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光宇教授在多年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撰写了《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武汉大学出版社1989年出版)一书.在本书中,作者对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这一史学界研究的薄弱课题,进行了系统、全面的叙述和分析,确实是一项开拓性的工作.国民革命军的历史是国民政府史的重要内容,在中国现代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而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的国民革命军正处在建立发展和变质的重要时期,系统地研究这一时期的国民革命军的军史无疑是很有意义的.国民革命军中除了少数军队是国共两党合作所建立的,其绝大多数是由旧军阀部队改编而来的,在  相似文献   

2.
来览 《今日南国》2014,(11):24-24
叶挺独立团是北伐时期,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建立的由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号称“铁军”的叶挺独立团的实力到底有多强? 北伐时期,虽说国共合作,但军事领导权全在国民党手中.为建立一支从军事到政治全部由共产党领导的部队,党在国民革命军第四军中建立了叶挺独立团.为了躲避“争夺军权”之嫌,叶挺的中共党籍其时对外保密.  相似文献   

3.
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史上一个十分重要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从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开始,以第一次国共合作的破裂而告终。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是以国共合作为标志的。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斗争的客观要求,是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同时也是共产国际从理论上和实践上积极帮助的结果。  相似文献   

4.
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形式下进行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速了第一次大革命的步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曾经作出过重要的贡献。一为了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毛泽东不辞辛苦,进行了巨大的工作。第一,从事国民党的改组工作。第一次国共合作是由共产国际和中国共产党所促成的。一九二二年八月,为了贯彻共产国际关于国共合作的决定,中共中央在杭州西湖召开全会,主要讨论同国民党联合的形式问  相似文献   

5.
中国第一次大革命是在国共合作形式下进行的。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形成,加速了第一次大革命的步伐。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对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曾经作出过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第一次国內革命战争时期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革命统一战线的理论和策略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对于推动和促进国共合作的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半个多世纪以前,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在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下,实现了第一次合作。这次合作表明了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革命统一战线的建立,反映了近代中国革命发展的需要,符合国共两党的利益,是中国革命史上的创举。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建立,是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国共两党共同努力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在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是不容否定和怀疑的。本文只侧重于谈孙中山在改组国民党,促成首次国共合作建立的伟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共产党与国民党是两个性质不同的政党。但是,从共产党成立到国共合作的正式形成仅用了两年多时间,而且是以党内合作的形式实现的。究其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辛亥革命对于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的迅速实现有着深刻的影响。研究辛亥革命与第一次国共合作两者之间的关系,对于理解辛亥革命在促进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伟大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一在寻求救国救民真理的艰难探索中,中共创建时期的一些领导人早在本世纪初,曾在孙中山的领导与影响下参加了辛亥革命,他们有的加入了同盟会或国民党,甚至成为重要领导  相似文献   

9.
广州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发源地,也是第一次国共合作历史遗迹分布最多最广泛的地区,从中共确定建立国共合作统一战线方针的中共三大,到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国民党一大,以及国共合作的产物——黄埔军校、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等,无一不是在广州召开和举办的。1982年,广州被公布为国家第一批历史文化名城。如何在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过程中保护利用好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史遗迹,使其在历史文化名城的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值得我们深思和考量。  相似文献   

10.
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鲍罗廷在共产党与国民党争夺统一战线领导权的斗争中,支持国民党、压制共产党;帮助国民党建立军队,阻止共产党发展自已独立领导的武装;鲍罗廷的错误是大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抗日战争时期国共合作抗战八年,始终无统战的组织形式和共同协商的政治纲领。这种合作形式的出现,是由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决定的。研究这一合作特点出现的原因及其对国共两党政策的影响,可以使我们加深了解建立第二次国共合作的复杂斗争,正确理解党的实事求是的方针。同时我们也可以透过第二次国共合作这一特点,展望国共两党的第三次合作,这在今天是非常有意义的。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谈点粗浅认识,并求教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建立第一次国共合作80周年.80年前的第一次国共合作以及由此所掀起的"大革命"风暴,曾极大地改变了中国政治格局,对于此后左右中国革命进程的两大政党:中国共产党和国民党,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问题的研究一直是党史学界研究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原因的研究上学者们争论较大.近10年来,随着有关档案材料的发掘和公开出版,学者们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探讨,提出了不少新观点和新见解.为了进一步推进这个问题的研究,本文对学术界现有研究成果中的代表性观点作一简要综述,希望能对进一步的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3.
1924年第一次国共为基础的革命统一战线正式建立。从此,在国共合作的旗帜下,国共两党携手并肩,掀起 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历程中,作为革命策源地和根据地的广东占据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
李大钊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坚决支持采取“党内合作刀的形式,正确地解决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的策略方针,对改组国民党,实现国共合作,作出了卓越的贡献。特别是他的“党内合作”思想,深刻反映了中国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时期的特点,是从中国实际出发的,适应了当时历史发展的需要。认真学习和研究这个问题,对正确认识第一次国共合作,澄清对“党内合作”的疑虑,是有重大意义的。  相似文献   

15.
今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78周年纪念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这个名称是怎样来的呢?1927年南昌起义时,起义部队仍沿用国民革命军第二方面军的番号。当年11月秋收起义后改称“工农革命军”。第二年,根据共产国际的建议,改称“红军”,不久统称“中国工农红军”。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国共合作,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和“新四军”。1944年10月,中央军委致电新四军第五师:“从陕北派两个老团并大批干部进入河南活动,建立河南人民解放军。”这是中央军委首次使用“人民解放军”这一名称。1945年8月抗日战争大反攻时期,…  相似文献   

16.
第一次国共合作以1924年1月的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为标志,到今年已六十周年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建立后,由于两党的共同努力,对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创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在建立与坚持国共合作的过程中,两党领导人孙中山与  相似文献   

17.
国共旅欧统一战线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开了第一次国共合作之先声,并在配合国内革命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从另一侧面反映了第一次国共合作及大革命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左派在第一次国共合作中的积极作用宋代祥70年前,国民党“一大”在广州召开,标志着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实现。这是在共产国际和苏联的帮助下,孙中山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真诚合作,对于推动大革命的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而国民党左派人士在推动国共合作的建立和发展方...  相似文献   

19.
共产国际驻华代表马林在中共成立之初,在中国革命问题上,根据他对中国时局的调查研究和借鉴以往在殖民地开展革命的成功经验,首次提出国共合作的主张,积极与国共两党接触,积极推动国共合作的实现,他说服共产国际采纳并支持他关于国共合作的建议,促使中国共产党接受和实行党内合作的形式,提议帮助孙中山改组国民党,最终使第一次国共合作得以顺利实现。所以,马林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首倡者,也是国共实行党内合作的重要决策者,更是国共合作的积极推动者和主要促成者。马林对于第一次国共合作至关重要,可谓功不可没  相似文献   

20.
第一次国共合作曾推动国民革命的兴起、发展直至高潮,但史学界却对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褒贬不一。目前就这个问题的探讨来看,国内学者大多注重从共产国际、中共以及国共合作历程方面研究这一课题,相对来讲对党内合作方式首倡者孙中山及其领导下的国民党方面的研究则比较缺乏。为此,本文试图就孙中山主张实行党内合作方式的原因作粗浅探讨,以期为深入研究第一次国共合作方式这一课题作有益的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