家、歌唱家的创作欲望与热情。在 16世纪末产生的新型歌唱样式———歌剧 ,便成为作曲家、歌唱家文化内涵及歌唱技巧展示的重要舞台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歌唱表演过程中各种心理因素的分析和描述 ,阐述了不同表演主体的心理特征和规律 ,以及个性心理特征的特殊反映过程。  相似文献   

18.
从经济学、激励理论以及组织战略发展角度出发,分别分析薪酬和绩效之间的互动关系存在的客观根源(即等价关系的客观存在)和主观原因(即组织战略发展的需要)。同时通过对目前薪酬设计和绩效考核存在的脱离组织发展战略和员工个性需求等不科学、不合理现象并严重影响二者互动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最终从方法和理论角度详细讨论了如何防止二者脱节,如何使二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达到和谐状态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基于比较诗学的视域,参用诗之起兴句的研究成果,考察了西北地区"花儿"中起兴的实质。发现"花儿"中的起兴实质包括3层含义:由"兴"的本义"托事于物","引譬连类"征知"花儿"之"兴"的实质,是由自然景物的某种特征而触发歌者心中的特定期待,因而发声为歌;由"兴"之本义演唱仪式的自然节奏唤起"花儿"歌者的情绪律动,使演唱气氛达到浑然醉境;而情趣与意象契合无间的经典"花儿"的形成,则标志着"花儿"比兴艺术的成熟。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间说唱艺术是中国文学和各类艺术的母体,孕育了小说、戏曲等,并对音乐和舞蹈等有明显影响,研究价值较大。新中国建立了社会主义新经济体系,民间说唱艺术原有的市场体系被改造。政府通过“划分经济成分”等行政手段改造了说唱艺人,说唱表演场所也被国有化。说唱艺术创作体系被国有化改造,创作者的利益难以保证,生产体系被阻断。改革开放后,说唱艺术的国有经济体系逐步变革,说唱艺术团队多采用双轨制经营。部分民营团队回归传统经营方式,借鉴了现代市场化的经营,生存状况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