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当代环境运动和环境伦理思想为调整被工业社会扭曲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正引导与推动着传统伦理学主导观念和道德习俗的变革。环境伦理科学思想的提出,标志着人类环境意识的觉醒和升华。从人类与环境关系的历史演变上,考察和分析这种变革的现实社会根源和它的历史思想文化根源,研究东西方传统伦理思想的演变特点及走向,推进东西方思想的整合,取长补短,超越“主客二分”思想,建构与发展现代环境伦理学,以切实推进当代伦理文化的变革,共同创造全球绿色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源于西方社会的"环境伦理革命",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中国哲学的"天人合一"理念。然而,中国传统哲学对"天人合一"的解读,没有、也不可能建立起我们所需要的环境伦理学。所以,要尝试在这一理念的基础上建立新的环境伦理学,就必须给它以新的解读。文章通过对"天人是一"、"天人相分"和"天人合一"三个命题的剖析,重新解读了中国哲学的这一核心理念,并论证了环境的价值、人对环境的道德责任和环境伦理学的基本原则,从而初步确立了环境伦理学的基本纲要。  相似文献   

3.
当代西方伦理学经历了元伦理学、规范伦理学和应用伦理学三个阶段,它们是在相互诘难和挑战中得以发展的。理论自身的诘难和挑战根源于现实生活的诘难和挑战,新技术革命、国际政局的演变和社会现状等带来的一系列伦理问题,是当代西方伦理学所无法回避的。同任何一门科学发展历程一样,伦理学的发展也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在不同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在不同学派之间争论和探讨中发展起来的。当代西方伦理学的发展也仍然面临着各种诘难和挑战,这些诘难和挑战主要来自伦理学内部的理论分歧与外在发展需要两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以人为本是现代管理的伦理要则,是管理伦理学的核心价值观。纵观西方管理学的发展历程,以人为本或显或隐地构成贯穿始终的价值中轴线。在当代中国,以社会主义现代化为主载体的人本管理法则,在内涵、实质和赖以实现的制度条件等方面均较西方管理学的"以人为本"理念有了根本性的变革。  相似文献   

5.
体育伦理学是以体育(指身体活动)中的各种伦理道德关系为基础,研究和协调处理体育的活动中人与人之间、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各种体育道德问题,致力于阐述体育道德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规律的一门学科。本文在考察了中西方体育伦理学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在当代中国进行体育伦理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概要地论述了体育伦理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对象、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6.
当代西方两大伦理学家麦金泰尔和罗尔斯对"公正"与"公义"的不同层面的阐释,标志着当代西方伦理学对希腊伦理传统新的理解,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西方伦理向传统的复归.本文从揭示苏格拉底之死的不同的伦理层面出发,试图揭示存在于西方传统伦理中的内在张力,并着力刻画与麦金泰尔和罗尔斯的现代回应之间的关系,为重新审视整个西方伦理传统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7.
施泰因曼的共和主义企业伦理学是当代德国最具代表性的企业伦理学理论,它从生活实践出发提出了一种以"自由的一致"为旨趣的对话伦理学,并把它具体化为一种以"把市场经济的功能原则与更高层次的和平伦理目标结合起来"为基本任务的企业伦理学,反映了德国思想家寻求以更合理的方式解决包括经济冲突在内的现实社会冲突的努力,在理论上则体现了西方伦理学从近代主体性向现代主体间性的范式转变,并由此确立了一种不同于当代英美语言区的企业伦理学类型,值得我们借鉴和反思.  相似文献   

