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视域中的社会流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流动机制在个体、阶层以及社会结构等层面,对社会和谐具有重要的协调功能。但是当前我国社会流动机制中存在着诸多不利于社会和谐的突出问题:在数量上的失衡与无序、上升性流动机会的相对不足、自致性规则的普适性受限、对弱势群体流动保障欠缺。为了促进社会和谐,形成合理的社会阶层结构,有必要进一步加快社会体制改革,完善社会流动机制。  相似文献   

2.
社会和谐机制可以自发地搜寻、发现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并发挥调节、矫治的作用,有效地整合社会各部分及各种力量,使社会结构获得平衡,使社会运行在良性的状态下。廉洁政治是建立社会和谐机制的前提条件和重要保证。建立社会和谐机制对廉洁政治提出新要求,为廉洁政治创造良好氛围。建设廉洁政治必须实施好四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从促进个人流动到促进社会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等教育具有社会化和选择性的双重功能。高等教育调节与制约着社会流动与社会分层,为社会秩序的和谐、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通过高等教育,个人获得向上流动的机会,形成新的社会分层。在当代社会,中间阶层的形成与高等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高等教育通过它的筛选机制,使社会成员的分层合理化,维护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本文从促进个人流动到促进社会发展探讨了高等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农村女性的职业流动与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是一致的,农村女性获得了职业流动的机会,但在她们的职业流动过程中,存在着职业的性别隔离、收入低于男性、就业风险大等不和谐因素。劳动力市场对农村劳动力,尤其是文化水平不高的劳动力以及对农村女性的排斥是农村女性劳动力流动中不和谐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这种不和谐因素的存在,需要政府、社会以及农村女性等多种合力的共同作用来解决。  相似文献   

5.
文章以河北省昌黎县侯家营村为个案,对建国前华北乡村人口的流动与迁移机制做了比较深入的考察。建国前该村人口流动迁移以到东北务工经商为特色,对村落经济、阶级结构和社会生活诸方面产生了深刻影响。村落人口的流动迁移既受外部政治环境、乡村土地制度的制约,又受村落本身生态地理环境、经济结构和发展水平以及移民文化等的影响。对该村的个案剖析可以看到近代华北乡村人口流动与迁移的一般机制,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华北乡村社会的变迁及其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6.
论休闲体育的和谐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休闲体育在现代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其和谐作用不仅仅体现在身心健康方面,也体现在社会区分与流动方面,体现在对文化时尚与文化结构的辐射乃至重构上。它和个体的发展、社会阶层消费及文化体系是紧密相联的。以社会学为视角,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看,休闲体育的和谐功能分别为增加人体健康存量、促进社会流动、增进系统团结,和谐大众文化。  相似文献   

7.
论竞争     
当代西方社会学最具影响的理论流派功能论和冲突论,它们所看到的社会和谐与社会冲突都是社会的普遍现象,但两种理论各执一端。在整个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既要保持和谐以维护社会结构的相对稳定,又要推进改革以逐步实现社会结构的调整,这就需要在我国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普遍引入竞争机制,以促成人们在各个领域中的社会流动。  相似文献   

8.
基于目前我国的社会流动现状,合理的社会流动机制的关键在于建立合理的就业制度.收入分配制度以及与之相关的教育制度,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9.
当前中国社会阶层结构呈"金字塔"型,还没有形成一个合理、公平、开放的社会流动模式 ,社会整合缺乏有效机制。立足公平正义,以塑造信息对称环境、打破体制性壁垒、提高公 共财政能力、加大转移支付、建立整合的社会保障体系为依赖路径,构建良性运行的和谐社 会。  相似文献   

10.
我国社会阶层变化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处在社会转型期的我国社会阶层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这对构建和谐社会将产生多方面的积极影响,同时也带来收入差距拉大、贫富悬殊、社会矛盾突出、不稳定因素增多等新的问题。协调各社会阶层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各社会阶层共享成果的社会物质基础,运用政策引导社会阶层结构日趋合理化,建立社会阶层流动机制和社会利益协调机制、缓解社会矛盾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