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李义平 《学术研究》2004,23(10):38-42
劳动者拥有劳动力产权的过程是一部壮观的经济发展史 ,马克思以市场经济发育较早的英国为例阐述了这一过程。自主劳动既是市场经济的历史前提 ,也是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 ,解开中国历史上商业没能渗透到工业 ,以至于整个产业体系的历史之谜的钥匙是“自主劳动”。劳动者并非只有丧失生产资料才可以自主劳动 ,只要有比较利益存在 ,有多维选择的空间 ,有合理的制度安排 ,劳动者就可以成为自主劳动者。全面建立和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需让劳动力充分流动起来 ,使农民成为商品生产者和自主劳动者 ,尤其要加强对劳动力产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2.
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提法,触及到经济体制改革最为基本的问题,是全面推进市场化改革的正确途径。其实,市场不仅对于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而且对于利益的初次分配也起着决定性作用。独立、自主、自由的商品生产者成为市场主体,凭借不受侵犯的商品所有者权益,通过平等、充分的竞争形成商品的市场价格,是市场交换从而也是市场决定资源有效配置和利益公平分配的客观机制,体现了公平与效率的统一。应当按照市场经济的客观机制的要求,推进政府管理体制改革和全面深化经济体制改革。  相似文献   

3.
市场价格是商品在各个市场主体自主、平等、自愿地进行市场交换过程中,受价值规律的客观制约和交换活动中众多因素交互作用的影响,自发形成的以货币来表现的交换比价,具有客观、公平地分配各个市场主体经济利益和调节社会资源合理、有效配置的功能。  相似文献   

4.
西方理论认为意志自由是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前提,交易主体平等是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保证,消极自由和积极自由是衡量劳动力商品自由交易的两个维度。西方理论对劳动力自由交易的分析是基于维护资本所有者的利益而不是劳动者的利益的理论。如果站在维护劳动者的立场上,基于西方理论的分析能得出规范劳动力市场行为、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大力提高劳动者的自身能力、对强势的资方予以强制等具有一定启示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5.
再论市场经济的公平与效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经济的公平 ,源于通过商品交换的市场价格来分配商品所有者经济利益的市场分配方式。市场经济的效率 ,源于等价交换的市场分配法则支配着各个市场主体以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动力在提高自身经济效率的同时提高了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率。只有建立、健全完善的市场经济关系 ,在利益分配和整个社会经济活动受客观的价值规律支配的运行过程中 ,才能体现出公平与效率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经济法与社会利益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社会利益是经济法的本位利益,社会利益是一个综合性概念。当代中国的社会利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社会安全、机会公平、社会进步)与五个具体方面(生存、发展、平等、国家安全、市场经济)。为了社会利益,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市场经济、经营自由和适度干预。  相似文献   

7.
公平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社会公平是指社会的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其他利益在全体社会成员之间合理而平等的分配,它意味着权利的平等、分配的合理、机会的均等和司法的公正。现实社会中社会成员之间存有的收入的不公平、机会的不公平和受保护的不公平是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严峻挑战。维护社会公平,必须坚持效率与公平的统一、强化国家宏观调控的职能、强调政府的依法行政和科学行政。  相似文献   

8.
劳动力的市场交换性质 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市场化进展迅速,但是,劳务市场的发展却相对滞后。之所以这样,除了客观条件的制约外,理论认识的模糊也是一个重要原因。社会主义劳动关系究竟具有什么性质,实践要求理论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为此,有必要对我国劳动力配置、流动的现实作些分析。 我们的考察就从近年迅速发展起来的乡镇企业、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开始。作为劳动力的需求方,这些企业的产权关系比较明确,是独立的利益主体,在用工——招收和辞退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作为劳动力的供给方,劳动者能够自主支配属于自己的劳动力,在就业——择业和辞职上享有充分的自主权,也是独立的利益主体。这两个利益主体在没有外力干预(国家的统包统配对他们不起作用)的情况下,通过平等协商而结成的劳动关系,实质上是一种市场交换关系。  相似文献   

9.
劳动价值论是劳动者的经济观,是他们争取解放和自由发展的理论基础;劳动力所有权是近现代劳动者的基本权利,是争取和维护其利益、提高其社会经济地位的法权保证。明确这一点,是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得以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改革得以深入的根本。一、劳动者是经济主体,不是“生产要素”或“资源”所有非劳动者统治阶级,都把劳动、劳动力、劳动者视为实现其利益的手段,而他们对劳动者的统治和利益才是经济的主体与目的。统治者的利益,不仅要占有不是他们劳动所生产的剩余产品,还在于对整个经济过程和劳动者意识、行为的控制。这一点,在…  相似文献   

10.
劳动力流动要求形成劳动力市场.开放社会主义劳动力市场意味着让劳动力从行政分配领域走向流通领域,用市场机制来分配社会劳动力资源,让企业和劳动者自主地选择人员和职业.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为什么还存在劳动力市场,理论界已经提出了许多理由,本文从另一个角度对这一问题作点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