8.
中国传统思想文化中蕴涵着丰富的环境伦理思想资源,对此进行挖掘梳理将有助于我们解决当代中国环境问题在价值理念上的重建问题。基于这种认识,本文从环境伦理学的角度解读出"天人合一"、"众生平等"、"道法自然"、"寡欲节用"等古代朴素观念中体现的具有现实价值的思想。通过对上述思想的梳理,文章指出我国在解决现代环境问题时所存在的环境伦理上的偏失,继而就重新解读古代环境伦理思想的当代价值提出了看法,以期能对解决当前人与自然的矛盾,改善生态环境状况,促进经济、社会、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9.
"河流伦理"概念的提出是现实社会治河理念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就应用伦理学而言,在现代民主的"对话-协商-论证"(Dialogue-Negotiation-Argument,简称DNA)序列中,学者的工作主要在于"论证"(A)一环,论证不可能如科学哲学中D-N模型所描述的那种演绎推导一般表现为"必然得出".在努力论证河流伦理的同时,也要考虑传统伦理的论证责任以及范式转变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家长主义思想在西方社会的流变经历了一个从伦理到法律的过程.希腊伦理家长主义思想虽然已经不适合当代社会,但其为我们认识当代西方法律家长主叉思想提供了一个最初的视角;近代的古典自由主义也存在软家长主义思想,并且还对其进行了实证性的研究;现代的硬家长主义思想丰富了法律家长主义体系的具体框架,且已经颠覆了伦理性这一特征,使得过渡到当代法律家长主义理论.因此,当代法律家长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的家长主义理念存在根本的区别.  相似文献   

11.
当前对“以德治国”的理解存在着一些认识上的错误。“以德治国”根本不同于传统儒家的“德治”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结合于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 ,“以德治国”的落实主要在于制度道德的建设 ,而不仅仅限于公民个体道德的培育。  相似文献   

12.
将“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紧密结合起来 ,是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对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的创新和完善 ;分析了法治与德治的区别与联系 ,指出法治与德治的相结合是由二者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所决定的 ;介绍了中国古代传统治国理念中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合理思想 ,指出法治与德治相结合是对中国古代治国传统的批判继承 ;提出在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工作中 ,必须始终注意法治与德治的紧密结合 ,二者并举 ,不可偏废  相似文献   

13.
孔子的依“礼”重“德”治国思想 ,包括“为国以礼”和“为政以德”两个重要治国方略 ,二者有其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孔子依“礼”重“德”治国思想的基本内容包括 :“礼”“德”相辅 ,“导”“齐”相济 ;“德”“礼”为先 ,辅以“政”“刑”;依“礼”重“教”,以“德”化民。  相似文献   

14.
作者对江泽民总书记“以德治国”、“德法和治”的方略思想进行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结合高校实际提出,在高校中实施“以德治教”和“依法治教”战略,对于做好高校德育工作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个民族建立的中央政权,都把实行“德治”作为协调民族关系的实践策略,成为“以德治国”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内容。这是中国历史上沿着统一多民族国家建设方向上积累的重要“德治”理论与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16.
德治是一个古老的概念 ,其思想的产生在中西方历史上都比法治思想的产生要早得多。党中央去年年初提出以德治国的重要治国思想 ,是对中西方传统德治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系统考察了中西方历史上的德治思想 ,对从理论和实践上深刻领会和认真贯彻党中央的德治思想 ,进一步完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治国体系是大有裨益的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历史上孔子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为政以德”的治国方案,强调道德在治理国家,维护社会秩序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内涵和价值两个方面论述了孔子德治思想对当前我国的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可借鉴之处,特别是在大力提倡“以德治国”,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今天,重新认识孔子的德治思想所具有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江泽民同志提出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认为二者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这既是对历史上人治的否定,也是对西方法治缺陷的克服.是在继承人类历史优秀文化遗产,特别是在继承中国传统德治资源的基础上,提出了治国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阐述了“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方针的提出及历史渊源。论述了“法治”与“德治”相结合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德治国”是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一项重要的治国方略。在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体系、贯彻“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 ,必须经过准确界定社会主义道德内涵、认清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本质特征及其构建原则即“德知”和养成良好道德行为即“德行”两个阶段 ,才能最终实现“德治”。在实施“德治”过程中 ,要抓好“以德治民”、“以德治党”和“以德治政”三个环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